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弓形虫复合粘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Peyer's patches持续性细胞免疫应答

    作者:孟晓丽;殷国荣;张建红;刘红丽;申金雁;李珀

    目的 以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和霍乱毒素 (cholera toxin,CT)佐剂制备的弓形虫复合粘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观察肠粘膜诱导部位Peyer's patches(PP)的细胞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探讨其免疫机制.方法 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STAg(20 μg/只)为抗原,CT(1 μg/只)为佐剂滴鼻免疫,对照组PBS滴鼻.滴鼻2次(间隔2周)后,每组6只小鼠分别于第1、2、3、4、6、8、10、12周处死.计数PP个数,制备PP淋巴细胞悬液,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结果 实验期间两组小鼠PP数目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免疫后PP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生,第2周达高峰,第1、2、3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CD4+T细胞增生为主,第1周~第8周高于对照组(P<0.01),CD8+T细胞第1周~第4周显著增高(P<0.01),CD4+/CD8+比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弓形虫复合粘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肠PP部位持续性的免疫应答,从而激活肠粘膜效应部位淋巴细胞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

  • 实验性防龋DNA疫苗pGJA-P/VAX在小鼠体内分布和表达

    作者:刘畅;樊明文

    本研究将实验疫苗经滴鼻免疫后定量PCR应用于检测不同时间DNA疫苗pGJA-P/VAX在小鼠体内各组织中的分布及其在接种部位与引流淋巴结内mRNA的表达情况,从而为DNA疫苗产生持续性免疫应答的机制提供试验数据,对该疫苗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安全性方面的试验资料.

  • 重组沙门菌表达结核分枝杆菌ESAT-6及其特异性免疫应答分析

    作者:张辉;刘柳;耿士忠;胡茂志;文科;潘志明;焦新安

    目的 分析重组沙门菌表达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分泌性蛋白ESAT-6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方法 将ESAT-6蛋白编码基因导入原核表达载体pYA3333中,构建重组质粒pYA33-esat.通过电穿孔法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菌X4550,获得重组菌X4550(33-esat).以每只105CFU剂量的重组菌滴鼻免疫C57BL/6小鼠,间隔18 d,在第2次免疫后10 d取免疫小鼠脾脏、肺脏、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MLN)及派伊尔淋巴集结(Peyer's patch,PP)细胞,以ESAT-6多肽作为刺激原,检测特异性的IFN-γ分泌细胞和IL-4分泌细胞.同时,运用CFSE方法榆测了体内抗原特异性CTL效应.结果 经沙门菌表达并运送的Mtb抗原ESAT-6能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在肺脏及PP细胞巾,检测到较高水平的IFN-γ和IL-4分泌细胞,免疫应答以Th1型为主.而在脾脏和MLN中,免疫应答呈现Th1/Th2混合应答.此外,体内CTL试验表明,重组菌能够诱导抗原特异的CTL效应,且特异性杀伤率为69.9%.结论 以滴鼻方式接种重组沙门菌,不仅能够诱导ESAT-6蛋白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还能激发特异的CTL效应,为结核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认识.

  • 双价痢疾工程疫苗经粘膜免疫动物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辉;高杰英;舒翠莉;彭虹;石辛甫;邢丽;陈志华

    目的探讨不同粘膜免疫途径对2株痢疾工程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方法用FSM-2117或FS-5416以4×107CFU/只分别经滴鼻、灌胃和小肠内免疫小鼠,3次免疫后7?d分离小鼠脾、派伊尔结(PP)、肠系膜中心淋巴结(MLN)、小肠淋巴细胞固有层(LPL)、鼻通道(NP)及NALT淋巴细胞,用BA-ELISASPOT法检测其特异性抗FSM-2117或FS-5416全菌抗原的IgA、IgG-ASC(抗体分泌细胞)数量. 结果 2株疫苗经鼻内免疫都诱发了鼻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以及代表系统免疫反应的脾淋巴细胞全菌抗原特异性IgA、IgG-ASC的显著增加(P<0.05和0.01).小肠内免疫后,可有效诱发肠粘膜局部以及脾淋巴细胞全菌抗原特异性IgA、IgG-ASC的显著增加(P<0.01),但不能刺激鼻粘膜局部淋巴细胞的特异性ASC反应. 结论 2株疫苗经鼻粘膜免疫均可诱导NALT和GALT及系统免疫反应的发生,是一个可行的免疫途径.

  • 免疫途径及侵袭蛋白表达对痢疾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辉;高杰英;石辛甫;邢丽;彭虹;舒翠莉;陈志华

    目的探讨免疫途径及侵袭蛋白表达对2株痢疾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方法 FSM-2117或FS-5416以4×107CFU/只分别经滴鼻、灌胃、肠内注射3种途径免疫小鼠,三免后7?d收集血清、小肠、鼻咽、肺、阴道冲洗液,ELISA法检测其中特异性福氏、宋内LPS IgA和IgG抗体(Ab)水平. 结果滴鼻和肠内免疫都能够诱生血清中双价IgA、IgG Ab显著升高,但仅滴鼻免疫组Ipa+株较Ipa-株升高显著(P<0.01).滴鼻免疫组同时诱生鼻咽、肺、小肠内特异性抗体升高,尤其是生殖道冲洗液内抗体升高极为明显;而肠内免疫组诱生小肠、肺冲洗液内特异性抗体升高,但鼻咽及生殖道冲洗液内抗体未见明显升高. 结论鼻粘膜免疫不仅诱导多个粘膜部位(特别是生殖道)的抗体反应,且能诱导系统免疫反应.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免疫途径.研究中发现侵袭蛋白表达在鼻粘膜部位能够显著加强系统特异性抗体生成,但在胃肠粘膜却无此作用.

  • 肺炎链球菌重组自溶酶(Re-LytA)滴鼻免疫小鼠的实验研究

    作者:甘慧泉;鲜墨;袁竹青;吴忠道;李明;周茂华

    目的 评价重组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自溶酶(autolysin,LytA)滴鼻免疫诱导小鼠抗Sp感染的保护性效果.方法 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出重组Sp LytA蛋白,以CpG作佐剂,对小鼠进行滴鼻免疫(A组).对照组(B组)用无菌盐水滴鼻;多糖疫苗组(C组)用23价多糖疫苗肌肉注射.于末次免疫后2周,用Sp分别以滴鼻和腹腔注射两种方式进行攻击感染.攻击之前采集血清和鼻咽灌洗液等样品,采用ELISA测试其抗体水平.滴鼻攻击后4 d,采集小鼠鼻咽灌洗液和肺灌洗液,进行Sp细菌计数;腹腔注射攻击后7 d内观察各组小鼠死亡情况.结果 B组未检测到LytA抗体和多糖抗体,C组多糖抗体阳性;A组LytA抗体(包括tgG、IgA、sIg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攻击后,A、C组小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和C组之间没有明显区别(P>0.05).滴鼻攻击后,A组鼻咽部灌洗液Sp细菌计数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Re-LytA滴鼻免疫可诱导实验小鼠产生一定的抵抗Sp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保护性的免疫力可能与sIgA相关.

  • 蛋白体佐剂及用于鼠疫F1-Ⅴ抗原的免疫效果

    作者:吴秀芳;谢应国;袁源;王栋;于三科;王希良

    目的 以蛋白体(proteosomes)佐剂,非共价结合鼠疫F1-V重组蛋白为免疫原,探讨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的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佐剂与鼠疫F1-Ⅴ重组蛋白为免疫原非共价结合,滴鼻免疫BALB/c小鼠4次后,采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F1-Ⅴ的IgG和IgA抗体及抗体亚型分类,并检测鼻咽、肺、小肠及阴道灌洗液中特异性抗F1-Ⅴ的黏液分泌型IgA;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鼻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细胞、脾淋巴细胞、肠系膜淋巴结及小肠PP结T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第4次免疫后7 d,用100 LD50的鼠疫141强毒株进行腹腔攻毒.结果 (1)以蛋白体为佐剂的鼠疫F1-V抗原与单纯的F1-V组相比,蛋白体疫苗组诱导血清IgG、IgA抗体显著升高(P<0.01),同时蛋白体疫苗组能诱导鼻咽、肺、小肠和阴道内多个黏膜部位特异性IgA抗体的产生,尤其是肺和生殖道冲冼液内抗体升高极为显著(P<0.01);(2)蛋白体疫苗组主要引起IgG1型抗体,主要诱导TH2型免疫反应;(3)蛋白体疫苗组NALT和SP中CD4+/CD8+比值比PBS对照有显著增高(P<0.01),MLN和PP中CD4+/CD8+比值与PBS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小鼠在100 LD50的鼠疫141强毒株腹腔攻毒后鼠疫F1-V重组蛋白组小鼠免疫保护率为0,而蛋白体佐剂疫苗组小鼠免疫保护率为67%.结论 以自制的蛋白体为鼠疫F1-V抗原的佐剂滴鼻免疫小鼠,蛋白体不仅提高鼠疫F1-V抗原的系统免疫应答,而且能诱导小鼠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局部黏膜免疫应答.蛋白体佐剂鼠疫疫苗对100 LD50的鼠疫141强毒株腹腔攻毒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这为鼠疫黏膜疫苗的研制提供候选材料,也为鼠疫黏膜疫苗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双价痢疾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持续性粘膜与系统免疫反应

    作者:舒翠莉;高杰英;彭虹;王华;陈洁;石辛甫;邢丽

    用双价痢疾疫苗(FSM-2117)滴鼻免疫小鼠后7、30和90 d,分别观测粘膜和系统免疫反应的变化.疫苗经鼻内免疫后7 d,诱发鼻咽、肺、胃肠道和生殖道等不同粘膜部位及血清中特异性抗福氏、宋内LPS IgA、IgG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特异性抗体水平在免疫后30、90 d明显下降,尤其是胃肠道和鼻咽部粘膜,但仍明显高于PBS对照组水平;疫苗滴鼻免疫后7 d,小鼠NALT、NP和PP淋巴细胞中CD3+ T细胞显著增加,其中以CD4+ T细胞增加为主,脾细胞中B22+细胞显著增加;4次免疫后30 d,NALT、NP和脾淋巴细胞出现上述变化,而4次免疫后90d,仅NALT和NP淋巴细胞出现同样变化.

  • BALB/c小鼠滴鼻免疫灭活SARS病毒对全身性免疫的影响

    作者:寇志华;张松乐;邢丽;李彬;赵光宇;王东勇;杨海荣;张强;周育森

    目的了解灭活SARS病毒滴鼻免疫小鼠对全身性免疫的影响.方法将5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免疫组小鼠每只免疫50μg的灭活病毒悬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PBS.分别在免疫的8 d和14 d处死小鼠,分离脾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观察其淋巴细胞表型;间接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抗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结果第8天脾脏的CD4+ T细胞的构成比增加 (P=0.027).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在第8天即开始发生改变,在第14天变化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CD4+,CD8+,CD3+ T细胞构成比和T/B比值显著降低 (P<0.05、0.01、0.01、0.01),同时CD45R/B220+细胞(B细胞)构成比显著增加 (P=0.000).但是此时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未能被检测到.结论在未应用佐剂的情况下,小鼠滴鼻接种灭活SARS病毒虽然可以导致诱导机体免疫细胞表型的变化,却未能诱导抗体的产生.

  •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脾淋巴细胞持续性免疫应答

    作者:孟晓丽;殷国荣;吴静;唐旭;马广源;张杰

    目的 观察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方法 9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 μl/只(20μg可溶性速殖子抗原+1μg霍乱毒素)滴鼻免疫2次(间隔2周),对照组以PBS滴鼻.分别于末次滴鼻后第1,2,3,4,6,8,10,12周处死小鼠,脾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免疫组小鼠于第1,2周脾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CD4+T细胞增生为主,第1,2,3,4,6周增生显著(P<0.01),CD8+T细胞水平在第2,3周也有增生(P<0.05),CD4+/CD8+比值第6周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性免疫应答,且可持续较长时间.

  • STAg、蜂胶和IFN-γ联合滴鼻免疫对小鼠抗体影响

    作者:刘成芳;殷国荣;赵云鹤;孔丽

    目的 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联合蜂胶和γ干扰素(IFN -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血清IgG,粪便、鼻咽冲洗液和阴道冲洗液中IgA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探讨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机制.方法 将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 μg STAg+ 40 μg蜂胶+ 1000U IFN -γ)滴鼻免疫,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滴鼻.分别于滴鼻2次(间隔2周)后第1、2、3、4、6、8、10和12周处死小鼠,收集血清、粪便、鼻咽冲洗液和阴道冲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G,粪便、鼻咽、阴道冲洗液中IgA抗体.结果 免疫组小鼠血清IgG,粪便、鼻咽、阴道冲洗液中IgA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gG水平第3周达高峰(吸光度A值0.257),第1、2、3、4、6周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5.87,P<0.05);粪便IgA抗体第2周达高峰(吸光度A值0.054),第2、3、4周明显高于对照组(F=5.32,P<0.05);鼻咽、阴道冲洗液中IgA第1周即达高峰(吸光度A值分别为0.0313,0.0533),之后逐渐降低,至第12周仍明显高于对照组(F =6.15,P<0.05).结论 STAg联合蜂胶和IFN -γ滴鼻免疫小鼠可诱导高水平特异性抗体,且可持续较长时间.

  • 弓形虫复合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肠淋巴细胞变化

    作者:刘成芳;殷国荣;赵瑞君;孔丽

    目的 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联合蜂胶和γ干扰素(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96只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以弓形虫复合疫苗(20 μg STAg+ 40 μg蜂胶+1 000 U IFN-γ)滴鼻免疫,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滴鼻;分别于滴鼻2次(间隔2周)后第1、2、3、4、6、8、10和12周处死小鼠,分离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免疫组小鼠IEL的T淋巴细胞增生第2周达高峰(2.27×105),之后逐渐降低;在第1、2、3和4周对照组T淋巴细胞数分别为(0.81×105)、(0.74×105)、(0.87×105)、(0.74×105)个,免疫组IEL中T淋巴细胞数分别为(1.79 ×105)、(2.27 ×105)、(2.07×105)、(1.69×105)个,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2,P<0.01);IEL中以CD8+T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免疫组CD8+T细胞明显增生,第2周达峰值(50.5%),随后逐渐下降,第1、2、3、4和第6周分别为43.60%、50.51%、44.70%、40.45%、39.73%,与对照组的25.71%、26.37%、29.31%、27.54%、26.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8,P<0.05);第1、2周免疫组CD4 +/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5).结论 STAg联合蜂胶和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持续性免疫应答.

  • 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粘膜与系统免疫反应

    作者:舒翠莉;高杰英;彭虹;徐辉;陈志华;王华;陈洁;石辛甫;邢丽

    目的:探讨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后对小鼠不同粘膜部位和系统免疫部位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FSM-2117或FS-5416 4×107CFU/只经滴鼻途径免疫小鼠,间隔2 w,3次免疫后7 d活杀,分离NALT、鼻通道、脾、小肠PP及MLN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收集鼻咽、肺、肠、生殖道冲洗液和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其中特异性抗福氏、宋内氏LPS IgA和IgG.结果:两株菌苗经鼻内免疫都诱发了鼻咽、肺、胃肠道和生殖道等不同粘膜部位及血清中特异性抗福氏、宋内氏LPS IgA、IgG的显著增加(P<0.01);NALT、NP和PP淋巴细胞中CD3+ T细胞显著增加,其中以CD4+ T细胞增加为主;FSM-2117免疫组的脾细胞中B220+ 细胞显著增加,而FS-5416免疫组的脾细胞中CD3+ T细胞显著增加.结论:两株菌苗经鼻粘膜免疫均可诱导不同粘膜部位及系统免疫反应的发生,鼻粘膜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免疫途径.

  •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的黏膜相关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动态变化

    作者:刘晋平;孟晓丽;殷国荣;杨亚波;刘红丽;吴静;唐旭

    目的 探讨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的黏膜相关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取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 μl/只滴鼻免疫,对照组以PBS滴鼻.滴鼻2次(间隔2周)后,分别于第1、2、3、4、6、8、10、12周处死小鼠,分离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Peyer结(PP)和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制备淋巴细胞悬液,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实验组NALT、PP和IEL的T淋巴细胞均显著增生,PP和IEL的T淋巴细胞第2周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NALT的T淋巴细胞于第1、2、6、8、12周显著增生,PP的T淋巴细胞数于第1、2、3周显著增生,IEL于第1~4周显著增生.NALT和PP中主要以CD4+T细胞增生为主,肠IEL以CD8+T细胞增生为主.结论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鼻相关淋巴组织和肠相关淋巴组织T淋巴细胞明显增生,同时诱导其向不同亚群分化.

  • 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联合IFNγ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

    作者:弓鸿飞;刘红丽;孟晓丽;刘转转;殷国荣

    目的 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联合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为研制弓形虫黏膜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STAg(20μg/只)+IFNγ(1 000 U/只)滴鼻,对照组以PBS滴鼻.免疫2次,间隔2周.分别于初次免疫后0、2、4…6 8 10、12周处死小鼠,分离脾淋巴细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IJs)并计数;分离血清,用ELISA法测定IgA和IgG含量.结果 免疫后实验组小鼠IELs和脾淋巴细胞均有增生,IELs和脾淋巴细胞数量均于初次免疫后4周达峰值,IEL数量4、6周显著高于对照组;脾淋巴细胞数量2、4周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血清IsG和IgA水平均于初次免疫后4周达峰值,IgG水平2,4周显著高于对照组,至12周时仍高于对照组;lgA水平4、6周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STAg联合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黏膜及系统免疫应答,且可持续较长时间.

  • STAg联合CpG ODN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

    作者:武云香;石蓉;殷国荣;孟晓丽;张杰

    目的 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联合CpG寡核苷酸(CpG ODN)滴鼻免疫BALB/c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探讨CpG ODN的佐剂效应.方法 将72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只.实验组以20μgSTAg联合10μg CpG ODN滴鼻免疫,对照组以PBS滴鼻,共免疫2次,间隔2周.于末次免疫后第1、2、3、4、5、6周每组分别随机处死6只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IgG和小肠冲洗液sIgA,分离脾和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并计数.结果 实验组小鼠血清IgG水平在末次免疫后第1周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5周内呈持续上升趋势,至第6周m现下降.实验组小鼠小肠冲洗液sIgA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第2~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和iIEL数量均明显增生,脾淋巴细胞数量在第3周时达高峰,第2~6周显著高于对照组;iIEL数量分别在第2、4周出现2个峰值,第2、3、4周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STAg与CpG ODN联合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黏膜部位和系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且可持续较长时间.

  • 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增强柯萨奇病毒DNA疫苗黏膜免疫及预防小鼠心肌炎的作用

    作者:岳艳;胡林昆;徐薇;熊思东

    本研究在已建立的柯萨奇病毒B3型(CVB3)黏膜疫苗chitosan-pVP1基础上,引入C家族趋化因子,即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TN),以期诱导更强的黏膜免疫应答,获得更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将pLTN与pVP1各50 μg混合后,与chitosan形成共聚复合物,隔周滴鼻免疫小鼠,共4次;末次免疫后2周,检测血清IgG、粪便IgA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同时,以3 LD50/0.1 ml CVB3腹腔感染小鼠,7 d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及心肌病理学改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hi-(pVP1+pLTN)可显著提高CVB3特异性血清IgG水平、粪便IgA水平以及增强肠系膜淋巴结特异性CTL应答.病毒攻击后,chi-(pVP1+pLTN)组心肌炎发病率仅为16.7%,显著低于chi-(pVP1+pcDNA3.1)组的33.3%.心肌组织病理显示,chi-(pVP1+pLTN)组心外膜下仅有轻微炎症,而chi-(pVP1+pcDNA3.1)组除心外膜下有较多淋巴细胞聚集外,心肌内尚有少量炎症浸润和坏死灶.结果提示,LTN与VP1质粒经chitosan共包装后进行滴鼻免疫,可增强CVB3特异性黏膜免疫应答,更有效地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 汉滩病毒核酸疫苗滴鼻及肌注免疫小鼠效果的比较研究

    作者:石永兵;金东华;诸葛洪祥;许菊;钱峰;张学光

    观察汉滩病毒DNA疫苗滴鼻及肌注免疫诱导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探索汉滩病毒DNA疫苗新的免疫途径.以pcDNA3.1B-S13进行肌肉注射及滴鼻免疫小鼠,采用ELIS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测定等方法检测其诱导的系统和黏膜免疫反应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滴鼻组粪IgA滴度明显高于肌注组(P<0.05);而肌注组血IgG滴度均值虽高于滴鼻组,但两者统计上无显著意义(P>0.05);滴鼻组及肌注组小鼠脾细胞分别经ConA刺激后,其刺激指数作统计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别(P>0.05);肌注组与滴鼻组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均表明,滴鼻免疫对特异的黏膜免疫激发作用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疫苗的滴鼻免疫途径较肌注途径有着明显的优势.

  • 双价志贺疫苗滴鼻免疫小鼠后粘膜免疫与系统免疫应答持续时间的观察

    作者:舒翠莉;高杰英;彭虹;王华;陈洁;石辛甫

    本文探讨双价志贺疫苗滴鼻免疫小鼠一段时间后,粘膜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的变化.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只.PBS、FSM-2117和FS-5416(菌量为5×106、1×107、4×107和4×107CFU/只/次)经滴鼻途径免疫小鼠.间隔2周,4次免疫后7、30和90d活杀,收集鼻咽、肺、肠、生殖道冲洗液和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其中特异性抗福氏、宋内LPS IgA和IgG.结果是两株疫苗经鼻内免疫后,诱发鼻咽、肺、胃肠道和生殖道等不同粘膜部位及血清中特异性抗福氏、宋内LPS IgA、IgG的显著增加(P<0.01).特异性抗体水平虽然在免疫后的30、90 d明显下降,但仍明显高于PBS对照组水平.故认为两株双价志贺疫苗滴鼻免疫小鼠后能有效诱导粘膜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并持续较长时间.

  • 双价志贺菌苗滴鼻免疫对小鼠NALT、GALT和脾淋巴细胞的影响

    作者:舒翠莉;高杰英;彭虹;徐辉;邢丽;石辛甫

    本文是探讨滴鼻免疫对NALT、GALT和脾淋巴细胞中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及淋巴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FSM-2117或FS-5416 4×107CFU/只经滴鼻途径免疫小鼠,间隔2周,3次免疫后7 d活杀,分离NALT、鼻通道、脾、小肠PP及MLN淋巴细胞,采用BA-ELISPOT法检测其中特异性抗福氏、宋内LPS IgA和IgG分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是两株菌苗经鼻内免疫都诱发了NALT、NP、GALT内(PP、MLN、LPL)以及代表系统免疫反应的脾淋巴细胞中特异性抗福氏、宋内LPS IgA、IgG-ASC的显著增加(P<0.01);NALT、NP和PP淋巴细胞中CD3+T细胞显著增加,其中以CD4+T细胞增加为主;FSM-2117免疫组的脾细胞中B220+细胞显著增加(P<0.01),而FS-5416免疫组的脾细胞中CD3+T细胞显著增加(P<0.01).说明两株菌苗经鼻粘膜免疫均可诱导鼻粘膜局部、GALT及系统免疫反应的发生,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免疫途径.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