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erum cystatin C,Scys C)评价肾功能损伤不同时期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近2年来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146例.根据1992年中华肾脏病学会全国肾小球疾病座谈会制定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诊断标准及分期分成肾功能正常组及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终末期.各组同时进行Scys C和血肌酐(Scr)检测,并计算出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结果 本文14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肾功能正常者Ccr正常,Scys C也正常,随着Ccr值逐渐下降,Scys C值随之上升.各组Scys C与Ccr之间均呈高度负相关关系.结论 Scys C可以单独作为评价GFR的敏感指标,而且,比Ccr更客观地反映肾功能损伤不同时期GFR的功能.
关键词: 肾脏病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肌酐清除率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本研究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35例,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轻,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晚期NSCLC 35例,均有明确的病理诊断,其中腺癌28例,鳞癌7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8例;年龄45~77岁,平均66岁;按1997年国际肺癌分期,Ⅲb期13例,Ⅳ期22例.卡氏行为状态评分法(KPS)评分60~90分,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有可测量的临床观察指标.所有患者接受本方案药物治疗前均未接受放射治疗.治疗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均属正常范围,其中肌酐清除率≥45 mL/min.所有病例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治疗.
-
肾衰灵对慢性肾功不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肾衰灵口服液、肾衰灵灌肠液对慢性肾衰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分别用肾衰灵及包醛氧淀粉治疗.同时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血肌酐、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等数值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达90.46%,对照组达60.4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衰灵是治疗和维持肾功能的有效药物.
-
自拟益气保元汤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保元汤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患者1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保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项症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肾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气保元汤对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显著。
-
对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的评价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标准基本上都是按Morgensen分期或是<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出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来进行.在临床实践与实验中发现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与肾小球滤过率并不都是平行发展的.微量白蛋白尿虽能用于早期DN诊断,但不能预测肾小球损害的严重程度.
-
活血化瘀重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与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破血逐瘀、益气养阴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使用西药口服降糖药或(和)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50例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药破血化瘀、益气养阴方,每日1剂,1月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UAER改善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参数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值d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节血糖(TC、TG、HDL-C)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改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治疗早期DN获得疗效.
-
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病因证治初探
糖尿病继发肾病综合征不到10%,但由于糖尿病是常见病,糖尿病肾病所致肾病综合征占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10%,全部肾病综合征的2%,常伴有高血压、肌酐清除率下降,一般四年内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目前糖尿病肾病尚无有效药物治疗,对其继发肾病综合征更无良策.我们采取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药降糖、降压等治疗,取得一定疗效.兹将我们对本病的中医病因证治探讨报告如下.
-
一例肾功能正常患者ECT肾动态显像误诊肾衰报告
患者,男,41岁,皮肤紫癜半年伴头晕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8次/分,Bp120/90mmHg,呼吸18次/分,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双下肢皮肤散在点片状陈旧性紫癜,其余皮肤未见明显异常,淋巴结正常,心肺听诊正常,全身无明显浮肿,血生化检查示肝、肾功能正常,电解质、血沉、抗链"0"、类风湿因子、生化八项、血脂检查均正常,血、尿常规正常.肌酐清除率(CCr)96mL/min,心脏、泌尿系统超声正常,肝胆脾胰超声示脂肪肝,心电图正常,X线胸片示颈椎轻度骨质增生.初步诊断:①过敏性皮肤紫癜;②脂肪肝.为进一步了解双肾功能,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
-
血清胱抑素C在两性霉素B所致肾损害中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水平在监测两性霉素B所致肾功能损害中的意义. 方法 检测25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肺部霉菌感染者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前后血清CysC、血清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及肌酐清除率(Ccr)的水平变化,分析血清CysC、Scr、β2 MG与Ccr的相关性,并比较血清CysC、Scr、β2-MG对两性霉素B相关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性霉素B治疗后Ccr显著下降,血清CysC及β2-MG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而血清Scr水平较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性霉素B组治疗前后Ccr分别和血清CysC、β2 MG水平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855,-0.883,-0.698,-0.486,P均<0.05),而与血清Scr水平无相关性(治疗前后r分别为0.435,0.472,P>0.05).以Ccr下降20%以上作为诊断肾功能损害标准时,血清CysC 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0.030,显著高于血清Scr及β2-MG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070,0.884±0.055,P均<0.05). 结论 血清CysC与Scr、β2-MG相比,能更敏感准确地反映两性霉素B相关肾损害.
-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tatin C,CysC)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乳胶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108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ysC浓度,并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uria,UMA)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然后分析CysC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并绘制各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 DM各组及对照组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但空腹血糖、HbA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A组仅有CysC检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而B、C组各指标检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组与B、C组比较除CCr检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指标检测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比较,CysC,β2-MG检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指标检测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DM患者血清CysC与SCr、β2-MG、UMA均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1、0.922、0.521、-0.603(P均<0.01);血清CysC、SCr、CCr、β2-MG和UM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0.680、0.750、0.780、0.808.结论 CysC对DN的诊断价值较其他指标更好.
-
本刊常用的缩略语(一)
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
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
根据血清胱抑素C浓度推测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替代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作为推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留尿法测定120位患者的Ccr,同时测定血清Cys C的浓度.并按Ccr测量值的大小将患者分为3组,将3组的Ccr同血清CysC浓度的样本均数进行比较.结果3组Ccr与血清CysC的样本均数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组的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结论血清CysC作为GFR的内生标志物,由于其无需留尿、方法简单而优于Ccr,在临床应用Cys C替代Ccr是可行的.
-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葡萄糖聚合物腹膜透析液对健康新西兰兔透析作用比较
目的 制备高、中、低分子质量的3种葡萄糖聚合物腹膜透析液,利用新西兰兔腹膜透析模型,考察其对超滤、小分子清除以及腹膜生物相容性影响的异同.方法 药效实验选择健康的新西兰白兔,完全随机分为3组,即高、中、低分子质量葡萄糖聚合物透析组,每组8只.于透析240 min结束时,收集血液和透析流出液样本.分别检测血浆及透析流出液中肌酐、尿素氮的浓度,并测量透析流出液总体积.生物相容性试验中,考察中分子质量葡萄糖聚合物腹膜透析液连续给药3天对新西兰兔腹膜的组织形态学影响.结果 本研究通过控制合成条件,分别制备了高、中、低3种分子质量的葡萄糖聚合物,并制备成腹膜透析液.结果发现3种相对分子质量的葡萄糖聚合物腹膜透析液在超滤量(F=8.875,P=0.002)、尿素氮清除率(F=13.090,P<0.001)和肌酐清除率(F=6.429,P=0.007)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中分子质量葡萄糖聚合物腹膜透析液具有更好的超滤作用[与低分子质量相比:(63±9)ml比(45±8)ml,q=5.910,P=0.001;与高分子质量相比(63±9)ml比(52±8)ml,q=3.612,P=0.047],而且对小分子溶质尿素氮[与低分子质量相比:(0.485±0.051) ml/min比(0.372±0.046) ml/min,q=6.562,P<0.001;与高分子质量相比:(0.485±0.051)ml/min比(0.383±0.049) ml/min,q=5.923,P=0.001]和肌酐[与低分子质量相比:(0.536±0.064) ml/min比(0.436±0.057) ml/min,q=4.887,P=0.006;与高分子质量相比:(0.536±0.064) ml/min比(0.462±0.052) ml/min,q=3.616,P=0.046]的清除作用也强.腹膜刺激性研究证实中分子质量葡萄糖聚合物腹膜透析液对腹膜组织形态学无影响. 结论 中分子质量葡萄糖聚合物腹膜透析液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和良好的腹膜生物相容性.
关键词: 葡萄糖聚合物腹膜透析液 超滤量 肌酐清除率 尿素氮清除率 -
增强体力活动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食欲及营养状况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4岁.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5年.以家中静坐居多.目前透析方案:1.5%×2袋,2.5%×2袋,24h存腹,超滤:850~1500ml,尿量:200~300m1,血压:150/80mmHg(1 mmHg=0.133Kpa),下肢水肿:Ⅱ°,透析充分性检查:总尿素清除率(TKt/V) 2.1,总肌酐清除率55.47ml/(周·1.73m2).2012年1月,无明显原因,患者血清白蛋白由2011年11月36 g/L下降至32.8 g/L,血红蛋白由124 g/L下降至122g/L,血肌酐由753.9 umol/L下降至718umol/L,尿素氮由16.3mmol/L上升至26.48mmol/L,每日蛋白质摄入(DPI):0.71g/(kg ·d),每日热量摄入(DEI):20kcal/(kg·d).主诉食欲一般、饱腹感明显.2012年2月医护查房中,针对其白蛋白水平下降,主要考虑是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所致,决定尝试增加其体力活动量,同时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观察低白蛋白血症的改善效果.
-
综合疗法保持血液透析患者尿量及残余肾功能的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1入选标准1.1所有患者均符合1992年中华医学会全国肾小球疾病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肌酐清除率在10ml/min以下,血肌酐>707 μmol/L,出现尿毒症症候群,出现严重的各系统症状,水、电解质严重失调,常有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并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替代治疗者.
-
应重视轻度肾功能减退与心血管危险性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虽然二十余年前人们已认识到蛋白尿可增加心血管危险,但近来才发现轻度肾功能不全(如肌酐清除率增加、白蛋白尿或微量蛋白尿等)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1].
-
NKF-K/DOQI腹膜透析充分性的临床实践指南第五部分腹膜透析的适宜剂量
指南15 CAPD的每周剂量(证据)CAPD患者适宜的PD剂量应使总Kt/Vurea至少达到每周2.0,高转运和高平均转运患者的总肌酐清除率(Ccr)至少达60L/(w·1.73m2),低转运和低平均转运患者Ccr至少达50L/(w·1.73m2).
-
腹膜透析充分性的评估的新认识
长期以来小分子溶质清除率作为肾脏替代治疗充分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应用于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小分子物质的清除的指标尿素清除指数 Kt/V 和肌酐清除率CrCl是建立在尿素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并认为腹膜和残余肾溶质清除相等,两者可以相加,并影响着透析患者的预后.
-
血清肌酐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在评价慢性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慢性肾病(CKD)患者各期中的符合率.方法 Scr和尿肌酐采用苦味酸动力学法测定,血清Cystatin C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主要基于Scr估计的eGFR采用简化的肾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方程进行计算,CKD患者根据1999年美国肾病基金会(NKF)公布的"改善肾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倡议"(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K/DOQI)所制定的指南,按照eGFR分为5期.结果 228例CKD患者,各期Scr、Cystatin C随eGFR的降低而逐渐升高,Ccr随eGFR的降低而逐渐降低,三者在各期间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eGFR≤29 ml/min时,Scr、Ccr及Cystatin C的异常率均为100%,Scr、Cystatin C平均水平是正常参考值上限的4~6倍和3.5~5.5倍,Ccr下降3.8~7.3倍,三者呈平行性改变;在eGFR 30~59 ml/min组,Scr、Ccr和Cystatin C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29.2 μmol/L、44.3 ml/min和2.16 mg/L,异常率分别为84%、91%和98%,三者间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GFR 60~89 ml/min组,血清肌酐的平均水平为83.3 μmol/L,异常率仅为6.8%,对于GFR下降的检出不敏感,Ccr、Cystatin C分别呈边缘性下降和上升,异常率为70%和86%,三者间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GFR≥90 ml/min组,血清肌酐的异常率为0,Ccr、Cystatin C的异常率仍高达44%和59%.结论 eGFR<60ml/min时,与Scr、Ccr及Cystatin C的总符合率高,此时可以基本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中度下降;60 ml/min≤eGFR≤89 ml/min时,Scr不能反映肾脏滤过功能的下降,但Cystatin C和Ccr至少能检出2/3患者GFR的异常,Cystatin C较Ccr更敏感;在eGFR≥90 ml/min时,MDRD方程高估了实际GFR,对于Scr水平正常,特别是老年CKD患者,MDRD方程不适用,需联合检测Ccr和Cystattn C,以及时发现GFR的下降.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肾病 肌酐 肌酐清除率 -
肝肾综合征的现代治疗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晚期肝硬化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国际腹水协会对HRS作出的定义是,血清肌酐大于1.5mg/dl、肌酐清除率低于40ml/min.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后1年内发生HRS的危险性是18%,5年内发生HRS的危险性是39%.临床上将HRS分为两型,Ⅰ型HRS:患者在2周内迅速出现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酐大于2.5mg/dl,同时肌酐清除率低于20ml/min,预后极差;Ⅱ型HRS:血清肌酐大于1.5mg/dl,或肌酐清除率低于40ml/min,肾功能衰竭进展缓慢,预后相对较好[1、2].本文对HRS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