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士兵腕部尺骨撞击综合征19例

    作者:宋海涛;田万成;潘希贵;卢全中

    1941年,Milch 描述了由于桡骨远端骨折后长度缩短、尺骨撞击腕部引起腕部疼痛的现象,称之为尺骨撞击综合征[1].军事训练伤导致桡骨近端骨折十分常见,由于伤后未能恢复桡骨的长度(或恢复训练过早),从而发生尺骨撞击综合征.1997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共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19例,疗效满意.

  • 舒适护理干预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张洁靖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80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处理后,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评定护理干预后疼痛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3级和4级疼痛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和满意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 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分析

    作者:徐广春;齐新生

    目的 探讨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于该院接受上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术前对照组行口服塞来昔布镇痛方案,观察组行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方案.术后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睡眠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VAS得分相比明显得分较低,对照组t1为(2.13±0.68)分,t2为(3.34±0.42)分;观察组t1为(1.40±0.21)分,t2为(1.73±0.2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93,P<0.01;t=7.132,P<0.01),且术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较对照组要好(对照组AB级比例为81.70%,观察组AB级比例为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6.67%,观察组为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53,P>0.05).结论上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前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睡眠质量,药物作用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上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中的应用

    作者:欧运娇;傅爱风;钟丽平;许丽芳;农春花;刘吉惠;陈丹琼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上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骨科收治的78例上肢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效率高约25.65%,观察组在14 d之内治愈者达76.92%,而对照组仅4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上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使患者的压疮发生率降低,减少了患者的在治疗中的痛苦,可于临床上广泛推广。

  •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在上肢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张锡光;陆景华;张琛;柴绍强

    目的 探讨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在治疗上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上肢骨折20例,用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治疗,定期随访拍片.结果 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0个月,平均3~9个月全部愈合,达到骨板样骨替代、无骨髓炎、骨不连、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用于上肢骨折具有骨组织损伤小、固定牢固、方法 简单、愈合时间短、取出方便等优点.

  • 舒适护理在上肢骨折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就他们的疼痛度和满意度进行调查。方法将51例上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26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组照(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提高了满意度,减轻了疼痛度,让患者舒适的渡过术后疼痛期,值得临床推广。

  • 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应用于上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占霖森;兰允平;夏昌兴;余功敏;邵雪泉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2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麻醉前10min泵注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组麻醉前10min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术中泵注右美托嘧啶0.3μg/kg,观察2组手术结束前15min(T1)、术后3h(T2)、术后6h(T3)、术后12h(T4)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T2、T3、T4时疼痛程度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T1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时MAP、HR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T2、T3、T4时MAP、HR同观察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2、T3、T4时VA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术后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同对照组的24.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用药剂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帕瑞昔布钠用于上肢骨折超前镇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华;姚国华;吴桂兰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上肢骨折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上肢骨折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帕瑞昔布钠组)、B组(芬太尼组)、C组(对照组),A组帕瑞昔布钠40 mg、B组芬太尼1 μg/kg分别静脉注射,C组不给予任何药物,10 min后常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T0(入手术室时)、T1(麻醉后10 min)、T2(切皮时)、T3(手术30 min)患者单相动作电位(MAP)与心率(HR),采用VAS评分评价T4(术后2 h)、T5(术后4 h)、T6(术后8 h)、T7(术后12 h)患者静息与活动时疼痛程度.结果 三组患者入手术室时MAP与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1~T3时A、B组的MAP与HR明显低于C组(P < 0.01),T2、T3时A组的MAP与HR低于B组(P < 0.05或P < 0.01),术后T4~T7 A组静息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 < 0.05或P < 0.01),T5~T7 A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 < 0.01),T5~T7 A组静息时VAS评分低于B组(P < 0.05),T6、T7 A组活动时VAS评分低于B组(P < 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给药用于上肢骨折手术可减轻术中心血管反应,缓解患者术中、术后疼痛反应,且不良反应小.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17例分析

    作者:程劲;钟喜红;张雷;李京蔚

    肱骨干骨折是常见的上肢骨折,以往采取的钢板内固定往往伴有创伤大、易损伤桡神经、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等缺点.我院自2004年11月~2006年10月采用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17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克氏针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杨顺云;黎云冲

    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上肢骨折中发生率较高,骨折后均不稳定,因而容易发生损伤肱动脉、神经等并发症.虽然当今骨科骨折内固定水平及内固定材料的发展很快,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却大都仍采用克氏针固定.自2004年1月~2008年10月,作者采用肘外侧小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不稳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3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微创下内固定术与常规固定方法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丁童

    目的:探讨对比微创下内固定术与常规固定方法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微创组(A组,n=32)和传统组(B组,n=30)两组。比对其术中情况、术后腕关节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创口直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且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B组(P<0.05)。结论对上肢骨折患者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

  • 上肢骨折32例给予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小军

    目的:探讨上肢骨折给予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患者作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予观察组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给予对照组传统钢板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83.5±9.3)minvs.(92.5±8.6) min,术中出血量为(235.4±15.2)ml vs.(384.6±15.3)ml,骨折愈合时间为(11.5±2.4)周vs.(15.6±2.5)周,Harris评分(93.6±4.2)分vs.(83.5±5.8)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能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指征,减少术后并发症。

  • 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汉忠

    目的 观察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上肢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00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出血量、住院时间、运动生活能力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的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75,P<0.05).观察组出血量为(127.34±17.58)ml、住院时间为(11.7±2.8)周、运动生活能力恢复时间为(13.4±2.5)周,均优于对照组的(269.34±18.17)ml、(16.7±3.8)周、(18.9±4.5)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微创下内固定术具有显著疗效,其具有恢复快、固定效果好以及预后效果好的优点,值得在上肢骨折的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 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功能恢复的关系

    作者:潘玉兰

    随着社会工业、交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创伤骨科患者也随之大量增多.除少数上肢骨折外,创伤骨科患者多需长时间卧床,其心理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对治疗护理的配合与否、影响患处功能的恢复程度.据我们临床观察,良好心理状况有利于调动患者一切积极因素进行功能锻炼,从而达到大范围地恢复功能.

  • 临床舒适护理措施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独立能力的影响分析

    作者:高琨

    目的 分析临床舒适护理措施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独立能力的影响.方法 12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60例.甲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乙组实施临床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独立能力.结果 术后1、7 d及出院前乙组疼痛评分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独立能力评分为(84.2±2.5)分,乙组独立能力评分为(95.8±2.0)分;乙组患者术后独立能力评分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采取临床舒适护理,可显著减轻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增强其独立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 芬太尼复合液PCIA或PCNA用于上肢骨折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静;陈鸣洪;曹济宏;肖水平

    目的 观察上肢骨折手术后采用芬太尼复合液经臂丛鞘内患者自控镇痛(PCNA)的效果.方法 40例上肢骨折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臂丛鞘内患者自控镇痛组(PCNA组)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组(PCIA组)各20例.手术结束前20 min两组患者均予连接自控镇痛泵.PCNA组用0.125%罗哌卡因+芬太尼0.4 mg+氟哌利多5 mg复合液,总量100 ml;PCIA组用芬太尼0.8~1 mg+氟哌利多5 mg+生理盐水.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体质量、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A组SBP、HR与术前比较高;PCNA组循环无明显变化.术后4~48 h的VAS评分PCNA组低于PCIA组.结论 芬太尼复合液经鞘内PCA用药或经静脉PCA用药,安全有效,但鞘内用药的镇痛质量优于静脉用药组.

  • 骨关节创伤X线读片(2)

    作者:姚翰

    3 常见的上肢骨折3.1 锁骨骨折临床要点:肩下垂,头偏向伤侧,骨折部位软组织肿胀,剧痛,伤肢不能自主上举、后伸.X线表现主要为:错位、粉碎和青枝骨折,多发生在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其次为肩峰.青枝骨折表现为皮质皱折及不同程度的成角畸形.粉碎性骨折若骨折片刺破锁骨上血管引起出血可致软组织肿胀(图5,6).

  • 第十五讲推拿治疗骨伤科疾病(三)

    作者:吕选民

    第十节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五十肩、冻结肩等,是指以肩关节疼痛,功能活动明显受限,甚至肩部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伤科病证。女性多于男性,可单侧发病,亦可双侧同时或交替发病。肩痛是本病急性期的主症,关节僵硬是慢性期的主症,具有自限性,自愈期半年至两年不等。病因普遍认为与下列几项因素有关:①内分泌紊乱、衰老、营养失调引起局部组织退行性变;②肩部组织外伤或多次轻微损伤;③风寒外邪侵扰肩部;④肩部或上肢骨折、脱位后长期固定致肩部粘连;⑤继发于颈椎、心脏等疾病。

  • 骨科疾病围手术期输血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李卉

    骨科手术主要分为择期手术、限期手术和急诊手术三类,其中急性创伤属急诊手术,包括上肢骨折、手外伤、下肢骨折及关节损伤、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盆骨折、断肢再植等.

  • 右美托嘧啶用于上肢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彭云黔;杨国标;何丽

    目的 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 观察右美托嘧啶通过术后肌间沟置管持续泵注给药用于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肱骨骨折内固定术术后镇痛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0.2% 罗哌卡因+ 右美托嘧啶100 μg 组(DEX组),0.2% 罗哌卡因+ 芬太尼0.3 mg 对照组(FEN 组).每组药液总量均为100 mL,术后镇痛通过肌间沟置管持续泵注给药,负荷量2 mL,每小时持续泵注量2 mL,PCA 剂量2 mL,持续观察24 h,于术后第1、2、4、8、16、24 小时观察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非甾体镇痛药的需求、其他不良反应、VAS 评分、PCA 总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两者之比.结果 各组间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 > 0.05).而右美托嘧啶组VAS 评分明显低于其余两组.结论 右美托嘧啶用于神经丛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且无不良反应.

272 条记录 3/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