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性介入诊疗中并发症的分析

    作者:龚辉;缪玉兵

    放射介入诊断及治疗是医学影像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已在我国蓬勃发展,随之而来其并发症也日渐增多.为了能在术中、术后及时发现,正确判断、处理,并尽可能地防止其发生,并能吸取经验教训.现将我院自1999年~2005年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的各类介入诊疗患者850例,其中580例实施动脉栓塞、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等治疗,发生的并发症29例,分析总结如下.

  • 副肝静脉支架置入治疗布加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祁志;张庆桥;徐浩;祖茂衡;顾玉明;刘洪涛;高志康;王洵;吕墩涛;黄乾鑫

    目的 探讨副肝静脉(AHV)支架置入治疗布加综合征(BCS)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BCS伴AHV开口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施行了AHV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其中13例经右颈静脉途径、5例经右股静脉途径、2例经皮经肝联合经右股静脉途径行AHV开通术.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观察AHV支架通畅情况,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首次及再次通畅率.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开通AHV,支架置入术后造影示AHV血流均通畅.AHV-下腔静脉压差由术前平均(19.2±4.8)cmH2O(1 cmH2O=0.098 kPa)降至术后平均(4.5±1.9) 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9,P<0.01).术中球囊扩张致AHV破裂出血1例,行覆膜支架置入后治愈.20例患者随访1 ~ 80个月,平均(32.1 ±27.4)个月.AHV支架再狭窄5例,经再次球囊扩张治疗成功.术后1、3、5年首次通畅率分别为100%、85.1%、74.5%;再次通畅率分别为100%,90.9%,90.9%.1例于术后3年死于肝衰竭.结论 AHV支架置入治疗BCS安全、有效,可获得较好的中远期疗效.

  • 合金支架移位伴巨大前列腺一例报告

    作者:孙晓俊;李景敏;张讯

    患者,男,80岁.5年前因良性前列腺增生,同时患有多发性脑梗塞,右侧上下肢体屈曲痉挛,在外院行钛镍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排尿症状缓解.1年前患者再次出现尿频,尿线变细,伴有剧烈的排尿痛.留置导尿2个月.

  • 腔内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一例报告

    作者:裴琼;王存龙;姚绍鑫;陈沛林

    我院2001年2月收治移植肾动脉狭窄1例,行球囊血管成形加Strecker网状支架置入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患者,男,51岁.多囊肾慢性肾功能衰竭,3个月前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前血压16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30 d出现头痛,头晕,尿量700~1 000 ml;体检血压280/180 mm Hg,体重81 kg,移植肾区可闻及血管杂音;血BUN 12.9 mmol/L,Cr 203 μmol/L.入院后予贝那普利(洛丁新)20 mg/d、硝苯地平(拜心同)120 mg/d、硝普钠15~20 μg/mim持续泵入血压降至200/140 mm Hg.14 d后肾功能无好转.B超示移植肾10.5 cm×5.0 cm.动脉造影显示髂内动脉与移植肾动脉吻合口狭窄,狭窄率95%,狭窄长度0.8 cm,近移植肾端可见串珠样改变,管壁不光滑.诊断为移植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

  • 前列腺沟切加网状支架置入术在高危前列腺增生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夏焱森;张青汉;叶绪龙;董能本;潘卫兵;彭伟;桂定文;陈小刚

      自1998年5月~1999年12月,采用前列腺沟切加镍钛形状记忆合 金网状支架(以下简称支架)置入术治疗24例以前列腺中叶增生为主伴急性尿潴留的高危病 人,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年龄69~86岁,平均78岁。排尿困难病程 1~4年,均为发生急性尿潴留后1~6 h入院。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34~35分 ,直肠B超前列腺中叶均呈半球形向膀胱内突出,前列腺尿道长度3.6~4.6 cm,膀 胱剩余尿量125~410 ml。24例中合并高血压11例(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4例、高血压性心脏 病3例、冠心病2例、心包积液1例、慢性心衰1例),下尿路感染4例(其中因感染并 膀胱内大出血1例),梗阻性肾积水并慢性肾功能 不全4例,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肺功能不全3例,糖尿病2例。

  • 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常规护理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作者:张惠;张静;刘锦屏;赵敏霞

    本文总结2009年1月~2012年2月66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护理经验,并发症5例(7.6%),包括术后支架近端逆行性夹层而导致冠脉严重缺血死亡1例、脑梗死1例、截瘫1例、左上肢缺血1例、内漏1例.死亡率1.5%(1/66).65例随访6个月~1年,支架无移位,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

  • 急诊动脉溶栓和应用颈总动脉内支架成功抢救1例年轻缺血性脑梗死

    作者:李小刚;李选;樊东升;傅军;孙阿萍

    目前,急性脑梗死一致公认的治疗方法有2种:卒中单元,即综合处理;溶栓疗法.溶栓疗法包括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2种.颅内血管内支架的应用已有报道[1~3] .本文就脑血管溶栓后同时直视下动脉扩张成形支架置入术成功抢救1例年轻急性脑梗死的初步体会报道如下.

  • 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附40例报告)

    作者:苑超;张望德;原标;邢彤;李谈

    目的总结我科40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经验. 方法 2000年10月~2002年7月40例颈动脉狭窄行腔内成形、支架置入术,共放支架43个,其中Wallstent支架39个,Smart支架4个.应用脑保护装置5例. 结果所有病人都完成支架置入,颈内动脉口都恢复到4mm以上.术中出现轻度卒中2例,较重卒中2例:1例术中出现左眼视野缺损,3月后仍有残余症状;1例术中出现意识丧失、右侧肢体偏瘫,经救治神志恢复.并发症发生率10%(4/40),严重卒中发生率5%(2/40),应用脑保护装置的病人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用脑保护装置时安全保证更高.

  • 双侧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

    作者:黄必润;李震;刘仕睿;张林枫;化召辉;李浩;马珂;曹辉;汪忠镐

    目的 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在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应用双侧CEA或联合CEA、CAS的手术技术重建颈动脉血流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一期给予症状侧CEA,1例双侧均无症状患者行狭窄程度较重侧CEA.对侧颈动脉斑块间隔2~4周后二期处理.结果 21例患者共施行CEA 39例次,CAS 3例次,均顺利完成.18例(90.5%)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减少.3例(9.5%)出现过度灌注综合征.21例患者均获随访,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未发现术后再狭窄病例.结论 对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以双侧CEA为主、联合CEA和CAS的分期血流重建能降低手术风险.

  • 术中门静脉支架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门静脉恶性狭窄一例

    作者:吴文川;符伟国;靳大勇;秦新裕

    患者 女性,29岁,因"中上腹不适1年半,腰背痛半年"于2006年7月5日入院.入院前1年因梗阻性黄疸于外院行ERCP检查,诊断为胆总管下端狭窄,行胆总管支架置入术,术后黄疸消退.

  • 颈动脉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术后血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变化的实验与临床观察

    作者:刘加春;王大明;钱江南;李雅国;王利军;姜学丽;翟乐乐;陆军;祁鹏

    目的:观察小型猪颈动脉球囊扩张前后和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扩张、支架置入术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选取12头广西巴马小型猪,分别于颈动脉球囊损伤前、损伤后2周和3周检测静脉血血清中NO和ET的浓度.同样方法检测1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术后静脉血及支架置入处动脉血血清中NO和ET的浓度.结果:小型猪颈动脉损伤后2周NO浓度较损伤前显著降低(P<0.05),ET浓度较损伤前升高,但无显著差异;损伤后3周ET浓度明显升高(P<0.01).支架置入患者中,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6 h周围静脉血的NO浓度和同一时间点的ET浓度变化差异均尢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型猪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可观察到NO降低和ET升高,可能与猪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相关;人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NO、ET的变化及其在术后动脉冉狭窄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 右心室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作者:张竞超;宋晓东;郭龙辉;李光峰

    患者女,42岁。胸闷、气促20余天,活动后加重10余天。无其他特殊不适。查体:血压128/86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80次/min。心律整齐,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4/Ⅳ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内20 mm ×14 mm实质高回声光团,蒂似附着于侧壁,随心脏收缩运动呈摆动状(图1)。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3年前于当地医院行子宫瘤剥除术;1年前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肠粘连松解术+右侧附件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输尿管支架置入术。8个月前在我院行右肾及右输尿管切除术。

  • 乳腺癌术后30年转移只累及食管1例

    作者:盛银良;李向楠;赵松;齐宇;赵佳;朱登彦;吴恺

    患者女,76岁,间断进展性吞咽困难2年。查体:右侧乳腺缺如,右侧前胸壁见一长约8 cm的手术瘢痕,双侧腋窝、锁骨上及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患者1982年4月因乳腺癌于外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未行放化疗。2年前因吞咽困难,查胃镜示距门齿28 cm 处见黏膜粗糙,腔狭窄,活检病理示食管黏膜慢性炎。上消化道造影示食管中段管腔狭窄长约90 mm,管壁略僵直,黏膜尚连续,未见明显充缺(图1)。胸部CT示食管管壁中上段稍向心性均匀增厚,管腔狭窄,右侧乳腺癌术后改变,考虑为食管良性狭窄(图2)。其间反复复查胃镜、上消化道造影和胸部CT均提示食管良性狭窄,较前加重。曾于2013年8月行食管可回收支架置入术,2个月后取出支架,吞咽困难缓解。5天前吞咽困难加重,复查胃镜、胸部CT提示较前食管狭窄加重。 PET-CT示右侧乳癌术后改变,食管向心性增厚仍考虑食管良性狭窄。患者曾4次活检均未见肿瘤细胞,均为慢性炎症,临床仍不能排除食管恶性肿瘤可能。

  • 镍钛合金支架对放射剂量分布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迪;涂彧;许锡元

    在疾病的治疗中常会遇到体内空腔器官(如食管、气管、血管、胆道)受侵、被压迫形成狭窄或术后形成局部缩窄,置入支架后可以实现管腔再通,缓解阻塞.各种支架置入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3],支架的材料(不锈钢、镍钛合金)和种类(壳形、网形、环形)也在不断变化.一部分体内有金属支架的肿瘤患者在进行放疗时,由于金属支架的存在,导致射线的剂量分布发生变化.支架的材料通常为镍钛合金等金属,其密度远大于人体的各种组织密度,高能X线或γ线在照射支架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反射作用,另一方面在轰击金属原子时产生次级电子从而造成支架周围剂量的不均衡性,支架内的空腔也会对剂量分布作出贡献,对靶区剂量产生一定影响,可能造成支架周围组织的不足或过量照射,形成剂量冷点或热点.对肿瘤组织照射剂量不足导致肿瘤未控或复发,对正常组织照射过量会造成损伤增加.究竟由于支架存在而产生的放射剂量偏差会达到何种程度,是否会产生临床意义,国内外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在进行了各自的实验后,分别得出了一些结论.

  • 胆管引流术或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于平;戴定可;钱晓军;翟仁友;王剑锋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已成为恶性梗阻性黄疸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与胆管引流术相关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直接影响着胆管引流的效果及患者的术后生存状况,因此,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我们收集了我院行胆管引流术或支架置入术治疗的4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进行了分析.

  • 症状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莫大鹏;叶强;王博;马宁;高峰;孙萱;宋立刚;缪中荣

    目的:评价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行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32例,使用Apollo或Winspan支架系统进行血管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种支架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的改善情况、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中、长期随访结果。结果32例均获得技术成功,患者脑缺血症状明显缓解。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长度为4~13 mm,平均(7.2±2.9)mm,狭窄率从置入术前(82±7)%降至术后(24±7)%;围手术期并发症1例(3.1%)。26例获得DSA随访,6例失访。随访7~2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6±7)个月。随访期间发生脑出血1例,脑梗死1例,无一例死亡。有4例随访时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其中3例使用Winspan 支架,且其中1例为症状性;另1例使用Apollo支架。结论应严格筛选患者,尤其注意病变长度,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术后高灌注脑出血的风险评估

    作者:狄云海;张磊;戴冬伟;洪波;黄清海;许奕;刘建民

    目的 评估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高灌注脑出血(IICH)发生的风险.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接受CAS治疗的210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 ~ 99%)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3.3%)术后发生了HICH.评估患者临床基线、影像学特点与HICH之间的关系.患者术前均接受脑CT灌注检查评估,定义脑血流量达峰时间(TTP)指数为患侧与对侧TTP的比值.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Poisson检验. 结果 HICH组和无HICH组TTP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0.10比1.30±0.15,t=4.461,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TTP指数>1.22可作为预测HICH的危险因子(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5.9%). 结论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若术前TTP指数>1.22,提示在CAS后发生HICH的风险较高.

  • 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的分析

    作者:马妍;宋刚;王旭;李龙;程磊;任小鲁;王亚冰;谌燕飞;华扬;焦力群

    目的:探讨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共775例,经DSA确诊为椎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治疗后超声随访1~106个月,中位数12个月。根据支架内是否发生再狭窄(狭窄率≥50%),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234例和未再狭窄组541例,并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COX分析,分析导致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1)775例患者中,手术成功率和技术成功率分别为99.87%(774例)和99.48%(771例)。围手术期内,2例(0.26%)术后脑出血,其中1例(0.13%)死亡;4例(0.52%)术后出现脑梗死症状,失访117例。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共发生234例,再狭窄发生率为35.89%(234/652)。187例(79.91%)再狭窄发生在术后12个月内。(2)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血管直径越小,越容易导致术后再狭窄的发生(P <0.01);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相比,再狭窄风险显著降低(HR=0.532,95%CI:0.397~0.713, P<0.01)结论术后血管直径越小越容易导致术后再狭窄,药物洗脱支架能有效预防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

  • 自发性颈动脉夹层的药物及血管内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孙钦建;刘昌云;蔡艺灵;焦力群;屈传强;郑兴月;陈枝挺;崔永强

    目的 探讨自发性颈动脉夹层(CAD)的药物及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汇总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福建省立医院、解放军第三○六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诊治的C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2例.其中29例采用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5000 U 皮下注射,1次/12 h,治疗5~7 d,后改为口服华法林,出院后继续服用3个月).3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1例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3个月;1例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治疗3个月;1例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6个月,仍有卒中发作,再联合氯吡格雷(75 mg/d)治疗3个月].7例给予支架置入术.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 (1)29例行抗凝治疗的患者中,20例有效,9例无效.无效者中6例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共治疗了6支血管、置入12枚支架),手术均成功,术后CAD病变完全消失.3例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患者中,2例有效(其中1例为夹层动脉瘤,置入1枚覆膜支架,动脉瘤消失),1例无效.(2)32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0分的有7例(21.9%,均为TIA患者),1~3分的有15例(46.9%),≥4分的有10例(31.2%).出院时0分的有12例(37.5%),与入院时比较,评分无变化的有13例(40.6%);7例评分呈不同程度下降.32例无一例发生颅内及外周出血.(3)6个月时行CTA或DSA检查,4例病变的颈动脉闭塞;27例CAD消失,管腔通畅;1例夹层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完全消失.结论抗凝治疗是CAD的首选治疗措施,抗凝治疗无效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 颈内动脉岩骨段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脑出血一例

    作者:刘义锋;焦力群;高鹏;王亚冰

    患者男,65岁.因“右上肢麻木4个月,双下肢力弱3个月”于2015年12月2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4个月前突然出现右上肢麻木,在当地医院就诊,头部MRI显示左顶叶分水岭区梗死,经口服阿司匹林、牛黄降压片、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静脉输注依达拉奉等治疗后症状减轻.随后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岩骨段重度狭窄.

753 条记录 7/38 页 « 12...45678910...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