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AMI伴束支阻滞的多面性与临床意义
近年研究发现,与不合并束支阻滞(BBB)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相比,合并束支阻滞者的院内死亡率均明显增高,其中持续性束支阻滞患者的死亡率高于间歇性束支阻滞者;AMI发病后新出现束支阻滞者不仅其死亡率增高,且易并发心衰、心源性休克与室性心律失常.
-
电击伤致急性心肌梗死5例心电图分析
1998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对5例电击伤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20~55岁.均为工作中不慎被电击伤,急诊入院.入院后心电图记录采用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机.5例患者入院时均未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于入院后2~8h内先后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图形,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例,下壁心肌梗死1例,前间壁心肌梗死2例,高侧壁心肌梗死1例,同时大多合并其他心电图异常,有2例合并左束支阻滞,4例合并窦速,1例合并窦缓,2例合并室性早博.
-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是指发生于无明显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简称特发性室速,其发生率约为临床确诊室速的10%.临床上对IVT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心动过速发作时QRS波形态分为右束支阻滞型IVT和左束支阻滞型IVT,一般将前者简称为左室IVT,后者简称为右室IVT.就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而言,左室IVT主要起源于间隔左室面的左后分支区域,而右室IVT主要起源于右室流出道.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速不同,IVT行射频消融治疗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且创伤小,目前已成为这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重点叙述常见的左室IVT和右室流出道室速.
-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伴魏金斯基现象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56岁,胸闷、乏力1年,因近1周症状加重就诊.心电图示:P波顺序出现,时间、形态正常,心律齐,形态规则,心率86次/min,P-R间期0.19s,QRS增宽(0.13 s),形态符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连续描记的长Ⅱ导显示,在自动更换导联之后可见提前出现的、形态变异的QRS波群(0.09 s),代偿间歇完全,其前的P波与其无关,符合室性期前收缩,但在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P波连续下传的QRS波时间、形态正常(0.08 s),R-R间期无变化(0.19 s),见图1.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左束支魏金斯基现象.
-
QRS时限和形态对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时限和形态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入选植入CRT/D装置的患者272例,依据术前心电图QRS时限将其分为轻度延长(120~149 ms)组、中度延长(150~179 ms)组和重度延长(≥180 ms)组,比较3组患者CRT反应情况;依据左束支阻滞(LBBB)诊断新标准,将患者分为真性LBBB组和假性LBBB组,比较两组患者CRT反应情况.结果:QRS时限中度(62.8%)、重度(54.3%)延长组CRT反应率优于轻度(49.6%)延长组;真性LBBB组CRT反应率优于假性LBBB组(64.3%:52.9%).多因素分析显示宽QRS波和真性LBBB与CRT反应率增加有关.结论:QRS时限中、重度延长组患者CRT反应率优于轻度延长组,而中度和重度延长组患者间CRT反应率无明显差别;真性LBBB组CRT反应率优于假性LBBB组.
-
体表心电图I导联QRS呈宽M型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左心室同步性分析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体表心电图I导联呈宽 M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的左心室同步性.方法:按体表心电图I导联QRS波是否呈宽M型将46例LBBB患者分为LBBB M型组(20例)和LBBB非M型组(26例),并选择正常对照组40例.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分别测定2组患者左心室心肌12个节段的收缩达峰时间(TS),并计算达峰时间差(△TS);以△TS>65 ms为标准,判断心肌同步性.用实时三维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 和左室射血分数,并应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对所有患者的实时三维超声图像对三维数据库进行定量分析,测得到左室整体容积曲线、17节段容积曲线、17节段的平均大容积(Vmax)及其标准差(Vmax-SD)、平均小容积(Vmin)及其标准差(Vmin-SD)、小容积点距离心电图Q波起始点的平均时间(T)及其标准差(T-SD)、17个节段中的小容积点距离心电图Q波起始点的大时间差(Tmax).结果:①以同一心肌壁内不同节段间的△TS>65 ms为心肌收缩不同步标准,计算LBBB M型组患者中左心室心肌非同步化的发生率为85.00%(17/20),明显高于LBBB非M型的57.69%(15/26),P<0.05; ②LBBB M型组与LBBB非M型组间Vmin-SD、T-SD和T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0.01). 结论:采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证实,在体表心电图I导联QRS波呈宽M型的LBBB患者中左心室心肌运动不同步的发生率较高.
-
显性预激合并束支阻滞与P-J间期变化2例
例1 男,68岁。A型预激综合征,心内电生理标测旁道位于左后游离壁,消融前心电图(图1上)示:窦性心律,P-R间期<0.12 s,QRS时间0.12 s,QRS波群初始部有δ波,V1,3,5导联δ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均呈正相,V1导联呈R型,P-J间期0.24 s(本文所测均在Ⅱ导联);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呈左束支阻滞(图1中);消融后心电图(图1下)为:窦性心律,P-R时间0.16 s,QRS时间0.16s,P-J间期0.30 s,V1导联呈QS型,V5导联R型。 例2 男,45岁。A型预激综合征,心内电生理标测旁道位于左侧游离壁,消融前心电图(图2上)示:窦性心律,P-R间期<0.12 s,QRS时间0.14 s,QRS波群初始有δ波,V1~4导联δ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均呈正相,V1导联呈R型,顶端有切迹,P-J间期0.26 s,术后显示右束支阻滞(图2下),窦性心律,P-R间期0.12 s,QRS时间0.12 s,P-J 间期0.26 s。
-
左室和双室起搏对心肌病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对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的晚期心肌病患者行左室和双室起搏,了解左室和双室起搏的急性期血流动力学效应.对16例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的晚期心肌病患者行左室游离壁和双室起搏,记录左室、双室和基础状态下的左室腔内大压力上升速度(dP/dtmax)、主动脉根部压力和心电图QRS波时限.结果:左室和双室起搏分别使左室dP/dtmax提高21%和18%(P<0.01),而左室和双室起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左室起搏和双室起搏使主动脉收缩压较基础状态升高6%和5%(P<0.01),左室和双室起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左室起搏心电图QRS间期缩短不明显(P>0.05),而双室起搏QRS间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于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型的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行双室起搏和左室游离壁起搏均使患者的急性期血流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两者的效果相当.
-
左束支阻滞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对射频消融成功的影响初探
对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型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进行分析,以了解哪些因素可以预测此类患者从右室流出道行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对26例特发性室速的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手术,全部患者室速时的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结果:26例中,22例于右室流出道进行了成功消融,成功和未成功消融的患者临床特征和电生理无明显区别,成功消融的患者中胸前V1导联心电图呈rS型(12例)和QS型(10例),而4例未成功者,V1导联均呈rS型,其中2例经主动脉于左冠状窦消融成功.在成功与未成功消融患者中,V1导联有无R波无明显区别,但V1导联无R波预示室速可以从右室流出道成功消融,成功消融的室速患者胸前导联的平均移行区在V4导联,而未成功患者胸前导联的移行区在 V3或V2导联.结论:某些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且额面电轴正常或右偏的特发性室速患者不能成功从右室流出道消融,V1导联有r波且移行区在V3导联或之前者提示此类心电图特征的室速可能非起源于右室流出道,部分可能起源于左室流出道.
-
间歇性左束支阻滞依赖性胸痛15例
15例反复胸闷、胸痛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发现疼痛与束支阻滞同时出现,并通过其他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其中包括4例无阵发性心动过速的间歇B型预激综合征(3例经射频消融治愈),其他12例予倍他乐克25~50 mg,2次/日治疗.通过36±23月的随访,所有胸痛缓解且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结论:间歇性左束支阻滞依赖性胸痛而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预后良好,同时Holter是其简单、经济、有效的诊断方法,倍他乐克可能是治疗的有效药物.
-
InSync Ⅲ三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我们对近期一位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左束支阻滞的患者置入的InSync Ⅲ三腔起搏器的近期疗效进行了观察.患者女,39岁,因胸闷、气促反复3年,多次住我院治疗.
-
右束支阻滞的临床意义
人们已经认识到,房室传导延迟可致收缩期前的二尖瓣返流和左室充盈受损;左束支阻滞(LBBB)或右室心尖部起搏所致的心室间传导延迟可使左室充盈和射血受阻[1]。
-
A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左束支阻滞的特殊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表现
A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左束支阻滞(LBBB)的概率极低,因此迄今文献上罕见报道。我院近检测到1例并成功消融,心电图(ECG)和心电向量图(VCG)呈特殊表现,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52岁,因反复发作阵发性心动过速行消融术治疗。入院时ECG和VCG见图1。为明确旁道部位,注射ATP15mg并同时记录ECG(见图2左图):V1导联QRS波由rS型转为R型,Ⅰ导联由R型转为QS型或rS型,证实为A型预激,提示为左前侧壁旁道。患者平日自发或电生理刺激诱发心动过速时ECG始终呈LBBB图形(图2右图)。电生理检查及心内标测证实显性旁道位于左前侧壁。消融成功后ECG(见图3上图):QRS时限由术前0.12s增宽至0.14s,
-
左室和双心室起搏对心肌病晚期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对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的晚期心肌病患者行左室和双心室起搏,了解左室和双心室起搏的急性期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对16例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的晚期心肌病患者行左室游离壁和双心室起搏,记录左室、双心室和基础状态下的左室腔内dPtmax、主动脉根部压力和心电图QRS波宽度.结果左室和双心室起搏分别使左室dP/dtmax提高21%和18%(P<0.01),而左室和双心室起搏组无显著差异(P>0.05);左室起搏和双心室起搏使主动脉收缩压较基础状态升高6%和5%(P<0.01),左室和双心室起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左室起搏心电图QRS间期缩短不明显(P>0.05),而双心室起搏QRS间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于心电图呈LBBB型的心肌病终末期心衰患者,行双心室起搏和左室游离壁起搏均使患者的急性期血流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两者的效果相当.
-
左束支阻滞型心动过速的分类与鉴别诊断(摘录二)
宽型QRS波心动过速时,测定QRS波电轴不仅可协助鉴别心动过速起源部位,尚可为心动过速电生理诊断提供线索.室速起源于左心室心尖间隔部(apicoseptal region)者,其电轴指向上方(左偏-30°)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或肺动脉(肺动脉瓣上方)的室速,QRS波电轴指向下方.
-
左束支阻滞型心动过速的分类与鉴别诊断(摘录一)
心动过速(≥100次/min)发作时QRS波增宽(QRS波≥120 ms),且呈左束支阻滞图形者,称左束支阻滞型宽QRS波心动过速(left bundle branchblock type wide complex tachycardia,LBBB-WCT).对本型心动过速的分类、心电图特征与电生理机制的了解与正确诊断,可为合理治疗与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
复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2例
例1,女,22岁,发作性心悸伴胸闷1年,于2008年5月2日入院发作一般半小时左右自行缓解,无黑朦,晕厥.呈突发突止,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可终止.体表心电图示:未发作时,窦性心律,无异常.发作时:宽QRS波心动过速(QRS间期186 ms)(图1),心率达180次/min.据发作时体表心电图考虑:(1)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左束支阻滞;(2)起源于右室前壁的室性心动过速.但据Brugada四步分析法,不支持典型室速;(3)右侧旁道前传,房室结逆传引起的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
当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阻滞时,心电图诊断变得困难.近半个世纪以来出现了一些针对这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标准,现就此作一综述.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ARVD/C)为遗传性原发性心肌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运动猝死中常见的病因,占年轻猝死病的20%[1-4],大多数病例死亡时的年龄<40岁,有些发生于儿童.ARVC的病理特征为右心室内的心肌萎缩和纤维脂肪组织替代.以左束支阻滞图形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为特征的、具有多种临床表型的心肌病.以右心室受累为主,晚期可累及左室.尽管心力衰竭是疾病晚期的重要并发症,但ARVD/C主要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SCD).
-
026 左室肥厚高血压患者左束支阻滞与左室构造和功能的关系
心电图(ECG)证实的左束支阻滞(LBBB)常伴有左室肥厚(LVH),某些研究证实其他方面正常者LBBB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损害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目前尚不明确ECG证实有LVH的高血压患者左室几何模式和功能是否与LBBB有关.本文通过对氯沙坦减少高血压终点事件试验(LIFE研究)完成超声心动图(UCG)亚组研究患者的分析,对这一领域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