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王世平

    成人人工气道吸痰1 案例患者,男,63岁,因"COPD,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收入ICU监护.查体:体温37.2℃,脉搏128次/min,呼吸38次/min,血压18.4/13.1 kPa;患者面色及肢端明显发绀,呼吸极度困难,PaO2 6.67 kPa.立即行气管插管并接人工呼吸机支持,2 d后患者呼吸功能无明显改善,予以气管切开.患者喉头有痰鸣,双肺明显湿哕音,但自感痰液粘稠,难以咯出,予常规气管切开护理,及时吸痰.

  • 冲洗吸痰管生理盐水染菌情况调查

    作者:刘媛媛;王红梅;权晓莉

    目的 检测吸痰冲洗用0.9%无菌生理盐水染菌情况,探求合理、安全的冲管液更换时间和盛放容器.方法 采集EICU、RICU、ICU病室中需要吸痰患者床旁配置的开启铝盖玻璃瓶装生理盐水,调查其在使用的24h中6个时间点的染菌情况,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预冲管用的生理盐水24h均无细菌检出,吸痰后冲管用的生理盐水在每一个时间点均检出有致病菌污染,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污染程度逐渐加重.结论 吸痰预冲液使用开启铝盖后的瓶装生理盐水是安全的,且24h更换一次是合理的;但对于吸痰后冲管用的生理盐水好采用灭菌后的广口容器,每次使用前倾倒足量的冲管液,且容器24h更换较为适宜.

  • 改良吸痰装置在转运及应急情况中的应用

    作者:王静;汪佳盈;胡凯

    临床吸痰常用中心负压吸引器或电动吸引器进行吸痰,而转运途中若需要吸痰,则常应用50 mL注射器接吸痰管进行应急抽吸,但由于注射器头与吸痍管接口处不匹配,衔接不牢,效果较差,易污染手及吸痰管,无菌操作难以保证,且不能一人独立完成,负压大小也难以控制.为此,笔者采用电动吸乳器连接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效果良好,可在中心负压吸引器突然中断的应急情况中使用,现介绍如下.

  • 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作者:《护士继续教育手册》

    答: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很多,主要有鼓励病人活动,协助病人进行有效咳嗽,体位引流及胸部拍打、给氧、吸痰等。以上护理措施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以达到恢复、维持正常呼吸及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 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吸痰治疗4例重症肺炎

    作者:沈锋;刘媛怡;刘颖;刘明;唐艳;程玉梅;付江泉;汪颖;李亮,王迪芬

    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在ICU危重病患者的诊治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1].2008年5月~2011年2月利用纤支镜经人工气道引导吸痰协助治疗了4例重症肺炎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肺炎 支气管镜 吸痰
  • 气管内湿化吸痰的护理体会

    作者:周爱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或肺性脑病患者往往存在严重肺部感染、痰液黏稠,如不及时除痰,痰液阻塞气道,患者将会有生命危险.笔者采用气管内湿化吸痰治疗患者22例,对通畅气道收到较好的效果,并为进一步救治争取了时间,现介绍如下.

  •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吸痰技巧探讨

    作者:江智霞;缪雪阳;陈中芬;赵玲芳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常因昏迷、呼吸衰竭、窒息而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后,吸痰是基本的护理操作,如何安全而有效的吸痰是护士共同关心的问题.现将我们的吸痰技巧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 尼卡地平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观察

    作者:殷税香;胡丽娟

    全麻病人术毕时吸痰、拔管等刺激常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甚至脑血管意外[1].我们用尼卡地平预防拔管期间心血管副反应,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支纤镜吸痰治疗肺不张8例报告

    作者:袁世璋;甄运寰;张舰

    肺不张系因支气管腔内阻塞、腔外压迫或支气管断裂所致.痰液阻塞支气管是胸外伤、开胸术后肺不张的主要原因.我们自1995年4月至1998年2月用支纤镜吸痰治疗8例病人,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宗辉;杨辉;唐玉珍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5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管吸痰,观察组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血液指标及血气指标.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时pH值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PCT、WBC水平,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 吸痰前予以大剂量气道湿化液对预防气道阻塞36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小芸

    目的:探讨气管置管病人吸痰前予大剂量气道湿化液对预防气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气管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吸痰前给予小剂量湿化液1~3ml湿化气道,观察组患者吸痰前给予大剂量湿化液5~10ml湿化气道。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湿化过程中,观察组对血氧饱和度造成的影响居较低水平,而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吸痰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粘膜损伤、刺激性咳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置管病人吸痰前予大剂量气道湿化液对预防气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吸痰的护理体会

    作者:高凤梅;马亚萍

    气管切开术是目前急救医疗中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危重患者牛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吸痰是气管切开术患者应用的基本的护理技术.

  •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感染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月姣;胡林林

    目的 总结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 以我院接收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感染加上优质临床护理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经鼻气管插管的护理

    作者:范丹丹

    通过对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护理中应掌握呼吸道的管理、合适的体位、固定气管插管、合理的气管湿、正确地吸痰、做好口腔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加强心理护理。
      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常用的手段,尤其是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因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痰不畅,严重影响其通气功能,经鼻气管插管具有创伤小,病人易接受的特点,可延长气管插管置管时间。

  • 一次性痰液收集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郭立娜;吴爱玲;高燕

    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病人呼吸道阻塞、抢救窒息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常用墙壁式负压吸引器,在为病人吸痰后,引流瓶需要浸泡、清洗、消毒各管道,消毒比较繁琐,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易发生院内感染,自2012年1月我科应用一次性痰液收集袋后,效果良好,具体用法介绍如下。

  • 晚期肿瘤患者气管内留置吸痰管的临床体会

    作者:李立霞;王红伟;金丽珍;于翠红;李建颖

    目的:观察经鼻置入吸痰管至气管内留置吸痰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对发生肺部感染的晚期肿瘤患者,在拒绝使用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情况下,经鼻置入吸痰管至气管并留置为患者吸痰,观察吸痰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气管内留置吸痰管简单、经济、安全,既改善了患者的通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可以使用气管内留置吸痰管改善患者通气情况。

  • 颅脑损伤患者吸痰前后动脉血气结果分析

    作者:周蔚;胡建华;黄建平;万向农

    目的 观察颅脑损伤患者吸痰前后动脉血气结果差异,为临床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干预措施制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颅脑损伤患者30人,于吸痰前及吸痰后即刻采集病人动脉血液,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查动脉血各项指标.结果 吸痰后,颅脑损伤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和二氧化碳总量下降,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升高.结论 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吸痰呼吸道干预,能改善患者呼吸道状况,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对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 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吸痰方法探讨

    作者:张振英

    目的 探讨不同的吸痰方法,从而有效地清除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方法 对47例气管插管病人均采用常规法和呛咳法两种方法吸痰,呛咳法要求:吸痰管带负压进入气管插管,随吸痰管插入深度调节负压,适时安全吸痰,适度气道湿化.常规法按临床一般方法进行吸痰.将两种方法吸出的痰量,痰液性状及吸痰前后20 min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在吸出的痰量,痰液性状和SpO2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P<0.01),呛咳法吸出的痰多且粘稠.吸痰后SpO2明显高于吸痰前和常规法.结论 呛咳法吸痰能充分吸出气道深部的痰液,可以有效防止气道阻塞,改善通气功能.

  • 兰地洛尔预防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效果观察

    作者:高雁华

    目的 观察兰地洛尔在拔管期预防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后行左侧桡动脉穿刺以备抽血用.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吸入异氟醚、复合芬太尼及维库溴胺维持麻醉.术毕具备拔管指征时,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兰地洛尔组,持续监测并记录给药前和给药2、4、6、8 min的SBP、DBP、MAP、HR,同时每组随机选择10例病人抽取动脉血3 ml,在4℃ 3500 r/min离心,分离血浆-25℃保存,采用荧光法测定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去甲肾上腺,肾上腺素).结果 兰地洛尔组于用药后2min,SBP、MAP明显下降(P<0.05).气管内吸痰、拔管时略有升高.但与刺激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HR仅吸痰时轻度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拔管期的SBP、MAP、HR均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静注兰地洛尔0.5~1 mg/kg可安全有效缓解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减少心肌缺血和耗氧量.

  • 减轻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郭亚君

    负压吸引吸痰是气管切开患者经常进行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但是在常规吸痰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患者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严重时町出现胸闷、气促,甚至呼吸暂停.患者表情痛苦,烦躁,床旁心电监护仪显示与吸痰前比较,患者心率增快、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增高、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一些减轻气管切丌患者吸痰过程中不适的尝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238 条记录 56/62 页 « 12...53545556575859...616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