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学生学习倦怠、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作者:孙丽丽;张晓瑜;张淑华

    目的 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3个因子)、自尊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学习倦怠量表、自尊量表以及主现幸福感量表对44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学习倦怠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男生在学习倦怠的成就感低因子上显著高于大学女生;②大三学生在行为不当因子上显著低于大四学生,在成就感低因子上显著低于大一学生;③自尊在情绪低落与主现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成就感低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自尊及主观幸福感的之间关系达到显著水平,自尊在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变量作用.

  • 大学生生活事件、自尊对情感的调节效应分析

    作者:赵慧敏

    目的 了解大学生生活事件、自尊对情感的调节效应.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和情感量表对天津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与正性情感相关的依次为情感总分、自尊、学习因子;与负性情感相关的依次为情感总分、自尊、人际关系;与情感总分相关的依次为人际关系、学习、惩罚.结论 自尊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力佳.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尊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晋

    目的 探讨并揭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尊与自我和谐现状及二者的相关.方法 运用自尊量表(SES)、自尊调查表(SEI)、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川、浙两地三所高校25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团体测验.结果 自尊量表(SES)与自尊调查表(SEI)存在极其显著相关,自尊与自我和谐存在显著相关;自我和谐的三个分量表对自尊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和谐与自尊二者密切相关,均可成为提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切入点.

  • 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与自尊、应对、归因关系

    作者:罗钟桓;关铁峰;王丽敏;王秀丽

    目的 了解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应对方式问卷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某独立学院及普通高等院校共505名大二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独立学院学生SCL-90总均分及大部分因子分高于普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8.95%.独立学院学生的自尊水平、应对方式及对失败的归因与专业满意度有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自尊水平、对失败的归因4个变量对SCL-90总分有影响.结论 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高校学生;成熟应对方式、高自尊,对失败的内控性归因可以促进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

  •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的相关研究

    作者:韩树杰;王媛媛;李建伟

    目的 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的关系.方法 采用FMPS完美主义量表与自尊量表(SES)对62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自尊与完美主义的担心错误、行为的迟疑、父母批评以及完美主义总分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而与条理性、个人标准则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5,P<0.01);大学生完美主义的担心错误、条理性、个人标准以及完美主义总分对其自尊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P<0.01).结论 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自尊存在显著的相关.

  • 北京某医科大学台湾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杨凤池;高新义

    目的 调查某医科大学台湾学生应对方式、孤独、交往焦虑、自尊,研究该群体的心理行为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某高校台湾学生30名,对照组大陆学生49名,以简易应对方式问卷、UCLA孤独问卷、交往焦虑量表和自尊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进行应对方式、孤独、交往焦虑、自尊问卷调查,作比较分析.结果 台湾学生与大陆学生在应对方式、交往焦虑没有统计学意义,自尊、孤独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医科大学台湾学生具有孤独的不良心理状态,并且比大陆学生自尊水平低.应对方式、交往焦虑整体水平处于一般水平.发展自尊和克服孤独对提高台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公办与民办高校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和自尊的比较分析

    作者:吕长超;周粉莉;张敏荣

    目的 探讨公、民办高校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和自尊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自尊量表对34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公、民办学生压力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人际关系和健康适应因子上的差异大于其他因子;②公、民办高校学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退避方式的选择上差异接近显著;③公、民办高校学生自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自尊与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其他、压力总分呈显著负相关;⑤自尊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①公、民办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公办学生自尊显著高于民办学生;③自尊高的个体压力水平较低,反之亦然;④自尊高的个体倾向于选择解决问题、求助方式,自尊低的个体倾向于选择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

  •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妲;王亮;张素英;李全开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自尊量表",对177名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进行了测量.结果 ①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不显著(t=-0.65,P>0.05),城乡差异也不显著(t=-0.37,P>0.05);②大学生自尊的性别差异显著(t=-2.09,P<0.05),而城乡差异不显著(t=-1.56,P>0.05);③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自尊有显著正相关.结论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自尊的重要因素.

  •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作者:李春山;姜丽平;张丽萍

    目的 探讨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选取贫困大学生生396名为研究组,相对应的388名非贫困大学生生为对照组,采用康奈尔健康量表(CM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尊量表(SES)进行测评.结果 贫困生在除抑郁因子外其它各因子得分和CMI总分均高于非贫困生,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贫困生普遍低于非贫困生;自尊水平两组没有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健康间两两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社会支持对自尊和心理健康各维度回归效果显著.结论 自尊、社会支持对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 农民工子女自尊与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及应付方式相关分析

    作者:徐林群;潘丽红;姚琳

    目的:了解农民工子女与非农民工子女自尊、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及应付方式方面的差异,探讨自尊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浦东南片地区农民工子女与非农民工子女,采用自尊调查表、心理健康量表、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及应付方式问卷进行自尊、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及应付方式测评.结果:在自尊方面,农民工子女低于非农民工子女(t=3.010,P<0.05);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农民工子女低于非农民工子女(t=1.868,P<0.05);在心理健康方面,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农民工子女(t=2.676,P<0.05);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因子中,农民工子女得分明显高于非农民工子女,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2.229,-2.529,2.245,-2.393,-3.29;P<0.05).在应付方式问卷中,农民工子女与非农民工子女在幻想、退避、合理化3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1.974,-0.791,0.898;P<0.05).相关分析发现,自尊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及各维度、以及应付方式各维度存在密切相关(P<0.01).其中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正相关(r=0.378,P<0.01),而与社会适应性及各因子存在明显负相关(r=0.488,-0.574;P<0.01),与成熟型应对方式存在正相关(r=0.286,P<0.01),与不成熟型及混合型应对方式存在负相关(r=-0.184,P<0.01).结论:农民工子女在自尊水平、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及应付方式方面低于非农民工子女;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性、应付方式存在密切相关.

  • 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作者:李玲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所起的潜在中介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 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8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探讨应对方式在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 相关分析发现自尊和积极应对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r=0.15~0.42,P<0.05);自尊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r=0.48,P<0.001);消极应对方式与消极情绪显著正相关(r=0.30,P<0.001);自尊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r=0.27,P<0.001),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r =-0.23,P<0.001).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消极应对在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8,P<0.05).结论 自尊既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也可以通过消极应对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 小学教师隐性评价对学生自尊及抑郁症状的影响

    作者:郑维廉;贾文静;张云秀;张茂英;张姣娣;梁荷蓬

    目的:探讨教师隐性评价对小学生自尊及其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教师隐性评价行为问卷、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CES-DC)和Rosenberg自尊量表(SES),调查352名8~13岁小学生.结果:①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对隐性评价的知觉存在差异;②教师隐性消极评价对学生抑郁症状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5,t=-2.77,P<0.001),积极评价则反向预测学生的抑郁症状(β=-0.32,t =5.98,P<0.001).教师隐性总体评价对自尊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β=0.34,t =5.69,P<0.001),而消极评价则反向预测学生的自尊水平(β=-0.12,扛2.07,P<0.001).结论:隐性评价对学生自尊、抑郁症状的影响具有独立性.学生感知到的隐性评价对其自尊和抑郁症状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 贫困大学生自尊、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作者:何瑾;樊富珉

    目的 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自尊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青海和宁夏两省2所高校203名贫困大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①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t=1.98,P<0.05)和消极应对(=2.47,P<0.01)存在显著性别差异;②自尊(r=0.346,P<0.005)、积极应对(r=0.361,P<0.005)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228,P<0.01);(④应对方式在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贫困大学生的自尊不仅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还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 4~6年级小学生自尊、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

    作者:徐云;刘堂荣

    目的:研究4~6年级小学生自尊、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某城镇小学4~6年级385名在校学生实施问卷调查,采用自尊量表(SES)、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儿童孤独量表(CLS)对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交焦虑及两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481,0.400,0.378;P均<0.01),与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00,P<0.01);②自尊在害怕否定评价和孤独感间起到了中介调节作用.结论:自尊可以部分调节4~6年级小学生在体验到社交焦虑时产生孤独感后的负性影响.

  • 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冒险性的影响:自尊的调节效应

    作者:张雅菲;张国胜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水平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冒险性间的中介作用,为父母增强大学生冒险性提供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决策风险偏好问卷、自尊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天津市、沧州市、廊坊市3所高校3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父亲无职业的大学生自尊心要显著低于父亲有职业的大学生(F=2.376,P<0.01);自主选择对冒险性的正向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225,t=4.394,P=0.000);父母自主支持和自尊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β=0.108,△R2 =0.056;P<0.05).结论: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在教养方式对冒险性的影响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培养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和提升父母的教养水平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冒险性,提升创新能力.

  • 初一学生正念与主观幸福感:自尊的中介作用

    作者:高立雅;耿岩;刘兴华

    目的:考察自尊在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正念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幸福感指数量表(IWB)和自尊量表(SES)对409名北京市初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显示,正念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308)、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r=0.496)、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500);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中介作用的检验表明,自尊在正念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初一年级学生的正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关系是通过自尊来中介的。

  • 初中生成就动机与性别角色、自尊的关系

    作者:朱贝珍

    目的:考察初中生成就动机与性别角色、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动机测验、Bem性别角色量表、自尊量表对354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初中生追求成功(F=6.94,P<0.01)、避免失败(F=6.87,P<0.01)、合成成就动机(F=12.53,P<0.001)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②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初中生在追求成功(F=2.78,P<0.0,5)、避免失败(F=3.41,P<0.05)、合成成就动机(F=5.85,P<0.01)上有显著差异;③初中生自尊水平与追求成功(r=0.178,P<0.05)、合成成就动机(r=0.115,P<0.01)呈显著正相关;④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特质、自尊可以预测追求成功(F=9.421,P<0.01),男性特质可以预测合成成就动机(F=11.088,P<0.01).结论:初中生的成就动机与性别角色类型、自尊密切相关.男性特质和自尊有助于提高初中生成就动机.

  •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

    作者:李焰;王倩倩;刘丹;于建平

    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自尊量表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对719名本科生进行施测。结果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网络成瘾方面差异显著,男生的网络成瘾现象比女生严重(t=2.42,P<0.05);父亲偏爱被试(B=0.10,P<0.01),父亲拒绝否认(B=0.11,P<0.05)和父亲过度保护(B=0.12,P<0.001)的教养方式,母亲过干涉、过保护(B=0.12,P<0.01),母亲拒绝、否认(B=0.12,P<0.05)和母亲偏爱被试(B=0.09,P<0.05)的教养方式对网络成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父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B=0.23,P<0.001),母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B=0.22,P<0.001)对自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父亲偏爱被试(B=-0.08,P<0.05),父亲过度保护(B=-0.12,P<0.01)的教养方式和母亲过干涉、过保护(B=-0.11,P<0.01),母亲偏爱被试(B=-0.09,P<0.01)的教养方式对自尊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尊对网络成瘾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B=-0.12,P<0.05);父亲教养方式、自尊和网络成瘾的关系模型拟合较好(χ2/df=1.857,GFI=0.989,AGFI=0.970,NFI=0.983,IFI=0.992,CFI=0.992,RMSEA=0.035);母亲教养方式、自尊和网络成瘾的关系模型拟合较好(χ2/df=1.905,GFI=0.990,AGFI=0.971,NFI=0.984,IFI=0.992,CFI=0.992,RMSEA=0.036)。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有重要的关系。

  •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与同伴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作者:李思南;袁晓娇;吴海艳;胡红彦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自尊与同伴关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对314名流动儿童进行施测.结果:①流动儿童城市身份认同对其同伴关系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t=2.54,P=0.05),老家身份认同对其同伴关系没有显著预测作用(t=1.23,P=0.22);②流动儿童自尊对其同伴关系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t=9.84,P=0.000);③自尊在流动儿童城市身份认同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自尊在流动儿童城市身份认同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城市身份认同通过自尊影响同伴关系.

  • 微博使用者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金一波;李文涛;陶灵芝

    目的:了解微博使用者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各维度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宁波市某大学374名学生,分别用自尊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孤独量表、信任他人量表和人脸量表进行调查。结果①微博使用者在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2个因子上得分均显著低于未使用者(t=-3.907,-2.060;P<0.01),而在社交回避因子上,微博使用者得分显著高于未使用者(t=2.890,P<0.05);②自尊与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幸福感呈正相关(P<0.01),而与社交回避、孤独感均呈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与幸福感呈正相关(P<0.01),与社交回避、孤独感均呈负相关(P<0.01);社交回避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0.01),与人际信任、幸福感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与非使用者相比,微博使用者心理健康整体水平较差;微博使用者的自尊、社会支持、社交回避、孤独感、人际信任及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相互影响。

947 条记录 3/48 页 « 12345678...474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