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65例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母婴安全性临床研究

    作者:刘兴业;夏继林;杨煊;潘海娟

    目的 研究小剂量低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复合小剂量的舒芬太尼注射液实施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以及对产程、分娩方式、母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之间在安康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经自愿要求签署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知情同意书者共365例作为研究对象(镇痛组);随机抽取同时期住院条件相似不愿采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产妇365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剖宫产率、缩宫素应用、新生儿窒息及软产道损伤等母儿并发症.结果 镇痛组镇痛后疼痛程度明显减低(t=163.130,P<0.01),且活动不受限,活跃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t=-12.878,P<0.01),第二产程两组无差异.镇痛组改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8.814,P<0.01).两组缩宫素应用、新生儿窒息、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及尿潴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低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复合小剂量的舒芬太尼注射液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效果好,可缩短产程,无母儿并发症,能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 硬膜外阻滞作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作者:张义长;崔晓岗;翟伟

    目的探讨小剂量芬太尼伍用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芬太尼/布比卡因混合液对182例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作分娩镇痛,与条件相当的196例未接受麻醉剂的产妇对照,比较两组产妇产痛程度、产程、分娩方式、胎儿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的产程、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胎儿及新生儿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伍用布比卡因硬外麻醉作分娩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永琴;魏兴武;刘燕;迪丽努尔·吾甫尔;逯金祥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新疆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孕妇,分为两组:采用分娩镇痛者345例作为观察组,无分娩镇痛者77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①观察组产妇镇痛后各时间点疼痛数字评分(NRS)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255、-6.135、-5.219、-7.139、-7.107,均P<0.05);②两组活跃期及二产程时间、新生儿阿氏评分、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98、-0.375、0.189、0.693,均P>0.05);观察组缩宫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χ2=37.921,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χ2=37.921,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可明显降低产妇疼痛,不延长产程,可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分娩与镇痛

    作者:杨小立;周春琴;屈新中

    通过分析分娩痛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阐明对分娩镇痛方法的选择,展望分娩镇痛的新技术,为分娩镇痛提供更安全、迅速、有效的方式.

  • 硬膜外阻滞治疗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的效果分析

    作者:吴迪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治疗中硬膜外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54例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在骨质疏松基础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的基础上,于急性疼痛期实施硬膜外阻滞.并对比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患者疼痛VAS评分为6~10分,平均评分为(7.8±1.2)分;经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后,24h内疼痛VAS评分为1~3分,平均评分(1.9±0.6)分.本组患者硬膜外阻滞前后疼痛VA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升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增强临床疗效,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应用观察

    作者:连贵才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行腹腔镜疝气手术的108例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4例患儿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为对照组;另54例患儿实施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后清醒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8.52%(10/54),与对照组患儿的53.70%(29/5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且对患儿清醒时间无明显影响,值得推广。

  •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作者:侯立朝;熊利泽;熊东方;张英民;李树志;李秀娜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CGA)和单纯全麻(GA)用于全胃切除手术时的心血管效应.方法:40例拟择期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GA组和CGA组,每组20例,分别接受气管插管全麻和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麻.记录麻醉诱导期、手术期及苏醒期的血压、心率变化.结果:① CGA组患者术中收缩压、心率的变化均较GA组小(123±14 mm Hg vs 132±17 mm Hg和78±10/min vs 85±10/min,均P<0.01);②CGA组患者诱导插管时及苏醒期的血压、心率变化均较GA组小(均P<0.05).结论:与GA相比,CGA用于全胃切除手术可维持更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且特别适用于有心肌缺血或存在心肌缺血倾向的手术患者.

  •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子宫收缩力的影响

    作者:何荣井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在分娩全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共计120例孕产妇在我院行分娩手术,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孕产妇在分娩手术前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组则在分娩全程应用硬膜外阻滞。对比分析镇痛前后两组孕产妇的宫缩压力和宫缩间隔及其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宫缩压力、宫缩间隔及其持续时间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孕产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在分娩全程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以有效地保证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舒适度,有助于保证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水平。

  • 单次单侧硬膜外阻滞用于阑尾切除术效果

    作者:楼瑛

    目的:提高阑尾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减少其牵拉反应。方法选择40例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20)和对照组(n =20),观察组实行单次单侧硬膜外阻滞,对照组实行连续硬膜外阻滞。结果观察组均产生了右单侧麻醉平面,麻醉效果优良率占93.3%明显高于对照组(36%)麻醉时间比对照组缩短。结论单次单侧硬膜外阻滞用于阑尾切除术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顾春亮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方法:ASAⅠ-Ⅱ级60~85岁胆囊手术患者60 例,分成两组:单纯全麻组(Q组,n=30),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Y组,n=30).监测SBP、DBP、HR、PETCO2、SpO2、气道压,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术中所用血管活性药病例数及麻醉药剂量.结果:Y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切皮时、拔气管导管时SBP、DBP、HR低于Q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所用麻醉药少于Q组.结论:硬膜外阻滞能不同程度抑制麻醉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的、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 血府逐瘀汤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陈美;刘雅峰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联合高位硬膜外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气滞血瘀证患者疼痛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气滞血瘀证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吸氧,抗凝,扩管,发病12小时以内溶栓或者介入治疗。同时,给予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观察治疗前后 VAS 评分,MAP、HR 、SPO2及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结果: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心率减慢明显,血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氧饱和度增幅更明显,VAS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高位硬膜外阻滞能有效缓解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氧供,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功能,防止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有利于心梗患者恢复。

  • 七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镇痛对胸科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张迎宪;方洁;郭云亮;梁冰;任淳淳

    目的 观察评估七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与镇痛对胸科手术应激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例,即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组和全身麻醉组,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手术2、4 h、术毕、术后1 d及术后3 d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结果 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皮质醇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组术中术后无显著改变,但全麻组术毕和术后1 d显著升高(P<0.05),术后3 d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前者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浆肾上腺素、白细胞介素-10术中术后均无显著变化.两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白细胞介素-6及C-反应蛋白术中术后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腔阻滞及术后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可以减轻胸部手术的应激反应.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分析

    作者:罗政香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为观察组,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照组为同期未采用镇痛药物的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50例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达100%,观察组的产程(7.25±3.50)h与对照组(9.60±4.15)h对比,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剖腹产4例,占比例8%,对照组剖腹产15例,占比例30%(P<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安全有效,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 腰硬联合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杨斌;侍晓玲;马洪恩

    我院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采用PCEA泵入罗派卡因硬膜外.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ASA I~Ⅱ,孕38~42周,单胎头位,无椎管内麻醉禁忌,产科检查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自愿接受分娩镇痛者.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围气管插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作者:王吉敬;邹彦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膜外阻滞对围气管插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5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A组)单纯全麻组(B组)每组25例,术前一般情况(年龄、体重、身高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均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100 mg,A组入室先行T3~4或T4~5间隙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成功后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3 ml,追加1%盐酸利卡因2.5 μg/ml芬太尼混合液5 ml、约15~20 min后(针刺痛觉消失)麻醉阻滞平面固定后,同时给予扩容使血压接近入室水平,然后给予同B组全麻诱导和麻醉维持,术中微泵追加利多卡因混合液5 ml/h,B组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5 mg·k-1,丙泊酚1~2 mg·kg-1,芬太尼4 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吸入氨氟醚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结果 A组在诱导期和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诱导后MAP较术前低,其他各观测值均较接近入室基础值(P>0.05),B组在诱导后MAP较术前低,气管插管时、插管后1 min、心率,平均动脉搏压明显高于入室水平(P<0.05);拔管前5 min、拔管时、拔管后1 min、拔管后5 min血压明显高于入室基础值(P<0.05);拔管时、拔管后1min心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对心血管的有利影响是降低插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稳定了循环功能,降低了应激反应,使麻醉更平稳.

  • 不同麻醉方法对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血流动力学影响

    作者:李静;李延坤;董铁立

    目的 探讨在不同麻醉方法下,6%羟乙基淀粉液(130/0.4,万汶)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肝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在术前30 min内快速输注万汶15 ml/kg.A组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施行;B组在全麻下施行.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记录稀释前、稀释后、术毕和第1天的变化.结果 A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变化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 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罗遥;景桂霞;谭敬

    目的:比较0.375%罗哌卡因与0.375%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行乳腺癌根治术的阻滞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分别为0.375%罗哌卡因组(R组)和0.375%布比卡因组(B组).观察两组用药后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阻滞范围、镇痛效果以及MAP、HR和SpO2的变化.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R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B组(P<0.05),阻滞持续时间及阻滞范围两组无显著差异.R组MAP只在给药后20 min比基础值有显著降低(P<0.05),其他时段无显著变化(P>0.05),HR在给药后所有时段比基础值显著减少(P<0.05).B组MAP、HR在给药后所有时段比基础值有极显著降低(P<0.01).B组相比R组MAP和HR在给药后所有时段有显著降低(P<0.05).SpO2两组都变化不大.结论:0.375%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施行乳腺癌根治术可达到满意麻醉效果,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比0.375%布比卡因轻,更适用于高位硬膜外阻滞.

  • 胸部硬膜外镇痛导管拔出致硬膜外血肿1例

    作者:丛顾俊;康培培;曹汉忠

    1 临床资料59岁女性患者,因乏力纳差伴皮肤巩膜黄染1月余入院,初诊“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和手术史.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入室后测BP 112/87mmHg( 1kpa=7.5mmHg),HR 76次/min,SpO2100%,常规吸氧去氮5min,建立静脉通道.患者右侧卧位,T9-10硬膜外穿刺,穿刺顺利,置入硬膜外导管3cm.给人试验量0.3%罗哌卡因3ml,5分钟后,患者无不适,继续给0.3%罗哌卡因5ml,5分钟后测平面T3- T12.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地佐辛10mg,咪达唑仑3mg,l min后静脉注射,异丙酚1.5mg/kg,阿曲库铵1mg/kg.术中维持:七氟醚2%持续吸入,顺苯璜酸阿曲库铵1 mg/kg/h,0.375%左布比卡因5ml/h.

  • 丁丙诺啡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起效时间的影响

    作者:赵景霞;王玮娜

    1 临床资料择期下肢手术患者57例,男36例,年龄18~52岁. 手术种类为膝关节镜诊治,骨折术后去内固定,软骨瘤切除术. 所有患者术前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ASAⅠ级,无其他系统合并症. 随机分为A组,B组和对照(C)组,每组19例.

  • 亚麻醉剂量异丙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国亭

    0引言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有多种防治措施[1-3],亦有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镇静的临床报道[4,5],但亚麻醉剂量异丙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牵拉反应的可行性及合适剂量报道少见. 我们观察了亚麻醉剂量异丙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

1590 条记录 73/80 页 « 12...70717273747576...798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