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栓弹力图在评价体外循环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凝血功能中的应用

    作者:石丽;吕国义

    目的:血栓弹力图(TEG)对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改变的评价.方法:筛选2013-12~2014-12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拟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拟接受心脏直视手术的非紫绀、无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脏瓣膜病患者,其中非紫绀非肺动脉高压性先天性心脏病组患者41例,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36例,麻醉前及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5 min取静脉血进行TEG(Haemoscope 5000 series)和ACT(Medtronic)测定,注射鱼精蛋白后,血样分别用含肝素酶和不合肝素酶测定杯检测血栓弹力图.结果:比较先心病组与瓣膜病组患者结果异常发生率,结果显示先心痛组与瓣膜病组患者IEG各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瓣膜病组患者术前TEG纤维蛋白原缺乏发生率高于先心病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及术后早期无统计学差异.术前瓣膜病组α-Angle略低于正常值.与术前比较,术中和术后早期两组均存在PLT数量减少和Fib降低(P<0.05).术中及术后早期瓣膜病组Fib水平较先心病组低(P<0.05),其他TEG参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EG可提供术后凝血纤溶功能较为全面的信息,准确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及体内凝血功能失衡,是一种实用、有效的监测手段.TEG在术中监测血小板功能、凝血因子及指导安全、有效的输血中具有重要作用,更好地预测术中出血风险.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戴晓云

    目的 通过检测比较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血小板参数,了解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肝硬化86例进行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检查.并进一步检测肝硬化出血组与非出血组以及肝硬化Child分级A级、B级、C级组的PLT、MPV、PWD.结果 发现较对照组肝硬化患者PLT、MPV显著降低(P<0.01),PDW显著升高(P<0.05).肝硬化出血组与非出血组PLT、MPV、PWD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1).随着肝功能的下降,PLT、MPV随之下降.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可以间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变化,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 祛风行血通络方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人杰

    目的 观察祛风行血通络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祛风行血通络方口服,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痉挛程度及肢体运动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两组Ashworth评分和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FMI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Ashwonh评分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血栓素、同型半胱氨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6-酮-前列腺素水平较治疗前高(P<0.05);观察组血栓素、同型半胱氨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6-酮-前列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血小板体积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祛风行血通络方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与改善血小板功能、抑制血栓形成有关.

  • 伤痛外搽酊活血祛瘀作用的研究

    作者:蒋孟良;董桂兰;易延逵;李安国;李云;刘国荣

    目的:探讨伤痛外搽酊的活血祛瘀作用.方法:采用耳廓微循环法测定了小鼠微血管管径和RBC流速;旋转玻璃株瓶法、比浊法测定了血小板粘附与聚集性;凝血酶原时间(PT)法和优球蛋白溶解法测定了动物的PT和纤溶活性.结果:伤痛外搽酊对肾上腺素所致血瘀模型之微血管具有明显扩张作用,并可加快微血管血流速度,对家兔血小板粘附性与聚集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提高纤溶活性.结论:伤痛外搽酊具有显著的活血祛瘀作用,其强度较正红花油稍好.

  • PCI术前测定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意义

    作者:饶绘;赵惠;李彬;润袁敏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前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表达情况及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51例,其中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STEACS)9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 ACS) 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6例,另设对照组14名.分别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和光学法血小板聚集仪对各组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和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测定.结果 各组间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15,P=0.001),其中STE ACS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NSTE ACS组、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与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无关(r分别为-0.038、0.165,P>0.05).结论 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高表达与STE ACS相关,血小板P-选择素测定可结合血小板聚集法评价抗血小板治疗后残余血小板活性.

  • 他汀类药物干预冠脉事件发生的机制

    作者:胡靖超;吴士尧

    本文论述了他汀类药物通过稳定斑块、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改善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等机制以预防冠脉事件的发生.

  • 羟苯磺酸钙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宁;安平;麦淑仪;叶楠;汪峰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寻求有效的防治药物.方法 选择的80例(155只眼)老年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以糖尿病饮食治疗为基础,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6m.通过检测视力和眼底变化来观察临床效果;通过检测血小板大聚集率(MAR)、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小板电泳率(PER),观察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1)试验组的显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治疗6m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AR、GMP-140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均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ER均比试验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 羟苯磺酸钙胶囊能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其黏附于血管内皮的过程,抑制视网膜病变微血栓的形成,从而改善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的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抗血小板药物对老年人胃肠黏膜的损伤研究及对策

    作者:张玉

    近年来,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又称血小板功能抑制剂、抗血小板药物)在心脑血管防治方面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抗血小板治疗对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有益,因此,临床上尤其在老年人中应用广泛.

  •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参数及功能变化

    作者:白静;刘文君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及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FCM微量全血法检测新诊断ITP患儿18例治疗前(ITP组)及治疗后达完全反应组(ITP-CR组)以及儿外科择期手术患儿17例(对照组)的血小板参数、IPF%、IPC、及膜糖蛋白(CD62p、PAC-1、CD42b)。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TP组MPV、PDW、P-LCR、IPF%明显升高(P<0.05),而PLT、PCT、IPC降低(P<0.05);且ADP激活前、后三种膜糖蛋白(PAC-1、CD62P、CD42b)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ITP-CR组与ITP组比较,MPV、PDW、P-LCR、IPF%降低,PLT、PCT、IPC及三种膜糖蛋白(PAC-1、CD62p、CD42b)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 ITP患儿体内外血小板均处于低活化状态,血小板功能降低;血小板相关参数为ITP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提供依据。

  •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小板功能定量分析

    作者:毕胜;潘尚哈;毕莉;李国霖;李国忠;王德生

    目的:比较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与健康人血小板功能的不同.方法:检测32例ACI患者和18名对照组人群的血小板粘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ACI患者组PAdT、PAgT、CD41、CD62p和CD63的检测值分别为(31±13)%、(40±14)%、(12.34±3.31)%、(7.82±2.59)%、(21.34±6.63)%;对照组上述检测值分别为(22±9)%、(27±13)%、(8.98±2.50)%、(4.87±1.79)%、(17.87±4.45)%.结论:ACI患者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增强,血小板活化与ACI的发病机制有关.

  • 羟乙基淀粉130/0.4和200/0.5对凝血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贞玲;王珊娟;周仁龙;张马忠;杭燕南

    目的 观察输注羟乙基淀粉(HES)溶液130/0.4和200/0.5(33mL/kg)后对凝血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腹部手术患者45例,分别以10~15 mL·kg-1·h-1速度从颈内静脉输注HES 130/0.4、HES 200/0.5和0.9%生理盐水(NS)33mL/kg,分为 HES 130/0.4组、HES 200/0.5组和NS组,每组各15例.输注前、输注后30min和4h从肘静脉抽血,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Ⅷ因子和假性血友病因子(VWF),Sonoclot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定玻璃珠激活全血凝固时间(gbACT)、凝血速率和血小板功能.结果 三组患者输注后Hct与Plt均明显下降(P<0.01);HES 130/0.4组输注前后APTT无明显变化(P>0.05),输注后30min和4h明显短于HES 200/0.5组(P<0.05);HES 200/0.5组输注后30min和4 h较输注前和NS组均明显延长(P<0.05);三组间输注前后PT与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S 130/0.4组和HES 200/0.5组输注后30min较输注前和NS组血浆Ⅷ因子、VWF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HES 130/0.4组下降明显少于HES 200/0.5组(P<0.05).HES 130/0.4组输注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输注后30 min与HES 200/0.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S 200/0.5组输注后30 min与输注前和NS组比较,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注HES130/0.4和HES200/0.5(33mL/kg)均可引起血浆Ⅷ因子和VWF显著下降,但后者更明显.HES130/0.4对内外源性凝血和血小板功能无影响,HES200/0.5则有明显损害.

  • 血小板功能及抗血小板药物疗效检测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小东;ZHANG Dai-fu

    在过去10年中,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的主要方式.术后双抗血小板治疗不能完全阻止支架内血栓事件的发生,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可能是其原因之一.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以检测血小板功能,以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本研究介绍了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探讨了其临床应用前景,以期指导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从而改善临床预后.

  • 养阴清肺逐瘀法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智刚;刘皓;张素娟;狄洪震;周军;曹世宏

    为研究养阴清肺逐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疗效及其机理.将98例COPD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各组49例,对照组(B)单纯西药,治疗组(A)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养阴清肺逐瘀中药(生地黄、麦门冬、淡黄芩、桑白皮、葶苈子、胆南星、炒枳实、全瓜蒌、鱼腥草、金银花、蒲公英、紫丹参、桃仁、川芎、苍术、炒白术、黄芪).10d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血小板功能.结果:A组的疗效优于B组;两组患者CD62p+、CD63+、CD41+、PAgt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提示养阴清肺逐瘀法辅以西药,是治疗COPD较理想的方法.

  • 中心静脉导管血液相容性评价和热原检查

    作者:季顺锋;刘清芳

    目的 评价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液相容性,为医疗产品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中心静脉导管样品的凝血功能(TT,PT,APTT,Fg)、血小板功能(TXB2,Platet Count)和溶血率,并进行热源检查.结果 健康人全血流过中心静脉导管盒前后凝血及血小板功能指标未受影响(P>0.05),溶血率为1.38%(小于5%),符合医疗产品溶血试验的要求.结论 受试中心静脉导管样品血液相容性良好.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不同温度冲洗液对老年患者体温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任芹;万燕杰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不同温度冲洗液对老年患者体温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依据冲洗液温度不同,随机分为室温冲洗液组和体温冲洗液组,观察体温、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变化.结果 室温冲洗液组术毕体温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下降值的中位数为2.2℃;术后6 h APTTT、PT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术后第1、3天APTT较体温冲洗液组明显延长(P值均<0.05);PLT在术后6 h和术后第1天较术前明显下降(P值均<0.05),至术后第3天恢复;PAgt在术后6 h至第3天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值均<0.01),也明显低于体温冲洗液组(P值均<0.01).体温冲洗液组术毕体温较术前下降值的中位数为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指标也无明显改变(P值均>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室温冲洗液可引起体温下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受抑;而体温冲洗液则能较好地维持体温,对凝血功能也无明显影响.

  • 钙拮抗剂、β1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方卫华;刘志忠

    目的:研究抗高血压药钙拮抗剂、β1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53例高血压病Ⅰ级、Ⅱ级患者,随机接受尼群地平或倍他乐克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经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表达率并比较治疗前后变化.结果:尼群地平组治疗后GPⅡb/Ⅲa受体表达率显著降低,而倍他乐克组治疗前后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表达率无显著变化.结论:尼群地平有拮抗血小板功能作用,倍他乐克则无影响.

  • 吡格列酮与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宋玉明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与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时对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二甲双胍治疗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A组和B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A组在使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治疗B组在使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皮下注射胰岛素.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时检测患者的胰岛素低抗(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血小板膜上PAC-1、GMP-140的表达率及ADP诱导的血小板的聚集率.结果 (1)治疗前3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2)A、B组相比,治疗1个月后,A组FPG表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A组HbA1c、FPG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1),血小板膜上PAC-1、GMP-140的表达率及ADP诱导的血小板的聚集率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吡格列酮与胰岛素均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吡格列酮的效果更好.

  • 夏至草醇提物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延伟;雷慧;刘正泉;刘春艳;张玉平;张利民;赵自刚;牛春雨

    目的 观察夏至草醇提物(EEMI)对高分子右旋糖苷(Dextran 500)致急性微循环障碍(AMD)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分为夏至草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前二组静注10% Dextran 500(10 ml/kg)复制AMD模型(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6 min后,夏至草组自颈静脉缓慢推注EEMI(1 g/ml,6 g/kg),其它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40 min后,观察血小板粘附与聚集功能、脑血流量和体外血栓形成.结果 ①模型组血小板聚集率(5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小板聚集时间、解聚率及粘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夏至草组在不同时间点及大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模型组,血小板聚集时间、解聚率及粘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血小板粘附率显著低于模型组. ②模型组及夏至草组的脑血流量、血栓长度、血栓湿重、血栓干重、血栓形成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夏至草组的血栓干重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 EEMI能明显降低Dextran 500致AMD大鼠的血小板聚集与粘附功能、减少血栓形成.

  • 正常淋巴液对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肝、肾、肺组织形态的影响

    作者:李俊杰;王伟平;赵自刚;牛春雨;刘艳凯;姜华;张静

    目的观察外源性正常淋巴液对高分子右旋糖苷(Dextran 500)致血液流变性异常时,大鼠血小板功能以及肝、肾、肺形态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淋巴液治疗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静注10%Dextran 500(10 ml/kg·BW)复制急性血液流变性异常模型(正常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6 min后,淋巴液治疗组自颈静脉缓慢注射小量肠淋巴液(全血量的1/15),其它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40min后,观察血小板功能以及器官形态的变化.结果两治疗组血小板黏附率、解聚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且血小板聚集率、脑血流量、血栓形成长度、湿重、干重及血栓形成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淋巴液治疗组血小板黏附率、血栓干重、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治疗组(P<0.01~0.05).病理形态学显示,正常对照组肝、肾、肺结构正常,生理盐水治疗组各器官病变较重,多见红细胞瘀滞、血栓形成及坏死,淋巴液治疗组病变较轻,未见坏死.结论外源正常淋巴液能明显改善Dextran 500所致急性血液流变性异常大鼠的血小板功能及器官形态.

  •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与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的观察

    作者:亓贯和;王静

    血小板功能的改变及血液流变性的变化对血栓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并针对糖尿病血栓并发症的发病机制,采取适当的防治方法,可减缓糖尿病血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为探讨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糖尿病血栓并发症的关系,本文对32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两个指标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液流变学两个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g)、红细胞压积(Hct)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276 条记录 7/14 页 « 12...45678910...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