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产生和苯唑西林MIC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小平

    目的分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的产生和苯唑西林MIC相关性. 方法收集82株临床分离株,采用MRSA胶乳凝集法、MIC法分别检测CNS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比较各试验结果. 结果苯唑西林MIC≥0.5 mg/L或产生PBP2a的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均能正确地表示苯唑西林耐药;苯唑西林MIC≥0.5 mg/L解释标准对头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等CNS评价苯唑西林为耐药,正确性很低,有80.0%未产生PBP2a的菌苯唑西林MIC≥0.5 mg/L,使这些菌被错误地报道苯唑西林耐药. 结论新的苯唑西林解释标准对产生PBP2a的CNS均能正确地评价,而对未产生PBP2a的CNS某些菌种缺乏特异性;MRSA胶乳凝集试剂盒可快速、准确地检测耐苯唑西林的CNS.

  • 黏质物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生物膜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窦宇红;吴雄君;唐银

    目的 了解湘雅医院临床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药物敏感性,初步探讨细菌生物膜的耐药机制及黏质物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分离的158株CNS,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比色法测定其黏质物量;提取黏质物并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提取的黏质物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小抑菌浓度(MIC)的影响.结果 CNS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利福平较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158株CNS除1株外均产黏质物,高/低产黏质物组菌株的产黏质物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纸片扩散法测定的耐药率P>0.05;20 mg/ml的黏质物可增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MIC,对利福平无影响;提取的黏质物为糖胺聚糖,其与硫酸软骨素的迁移率相近.结论 CNS在一定条件下普遍产黏质物,进而形成生物膜,黏质物可因分子筛效应或干扰抗菌药物活性而增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的MIC,致使含生物膜的CNS耐药性增高.

  • 重复片段PCR检测葡萄球菌DNA指纹在医院感染中的分析

    作者:王海燕;梁慧;崔云龙;张丽萍;刘元明;韩彬

    目的应用重复片段PCR,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进行基因分型,用于医院感染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方法选择REP1+REP2和ERIC1+ERIC2两对引物,对临床分离的68株(CNS)菌株进行重复片段PCR,根据扩增产物的电泳模式编制菌株间的相似矩阵,并利用RAPD、PHYLIP及TREEVIEW等软件,绘制各株间的遗传聚类图. 结果两对引物的扩增带型均比较丰富,对于实验CNS菌株具有较好的分辨率,根据聚类结果,可以确定某些菌株之间的同源性,为感染源的确认等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 结论重复片段PCR分辨率高,根据聚类结果确定菌株的同源性,为医院感染确认感染源提供了分子流行病学的依据.

  •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培养结果分析

    作者:费冰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的病原菌特征,探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82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感染率和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菌特征.结果 482份脑脊液标本,培养阳性71例,阳性率为14.72%;共分离出病原菌83株,革兰阳性菌44株,占53.01%,革兰阴性菌36株,占43.37%,真菌3株,占3.61%;分布多的3种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31.33%、16.87%和14.46%;单因素x2检验显示,颅内感染与糖尿病、开放性颅脑损伤、脑脊液漏和脑室外引流有关(P<0.05).结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应针对相关易感因素,加强微生物监测、合理有效预防颅内感染.

  • 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对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诊断研究

    作者:程宏;陈彩云;程波

    目的:评价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对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的346例新生儿,分为血流感染组145例和血培养污染组201例;对所有新生儿进行血培养分析,比较血流感染患者与血培养污染患者TTP的差异,计算TTP对血流感染组与血培养污染组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共调查1345例新生儿,其中346例新生儿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阳性率为25.72%;血流感染组新生儿的TTP为(9.35±4.53)h,血培养污染组新生儿的TTP为(17.45±7.69)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是很好的辅助诊断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方法,以TTP≤12h为折点,可有效的鉴别诊断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流感染和血培养污染。

  • 葡萄球菌属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滕宁燕;陈海强;金家飞

    目的 了解医院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菌种鉴定采用常规方法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触酶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确认及ATB细菌鉴定系统对标本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法.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144株占70.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59株占29.1%;临床科室分布,ICU金黄色葡萄球菌71株占35.0%,CNS 30株占14.8%,呼吸内科金黄色葡萄球菌52株占25.6%,CNS 23株占11.3%,皮肤科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占10.3%,CNS 6株占3.0%等.结论 监测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状况,准确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尤其是MRSA,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隔离治疗感染者,预防MRS医院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海岛地区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郑海斌;俞根龙;叶智颖;曾燕波

    目的 分析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葡萄球菌属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各种临床标本分离到的CNS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 1426株葡萄球菌属中CNS 1033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398株、溶血葡萄球菌294株、头状葡萄球菌111株、人葡萄球菌98株、腐生葡萄球菌腐生亚种54株、模仿葡萄球菌21株、其他葡萄球菌57株,分别占38.5%、28.5%、10.7%、9.5%、5.2%、2.0%、5.5%;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苯唑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90.7%、75.4%、73.7%、59.8%,对利福平、万古霉素、阿米卡星、替考拉宁、阿米卡星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 CNS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临床应了解医院内CNS分布和耐药性,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分析

    作者:王向党;金海英;陈红英;张芳;鲁燕侠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寄居于人体皮肤黏膜的正常菌群,但在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接受介入性诊疗操作的患者中,该类菌属则具有明显的致病性.在人群、尤其是在医院内人群带菌率和耐药株比例高,是医院感染的得要病原菌[1].它不仅在正常宿主组织中引起感染,而且能够黏附在内科装置材料上形成生物被膜[2],因此更容易产生抗菌药物耐药性.

  • 血培养报阳瓶数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流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黄声雷;胡必杰;谢红梅;周春妹;马艳

    目的:探讨血培养报阳瓶数在鉴别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培养结果为CNS的住院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并根据标准判断阳性培养是否血流感染或污染,借此评价血培养报阳瓶数在CNS血流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CNS阳性血培养中78例系CNS引起的菌血症,占21.1%,212例则由CNS污染造成,占57.3%,80例临床意义不明确,占21.6%;以双套4瓶血培养中的CNS阳性瓶数进行判断,1瓶阳性判断为血流感染30例,占38.5%、2瓶12例占15.4%、3瓶20例占25.6%、4瓶16例占20.5%;根据双套血培养中不同阳性瓶数来判断由CNS引起的菌血症的阳性预期值分别为1瓶16.3%、2瓶30.0%、3瓶50.0%和4瓶61.5%。结论虽然血培养报阳性瓶数单独作为鉴别诊断CNS血流感染和血培养污染的指标具有不稳定性,但与患者的临床其他指标相结合,其对早期识别阳性血培养为污染菌或感染菌,具有参考价值。

  •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飞行时间质谱仪在快速鉴定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的应用

    作者:黄声雷;胡必杰;周春妹;马坚

    目的 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MS)在临床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快速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2年7月-2013年1月分离自血液的194株CNS;分别使用MS和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细菌鉴定仪)鉴定到种,当两种方法结果不一致时使用16S rRNA测序方法进行确认,比较两种鉴定方法的符合率及准确性,评价MS使用价值.结果 194株CNS中148株两种方法鉴定结果一致,符合率76.3%,以16S rRNA方法为金标准,MS和细菌鉴定仪与16S rRNA的结果假定符合率分别为98.9%和76.3%,两种方法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MS用于鉴定CNS比传统方法快速、准确和价廉.

  • VITEK GPS106卡检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作者:余方友;胡龙华;谭立明;贾坤如;傅颖媛

    目的评价VITEK GPS106卡检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对苯唑西林耐药性的可靠性. 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和VITEK GPS106卡分别对206株CONS进行苯唑西林敏感性测定,以肉汤稀释法为参考方法比较两法的结果. 结果肉汤稀释法测CONS苯唑西林耐药98株,敏感108株,98株耐药株中VITEK GPS106卡检测为耐药92株,敏感性为93.7%,108株敏感株中VITEK GPS106卡检测结果一致,特异性为100%,6株CONS肉汤稀释法为耐药而VITEK GPS106卡为敏感,分别为溶血葡萄球菌3株,腐生葡萄球菌2株,人葡萄球菌1株,其MIC在(0.13~0.25)μg/ml之间. 结论 VITEK GPS106卡检测CONS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具有快速、准确性高等优点,可接受为临床实验室常规方法.

  • 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目标性监测与假阳性的控制

    作者:覃凌;王慕云

    目的 分析医院血培养假阳性的原因,探讨采取相关措施后对其发生率的影响,为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2008年1-6月所有血培养阳性的病例进行目标追踪监测,了解假阳性率,分析产生的原因;2008年7月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持续追踪2008年7月-2010年12月血培养阳性病例.结果 2008年1-6月血培养假阳性病例的病原菌分布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83.33%,血培养假阳性率高达35.29%,采取控制措施后2010年7-12月血培养假阳性率下降至8.70%(x2=9.172,P=0.002).结论 在血培养阳性目标性监测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采取正确的干预措施,如制定标准化的血培养采集流程、多种方式加强护士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加强质量督查和考核等,可提高血培养标本的送检质量,降低假阳性率,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 分泌物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及预防对策

    作者:陈孝进;王菊纲;万芳;王克仕;王玲;鄢丽华;黄维洪

    目的 监测与分析医院住院患者2008-2011年感染性分泌物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耐药性,探讨感染控制方案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细菌培养和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药敏结果采用CLSI 2008-2011年折点进行判断;万古霉素采用E-test试条进行检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测采用头孢西丁法;采用WHONET5.4-5.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77株CNS中检出MRCNS 97株,检出率为54.8% ;CNS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均>80.0%;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60.0%;对氯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均≤4.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结论 医院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分级管理,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对感染性疾病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以遏制和降低细菌耐药现象的产生和扩散.

  • 革兰阳性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作者:李艳芳;喻莉;詹燏;张远超;龙鼎;杨军辉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革兰阳性球菌分布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2009-2011年医院感染革兰阳性球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1741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分别占42.96%、31.59%、23.21%;67.5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48.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来源于下呼吸道,72.03%肠球菌属来源于尿道;会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青霉素等呈高耐药性,对替考拉宁耐药率低,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0%敏感;肠球菌属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呈高耐药性,而对利奈唑胺100.0%敏感.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前3位,耐药率高且与临床选择有关,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 NICU中难治性败血症的临床探讨

    作者:李梅;季秀华;周东元;王祥

    目的了解血培养持续阳性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以制定相应对策.方法经敏感抗生素治疗,血培养仍持续阳性,并为同一菌株的2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调查对象(观察组).同期住院并检出菌与观察组相同者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药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8例中血培养连续2次、3次和4次阳性者分别为23例、4例和1例.检出菌均为G+球菌,且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85.7%,它们对安美汀和拉氧头孢的敏感性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呋肟和头孢噻肟等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较对照组为低,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临床多有起病相对缓慢,伴脐炎、肺炎或皮肤感染,黄疸,食少,血培养阴转前常有不规则低热、腹泻或皮疹,体重增长慢等特点.结论新生儿耐药菌感染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多见,万古霉素高敏,临床体温、体重增长等变化对评估感染控制情况有帮助.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作者:底建辉;沈叙庄;杨永弘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CNS or CoNS)属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院内感染,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分离的常见细菌之一,很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皮肤的无害菌丛和培养的污染菌.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介入诊疗操作的增多,此类细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国外资料显示CNS占所有院内感染的24%,在儿科超过50%,80%~90%的临床致病菌为甲氧西林耐药(MRCNS),其多重耐药率逐年上升,耐药的CNS感染若不及时控制,其致死率高达18.8%~57.0%,CNS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1].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介绍CNS的分类、流行病学分型、致病及耐药机理、临床特征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2例

    作者:高丽华;孙宇;赵东方

    1 病例报告 例1 患者女,79岁.因尿毒症于我院长期门诊血液透析(右颈内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通路),每周3次.2天前透析约2h时突然出现寒战,继而发热37.8℃.给予退热等对症处理后顺利完成透析,下机体温37℃,家属要求回家,电话追踪未再发热.2天后透析至30 min时再次出现寒战,继而高热39℃,急查白细胞计数16.1×109/L,中性粒细胞0.91,考虑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收入院.既往2型糖尿病30年,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尚可;冠心病20余年.于入院当时抽取经皮静脉穿刺及经血管内导管采血进行血培养.考虑患者年龄较大且合并糖尿病,经验性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退热等对症处理,体温逐渐降至正常.3天后血培养结果显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敏感.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349 条记录 4/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