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利用力学方法建立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
目的 提出一种力学方法,并设计一套实验装置建立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方法 将自行设计的动脉瘤模具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固定于兔腹主动脉上,通过负压吸引增大跨壁压差使动脉局部发生形变,从而形成囊状动脉瘤.结果 建立了形态学、组织学和病理学仿真的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并且获得3枚囊状动脉瘤.结论 建立囊状动脉瘤动物模犁的力学方法是可行的,而且这套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
主动脉根部憩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
患者男,27岁.以上腹部闷胀伴气促5d入院,患者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闷胀伴气促、端坐呼吸,就诊当地医院消化内科,超声心动图检查诊为"左室扩大,重度主动脉瓣反流,重度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夹层可能?",经治疗后出现脸色苍白,四肢发冷,予急转该院心内科,经治疗,症状有所好转,进一步查胸主动脉CTA示"肺动脉CTA未见明显异常,升主动脉根部囊状动脉瘤,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管壁显著增厚,管腔狭窄,降主动脉管腔粗细不均,考虑为大动脉炎可能",经当地医院治疗,病情稍有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2012年4月12日收入心外科病房.患者继往无发热病史.人院查体:血压184/60 mm Hg(1 mm Hg=0.133 kPa).叩诊:心浊音界扩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舒张期泼水样杂音.双下肢重度浮肿.
-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及其调控因子的研究
目的 研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功能及其相关调控因子基质细胞衍化因子-1α(SDF-1α)的变化.方法 选择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25例和正常对照者20例,以CD34、CD133和KDR阳性细胞作为内皮祖细胞的标记,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EPCs的数量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EPCs的黏附和迁移能力;并以ELISA法对外周血中的SDF-1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EPCs数量(32.4 ±3.5 vs 71.8 ±5.4)、细胞黏附数量(26.5±7.8vs 76.4±7.5)、迁移数量(12.0±2.9 vs 23.6±6.5)及SDF-1α浓度[(2.323±0.352) ng/mL vs (2.563±0.404) ng/mL]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外周血中EPCs数目降低,且黏附、迁移能力受损,可能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 囊状动脉瘤 内皮祖细胞 基质细胞衍化因子-1α 功能 -
《颅内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影像学判断标准的探讨》一文的商榷
编辑同志:发表在中华外科杂志2000年第11期,第844页《颅内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影像学判断标准的探讨》一文,回顾性分析了120例(121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对颅内囊状动脉瘤的栓塞结果制定了影像学判断标准.该标准首次将造影条件纳入制定栓塞标准的前提,有其科学性和规范性.因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颅内囊状动脉瘤在同样的栓塞情况下,造影剂的注射量及浓度、摄片速率不同、在不同的造影时间所观察的造影结果会有所不同.该标准为动脉瘤具体栓塞操作结局的归纳总结,有相对的实用价值.譬如95%的栓塞往往难以避免. 该种情况常发生在放置后1个弹簧圈时.即使目前的小和柔软的GDC Soft10系列2 mm ×1 cm型号的弹簧圈,也可由于作为后1个弹簧圈被放置后不稳定而导致放置失败,从而仅能达到该文提出的95%影像学栓塞标准.而90%以下的栓塞标准则可由丰富的栓塞经验和娴熟的栓塞技术来避免或弥补,以降低囊状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后复发或再通的概率.该栓塞标准由于是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总结,比单纯的数字化栓塞标准的判断简单可行,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判断标准,且作者也是国内第1个提出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标准的学者 .国外也有众多学者提出过类似的标准,以Aletich、Moret和Lasjunias等[1-3] 为代表.但他们提出的栓塞标准重点在100%栓塞和(或)致密填塞上,对不全栓塞的标准的提法缺乏临床经验的依据.这也许正是作者撰写该文的初衷之一.
-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合并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瘤一例
In等[1 ]发现约7%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具有无症状性动脉瘤.我们发现1例患者『司时患有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段的无症状性囊状动脉瘤和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的高度狭窄,报道如下.
-
脑剥脱性动脉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近来随着DSA、MRA广泛应用及手术技术的提高,脑剥脱性动脉瘤临床病例报告亦逐渐增多[1].脑剥脱性动脉瘤与动脉分叉处囊状动脉瘤不同,常发生在脑血管主干.动脉瘤主干膨大影响载瘤动脉的血流,动脉瘤段的穿支也常受到牵连.
-
头颅CTA成像在囊状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头颅CT血管造影术(CTA)成像在囊状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囊状动脉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肿瘤破裂情况将患者分成两组,破裂组(n=97)和未破裂组(n=103),采用CTA技术对患者实施颅内检查,对瘤体长度、瘤颈宽度、瘤体深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值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子囊情况,对CTA检查结果与颅内动脉瘤破裂之间的相关性展开分析.结果 破裂组患者瘤体长度、瘤颈宽度、AR值、瘤体深度与载瘤动脉直径的比值(SR值)以及动脉瘤倾斜角显著高于未破裂组(P<0.05),破裂组有44例患有子囊,发生率为45.36%,未破裂组有14例患有子囊,发生率为13.59%.破裂组子囊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与瘤体长度、瘤颈宽度、AR值、SR值、动脉瘤倾斜角以及子囊情况有关,瘤体越长、瘤颈越宽、发生子囊等均会增加破裂风险,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不同类型犬颈动脉瘤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颅内囊状动脉瘤的发生是由脑血流动力学因素诱发血管壁继发性损伤所造成的[1].对于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理论计算研究已有一些进展[2],但是对于不同类型动脉瘤分析得不够充分,而且以往的结论是应用体外刚性管壁模拟得出的,与实体情况有很大差别,我们采用不同类型的体内实验实体模型,试图克服以上的不足,进而得出相应的力学参量以便进行风险因子的评估,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依据.
-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健康教育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部分,主要位于脑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囊状动脉瘤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得以底动脉环(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尤其是动脉的分叉推广,目前研究发现介入治疗比手术治疗的相对危险度和绝对处,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常见原因.危险度有显著降低[1] .但作为一种侵袭性并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治疗过程,给患者造成了心理上的负担和身体上的不适,对患者进行有目的、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减轻其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支架植入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非囊状动脉瘤
后循环非囊状动脉瘤只占颅内动脉瘤的一小部分,包括梭形(fusiform)、狭长形(dolichoectatic)、transitional*以及巨大蛇形动脉瘤(giant serpentine)等.这些动脉瘤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与囊状动脉瘤有明显的不同[1,2],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归纳起来主要由动脉瘤的占位效应、破裂或缺血等机制引起,其中常见的症状为动脉瘤压迫相邻结构所致.现有的研究均证明椎-基底动脉系统非囊状动脉瘤的自然转归很差[1-3].
-
发生囊状动脉瘤的颅内动脉血管分叉的角度研究
目的 探讨囊状动脉瘤与颅内动脉血管分叉的角度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后交通动脉显影(包括胚胎型)且有动脉瘤者3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后交通动脉显影(包括胚胎型)且无动脉瘤者30例作为对照组,均予三维(3D)脑血管造影观察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段及后交通动脉间夹角,比较2组血管分叉的角度差异.结果 试验组主流出道与流入道偏角、小分支与流入道偏角及分支夹角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脉瘤的发生发展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分支段和后交通动脉之间夹角变大有关.
-
1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aSAH)是神经系统的急重症之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5%~15%,主要继发于囊状动脉瘤的破裂,本病的发病率为6~16人/10万,平均9人/10万[1].虽然aSAH发病率低,但病死率很高,约12%的患者在到达医院前死亡,20%死于入院后[2],总体死亡率约30%~70%[1].急诊科是患者住院治疗的第一站,急诊处置及时、有效就能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2006年2月-2009年3月共救护12例aSAH患者,积累了一定经验,报告如下.
-
兔颈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破裂出血后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建立良好的动脉瘤动物模型是研究颅内动脉瘤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机制的基础.兔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用作动脉瘤模型动物.文章主要介绍兔颈部动脉瘤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前景.
-
脑动脉瘤
1引言1.1背景脑动脉瘤是脑血管系统的有破裂倾向的局灶性病理扩张,通常根据其假定的病因进行分类.囊状动脉瘤又称浆果状或先天性动脉瘤,占全部动脉瘤的90%,通常位于大动脉的主要分叉部.
-
蛛网膜下腔出血
1 引言1.1 背景颅内囊状动脉瘤是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见的病因,约80%的SAH由动脉瘤破裂引起.仅在北美地区,SAH每年导致18 000人死亡或残疾.但不幸地是,要检查出无症状患者的未破裂动脉瘤是非常困难的,这使大多数SAH难以预防.
-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临床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常见原因是囊状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研究[1]发现,部分首次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阴性的SAH患者的出血主要位于中脑周围的脑池中,具有特殊的临床及影像特征,称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SAH (PNSH).现将本院确诊的5例PNSH患者分析如下.
-
巨肠形动脉瘤的临床及外科治疗
巨肠形动脉瘤(Dolichoectatic aneurysm)临床少见,占颅内动脉瘤0.1%~0.05%,其治疗和临床表现与囊状动脉瘤均不相同.
-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
随着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和显微器械的不断改进,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为锁孔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锁孔手术以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反应轻微、恢复快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从2003年12月至2005年6月,我院收治颅内前循环囊状动脉瘤21例,其中15例16个囊状动脉瘤采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其中5例在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报道如下.
-
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价值
一.概述动脉瘤是动脉壁的某一部分因病变而向外突出,形成永久性的局限性扩张,可由于管壁的先天性缺陷所致,也可以是获得性的.脑动脉瘤发生率为1.5%~8%,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死亡率高达50%.动脉瘤的外形不一,可呈囊状、梭形、柱状和蜿蜒状等.囊状动脉瘤是由血管起源处或分叉部先天性缺陷造成的,血管内压力高,使管壁缺陷部分向外局限性膨出.囊状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80%-90%,颅内囊状动脉瘤好发于Willis动脉环及脑动脉分叉、分支和弯曲部,约30%~37%发生在大脑前动脉系统,91%位于前交通动脉.
-
兔囊状动脉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 观察囊状动脉瘤形成过程中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方法 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分析兔实验性囊状动脉瘤形成过程的蛋白质组学变化,比较不同形成阶段(0、3、7、14、28 d)囊状动脉瘤组织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结果 113个蛋白点在各实验组间蛋白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蛋白含量比值≥1.5,P<0.01);经质谱分析,15个蛋白质被确定.其中转铁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钙通道蛋白TRPC1A和碳酸酐酶6个蛋白质功能涉及细胞代谢;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γ非肌动蛋白、SM22和微管蛋白等5个蛋白质与细胞骨架与平滑肌细胞凋亡有关;谷胱甘肽S转移酶、维生素D3结合蛋白、膜联蛋白-1和纤维蛋白原与氧化应激与炎性反应有关.结论 应用蛋白质组技术分析实验性囊状动脉瘤形成过程中蛋白质组变化,表明细胞损害和炎症等机制可能参与了囊状动脉瘤的形成.
关键词: 囊状动脉瘤 蛋白质组 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