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代谢产物非"废物"——新的代谢分子调节系统
机体自稳态是在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这三大调节系统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其中神经系统主要通过递质、调质以反射弧的方式进行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进行体液调节,而免疫系统则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和产生细胞因子等而发挥作用[1].
-
脑卒中痉挛状态的康复治疗
痉挛是一种因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高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且伴随有腱反射的亢进,它通常是由于大脑或脊髓对脊髓反射弧的抑制性降低或受损所致.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重型肝炎误诊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腹壁裂并多发畸形1例/电反射弧致肩关节脱位1例
-
运用徒手排便法促进脊髓损伤患者排便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患者排便反射弧中断或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会导致排便异常,表现为便秘或大便失禁.临床常采用的方法在促进SCI便秘者排便方面效果常不理想.1995年我们开始采用了一种挤压乙状结肠的徒手排便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利用脊髓正常反射通路重建人工膀胱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分级A级)患者行人工膀胱反射弧重建,其中28例脊髓圆锥上脊髓损伤患者(痉挛性膀胱),切断并显微吻合单侧S1前根与支配膀胱强的神经根(一般为S2或S3)前根;8例脊髓圆锥损伤患者(弛缓性膀胱)采用腓肠神经移植并显微吻合T10/T11神经根前根及支配膀胱强的神经根前根.通过对34例(2例痉挛性膀胱患者死亡)患者术前、术后6、12、18个月随访并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无菌生理盐水灌注速度25ml/s),评估痉挛性和弛缓性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两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均选其具有代表意义的尿流动力学检查指标,整理数据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例痉挛性膀胱患者,大膀胱测压容积术后3个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残尿量、膀胱顺应性不同时间点间比较两两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8例弛缓性膀胱患者,大膀胱测压容积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残尿量由术前的495.1±56.6ml降至术后18个月时的264.4±30.8ml,且术后不同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逼尿肌压力由术前的6.3±3.9cmH2O升高到术后18个月时的82.9±4.3cmH2O,且术后3个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一例通过搔抓下腹部皮肤引起排尿.结论:利用脊髓正常反射通路重建神经原性膀胱人工反射弧改善膀胱功能是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
人工反射弧重建膀胱功能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犬"膝腱-脊髓-膀胱"反射弧重建膀胱功能的动物模型,作为实验研究人工膀胱反射弧的基础.方法:家犬5条,行硬膜外L5-S2前根交叉吻接,饲养1年后刺激反射弧并记录膀胱压和尿道压变化.结果:5只家犬"膝腱-脊髓-膀胱"反射弧均成功建立,刺激反射弧时膀胱压和尿道压都有升高.结论:通过硬膜外L5-S2前根交叉吻接可以更有效地建立人工反射弧重建膀胱功能的动物实验模型.
-
"膝腱-脊髓-膀胱"反射弧的形态学观察
目的:观察组成"膝腱-脊髓-膀胱"反射弧的神经细胞,从形态学上寻找反射弧重建膀胱功能的证据.方法:5只犬复制成L5-S2前根交叉吻合动物模型后,辣根过氧化物酶逆向追踪显示膀胱新支配神经的脊髓中枢,并进行吻合口再生神经纤维数量的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阳性细胞出现在L5前角,以α运动神经元为主;吻合口可见较多的神经纤维通过.结论:形态学上证实"膝腱-脊髓-膀胱"反射弧可以通过L5-S2前根交叉吻合得以建立,并且再生的神经纤维数量上达到重建膀胱功能的要求.
-
姿势反射失衡在脊柱侧凸发病中的作用
脊柱侧凸患者存在躯干姿势反射失衡,这可能涉及前庭系统、本体感觉、平衡中枢和椎旁肌等姿势反射弧中某些部位异常,在脊柱侧凸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作者主要对其近几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人工膀胱反射弧重建治疗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
目的:探索利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体反射重建膀胱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排尿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将Beagle犬L6前根近端与S2前根远端在硬膜内显微吻合,经一段时间的轴突再生后,建立"膝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术后8个月,在破坏S1~S4脊髓节段前后分别进行神经电生理、膀胱肌电图及尿流动力学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等检查;对1例L1压缩性骨折伴截瘫患者行右侧T11与S2前根经腓肠神经移植硬膜内吻合术.结果:2只犬在术后8个月时电刺激截瘫前和截瘫后左侧L6后根、神经吻合口近端均可在吻合口远端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其波形和波幅相似;尿流动力学检查,当刺激开始时逼尿肌压力和膀胱内压均迅速上升,而腹内压增加幅度较小,刺激中止后膀胱内压迅速下降;膀胱注射HRP后48h实验侧L6脊髓节段前角中发现HRP标记的大神经元细胞.临床1例患者术后55个月时随访,膀胱充盈后可产生自控性排尿,尿流动力学显示排尿完全是由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引发.结论:利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体反射建立人工反射弧通路是成功和有效的,可恢复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自控性排尿.
-
骶神经前后根交叉组合切断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
我们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不同脊髓平面的骶神经前后根交叉组合切断的方法,打断膀胱的全部同平面脊髓反射弧,获得与完全性后根切断相同的膀胱顺应性[1].1999年10月对3例完全性圆锥上脊髓损伤(SCI)患者施行了骶神经前后根交叉组合切断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关节镜微创手术与围手术期康复相关的几个问题
关节镜手术在国内的普及开展明显提高骨关节病和运动损伤的治疗效果.国内目前对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的分析,侧重于手术操作方面的内容.由于关节是个复杂的运动体系,除解剖结构维持正常的几何构形外,动、静力稳定结构的功能,关节一神经一肌肉的反射弧,本体反射,软骨滑膜代谢等都影响治疗效果.本文探讨并评估关节镜微创手术与围手术期康复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女性周围神经病变和脊髓病变患者的球海绵体肌反射及阴部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表现
通过运用球海绵体肌反射(bulbocavernosus reflex,BCR)及阴部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pudendal nerve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SEP)检测,能客观记录患者骶髓反射弧及中枢神经的传导功能.
-
利用腹壁反射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研究利用腹壁反射建立"腹壁反射-脊髓中枢-膀胱"人工膀胱反射弧的神经形态学基础.将SD大鼠右侧T13前根近端与右侧S2前根远端通过一段自体移植神经在硬膜囊内行显微缝合,保持T13后根完整,同时切断实验侧L5~S4脊神经前根,经3~4个月轴突再生后,建立"腹壁反射-脊髓中枢-膀胱"这一新的人工膀胱反射弧.神经缝合术后8个月,对该反射弧进行神经形态学观察.光镜下观察,T13 前根再生的神经纤维已通过T13与S2神经远端缝合部;电镜下观察,实验侧膀胱平滑肌内可见到副交感神经末梢,其基本结构与对照侧类似,而在阴性对照组未发现有正常结构的副交感神经末梢.本实验结果表明,腰骶髓截瘫平面以上的躯体运动神经轴突长入膀胱平滑肌内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并由此将异化的躯体反射冲动传递到其支配的膀胱平滑肌细胞,是人工反射弧产生膀胱控制性排尿的神经形态学基础.
-
反应训练提高应对力
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何对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反应,选择佳方式和时机使自己避开危险境地,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本领.从人接受外界刺激到做出反应的过程有一个反射弧,它由5个环节组成,即感受器(各种感官)、传入神经、中枢延搁、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组织),其中感受器的敏感程度,效应器的兴奋能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反应能力.
-
肖氏反射弧手术:从美国猫的身上直接搬到中国人身上
-
脊髓损伤患者尿潴留的护理
椎骨或附件骨折时,移位的椎体或突入椎管的骨片压迫脊髓或马尾,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脊髓损伤患者除存在运动障碍外,由于脊髓排尿中枢受损,骶反射弧被阻断,膀胱的充盈感消失,尿道括约肌失去高级神经的支配,常合并有尿潴留及泌尿系统感染,因此对脊髓损伤患者要及时进行康复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尽早建立自主性排尿反射,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8-2012 年我院骨科收治的59 例脊髓损伤发生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
脊髓损伤后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的实验研究
-
结肠水疗法在脊髓损伤患者粪性梗阻护理中的应用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排便反射弧中断或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会导致排便异常,表现为便秘或大便失禁[1],临床上常采用的普通灌肠法、口服泻剂法在促进脊髓损伤(SCI)引起的粪性梗阻患者排便方面效果常不理想.2000年10月开始,我院采用美国Dotolo公司生产的结肠水疗仪为87例SCI患者解除便秘引起的结肠粪性梗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免疫学与儿科临床第二讲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受到抗原刺激,开始活化并清除抗原的过程为免疫应答或免疫反应。这一过程与神经系统的反射弧相似。免疫应答可分为三个阶段:“抗原递呈过程”相当于神经反射的传入阶段(上行性传导),“淋巴细胞增殖过程”相当于神经反射的中枢分析阶段,“效应过程”相当于神经反射的传出阶段(下行性传导)。正常的免疫应答维持机体内在衡定;免疫应答发生障碍,则可引起疾病;免疫应答过度时,可致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应答无力时,则出现免疫缺陷病。因此,了解免疫应答及其调节因素对掌握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均极为重要。
-
幽门螺杆菌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胃食管反流病(GERD)则是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近年有关H.pylori与GERD关系的研究较多,但分歧较大,本文就H.pylori在GERD中的作用及抗H.Pylori治疗对GERD的影响作一综述. 胃内H.pylori对GERD的影响 GERD的发生与胃食管交界处抗反流屏障[主要是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异常、食管清除功能异常、食管上皮防御功能减弱、胃内压力升高和胃排空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LES功能受神经支配,其反射弧的传入神经起源于胃底,胃内因素可能通过刺激传入神经而部分影响LES功能.H.pylori感染是引起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因素,故推测H.Pylori相关性胃炎可能是通过上述机制引起GER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