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疫苗蛋白体佐剂的研制

    作者:吴秀芳;王栋;邢丽;于三科;王希良

    蛋白体(proteosomes)是由B群2b型脑膜炎双球菌外膜蛋白中3个孔道蛋白形成的囊泡样大小不同的毫微粒结构体,具有疫苗投递载体和佐剂的特征.近几年,国外蛋白体佐剂应用在很多疫苗的研制中,并且具有突破性的进展,主要用于鼻内接种疫苗.本研究选用B群2b型脑膜炎奈瑟双球菌29353菌株,以不同培养条件优化蛋白体的提取,从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某方面检测蛋白体作为疫苗佐剂的可能性,为研制黏膜疫苗提供安全可靠的佐剂.

  • 肠黏膜屏障研究进展

    作者:武金宝;王继德;张亚历

    肠黏膜屏降是机体屏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黏膜屏障由肠黏膜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组成,各自具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分子调控机制和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同时又通过各自的信号通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防御外来抗原物质对机体的侵袭,消化系统疾病和一些非消化系统疾病常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可以进一步加重原发疾病的病情,甚至诱发多脏器功能不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形成恶性循环,危及生命.因而深入研究肠黏膜屏障必将有助于通过对这些分子调控信号通路进行干预,从而达到防治肠道相关性疾病,筛选有效的黏膜疫苗,为开发新药物提供特异的作用靶点.

  • 脂质体作为免疫佐剂的应用进展

    作者:耿叶慧;杨丽;毕殿洲

    目的 概述脂质体作为免疫佐剂的应用进展.方法 检索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脂质体作为免疫佐剂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综述了脂质体在黏膜疫苗、DNA疫苗中的应用,以及病毒小体的应用进展.结论 脂质体在黏膜疫苗、DNA疫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病毒小体在开发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中具有巨大的潜能.

  • 黏膜疫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王志明;孟雅娟;贺丞;高健

    目的 黏膜系统是引起传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的主要渠道,而通过黏膜途径免疫的疫苗能够在病原体入侵的初阶段产生免疫保护作用,更加经济有效.笔者对黏膜疫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检索CNKI,Pubmed数据库文章中以“黏膜疫苗,黏膜佐剂,黏膜微粒递送载体”或“mucosal vaccine,mucosal adjuvant,mucosal particulate delivery vector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结果 灭活或减毒黏膜疫苗以及一些新型疫苗如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病毒小体疫苗等已有批准上市的疫苗品种,相关研究工作还在不断进行.目前许多研究都在探寻黏膜疫苗中安全有效的佐剂和疫苗递送载体,它们能够以不同作用机制加强黏膜疫苗诱发产生的免疫保护作用.微粒递送载体的组成、大小、表面化学性质及其连接的功能配基对它作为递送载体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几种微粒递送载体目前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结论 虽然黏膜疫苗的研究与开发还面临着众多的困难与挑战,黏膜疫苗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将给黏膜疫苗的开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脾淋巴细胞持续性免疫应答

    作者:孟晓丽;殷国荣;吴静;唐旭;马广源;张杰

    目的 观察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方法 9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 μl/只(20μg可溶性速殖子抗原+1μg霍乱毒素)滴鼻免疫2次(间隔2周),对照组以PBS滴鼻.分别于末次滴鼻后第1,2,3,4,6,8,10,12周处死小鼠,脾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免疫组小鼠于第1,2周脾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CD4+T细胞增生为主,第1,2,3,4,6周增生显著(P<0.01),CD8+T细胞水平在第2,3周也有增生(P<0.05),CD4+/CD8+比值第6周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性免疫应答,且可持续较长时间.

  •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的黏膜相关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动态变化

    作者:刘晋平;孟晓丽;殷国荣;杨亚波;刘红丽;吴静;唐旭

    目的 探讨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的黏膜相关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取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 μl/只滴鼻免疫,对照组以PBS滴鼻.滴鼻2次(间隔2周)后,分别于第1、2、3、4、6、8、10、12周处死小鼠,分离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Peyer结(PP)和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制备淋巴细胞悬液,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实验组NALT、PP和IEL的T淋巴细胞均显著增生,PP和IEL的T淋巴细胞第2周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NALT的T淋巴细胞于第1、2、6、8、12周显著增生,PP的T淋巴细胞数于第1、2、3周显著增生,IEL于第1~4周显著增生.NALT和PP中主要以CD4+T细胞增生为主,肠IEL以CD8+T细胞增生为主.结论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鼻相关淋巴组织和肠相关淋巴组织T淋巴细胞明显增生,同时诱导其向不同亚群分化.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黏膜疫苗

    作者:余传霖

    在以往的20年间,有关发展艾滋病疫苗的研究曾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进展不大,通常诱生基于抗包膜抗体的疫苗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一般认为,细胞免疫应答,特别是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抑制细胞和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控制上是必需的.因此能诱生细胞免疫应答的疫苗在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播散上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有关黏膜疫苗的理论、艾滋病黏膜疫苗的种类以及经口免疫耐受性问题,并提出艾滋病应当视为一种自身免疫病,故抗炎症或免疫抑制药物应用似有其可取之处.

  • 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增强柯萨奇病毒DNA疫苗黏膜免疫及预防小鼠心肌炎的作用

    作者:岳艳;胡林昆;徐薇;熊思东

    本研究在已建立的柯萨奇病毒B3型(CVB3)黏膜疫苗chitosan-pVP1基础上,引入C家族趋化因子,即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TN),以期诱导更强的黏膜免疫应答,获得更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将pLTN与pVP1各50 μg混合后,与chitosan形成共聚复合物,隔周滴鼻免疫小鼠,共4次;末次免疫后2周,检测血清IgG、粪便IgA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同时,以3 LD50/0.1 ml CVB3腹腔感染小鼠,7 d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及心肌病理学改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hi-(pVP1+pLTN)可显著提高CVB3特异性血清IgG水平、粪便IgA水平以及增强肠系膜淋巴结特异性CTL应答.病毒攻击后,chi-(pVP1+pLTN)组心肌炎发病率仅为16.7%,显著低于chi-(pVP1+pcDNA3.1)组的33.3%.心肌组织病理显示,chi-(pVP1+pLTN)组心外膜下仅有轻微炎症,而chi-(pVP1+pcDNA3.1)组除心外膜下有较多淋巴细胞聚集外,心肌内尚有少量炎症浸润和坏死灶.结果提示,LTN与VP1质粒经chitosan共包装后进行滴鼻免疫,可增强CVB3特异性黏膜免疫应答,更有效地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 黏膜免疫佐剂及抗原呈递系统研究现状

    作者:岳丽琴;沈叙庄;杨永弘

    经济、稳定、高效的黏膜疫苗是目前疫苗研究的新方向,其中,黏膜免疫佐剂及抗原呈递系统是黏膜疫苗研究的重点之一,安全有效的免疫佐剂及抗原呈递系统可大大提高黏膜免疫的效果.

  • 黏膜疫苗及其佐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孟晓丽;殷国荣

    黏膜疫苗可以通过激活机体黏膜和系统的免疫应答而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还可通过诱导抗原特异性的黏膜耐受而选择性地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及感染性的免疫病理紊乱等.无论是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还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黏膜疫苗都离不开黏膜佐剂或抗原运输载体.该文从黏膜部位的基本结构出发,探讨了设计黏膜疫苗所必需之处,重点介绍了黏膜佐剂或抗原运输载体的新研究状况.

  • 艾滋病与肠道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杰;高峰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以全身性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传染病.HIV病毒通过各种途径如肠黏膜上皮进入人体后,导致肠黏膜功能障碍,肠道微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出现肠道相关症状.此文就AIDS与肠道微环境变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鼻内免疫小鼠抵抗弓形虫感染作用的观察

    作者:殷国荣;孟晓丽;马广源;马晓明

    目的 观察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肠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及其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方法 BALB/c小鼠52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只),免疫组小鼠用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每毫升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1 mg,霍乱毒素50μg)20μl/只滴鼻免疫2次,间隔2周;对照组用等剂量PBS滴鼻.末次免疫后14 d,各组处死6只,摘眼球取血(0.5~1 ml);取直肠内粪便(4~5粒),ELISA测定血清IgG和粪IgA抗体;分别计数脾组织、派伊尔集合淋巴结(PP)和肠上皮淋巴细胞(IEL),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感染各组其余小鼠,30 d后颈椎脱位处死,计数肝、脑组织速殖子虫荷.结果 免疫后14 d,免疫组小鼠血清IgG和粪IgA抗体水平(分别为0.224和0.371),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041和0.037)(P<0.05),脾、PP和IEL中T淋巴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生(P<0.01),其中脾、PP中CD4+、CD8+T淋巴细胞增殖显著(P<0.05),IEL中以CD8+T细胞为主,增殖显著(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5).攻击后30d,免疫组小鼠存活率(85.0%)显著高于对照组(45.0%)(P<0.05).免疫组肝、脑组织速殖子数比对照组分别减少86.3%、8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鼻内免疫小鼠,能有效诱导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小鼠存活率显著提高,肝、脑组织虫荷显著降低.

  • 不同剂量STAg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

    作者:孟晓丽;殷国荣;刘红丽;石蓉;张宇斌;马秀瑞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滴鼻免疫小鼠诱导抗弓形虫感染作用,确定STAg滴鼻免疫佳剂量.方法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分别用5μg、10μg、20μg、30μg STAg/只滴鼻免疫小鼠2次,间隔2周,对照组用PBS滴鼻.末次免疫后第14d,用4×104个速殖子/只灌胃攻击全部小鼠,观察小鼠健康和死亡情况,记录体重.攻击后第30d检测粪便IgA和血清IgG,计数脾、脑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分离并计数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IEL).结果20μg和30μg组小鼠存活率高于5μg、10μg及对照组.攻虫后对照组小鼠体重逐渐降低,而5μg组,10μg组(P<0.05),20μg组(P<0.05)和30μg组(P<0.05)小鼠体重仍呈增高趋势.20μg和30μg组脾、脑组织内虫荷(速殖子数)显著低于5μg、10μg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粪便IgA,血清IgG及IEL数量高于对照组.结论不同剂量STAg滴鼻免疫小鼠均可诱导抗弓形虫感染,20μg或30μgSTAg滴鼻免疫可诱导更有效的抗弓形虫感染保护作用

  • 制备肠道病毒71型黏膜疫苗的初步探索

    作者:李志会;岳盈盈;宋楠楠;李鹏;孟红

    目的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肠道病毒71型衣壳蛋白VP1基因重组入枯草芽胞杆菌基因组,进而将VP1蛋白展示在其芽胞表面制备EV71黏膜疫苗.方法 将枯草芽胞杆菌CotB基因与VP1基因连接后插入整合质粒pDG1662,得到重组质粒pDG1662-CotB-VP1,电转化法转化枯草芽胞杆菌1A771,抗生素抗性筛选,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鉴定VP1基因重组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VP1基因成功重组入枯草芽胞杆菌基因组中,VP1蛋白在芽胞表面得到了有效表达.结论 EV71衣壳蛋白在枯草芽胞杆菌芽胞表面得到了有效表达,为研究EV71黏膜疫苗奠定基础.

  • 呼吸道黏膜免疫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柯婕婕;袁辉;聂国明

    儿童期机体免疫功能较脆弱,患严重感染和变态反应疾病的风险极大,尤以呼吸道感染常见,我国儿科呼吸道感染占儿科门诊患儿的60%左右,是儿童就诊和住院的常见原因之一[1].大多数病原体将宿主黏膜表面作为其感染的初入口,呼吸道黏膜表面积仅次于消化道,位居第二,且上呼吸道黏膜始终暴露于食物、共生菌、病原微生物、环境化学物质和过敏原等物质之下,所以呼吸道总是容易受病原微生物等异物入侵.

  •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肠IEL持续性免疫应答

    作者:殷国荣;孟晓丽;王海龙;石蓉;刘娟娟;管志玉

    目的采用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和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佐剂制备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观察经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的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IEL)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探讨其抗弓形虫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免疫原性好的STAg(20 μg/只)为抗原和CT(1μg/只)为佐剂滴鼻免疫,对照组以PBS滴鼻.滴鼻2次(间隔2周)后分别于第1、2、3、4、6、8、10、12周处死小鼠.制备肠IEL细胞悬液,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immunocytochemistry,ICC)检测CD4+T、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免疫后肠IEL显著增生,第2周达高峰,第1周至第4周(P<0.01)高于对照组.其中以CD8+T细胞增生为主,CD8+T细胞水平第2周达高峰,第1周至第6周增高显著(P<0.01),CD4+T细胞也略有增生,第2、3周(P<0.05)有显著性,CD4+/CD8+比值倒置,第1、2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肠IEL免疫应答,且可持续较长时间,在预防弓形虫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 STAg和霍乱毒素不同程序滴鼻免疫小鼠诱导抗弓形虫作用

    作者:殷国荣;孟晓丽;张建红;申金雁;刘红丽

    目的 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和霍乱毒素(choleratoxin,CT)佐剂不同程序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抗弓形虫感染能力,确定STAg和CT滴鼻免疫的佳程序.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1次、2次和3次免疫组,用20μgSTAg+1μgCT/只分别滴鼻免疫1次,2次或3次,前2次间隔2周,末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第14天,用4×104个速殖子/只灌胃攻击所有小鼠,观察小鼠健康及死亡情况,攻击后第30天处死,ELISA法检测血清IgG和粪便IgA,计数肝、脑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分离并计数派伊尔结(Peyer's patches,PP)和脾淋巴细胞数.结果 2次和3次免疫组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1次免疫组(P<0.05),肝、脑组织内虫荷显著低于1次免疫组(P<0.001),血清IgG和粪便IgA高于1次免疫组,PP和脾淋巴细胞数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STAg和CT佐剂滴鼻免疫2次或3次能有效诱导小鼠抗弓形虫感染.

  •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NALT和GALT黏膜部位的免疫应答

    作者:李珀;孟晓丽;殷国荣;张杰

    目的 观察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和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黏膜部位的免疫应答,探讨弓形虫黏膜疫苗能否在感染起始阶段有效诱导免疫应答.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和对照组,免疫组小鼠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μl/只(20μg STAg+1μgCT)滴鼻免疫2次(间隔2周),对照组PBS滴鼻.于末次滴鼻后14 d颈椎脱臼处死小鼠,ELISA测定粪便和鼻咽冲洗液IgA抗体水平:计数NALT、NC及PP、IEL淋巴细胞数,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免疫组小鼠粪便IgA和鼻咽冲洗液IgA抗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LT内淋巴细胞明显增生(P<0.05),其中CD4+、CD8+T细胞均有增生(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5).NC中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以CD4+T细胞水平为主(P<0.01).GALT部位PP淋巴细胞增生显著(P<0.01),主要以CD4+T细胞为主;而IEL以CD8+T细胞增生为主(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5).结论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NALT和GALT黏膜部位免疫应答.

  • 不同佐剂的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黏膜免疫应答

    作者:刘成芳;殷国荣;刘娟娟;管志玉;石蓉;张宇斌

    目的比较IFN-γ、蜂胶佐剂以及两种佐剂混合鼻内免疫辅助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增强机体黏膜免疫应答的水平,探讨两种佐剂联合应用的免疫效果.方法将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各15只):20μgSTAg,20μgSTAg+40μg蜂胶,20μg STAg+1 000U IFN-γ或20μgSTAg+40μg蜂胶+1 000U IFN-γ,均溶于总体积为20μl的PBS中,滴鼻免疫(10 μl/鼻孔),免疫2次,间隔14 d.末次免疫后第10天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攻击后第43天处死全部存活小鼠,比较各组小鼠肠黏膜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PP结T淋巴细胞数;检测小鼠粪便、鼻咽冲洗液、肺冲洗液、阴道冲洗液中弓形虫特异性sIgA含量.结果各佐剂组小鼠IEL、PP结T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STAg组,黏膜sIgA含量显著高于STAg组;蜂胶+IFN-γ联合组小鼠黏膜免疫应答水平高于单独佐剂组,其中显著高于蜂胶组(P<0.05).结论IFN-γ作为弓形虫黏膜疫苗佐剂的效应优于蜂胶,IFN-γ+蜂胶作为复合黏膜佐剂鼻内免疫效果优于两者单独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