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肢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陈文韬;王宝军;白晓冬;高化;陈嘉芃;刘振宇;赵亮;李亚东

    目的 分析上肢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升上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治疗策略,减少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179例上肢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肢体静脉,了解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并根据血栓形成情况,分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无血栓形成两组,观察骨折部位、性别、年龄、合并症及凝血功能.结果 179例上肢骨折患者经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有5例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经抗凝治疗后消失;1例发生颈内静脉血栓,经抗凝治疗后好转.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5%(6/173).深静脉血栓形成组(6例患者)与无血栓形成组(173例患者)的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好发骨折部位为肩关节周围和肱骨干.结论 上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也能形成深静脉血栓,多见于肩关节周围骨折,虽然发生率低,但是若未及时诊断干预,演变成为肺栓塞,则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引发医患纠纷,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 上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效果分析

    作者:刘萍;王鹏飞;付亚辉;魏星;刘瑞;薛汉中;代英华;陈玉华;黄宏伟;张堃

    目的:采用自制疼痛评估表( NRS)记录并分析上肢骨折患者的疼痛影响因素与术后疼痛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64例上肢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 PCIA)联合静脉滴注氟比洛酚酯镇痛。对影响患者疼痛程度的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于伤后24 h、48 h记录患者疼痛NRS评分的大值,同时计算并比较术后24 h、48 h、72 h静息状态时疼痛缓解程度。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受伤时间、骨折部位、骨折AO分型的患者其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性别(女)、年龄(≤60岁)、骨折部位(肱骨近端骨折)、骨折分型(C型)是上肢骨折后重度疼痛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伤后24 h、48 h时不同部位的骨折(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远端骨折、尺/桡骨骨折)疼痛程度NRS评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81.756,84.288;P<0.05);不同部位的骨折在伤后24 h疼痛程度NRS评分均高于伤后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20,5.703,5.888;P<0.05)。术后24 h、48 h、72 h在疼痛干预下,术后24 h女性患者疼痛缓解程度较男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7,P<0.05)。术后72 h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情况为:非常满意92例,较满意59例,不满意13例。结论上肢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因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骨折分型而异,医务人员应对骨折患者予以合理的疼痛管理,才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 手挂悬吊消除上肢骨折肢体肿胀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慧玲

    目的比较手挂悬吊和患肢枕抬高消除上肢骨折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52例上肢骨折病人应用手挂悬吊消除肢体肿胀,对照组31例用患肢枕抬高消除肢体肿胀,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消肿效果.结果观察组中优良率达94.2%,对照组中优良率为48.38%,χ2=30.1,P<0.005.结论手挂悬吊消肿效果显著优于患肢枕抬高.

  • 自制新型吊带在上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衣丰;谢美娇;胡敏;杨晶;张丽娟

    目的:探讨自制新型吊带悬吊对上肢骨折患者肿胀、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上肢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使用常规抬高方法,即使用垫软枕将患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20 cm;观察组使用新型吊带悬吊抬高患肢与心脏呈60°或90°。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肢肿胀、疼痛程度。结果骨折后24 h,两组患者患肢肿胀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后48 h和72 h,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2.48,3.23;P<0.05)。骨折后24,48,72 h,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6.37±1.31),(4.56±1.17),(2.85±1.23)分,低于对照组(8.06±1.09),(7.23±1.42),(4.84±1.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4,6.48,5.40;P<0.01)。结论自制新型吊带悬吊可减轻上肢骨折患者肿胀、疼痛程度,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有利于患肢骨折的康复。

  • 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别明波;刘敏;邓小锋;曹灿;李丽娟;杨梅

    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儿童上肢骨折,多见于3-12岁儿童.占全部骨折的50%-70%[1].骨折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后,常残留肘关节功能障碍,进而影响上肢功能,影响生存质量及发育[2].正确的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肘关节功能,使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高,并能够减少骨科并发症.

  • 太极拳运动中肩肘关节角度的变化

    作者:孙绪生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医疗体育项目.骨折后续治疗中可进行太极拳疗法[1].本文以简化太极拳(简称"太极拳")练习中肩肘关节角度变化为根据,初步探讨太极拳动作在上肢骨折后续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 上肢骨折后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对改善制动期手功能的影响

    作者:韩秀兰;林科宇;李文锋;孙菊香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对上肢骨折后手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52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骨科处理后即接受康复治疗介入,对照组只做常规骨科护理,不作康复处理.用简易上肢功能评价表在研究开始时和制动期结束时分别测试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结果: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上肢骨折后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对制动期手功能改善有很大意义.

  • 促进上肢骨折肿胀消退的L形悬吊袋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农锦文;李秀霞;黄亚芬;陆群;蒋玲;张少锋;黄毓慧

    上肢骨折后引起局部肿胀、疼痛是常见的临床表现,而有效抬高患肢并取舒适体位是促进肿胀消退、减轻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1].临床上常使用脱水剂或抬高肢体、冰敷的方法消肿[2],如肢体过于肿胀不能及时手术时,常需悬吊上肢消肿.

  • 分析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功能恢复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作者:张敏;陈世霞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功能恢复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74例上肢骨折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A组、B组,A组实施舒适护理,B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功能恢复、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的VAS疼痛标准比B组的低,上肢关节功能恢复ROM评分、满意度比B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具有缓解作用,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 迟发性桡神经及其分支损伤的诊断与处理

    作者:陈睿;宋恒平

    对于上肢骨折是否合并桡神经损伤,临床医生普遍较为关注[1],一般能及时发现,但对于上肢骨折与软组织恢复过程中出现的迟发性桡神经各节段的损伤,早期难以发现.笔者对自2009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桡神经及其分支迟发性损伤26例,就其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做一探讨,报告如下.

  • 小夹板合用通络油膏治疗上肢骨折60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湘德

    目的:进行使用小夹板合用通络油膏治疗上肢骨折.并通过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以证明小夹板合用通络油膏在治疗上肢骨折方面的疗效.方法:笔者用小夹板合用通络油膏治疗上肢骨折患者60例,与西医石膏固定治疗上肢骨折患者60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显著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88.3%,明显高于对照组(23.3%、70%),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2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小夹板合用通络油膏对上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52例

    作者:刘军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骨折中常见的骨折之一,骨折发生于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这部分骨质薄弱,易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多发于老年患者。若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则有可能会导致腕关节的功能障碍或骨折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我们于2010年3月~2011年11月期间,采用手法整复结合小夹板固定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进行9个月的随访,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优质护理干预对上肢骨折患者肿胀程度及疼痛的影响研究

    作者:周田英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上肢骨折病人肿胀程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病人分到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观察组病人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施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2组病人的肢体肿胀程度,同时采用VAS评分、Constant评分评价护理干预前后2组病人的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人的肢体肿胀程度比较,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肢体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人的VAS评分、Constant评分比较,均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VAS评分明显轻于对照组,Constan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上肢骨折病人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肢体的肿胀程度,缓解病人的疼痛,并能有效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 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杨明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60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24小时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上肢骨折患者时,应尽量给予患者舒适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李明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1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共100例,均采取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根据瑞芬太尼的剂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50例为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0.1μg/(kg·min),作为研究A组,另外的50例为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0.05μg/(kg·min),作为研究B组,记录患者麻醉前、切皮时、骨折复位、手术结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呼吸参数,对2组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研究A组切皮时、骨折复位时、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骨折复位时、手术结束时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同时研究A组切皮时、骨折复位时、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均明显低于研究B组(P<0.05),骨折复位时、手术结束时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低于研究B组(P<0.05).研究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4%,研究B组的麻醉优良率为88%,组间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但研究A组麻醉效果达优率(86%)明显高于研究B组(68%)(P<0.05).结论:在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采用0.1μg/(kg·min)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可获得更佳的麻醉效果,有利于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稳.

  • 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封胜杰

    目的:分析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8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名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其中30例患者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纳入对照组范畴;另外34例患者接受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纳入观察组范畴.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指征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NEER对患者的骨折愈合结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的疗效好、患者的恢复结果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很高的应用优势.

  • 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麻醉对上肢骨折手术的麻醉疗效分析

    作者:初勇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麻醉对上肢骨折手术的麻醉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6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2组患者均采用臂丛神经麻醉,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镇静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VAS镇痛评分.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术中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2.42±0.12分、5.18±1.02分;术后VAS镇痛评分分别为6.16±1.04分、2.62±0.86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术中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VAS镇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上肢骨折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麻醉,术中镇静及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骨折术麻醉疗效分析

    作者:马彦文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骨折麻醉的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行择期上肢骨折手术的144例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予以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麻醉,观察组予以瑞芬太尼0.1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1.67%(66/72),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8.61%(71/72),P<0.05.结论:与小剂量(0.05μg·kg-1·min-1)瑞芬太尼相比,大剂量瑞芬太尼(0.1μg·kg-1·min-1)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确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作者:赵金铭;田红军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2㎝内的松质骨骨折,是上肢骨折中常见的.近年来,随着对桡骨远端骨折研究的深入发展,各国学者更加重视骨折的性质、骨折类型,对关节的影响和稳定性.临床研究发现桡骨远端骨折中对远期疗效影响大的是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因此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我院自2000年6月~2008年9月使用T型钢板共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3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 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姜春岩;耿向苏;王满宜;荣国威

    肱骨近端骨折是成人上肢骨折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其中大部分为无移位或移位不明显的骨折 ,通过保守治疗即可达到愈合.存在移位的较简单的肱骨近端骨折(2部分骨折),可通过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于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3部分、4部分骨折)和(或)合并脱位、肱骨头劈裂压缩)的治疗,骨科医生面临巨大的挑战.

272 条记录 2/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