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肠道疾病112例内镜表现及鉴别分析

    作者:张国安

    目的 总结常见肠道疾病的内镜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常见肠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45例,克罗恩病(CD)28例,肠结核25例,缺血性肠病14例对其内镜下病变分布特征及主要内镜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UC多为弥漫性或连续性分布的不规则浅溃疡,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CD以累及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为主,呈节段性分布为主;肠结核病变局限,多累及回盲部,特征性镜下表现为环形溃疡;缺血性肠病以累及左半结肠为多,病变与正常肠段界限明显.结论 内镜检查能明确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大大提高了对肠道病的检出率及诊断率.

  • 42例缺血性肠病临床探讨

    作者:李培亮;仝麟龙;李红普

    目的 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42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男30例,女12例;10例有高血压病史,16例有冠心病史.CT确诊8例,B超确诊6例,DSA确诊15例.该病临床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结论 缺血性肠病临床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误诊率高,病死率高,对于具有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等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应高度考虑本病.

  • 冠心病合并急性血管阻塞性缺血性肠病12例临床分析

    作者:宋美情

    急性血管阻塞性缺血性肠病是临床上严重的急腹症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增多, 其发病率逐渐增加, 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 , 临床上易误诊误治,本文就我院近10年来所收治的12例进行分析,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缺血性肠病1例

    作者:尹龙龙;韩树堂

    缺血性结肠病(ischemic colitis,IC)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结肠某肠段的血液供应减少或停止,导致肠壁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的结肠疾病[1],但关于肠息肉切除术后发生率笔者所见临床上尚无准确统计。江苏省中医院近期收治1例因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缺血性肠病,回顾其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作者:顾清;张莉;代小松

    目的:观察分析缺血性肠病患者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缺血性肠病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观察组32例患者均给予舒血宁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32例患者均给予舒血宁注射液单药治疗方案,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水平差异.结果: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观察组32例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时间显著早于同期对照组32例患者,且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缺血性肠病患者采用舒血宁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案,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同时,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 急性缺血性肠病31例急诊诊断分析

    作者:张志强;沈洪;刘刚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为急诊诊断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我院诊治的31例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中30例(96.8%)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该病早期可表现为多种消化系统症状,常用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指标,31例患者中16例行腹部肠系膜血管螺旋CT检查确诊.结论 急性缺血性肠病的急诊诊断始于临床医生想到该病,及对该病的认识程度,及早行螺旋CT检查,以尽早确诊.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缺血性肠病的诊治策略

    作者:刘向东;郭明好;刘云;朱铁锤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缺血性肠病(IBD)的诊治策略.方法 对12例SLE并发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腹部螺旋CT 扫描征象、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分析,并与30例不伴有腹部表现的SLE患者进行对比,并总结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对SLE并发缺血性肠病的效果.结果 12例SLE并发IBD患者均有发热、腹痛、腹肌紧张、腹部反跳痛、肠鸣音减弱,但均非SLE的首发表现.SLE并发IBD患者腹部螺旋CT 扫描显示两类异常征象:一类是肠壁异常,另一类是肠系膜水肿和血管增粗、增多以及异常的"梳状"或"栅栏样"血管排列.血补体C3及血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他活动指标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IBD症状迅速缓解.结论 临床特征结合腹部螺旋CT 扫描可提高对SLE并发缺血性肠病的诊断符合率.SLE并发缺血性肠病多为腹部脏器小血管炎所致,多数不需要外科处理,及时给予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对缺血性肠病的效果明显.

  • 缺血性肠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刘变英

    缺血性肠病(IBD)是指肠壁血液灌注不良引起的肠壁缺血性病变,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但主要累及结肠.本病多见于患动脉硬化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也可见于长期口服避孕药或某些青年患者.

  • 高龄缺血性肠病2例救治分析

    作者:吴锦波;邢锐

    目的 探讨高龄缺血性肠病的特点,总结该病在基层医院的诊治状况.方法 收集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高龄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缺血性肠病患者多继发于心力衰竭等其他疾病,症状可能不典型,肠系膜造影等检查风险高且复杂,基层医院要确诊本病十分困难,但是诊断性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生命.结论 对于高龄合并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要高度警惕缺血性肠病的可能,诊断性治疗是基层医院诊治该病的可行办法.

  • 缺血性肠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1例

    作者:韩东江;艾萍

    缺血性肠病系指肠系膜动脉或静脉阻塞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肠管缺血坏死的一种急腹症,也称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根据病因和病理可分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血管非闭塞性缺血四类[1].由于缺血性肠病以老年人为主,可累及全消化道,且并发多种疾病,再加上该病缺乏临床特异性,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表现有交叉、重叠,因此诊断较困难,容易导致误诊,延误病情[2]. 我院2015年3月收治缺血性肠病患者1例, 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 现就病历资料和误诊分析报道如下.

  • 1例缺血性肠病合并血清 D 二聚体升高病人的深静脉置管护理

    作者:黄小莉;龙洁儿;周梦知

    缺血性肠病属肠道血管疾病,其原因在于肠壁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相应肠道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损害[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缺血性肠病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缺血性肠病一般治疗包括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在急危重症的病人治疗及抢救的过程中需留置深静脉置管率高。D 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后的一种特异性终产物,据研究表明,无缺血性肠病病人的 D 二聚体水平正常,在 D 二聚体>0.9 mg/L 时对于该病的诊断特异度为92%,灵敏度为60%,准确度为69%,且对病情的进展有提示作用[2]。在血清 D 二聚体水平升高时留置深静脉置管后会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加重病情。本科于2014年10月29日收治1例缺血性肠病引起血清 D 二聚体升高的深静脉置管病人,入院后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恢复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1例老年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病人围术期护理

    作者:刘玉春;王佳;崔佳

    肠系膜静脉血栓(mesenteric vellous thrombosis,MVT)是一种少见的肠缺血性疾病.临床常以腹痛为主诉,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早期误诊率达90%以上[1].由于早期诊断困难,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发生肠坏死,病死率为20%~50%[2],手术治疗病死率较高(29%~38%)[3].随着介入治疗学的发展,降低了缺血性肠病的病死率[4].2005年8月我院老年病科收治1例老年肠系膜静脉、门静脉血栓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 1例缺血性肠病并多种基础疾病病人的分诊与护理

    作者:马莉;李桂芬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属肠道血管疾病,其发生原因在于肠道血管内血流灌注不足或血栓闭塞所致相应肠道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损害[1].

  • 缺血性肠病22例临床分析

    作者:高山;陈香;丁祥武;陈秀记;王合新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经验.方法:收集经结肠镜、影像学、病理或手术证实的缺血性肠病患者22例,对其临床特征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男15例,女7例.肠镜+彩超确诊15例,肠镜斗+CT确诊4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确诊2例,手术确诊1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16例(其中2例还合并房颤),糖尿病4例,无相关疾病2例.误诊率高,22例中有5例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占22.7%;3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占13.6%;2例误诊为药物相关性肠炎,占9.1%,总误诊率达45.5%.结论:对具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出现腹痛、便血等需考虑本病可能.可经结肠镜、腹部CT或MRI、彩超、DSA等明确诊断.内科保守治疗可好转,部分需手术治疗.缺血性肠病误诊率高.

  • 中老年人缺血性肠病临床分析

    作者:叶伟智

    目的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经血管超声、肠系膜血管螺旋CT、肠系膜血管造影或手术确诊的缺血性肠病34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有3例误诊,误诊率为8.8%; 32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治愈和缓解,2例手术治疗.结论对具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出现腹痛、血便等需考虑本病可能.可经结肠镜、血管超声、肠系膜血管螺旋CT、肠系膜血管造影等明确诊断.内科保守治疗可好转,部分需手术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肠病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莉;李志军;张书荷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缺血性肠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凯时注射液加用中药凉膈散口服及大承气汤灌肠治疗本病.结果:30例病人中,24例有效,4例好转,总有效率93.3%.

  • 血栓通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肠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高峰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肠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4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莫西沙星,0.4g/次,1次/d;奥硝唑,1.5g/次,1次/d.治疗组32例450mg血栓通+250mL生理盐水,1次/d,静滴;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8.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积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肠病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缺血性肠病的介入治疗

    作者:李选

    缺血性肠病(mesenteric ischemia)属于急腹症范畴,病死率可高达70%~90%.病人得不到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重症病人的增加,以及对该病的日渐重视,其发病率明显增加,约占住院病人的0.1%.

  • 缺血性肠病32例分析

    作者:栾梅

    目的 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经血管超声、肠系膜血管螺旋CT、肠系膜血管造影或手术确诊的缺血性肠病32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男22例,女10例,年龄33~85岁,平均(65.5±10.7)岁,均经血管超声、肠系膜血管螺旋CT、肠系膜血管造影或手术确诊.23例有基础疾病,其中冠心病13例,高血压病8例,糖尿病3例,心肌炎1例.合并心房纤颤9例,肝硬化5例,主动脉夹层2例,腹部外科术后3例,胰腺癌2例.误诊率高,32例中,4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4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3例误诊为肠梗阻,3例慢性患者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3例误诊为结肠肿瘤,误诊率为53.1 %.结论 对具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出现腹痛、血便等需考虑本病可能.可经结肠镜、血管超声、肠系膜血管螺旋CT、肠系膜血管造影等明确诊断.内科保守治疗可好转,部分需手术治疗.缺血性肠病误诊率高.

  • 缺血性肠病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作者:赵宝英;耿昶;孔凡豹;王宇

    缺血性肠病是肠壁的缺血性病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是影响预后的关键,而MSCT能显示缺血性肠病的可靠征象,逐渐成为缺血性肠病的一种重要诊断手段.

205 条记录 4/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