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蓝方:口服糖耐量试验是多余的

    作者:戴维森;李力华

    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将近100年了,听起来或许就有古董之感,是退休的时候了,因为它不再能提供通过其他方式无法获得的重要临床信息.检测OGTT的主要目的是根据2小时后血糖值诊断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或糖尿病.两者都是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并且IGT预测了糖尿病的发病.但是,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仅仅是众多CVD危险因素的一个,这些CVD危险因素统称为代谢综合征.临床上,如果下列5种危险因素出现3种就可以诊断为代谢综合征.这5种危险因素是:中心性肥胖(腰围:女性>88 cm,男性>102 cm),甘油三酯水平升高(>1.7 mmol/l或>150 mg/d1),HDL-C水平下降(男性<1.0 mmol/l或40 mg/dl,女性<1.3 mmol/l或50 mg/d1),高血压和高血糖(空腹血糖受损,IGT或糖尿病).

  • 认识糖尿病前期的表型

    作者:李小英

    第51届EASD的Claude Bernard奖授予德国蒂宾根大学Hans-Ulrich Haring教授.大量研究表明,机体随着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胰岛β细胞代偿性分泌胰岛素减少,血糖逐渐增高,从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Haring教授详尽地分析了胰岛β细胞、脂肪、肌肉、肝脏和中枢几方面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Haring教授领衔的蒂宾根家庭研究(TUEF研究),收集了3000例有家族史或空腹血糖受损的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对其中358例受试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生活方式干预(TULIP研究),之后继续随访8年.

  • 糖尿病前期需要吃药吗?

    作者:

    前期并非没有危害正常人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所谓“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或餐后血糖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减低(IGT).糖尿病前期患者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此类患者如果放任自流,不进行干预,早晚会进展为糖尿病.

  • 血糖微高要紧吗?或是糖尿病前期

    作者:李玮

    天津读者张女士问:我们公司上周组织员工体检,我和其他5名同事都被发现空腹血糖超过了正常值,到了6.5~6.9毫摩尔/升之间,我们都不到40岁,会是糖尿病吗?该怎么办?答:空腹血糖在6.1 ~6.9毫摩尔/升之间属于"空腹血糖受损",属于糖尿病前期的一种.不过,在体检时一次空腹血糖还不足以确诊,因为有些情况可能影响其数值.比如前一天晚上暴饮暴食,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等.

  • 血糖监测结果为何总变?

    作者:黄列军

    北京读者问:几个月前体检,医生说我爸爸是糖耐量低减;上个月检查,医生又说他空腹血糖受损.请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爸爸应该怎么办?答:餐前血糖在6.1 ~ 7.0亳摩尔/升之间,叫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在7.8~ 11.1毫摩尔/升之间,叫糖耐量低减,这两种情况都属于糖尿病前期.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若听之任之,每年将有5%~10%的人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

  • 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脂水平

    作者:李海军

    目的:探究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脂水平。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体检的人群中,选取100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分别选取50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血脂水平患者作为对照。对患者行常规检测前禁食,检测患者空腹血脂水平。结果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在对空腹血脂水平的检测中,TC为(5.12±1.02)mmol/L,TG水平为(2.11±1.51)mmol/L,HDC-L水平为(1.67±0.36)mmol/L,LDL-C水平为(2.81±0.87)mmol/L。空腹血糖受损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患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血脂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和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之间,需要对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诊断。

  •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轻度认知障碍调查研究

    作者:唐敏;陈建峰;张怀明;丁施;夏晔

    目的 调查糖尿病前期人群中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情况,了解IFG、IGT和IFG/IGT的3种状态之间的差异,旨在为该类人群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研究法,于2015年11月—2016年3月到对唐镇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和正常人群共292名进行血糖、血脂情况、认知功能等调查并分析.结果 糖尿病前期组MCI患病率为74例(34.58%),高于血糖正常组的MCI患病率为16例(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前期组间MCI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IFG/IGT组、IGT组和IF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女性、增龄、高HbA1C和低TC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前期人群中MCI患病率较高,特别要关注IFG/IGT状态的认知功能,及早干预,减缓老年痴呆的发生.

  • 糖尿病前期不同干预方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莉莉;段宝凤;张玉红;胡梦蝶;黄彤萍

    糖尿病前期是指患者处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个状态.该期具有可逆性,是进展为糖尿病的高危阶段,可不伴有功能损害,且可无症状.采取多样化﹑个体化﹑综合化的干预方法,可有效减少其向糖尿病转化.该文从糖尿病前期定义﹑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国内外干预现状等方面对糖尿病前期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

  • 做好糖尿病的“前期”工作

    作者:依貂

    糖尿病前期可表现为糖耐量受损(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IGT的诊断切点为餐后2小时血糖(2hPG)≥7.8mmol/L,<11.1mmol/L;而IFG的诊断切点为空腹血糖(FPG)≥6.1mmol/L,<7.1mmol/L。IGT和IFG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风险增高,有发展为糖尿病的高危险性,单纯降低IGT患者或IFG患者的血糖是否有益目前均无证据。

  • 可逆转的"糖尿病"——糖耐量受损

    作者:仝小林;朱妍

    什么是糖耐量受损?在2型糖尿病前期阶段,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IGR),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两种,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但糖耐量受损并非意味着是一种小病,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糖尿病的转化率为正常血糖者的8倍多,其中IGT尤为重要.

  • 睡眠质量与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锦纹;丁荣晶;唐芹;秦鼎;胡大一

    目的:评价睡眠质量与空腹血糖受损(I FG)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为横断面调查,2013年9月至12月,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京煤集团所属的功能社区随机抽取调查对象进行生活方式、睡眠质量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方面的现况调查.睡眠质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价.结果:收回有效问卷1 264份,374人(29.6%)患IFG,睡眠质量很好和较好组分别为376人(29.7%)和670(53.0%),176人(13.9%)睡眠质量较差,睡眠质量很差的42人,占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BMI后,男性(OR=3.427,95%CI:2.275 ~5.161,P<0.001)、年龄≥55岁(0R=3.427,95%CI:2.275~5.161,P<0.001)与IFG相关.与睡眠质量好组相比,睡眠质量差组IFG的风险相对高(OR=4.709,95%CI:1.741 ~ 12.733,P<0.001).结论:睡眠质量差是IFG的危险因素.

  • 空腹血糖受损及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病的影响

    作者:薛庆;归国平;季文;王从菊;李红美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以及IFG合并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于2016年3月至4月,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获取苏州市高新区非糖尿病居民8 568人,收集其人口统计学、疾病史、生活方式资料,并进行体格及实验室生化检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FG及IFG合并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8 568个研究对象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80例(患病率3.27%,标化患病率为2.65%),其中冠心病175例(患病率2.04%,标化患病率为1.68%),脑卒中122例(患病率1.42%,标化患病率为1.14%).多因素调整后,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不论在高血压(OR=1.52,95% CI:1.06~2.19)还是非高血压人群(OR =2.00,95%CI:1.05~3.82)中,IF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血糖及血压均正常者相比,IFG、高血压、IFG合并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经调整后分别为(OR=2.17,95%CI:1.14 ~4.12;OR=2.52,95% CI:1.83~3.48;OR =3.77,95%CI:2.46 ~5.77).结论:IFG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IFG合并高血压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 T2DM、IGT、IFG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关系的研究

    作者:金醒昉;杨莉;何燕;王瑞萍

    DM组、IGT组、IFG组的CD61和CD62P较NC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内皮功能损害和血小板活化在糖尿病前期就已经存在了,两者互相促进,在耱调节受损和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共同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 新的空腹血糖受损切点对上海市浦东社区人群糖调节受损分布的影响

    作者:李栩;冯波;倪亚芳;黄亦文;乐秀康;富明;陈明慧;赵竹芳;周凤英;孟仲莹;王惠玲;姚国良;张容;刘昊;张小倩

    1869名18岁以上上海都市人口的筛查研究显示,与以FPG>6.1 mmol/L诊断IFG的旧标准比较,以FPG>5.6 mmol/L诊断IFG的新标准所诊断的NGT百分率降低(70.4%比77.2%),IFG增高(9.6%比2.8%),IGT降低(8.8%比10.9%),IFG合并IGT增高(4.6%比2.4%).

  • 不同空腹血糖受损下限切点对重庆地区人群代谢状态的影响

    作者:张素华;任伟;李蓉;龚莉琳;李革;李启富;卢仙娥;汪志红;陈静;包柄楠;杜娟;王继旺;吴豪杰;白小苏

    目的寻找预测2型糖尿病(T2DM)和糖耐量减低(IGT)发生的佳空腹血糖受损(IFG)下限切点及其对代谢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局部地区3189例既往无糖尿病史的自然人群的空腹血糖(FPG)进行ROC分析,绘制ROC曲线,并进行糖脂代谢调查和分析. 结果预测T2DM和IGT发生的佳IFG下限切点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和0.728.用FPG来预测T2DM和IGT,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好的点分别为5.6 mmol/L和5.2mmol/L.在负荷后2 h血糖(2hPG)<7.8 mmol/L人群中,与FPG<5.6 mmol/L亚组比较,FPG5.6~6.1 mmol/L亚组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分别增加了53%、54%、60%和126%.IFG下限切点下调前后,糖调节受损(IGR)各亚组组分的代谢特征不改变. 结论将5.6mmol/L作为IFG的下限值适用于中国人群.

  • 不同糖代谢水平动态血糖谱的差异

    作者:俞婷婷;胡云;朱大龙

    目的 研究不同糖代谢水平血糖谱差异,以便指导干预时机的选择. 方法 对糖耐量正常(NGT)、空腹血糖受损(IFG)、餐后血糖受损(IGT)、IFG+IGT及新诊断T2DM患者的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血糖谱进行分析. 结果 IFG+IGT组血糖水平及血糖漂移显著高于NGT、IFG、IGT组(P<0.05).新诊断T2DM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NGT、IFG、IGT、IFG+IGT组(P均<0.05).新诊断T2DM组餐后及日内血糖漂移与IFG+IGT组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重,血糖水平升高,血糖漂移程度增加;(2)IFG+IGT阶段应积极干预.

  • 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下调对糖调节受损人群检出率的影响

    作者:王先令;陆菊明;潘长玉;田慧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空腹血糖(FPG)诊断标准下调对糖调节受损(IGR)人群检出率的影响,并探讨区分糖调节正常与受损的FPG理想截定点. 方法对2882例无2型糖尿病(T2DM)史的受试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用1997年和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分类诊断标准进行比较. 结果 (1)IFG诊断标准下调后,单纯IFG者增加367例,IFG者由424例增加到1032例,其中包含的糖耐量受损(IGT)者由243例增加到484例;709例IGT者,包括在IFG者中的比例由34%上升到68%.(2)与糖耐量正常(NGT)人群相比,新增单纯IFG人群体质指数、FPG、2 hPG、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均升高(均P<0.01),超重(52.6 vs 39.7%, χ2=6.79, P<0.01)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32.2% vs 24.9%, χ2=3.98, P<0.05)明显增高.(3)非T2DM人群中诊断IGR(7.8≤2 hPG<11.1 mmol/L)的FPG理想截定点为5.6 mmol/L. 结论 IFG诊断标准下调后,IFG、IFG+IGT检出率明显增加;新增单纯IFG人群已经出现糖、脂代谢异常;非T2DM人群中诊断IGR的FPG理想截定点为5.6 mmol/L.

  • 106 260例广州体检人群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率变化趋势

    作者:谭燮文;李力;黄康民;郑敏玲;刘健;何晓能;赖玉虹

    目的 通过对2002-2005年广州地区体检人群的FPG数据回顾分析,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尿病(DM)变化趋势. 方法106260例体检人群按体检年度分组,按年龄分层,分别统计各组IFG和DM人数. 结果男女IFG和DM检出率均呈显著增高趋势(P

  • 美国糖尿病学会空腹血糖受损新标准对青岛市居民糖调节异常诊断的影响

    作者:董砚虎;张磊;王娜;钱薇薇;南海荣;钱荣立

    2033例青岛人群整群抽样研究发现,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按新诊断切点5.6 mmol/L是28%,而按6.1 mmol/L切点则为11%.相应的糖耐量受损患病率也由29%升到52%.但新切点相应的心血管危险程度则下降.

  • 下调空腹血糖切点对诊断空腹血糖受损合理性的评估

    作者:廖志红;余秋琼;邵虹;郎江明;栾晓军;翁建平

    广东省佛山市2512名20~94岁职工进行75 g OGTT筛查研究显示,空腹血糖(FPG)5.51 mmol/L是预测糖尿病的佳切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80%.FPG 5.15 mmol/L是预测糖耐量减低(IGT)的佳切点.因此,降低空腹血糖受损(IFG)的切点是合理的、有临床意义的.

556 条记录 4/28 页 « 12345678...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