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硬化并发糖尿病40例分析
肝脏是体内维持血糖稳定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等激素降解、代谢的重要器官.已证实60%~80%肝硬变患者有糖耐量减低,由此可认为肝硬变是一种糖尿病的危险因子[1].肝硬化引起的糖代谢紊乱,加上环境因素、病毒、化学毒物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异常,终导致胰岛细胞功能失调,临床出现尿糖、空腹血糖增高[2].本研究分析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
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的治疗
我院2003年4月至2008年2月收诊外侧裂区脑挫裂伤患者42例,均为伤后首诊、CT证实,现报告如下……
-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病理妊娠领域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属于白细胞介素6(IL-6)家族中的一员,因其具有促进小鼠MI型白血病细胞分化并抑制其增殖而得名[1].随着研究的深入,LIF作为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逐步为人们所熟知,在体外它具有促进骨髓白血病细胞分化,诱导细胞向正常分化,抑制胚胎干细胞分化等重要作用,在体内它参与机体应激反应和代谢调节.在生殖领域自1988年国外学者相继证实LIF能抑制内细胞群来源的有多向分化潜能的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并保持其增殖能力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LIF影响生殖活动的各个环节[2],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
广州市1059例14种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分析
食物不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食物或食物成分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从而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可能引起所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1-3].目前许多临床调查和研究已经证实,一些消化、皮肤、神经系统疾病与食物不耐受有关.随着医学的发展,食物不耐受问题与疾病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
一起外来务工人员麻疹暴发的调查
2006年2月20日至3月26日,太原市小店区F公司发生一起患者以发热、出疹、咳嗽、鼻炎、结膜炎等为症状的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证实,为麻疹暴发,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
一例与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的病例报告分析
2005年7月成宁市某县报告1例"高危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此病例经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检测证实,为Ⅱ型疫苗相关株引起.
-
穴位注射配合微波治疗输卵管不通32例
输卵管不通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科采用穴位注射配合微波理疗治疗输卵管不通32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年龄小22岁,大40岁,平均29岁;病程短1年,长10年,平均5年.32例患者均做输卵管通液试验或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输卵管不通.
-
从《中国药典》近3版的变化对一药多基源问题的探讨
中药材品种的多基源性自古有之,在<唐本草>、<本草拾遗>等本草著作中多有记载,<图经本草>、<证类本草>等书中一药数图甚多,如<证类本草>中蓬莪茂有温州蓬莪茂和端州蓬莪荗两图,人参有兖州人参、潞州人参、滁州人参、威胜军人参四图.在中药材品种的发展变迁中,一药多基源的现象日益增多,这对扩大药源、满足制药工业需要、保障临床用药的需求,都有一定的作用,但过多基源会导致药材品种混杂,质量难以控制,据近年的实地调查证实,沙参类有36种,石斛有48种,贯众达31种,导致成分差别较大,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药材质量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难以保证临床疗效.
-
生脉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生长因子一1的影响
近年有研究证实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发生有密切关系,胰岛素生长因子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已引起广泛注意[1-3].本研究通过检测CHF患者生脉注射液治疗前后的IGF-1水平,旨在进一步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CHF的疗效及IGF-1与CHF关系.
-
肺系顽疾话活血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和支气管哮喘因发病率高,难以治愈,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通过电镜证实,慢支普遍存在着肺胞壁毛细血管瘀血,加入活血药后疗效显著提高.
-
消除麻疹定义的演变及证实
1962年,美国批准使用麻疹疫苗前夕,即提出消除麻疹(Measles Elimination)这一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此后消除麻疹的定义不断发展演变、完善细化,从“假定麻疹发病率为0”,至“阻断本土麻疹病毒传播”以及“发病率< 1/100万作为消除麻疹的可操作性定义”等.2010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消除麻疹: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运转良好的前提下,明确的地理区域内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12个月.强调MSS运转良好的重要性.消除麻疹要求有客观的、外部的证实过程.WHO美洲区(Regional Office for the Americas,AMRO)、东地中海区(Regional Office for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EMRO)、欧洲区(Regional Office for the Europe,EURO)、西太平洋区(Regional Office for the Western Pacific,WPRO)确立了或者正在确立消除麻疹证实的过程和标准,主要包括:免疫覆盖率、疾病发病率、病毒学监测、综合的监测质量、国家免疫规划的可持续性.中国有必要成立消除麻疹证实委员会,以便独立客观地认证已达到或接近消除麻疹地区是否达到目标.
-
超敏C-反应蛋白与低水平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临床可出现不稳定心绞痛、AMI、心律失常引起的死亡.很多研究证实炎症在ACS中的突出作用,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临床上有效的炎症标志物之一,在排除感染、损伤和肿瘤等情况下,心肌坏死、斑块脱落发生后出现升高,升高幅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
-
胎儿露脑畸形超声表现1例
孕妇,34岁.停经6个月,G2P1.孕期B超常规检查采用HP-Hx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0~5.0 MHz.超声所见:胎儿颅骨强回声环缺失,顶端见5.3 cm×3.8 cm的脑组织回声直接暴露、浸泡在羊水中,表面有脑膜覆盖,尚规则,内部结构紊乱(图1).胎儿股骨长4.4 cm,胎儿脊柱排列尚规则,胎心率152次/min,胎动正常,胎盘位于宫前壁,厚2.5cm,羊水池大深度为7.2 cm,清晰.超声提示:(1)宫内孕25周,单活胎;(2)胎儿露脑畸形.引产后证实了超声提示.
-
超声诊断先天性多囊胰伴视网膜血管瘤1例
患者女,35岁.因中腹部包块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肝脾双肾未见异常.胰腺外形增大,头95 mm,体51mm,尾73 mm,形态显著失常,可见弥漫性分布的大小不一囊性无回声区,大39 mm×34 mm.囊壁后方回声增强,部分囊内合并絮状回声.囊与囊间为较多杂乱增强回声区.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多囊胰.行眼部超声检查示:双眼轮廓清,左眼玻璃体内见12 mm×11 mm中等回声团块,边界清,内部回声欠均匀,CDFI示内部少许短线状血流信号,PD测及动静脉频谱,RI 0.2(图2).超声提示:视网膜实性肿块(考虑良性可能).结合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提示多囊胰合并视网膜血管瘤.胰腺穿刺抽出淡绿色液体,眼部MRI检查证实为视网膜血管瘤.
-
胎儿巨大食管憩室超声表现1例
孕妇,33岁.孕37周,常规孕检,超声示:胎儿双顶径约9.2 cm,脊柱连续性完好,心脏四腔心切面可见,腹腔未见异常回声.于胎儿颈部邻近脊柱的左侧可见大小约4.1 cm×3.4 cm×2.9 cm无回声,形态欠规则,腔内可见液性暗区及少许细点状等回声,(肿物未向皮肤表面膨出),见图1.超声诊断:胎儿颈部囊肿.出生后手术证实为食管憩室.
-
B超诊断膀胱宫颈瘘1例
患者女,28岁.患者行剖宫产术后5~6 d,阴道漏尿来诊.B超所见:膀胱充盈良好,膀胱后壁回声连续性中断,腔内见一气囊导尿管回声,并见一裂隙直径约10 mm与子宫下段宫颈前壁相通,官腔分离12mm,宫颈阴道内见直径41 mm不规则无回声区,自气囊导尿管放尿后,官腔及阴道内无回声消失.B超提示:膀胱宫颈瘘(瘘口位于宫颈前壁).后经膀胱镜检查及手术证实.
-
超声诊断孕妇产褥期深静脉血栓1例
产妇,31岁.产婴4 100 g,产后10 d,主诉右腹股沟区胀痛不适4 d来院就诊,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下腔静脉距右心房7.6 cm处至右髂静脉、右股总静脉内充满低回声,未见明显血流通过,超声诊断:下腔静脉、右髂静脉、右股总静脉血栓形成(图1).后经介人手术证实.
-
一起胰岛素注射笔断针事件引发的思考
2007年,某医院曾发生过一起护士在用患者自备的胰岛素注射笔注射餐前胰岛素(优泌林)时,注射针断在患者右上臂内的事件.当时护士立即向主管医生报告,医生为患者拍了一张X线片,证实了断针的位置.
-
微脉冲81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眼病
激光光凝对眼底病的疗效早已为临床所证实,并成为治疗眼底病的重要方法;氩激光小梁成形术亦取得明显疗效.但传统的光凝都是超阈值光凝,光凝在视网膜卜会产牛即刻可见的光凝反应斑.随着大宗病例的积累和观察时问的延长,传统光凝的不足己凸显出来:激光在治疗眼病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产生的损害,不同程度影响靶组织的功能,从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这一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
遗传性心律失常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研究进展
猝死是当今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猝死复杂的病因中,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占猝死的80%.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的猝死,遗传性心律失常是常见原因.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等研究进展,对心律失常基因机制有了长足的认识,基因的突变在遗传性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和儿茶酚胺依赖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被证实,并可预测年轻人猝死的危险性,因而,心律失常基因机制研究成为近年来心血管领域内的一个研究前沿.以下分别对与猝死有关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