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天性左肾不全发育伴附睾管异位1例
患者男,28岁.主因阵发性高血压2年,伴左腰部疼痛半年入院.查体:BP20/15kPa,双肾区叩痛,左侧为著.双睾丸、附睾位置、大小正常.CT示左肾缺如.术中见左肾区肾脂肪囊发育差,切开脂肪囊见1cm×2cm灰红色组织,界清,质中,有蒂,临床疑为发育不全肾组织.
-
原发性精囊腺癌一例
患者男,22岁,未婚.患者自1个月前开始出现血精,并伴有排尿困难于2005年8月入院,无腹部不适.B超检查:膀胱后方探及囊实性肿块,可见漏斗样出口通向精阜,肿块上下径90.4 mm,前后径42 mm,左右径87 mm.肿块内实性部分范围39 mm× 28 mm,实性部分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肿块内可见絮状高同声飘动.左肾窝未见正常肾存在;右肾未见明显异常.前列腺内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CT检查:紧贴膀胱后方见巨大囊实性病灶7.8 cm× 10.5 cm,边界清,右侧可见不规则增厚(图1).增强扫描后,囊性病灶未见明显强化,其右侧壁可见强化.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前列腺外形未见增大、钙化及占位性病变.影像学诊断:(1)精囊腺囊实性占位,恶性可能;(2)左肾缺如.遂行肿块切除术.术中所见:肿块位于膀胱直肠窝,前端伸入膀胱颈下,紧贴前列腺.两侧输精管进入肿块.周围组织器官完好,未见明显浸润及粘连.
-
超声诊断双子宫双阴道伴一侧阴道闭锁和一侧肾脏缺如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13岁,未婚.1个多月前月经初潮时下腹部疼痛不适,偏左侧明显,1周后自行缓解.4天前,腹痛再现且明显加重,遂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发现左下腹部可触及一个大小约拳头大包块,活动差,有压痛.
-
右肾先天性旋转不良、左肾异位肾萎缩无功能并巨输尿管一例
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已婚未育,因"无痛性肉眼血尿1个月"于2009年2月收入我院.查体:右侧肾区轻度叩击痛,双侧睾丸位于阴囊上方,左侧睾丸较右侧小,阴囊空虚,余正常.尿常规提示白细胞20~30/HP,红细胞满视野.超声提示右肾先天旋转不良伴双肾盂,双侧睾丸下降不全伴左侧睾丸萎缩,左肾缺如.KUB+IVP(图1)提示右肾盂肾盏输尿管反转畸形并输尿管末端囊肿、左肾缺如.CT(图2)检查提示右侧肾脏融合畸形并输尿管畸形囊肿可能性大,右肾区多发小结石,左肾缺如.
-
先天性精囊囊肿伴同侧肾缺如、输尿管异位开口于精囊二例
患者1 17岁,因“尿频、尿急伴下腹胀痛8个月余”于1999年8月12日入院.外院B超、CT检查提示“右独肾,左输尿管囊肿”.入院后复查B超提示右独肾,左输尿管囊肿(3.5 cm×1.6 cm).膀胱镜检查:右输尿管开口正常,未见左输尿管开口,膀胱三角区左侧有4.0cm×2.0 cm隆起,黏膜光滑,考虑为膀胱底部肿物向膀胱内突出.输精管造影检查:左精囊囊肿,左输尿管异位开口于左精囊,输尿管近端至第五腰椎水平,呈盲端.术前诊断:左精囊囊肿,左肾缺如,左输尿管异位开口于左精囊.手术取脐下正中切口,沿输精管进入精囊方向找到输尿管,沿输尿管向上分离约15 cm,呈一盲管,完整切除.再经膀胱路径,横断膀胱颈部,保护好双输尿管口,抬高膀胱颈部后壁,分离、显露左侧精囊囊肿并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精囊囊肿及输尿管畸形.术后患者症状消失.随访2年未见囊肿复发.
-
左肾缺如1例
单侧肾缺如是由于一侧肾组织及输尿管芽不发育,或仅有残缺的后肾组织所引起.笔者报道1例左肾缺如病例如下.
-
精囊腺囊肿合并同侧肾脏缺如一例
患者男,19岁,半个月前剧烈运动后出现肉眼血尿,呈酱油色,为无痛性全程血尿,伴尿频,间隔2~3 h.于2010年7月6口就诊于我院泌尿科.腹部CT平扫检查:膀胱后直肠间隙囊肿(图1),大小4.2 cm×5.5 cm×5.9 cm(前后×左右×上下),考虑来源于精囊腺可能大;左肾缺如.
-
阴道斜隔综合征2例
病例1:患者16岁,未婚.月经来潮1 a.第2次月经来潮伴痛经、肛门坠胀,后逐渐加重,于1998年1月7日入院.体检:外阴发育正常,处女膜发育欠佳,指检处女膜手指无血,可触及阴道后壁有一突起包块,上与子宫相连.盆腔扪及包块,如孕4个月大小,压痛(+).三合诊分辨不清子宫与附件.B超提示:双子宫,右子宫积血;盆腔右侧囊性病变;右肾缺如,左肾代偿性增大;左肾盂、输尿管轻度增宽.诊断:无孔阴道斜隔.1998年1月11日在连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双子宫,右侧子宫约13 cm×12 cm×6 cm大小.右卵巢、输卵管粘连在一起,形成一团约10 cm×10 cm×6 cm包块,内有大量巧克力样液体.左侧子宫稍小,约7 cm×7 cm×4 cm,表面光滑,左侧输卵管及卵巢正常.阴道后穹窿处可扪及阴道内一大血包.探查左侧小子宫与阴道相通,右侧大子宫与阴道不通但有斜隔.行右侧子宫+右附件(巧克力囊肿)切除术.剪开斜隔内血肿壁,吸净巧克力样液体,斜隔腔用电刀烧灼,予0号可吸收线关闭腹腔.术后病理诊断:右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形成.术后0.5 a复查正常.病例2:患者26岁,已婚.月经不规律10 a,经量多,周期长,无明显痛经.平时阴道有血性带臭味分泌物,无发热,于2000年10月20日入院.体检:外阴已婚型,阴道左侧穹窿触及2 cm×4 cm囊实性隆起,宫颈不易暴露,子宫正常大小,平位,双附件未见异常.彩超提示:双子宫畸形,宫颈下方积血,左肾缺如,右肾代偿性增大.诊断:
-
多囊肾并孤立肾1例报告
1病历简介男,45岁.因右侧腹部胀痛伴乏力、纳差2周于1997年5月29日入院.20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腹部肿块,无不适,未就诊;肿块逐年增大;无发热、血尿、脓尿史;育一子,19岁.家族史不详.体检:T36.8℃,P82次/min,BP142/90mmHg(19/12kPa),贫血貌,慢性病容,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阳性体征;右侧腹触及巨大肿块,下极至耻骨联合上4cm,过中线3cm,表面不光滑、质中、无压痛、活动度差;双侧肾区无叩击痛,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59g/L,WBC5.0×109/L;尿常规,蛋白微量,白细胞5~10/HP,红细胞3~4/HP;SCr788μmol/L,BUN31.7mmol/L;电解质、肝功能正常.B超、CT示左肾缺如,右侧多囊肾并多囊肝,脾、胰无异常.诊断:①多囊肾(尿毒症期);②孤立肾.即行左腕动静脉内痿术,予血透治疗,每周2次,一般状况乏力、纳差改善,遂出院.住院期间其子B超、CT检查未发现多囊肾病.
-
B超诊断左肾缺如1例报告
B超自1977年在我院应用以来,由于简便、省时、经济、无创伤、无痛苦及无射线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健康体检.现就2001年在检查中发现一例肾缺如报告如下:
-
超声诊断盆腔异位肾合并左肾缺如1例
患者女,39岁.因体检时发现盆腔包块而就诊.患者一般情况好,无特殊不适.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双侧肾区仔细检查均未测及肾回声.于盆腔内偏右侧测及一肾,形态回声正常,体积略大,12.1 cm×5.8 cm×6.0 cm(图1).嘱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后,可见右侧输尿管口周期性排尿现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肾实质内血流信号分布良好,肾动脉起自腹主动脉下段,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超声诊断:①盆腔异位肾合并代偿性增大;②左肾缺如可能.后经X线肾盂造影证实.
-
超声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1例
患者女,13岁,月经未曾来潮。近1个月阵发性腹痛、坠胀,以晚上明显。当地B超诊断为盆腔囊性包块而转我院。采用Aloka SSD-62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嘱患者适当充盈膀胱,取仰卧位检查。B型超声检查所见:左肾缺如,右肾稍大;盆腔偏右侧见一完整子宫,子宫前位,大小为3.8 cm×2.5 cm×2.9 cm,宫腔线尚清(图1)。与此子宫相邻左侧见一大致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囊状物,包膜完整,壁厚,上半部分呈椭圆形,大小为6.4 cm×4.4 cm,下半部分位置相当于阴道处,呈筒状,大小为9.5 cm×4. 9 cm,仔细辨认,两部分间有纤细曲折通道相通;囊内有许多点状、带状回声,随体位飘动,当探头加压或放松时,可见囊内点状回声及液体在两部分间细通道内快速流动(图2)。超声诊断:左肾缺如,右肾代偿性略大;子宫先天畸形(考虑阴道斜隔综合征),左侧宫腔及阴道内积血。
-
超声诊断Ⅰ型阴道斜隔综合征1例
患者女,14岁。12岁月经初潮,1年前月经来潮时下腹坠痛。后因腹痛并大小便困难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盆腔见2个子宫回声,左侧宫体大小8.8 cm×3.4 cm×5.0 cm,内见密集点状回声(图1);右侧宫体大小3.4 cm×1.7 cm×3.6 cm,内膜厚0.3 cm;左侧阴道内见5.2 cm×4.4 cm 无回声,内见絮状回声及密集点状回声;左侧卵巢上方见6.6 cm×3.5 cm迂曲无回声,内见密集点状回声(图2)。超声提示:①双子宫;②阴道内囊性包块,考虑积血;③左侧盆腔囊性包块,考虑输卵管积血;④左肾缺如,右肾代偿性增大。手术所见:双子宫,双宫颈,右侧子宫偏小,左侧子宫偏大,连接一侧输卵管及卵巢,输卵管迂曲增粗充血,卵巢包裹粘连,阴道内见右侧偏小宫颈,宫颈左侧有凸起,电刀切开见黏稠血液流出,腹腔镜下行粘连分解术及左侧输卵管开窗整形术,见黏稠血液流出。临床诊断:阴道斜隔(完全性)。
-
胎儿人鱼序列综合征超声表现1例
孕妇24岁,孕1产0,妊娠22周3 d.超声显示:颅骨光环完整,脊柱颈、胸、腰段排列整齐,尾椎显示不清.双顶径、头围、腹围、肱骨、股骨长度均小于孕周(相当于孕20周+),因羊水过少,手、足显示不清,双侧股骨及胫、腓骨均可显示长轴,呈平行排列(图1),距离较近.羊水指数7 mm.脐动脉1根,脐静脉1根,脐带绕颈1周.颜面部显示不清.胎儿腹腔内胃泡、膀胱、左肾未显示,右肾区见一大小约11mm×9 mm低回声区,实质与集合系统分界不清;腹腔内可见多个互相联通、扩张的圆形无回声区.左肺面积约0.7 cm2,右肺面积约0.9cm2.超声检查过程中,胎儿下肢未见分开及活动.超声诊断:①胎儿右肾发育不良并左肾缺如,膀胱未显示;②胎儿双肺发育不良;③腹腔内肠管扩张,不排除肛门闭锁;④胎儿颜面部、手、足、尾椎显示不清;⑤单脐动脉,脐带绕颈1周;⑥羊水少.
-
先天性生殖道畸形伴单肾1例
患者14岁,因痛经1年,加重5天,于2000年5月15日入院.患者12岁月经初潮,周期2~ 4/30天,量、色基本正常,近一年来经期腹痛渐加重,伴肛门下坠感.本次入院前5天开始 出现下腹痛,为持续性钝痛,且渐加重.入院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女性第二性征发育正常 ,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下腹偏左侧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外阴发育正常.肛 查:子宫中位偏右,左侧似有一包块,类椭圆形,囊实性,触痛明显.B超检查:盆腔内可见两个子宫体,左侧宫体3.6cm× 6.4cm×2.6cm,肌层回声均质,宫腔内见一液性暗区,内有 均匀细点状回声,宫腔下方有一类椭圆形囊性包块10.3cm×10.5cm×7.6cm,与宫腔相连, 内散在均匀点状回声.右侧子宫体前倾位,4.6cm×3.4cm×2.4cm,肌层回声均质,内膜呈 线状回声,双侧卵巢未见异常.同时做肾脏B超,发现左肾缺如,右肾轻度增大,无肾盂、输尿管扩张.入院诊断: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
-
左肾缺如伴双角子宫及腹盆腔血管的变异
本室在解剖一具老年女尸时发现其左肾先天性缺如并伴有腹后壁血管及盆内脏器的多处变异,腹及腹后壁未见创口及疤痕组织。现报道如下。
-
胃脓肿一例
患者女,48岁,农民,因上腹胀痛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胀痛,进食后加重,无反酸、嗳气及畏寒、发热,大小便未见异常.曾以"慢性胃炎"治疗,无好转.入院查体:慢性病容,贫血貌,心肺(-),腹软,未扪及包块,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胸片未见异常.B超示:左肾缺如?肝囊肿(多发),脾稍大.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0.4×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17,血红蛋白98g/L.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
先天性盆腔内同侧异位肾1例报导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2岁,个体户,因右下腹不适1月行B超检查,发现右侧附件3.0 cm×4.5 cm包块,中间见液性暗区,临床以右附件炎性包块抗炎治疗半月,复查B超右下腹包块未见明显缩小,加做双肾B超发现右肾增大,左肾缺如,遂行双肾CT检查,平扫示右肾影轮廓增大,边缘清楚,未见左肾影,增强扫描见右肾实质呈均匀强化,肾轮廓稍大,右输尿管增粗,肾盂肾盏显示正常,向下扫至盆腔,在膀胱后上偏右见1 4.0 cm×4.5 cm大小的其中见有肾盂肾盏显影的异位肾轮廓影,边缘清楚,旋转不良,尿常规正常,确诊为:先天性盆腔内右侧同侧异位肾。
-
先天性异位发育不全肾并输尿管异位开口三例
我院1990年~1992年4月共收治先天性异位发育不全肾并输尿管异位开口3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4岁.生后出现两次排尿间滴尿.体检:阴道口有少量尿液溢出.三次超声检查示左肾缺如.
-
双子宫、单肾及双下腔静脉畸形合并双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一例
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因反复腹胀不适1个月入院,查体:中下腹触及大小约14 cm×21 cm×33 cm包块,呈揉面感,质韧,肠呜音正常.CT检查:腹、盆腔巨大的囊性肿块影,大小约13.7 cm×21.2 cm×32.5 cm,上缘至胰腺层面,下缘至耻骨联合层面,囊性肿块呈多房状,其内可见线状间隔,增强扫描见肿块薄壁及线状间隔轻度强化,余液性密度区未见强化(图1);盆腔见双子宫,右侧子宫约1.2 cm×2.6 cm大小,左侧子宫约1.5 cm×3.3 cm大小,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均匀强化(图2、3);右侧肾静脉水平以下见两支下腔静脉分别位于腹主动脉两侧(图4),左侧下腔静脉在右肾静脉水平跨过腹主动脉前方汇入右下腔静脉;左肾缺如,右肾大小、形态及强化正常(图5),腹腔见液性密度影积聚.手术探查:腹膜上满布结节样组织,腹、盆腔右侧有约20 cm×22 cm囊性包块,来源于右侧卵巢,在其上切开作者单位:401420 重庆,綦江区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作者简介:李强(1971-),男,重庆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胸腹部CT诊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