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联系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爽;易根云;李志强;周建业

    牙周炎已成为成人失牙的首要原因,调查显示全球约有44%~57%和10%的成人患有中度和重度牙周炎.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其主要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和在斑块破裂基础上形成的血栓.牙周炎和冠心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牙周致病菌通过直接作用定植在冠状动脉;通过间接作用产生各种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引起全身炎症状态、脂质异常和凝血状态;激活固有免疫系统,分别形成生物性炎症、化学性炎症、免疫性炎症,终形成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形成冠心病.本文旨在对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联系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根尖周病

    作者:陈建芳;胡晓春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属于锌依赖性蛋白水解酶的一种,是由多种蛋白酶组成的多功能内肽酶,主要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在正常稳定状态组织中MMP表达量极少,而在炎性细胞因子、激素、生长因子刺激下和细胞转化过程其表达上升.病理上根尖周病通常分为根尖周炎和根尖囊肿,根尖周炎多是由根管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性疾病,常累及邻近牙槽骨和根尖部的牙骨质,使其吸收破坏.

  • 异型南五味子醇提物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余黄合;谭小雯;杨珍;邹俊驹;韩慧;曾嵘;王炜

    目的:研究异型南五味子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ICR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200mg·kg-1)组,异型南五味子醇提物低、中、高剂量(200、400、800mg·kg-1)组.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14d,末次给药1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600mg·kg1D-半乳糖胺和40μg·kg-1脂多糖腹腔注射以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末次给药12h后,摘眼球取血,取材.用生化法测定血清中ALT、AST水平,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小鼠肝匀浆中SOD、MDA、MPO及GPx-2含量,测定血清及肝组织中TNF-α、IL-6、IL-10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并于光镜下检查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异型南五味子200、400、800 mg· kg剂量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水平(P<0.05或P<0.01),明显降低肝匀浆中MDA、MPO含量,显著升高SOD、GPx-2水平(P<0.05或P<0.01),并能降低肝脏及血清中TNF-α、IL-6含量,升高IL-10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病理观察显示异型南五味子组能明显减轻肝脏灶性坏死、水肿,减少肝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异型南五味子对腹腔注射600mg·kg-1D-半乳糖胺和40 μg·kg-1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郭红利;张先杰;周裕凯;周军

    目的:比较异氟烷、七氟烷两种吸入性麻醉药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血清S-100β蛋白、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探讨其与神经炎症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其中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行骨折内固定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全身诱导麻醉后分别以异氟烷、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麻醉期间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分别于手术麻醉前(T0)和手术后6 h(T1),1 d(T2),3 d(T3),5 d(T4)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并采用MMSE评分法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试,计算POCD发生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β及炎性因子IL-1β、TNF-α、IL-6的浓度.结果:(1)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2)术前两组的MMSE评分、血清指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1d和3d时MMSE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术前及B组对应时间点(P<0.05),且术后5d内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3)A组术后1d和3d时,血清S-100β、IL-1β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术前及B组对应时间点(P<0.05);两组术后6h,1d,3d时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A组比B组升高程度更大(P<0.05).结论:吸入性麻醉药异氟烷可引起老年患者POCD以及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炎性因子表达增加,而七氟烷的影响不明显,其机制可能与老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有关.

  • 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鲍东来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冠心病患者的肾功能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仅观察组患者术前3d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钙40 mg·d-1.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肾脏功能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术前2组患者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和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2天和术后第5天观察组患者(Cys-C、β2-MG和NGA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是Scr水平仅对照组术后第2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5例(5.49%)和0例(0%)患者出现造影剂肾病(C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第1天、第2天和术后第5天观察组患者上述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早期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造影剂导致的炎症反应有关.

  • 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黄琼

    目的 研究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影响,探讨防治AD的机制.方法 选用4月龄KM小鼠8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丹左组和脑复康组,每组20只.采用D氨基半乳糖胺(D-Gal)颈背部皮下注射复制AD小鼠模型.脑复康组、丹左组小鼠经相应药物按0.04 mL/g体质量灌胃,每日1次,连续5周后,进行水迷宫试验测试行为学指标,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 丹左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强,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含量降低,改善效果强于脑复康组(P<0.01).结论 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能降低AD模型小鼠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的含量,改善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治疗AD的作用.

  • 进展性脑梗死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妍;盛宝英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方法 对92例被诊断为脑梗死(进展组42例和非进展组50例)的患者运用ELISA方法检测其入院后第1d、5d、7d、14d的IL-6水平,检测50例正常对照者IL-6水平,比较入院时进展组与非进展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结果 进展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各时点IL-6水平明显高于无进展组(P<0.05).结论 IL-6可作为鉴别进展性脑梗死的一种重要标志.

  • 前列舒康片的药理实验研究

    作者:刘昌;孙江桥

    目的 观察前列舒康片对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及其对一般炎症和疼痛模型的作用.方法 去势雄性大鼠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5mg/kg制备前列腺炎模型,连续给药后观察前列舒康片各组大鼠前列腺脏器指数、前列腺组织匀浆液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含量以及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模型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 前列舒康片可降低前列腺指数,降低前列腺组织中IL-β、TNF-α水平,前列腺的病变程度有不同程度改善;可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减轻大鼠棉球肉芽肿重量;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结论 前列舒康片对大鼠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一定治疗作用.

  • 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全麻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郑勇萍;郭伟;张宗泽;王焱林;彭勉;王成夭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全麻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应激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A组)、低剂量组(B组)、中剂量组(C组)和高剂量组(D组).B组、C组和D组麻醉诱导插管前15 min分别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5,0.5,1μg/kg,继以0.4 μ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A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前(T1),术中拔除气管导管前15 min (T2)、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3)、拔除气管导管后15 min(T4)各时点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抽取5 ml静脉血,测血糖,离心分离血浆贮于-70℃保存集中检测.ELISA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水平.观察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T2、T3、T4时点MAP、HR、血糖、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浆IL-6、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MAP降低,HR减慢,血糖、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IL-6含量降低(P<0.05);血浆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组、B组、C组比较,D组患者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较多,且有苏醒延迟的发生(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降低血浆IL-6含量,升高血浆IL-10水平抑制开胸手术苏醒期应激反应,且中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 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全麻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郑勇萍;郭伟;张宗泽;王焱林;彭勉;王成夭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全麻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8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全麻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A组)、低剂量组(B组)、中剂量组(C组)和高剂量组(D组).B组、C组和D组麻醉诱导插管前15 min分别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5,0.5,1 μg/kg,继以0.4μ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每组缝皮开始时静注地佐辛0.1 mg/kg.A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术中拔除气管导管前15 min (T2)、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3)、拔除气管导管后15 min(T4)各时点分别抽取5 ml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浆.ELISA法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0水平.观察4组患者苏醒期躁动、镇静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T2、T3、T4时点C组、D组患者血浆CRP、血浆TNF-α水平、TNF-α/IL-10比值明显低于A组(P<0.05),血浆IL-10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躁动评分明显降低(P<0.05).T2、T3、T4时点C组患者血浆CRP、血浆TNF-α水平、TNF-α/IL-10比值明显高于D组(P<0.05),血浆IL-10水平明显低于D组(P<0.05).与A组、B组、C组比较,D组患者镇静评分明显升高,且有过度镇静和苏醒延迟的发生(P<0.05).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较多(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少全麻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CRP、TNF-α水平、升高血浆IL-10水平、减少TNF-α/IL-10比值有关;中剂量组效果好且副作用少.

  • 异丙酚对缺氧复氧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作者:李清;朱爱萍;周作华;秦成名;刘菊英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缺氧复氧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及其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变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 d Wistar 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3周.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or 组),乳剂对照组 (Nor-L 组),缺氧6 h 后复氧24 h 组(Ano 组) ,加异丙酚50 μmol/L缺氧6 h后复氧24 h组(Pro1组)、加异丙酚500 μmol/L缺氧6 h后复氧24 h组(Pro2组).取各组培养孔上清液检测IL-1β、TNF-α、IL-6和IL-10含量,用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化学法标记星形胶质细胞,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检测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AOD).结果:与Nor组比较,Ano组细胞被激活增生肥大, AOD升高(P<0.01),其上清液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上升(P<0 01),IL-10无明显变化(P>0 05).与Ano组比较,Pro1组和Pro2组细胞激活被抑制,AOD、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降低(其中Pro1组P<0 05,Pro2组P<0 01),而IL-10含量均上调(P<0 01).Nor 组和Nor-L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异丙酚可抑制缺氧复氧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作用,同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分泌IL-1β、IL-6和TNF-α,增强IL-10的合成释放,其作用程度与剂量有关.

  • 去除白细胞对新鲜冰冻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和凝血因子生物活性的影响

    作者:刘寓;王娟;杨均

    异体供者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可引起受血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不良反应.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清;王宇;罗向红;秦成名;王贤裕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0例择期全麻下行肺癌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术后2h(T2)、术后6 h(T3)、12 h(T4)取静脉血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浓度.于T1到T4点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两组各点MAP、HR、SpO2变化及术后呼吸和循环系统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梗死等的发生.结果:两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0浓度T2-T4时点均高于T1.与对照组相比,帕瑞昔布钠组T2~T4时点TNF-α、IL-6浓度均较低(P<0.05),IL-10浓度较高(P<0.05);帕瑞昔布钠组术后T2~T4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2~T4各点MAP、HR、PC02较T1及帕瑞昔布钠组显著升高(P<0.05);帕瑞昔布钠组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等明显减少(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老年开胸手术有明显镇痛作用,同时可调节免疫平衡,减轻围术期炎性反应,且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并发症明显减少.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贫血的影响因素与机制

    作者:赵俊;陈毅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贫血的影响因素与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合并贫血患者和COPD不伴贫血患者各37例.比较两组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等结果,完成6 min步行试验(6MWT)和行走前后呼吸困难Borg指数评分.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结果 与COPD不伴贫血组患者相比,COPD合并贫血组血红蛋白(Hb)浓度明显降低[(106.9±11.5)vs(145.6±14.1)g/L,P<0.05)];6MWT步行距离减少[(347.8±51.7)vs(403.2±60.4)m,P<0.05)],而行走后Borg指数评分显著升高[(3.63±1.02)vs(2.79±0.94),P<0.05)].COPD合并贫血组血清IL-6、TNF-α与EPO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贫血组(P<0.05),且与Hb浓度呈负相关(r=-0.574、-0.513、-0.629,P<0.05).结论 贫血可影响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量,加重呼吸困难程度,其机制可能与COPD患者血清中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异常升高以及EPO抵抗相关.

  • 抗炎性细胞因子与炎症性肠病

    作者:张友才;邓长生;朱尤庆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可能与机体免疫反应异常有关,通过近年研究,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细胞因子与IBD密切相关,细胞因子是指机体的免疫细胞、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组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它们调节多种细胞的生理功能,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 地佐辛在老年患者腰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彭拓超;阎雪彬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佐辛在老年患者腰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实验研究方法.地佐辛是苯吗啡烷类衍生物,属于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主要激动分布于大脑、脑干和延髓的 κ受体,产生脊髓镇痛,对σ受体也有一定的激动作用,而对μ 受体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静脉注射后起效快,镇痛作用良好,有轻度的呼吸抑制,胃肠道副作用少.手术后强烈的创伤刺激降低了伤害感受器阈值导致周围性致敏,通过扩大中枢感受区域提高脊髓背角神经元反应等,致中枢致敏.地佐辛作为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对阿片类药物诱发的 OIH 有较满意的缓解作用,因此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中作为术后镇痛药具有较理想的镇痛效果,从而有效降低了术后POCD的发生率.方法:选择65岁以上ASAⅠ-Ⅱ级拟行择期腰椎手术病人45例,随机分为地佐辛0.05mg组(Ⅱ组),0.1mg组(Ⅲ组)和对照组(Ⅰ组),每组病人15例.地佐辛组均于麻醉诱导后按0.05mg/kg和0.1mg/kg给予负荷剂量,输注时间为1分钟,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麻醉方法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所有患者的诱导使用咪唑安定0.04~0.05mg/kg,芬太尼4~6ug/kg,维库溴铵0.1mg/kg,丙泊酚0.5~1mg/kg.麻醉维持:手术前半程根据麻醉需要追加适量芬太尼(总量5~10ug/kg).然后根据麻醉需要持续泵入丙泊酚维持镇静,瑞芬太尼维持镇痛.间断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要求即可.术中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维持在30~40.分别于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T2),术后24h(T3)抽取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IL-6,TNF-α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测量外周血单核细胞NF- B的表达.并分别于术前一天和术后七天采用韦氏成人记忆量表及智力量表对病人进行神经精神功能8项测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判断采用国际POCD研究小组推荐的复合Z分法,即8项测试的复合Z分大于1.96或有两项单项测试的Z分大于1.96即认为该病人出现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1)三组患者术前以及术中一般情况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Ⅰ组(对照组)有4例病人发生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6.7%,Ⅱ组(0.05mg组)有3例病人发生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0%,Ⅲ组(0.1mg组)有0例病人发生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0%.Ⅱ组较Ⅰ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较Ⅱ组和Ⅰ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比较:Ⅰ组(0.74±0.16mg),Ⅱ组(0.62±0.13 mg),Ⅲ组(0.59±0.13mg),Ⅱ组、Ⅲ组明显较Ⅰ组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比较:Ⅰ组(1.26±0.59mg),Ⅱ组(0.91±0.59mg),Ⅲ组(0.66±0.50mg),Ⅱ组、Ⅲ组用量较Ⅰ组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比较:Ⅰ组(771.92±268 39mg),Ⅱ组(477.20±171.43mg),Ⅲ组(426.40±197.23mg),Ⅱ组、Ⅲ组明显较Ⅰ组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在T1,T2,T3时间点外周血血浆TNF-α水平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T1,T2时间点外周血血浆IL-6水平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T3时间点外周血血浆IL-6水平,Ⅱ组、Ⅲ组与Ⅰ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T1,T2,T3时间点外周血单核细胞NF- B活性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老年患者的腰椎手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1.0ug/kg的负荷剂量,0.05mg/kg和0.1mg/kg的剂量可以明显减少术中芬太尼,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2.在老年患者的腰椎手术中应用地佐辛可以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甲状腺激素和炎性细胞因子与寒、热证型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魏歆然;魏高文;刘芸青;戴馨;朱旭;裴芸

    目的:探讨寒热证型与甲状腺激素、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取清洁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取20只为正常对照组,另40只各取20只分别制备热证及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设为热证模型组和寒证模型组,比较3组大鼠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后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T3)、四碘甲状腺氨酸(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6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0),且热证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寒证模型组.结论:寒热证模型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不同,内分泌激素水平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高低均是形成寒热证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 清热消暑饮治疗风热感冒41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文玮;陈发胜;陈浩生;余俊文;周茹;肖雪云;杨思为;罗国亮

    目的:观察清热消暑饮对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风热感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清热消暑饮治疗,对照组40例予阿昔洛韦片口服,两组均治疗7d.观察用药前后24h、48h的症状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用药7d后24h平均温度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和IL-6,T细胞CD3+、CD4百分比均较用药前改善,其中用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TNF-α、IL-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消暑饮治疗风热感冒疗效满意.

  • 中药内调外敷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作者:孟亚东;蒲新露;宋万里;张娟

    目的:观察中药内调外敷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内调和外敷治疗,两组均治疗10d.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疼痛程度、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统计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红斑消退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止痛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gG、IgM及Ig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IgG、IgM及IgA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P和IL-1β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SP、IL-1β及IL-10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中药内调外敷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能够快速缓解疼痛症状,促进创面快速愈合,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并能显著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 益心泰丸抗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室重构作用及机理研究

    作者:郭志华;宾晓芳;毛湘屏;刘叶辉;刘文频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系统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及益心泰丸对心室重构干预作用.方法:制备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益心泰组开博通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假手术组.除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蒸馏水等量灌胃,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用药4周后分别检测心室重构指标及血浆中TNF-α、IL-6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脏重量、心脏指数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心泰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开博通组心脏重量、心脏指数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浆中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心泰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开博通组TNF-α、IL-6含量均有下降(P<0.01).而益心泰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开博通组心脏指数、TNF-α、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泰丸可能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858 条记录 32/43 页 « 12...29303132333435...42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