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诱导高血压对心肺复苏后神经预后的影响
脑灌流衰竭是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脑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1].用诱导高血压的方法改善CPR后脑低灌流状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脑功能的恢复[2].本研究通过比较诱导高血压组与对照组48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及7d生存率,来探讨诱导高血压对CPR后神经预后的影响.
-
诱导高血压对心肺复苏后神经预后的影响
脑灌流衰竭是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脑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1].用诱导高血压的方法改善CPR后脑低灌流状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脑功能的恢复[2].本研究通过比较诱导高血压组与对照组48 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及7 d生存率,来探讨诱导高血压对CPR后神经预后的影响.
-
超声诊断右大腿浅静脉瘤1例
患者,男性,48岁.1993年发现右膝关节上方偏内侧出现一指尖大小球形肿块,无痛,挤压或平卧消失,后渐增大而于1999年12月来诊.超声检查发现右膝上肿块为无回声区,范围21mm×34mm×32mm,边界清晰、包膜光整,上口3.8mm,下口4.3mm,均与静脉相通.CFM:见瘤内有双色血流信号,呈旋流状态.PW:均速7cm/s,RI 0.75.显示低速高阻静脉频谱,超声诊断浅静脉瘤.由于病灶对患者影响不大,故未接受进一步检查及治疗.
-
肿瘤坏死因子在感染性休克心脏损伤机制中的作用
感染性休克是各种感染性病原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并发组织灌注不足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主要特征是体内重要器官的低灌流状态,使机体细胞无法维持正常的营养代谢和功能,临床上表现为低血压、血管损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使休克难以逆转.尽管采用了有效的抗生素,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仍高达40%~80%[2].近40年来,学者们对其发病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
-
血液微循环灌流状态的在体实验研究
血液是具有微观结构的生命流体,血液中有形成份--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其生命周期内,流经微血管时,发生碰撞, 聚集,分离,旋转,变形等流变性征为突出,同时由于微血管(微流场)具有舒张与收缩运动,血细胞与微流场相互作用,并形成动态耦合关系.因此体内血液微循环血流呈现出脉动性.不稳定性和随机性, 微血管中血流的复杂多变状态是血液对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基础.
-
非定常流状态下流室动力学参数的提取
流室流动实验是当前生物力学领域中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其主要特点在于:(1)能实时地记录和观察流体流动对血细胞、内皮细胞等受试细胞的作用;(2)能定量研究血细胞、内皮细胞等受试细胞对不同状态流场的反映;(3)流动实验简便、快速、能实现自动化控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4)比Micropipette更为经济实惠.
-
胃食管阀瓣与反流性食管炎及食管裂孔疝关系的初步研究
Hill等[1]通过尸体和活体观察证实胃食管阀瓣(gastroe-sophageal flap valve,GEFV)的存在,并提出Hill分级,在欧美、日本等国得到认可.通过内镜检查,评定GEFV分级,可以判断胃食管反流状态,并且指出不正常GEFV与GERD、Barrett食管、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密切相关.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
非转流下肝移植术术中生理变化及护理对策
肝移植被认为是晚期肝病患者好的选择[1].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除有肝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外,还伴有肾功能障碍,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及出血多等情况,尤其在非转流状态下,腔静脉阻断后血压波动大,内稳态改变剧烈,且有时没有规律性,给术中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2].术中维持稳定的内环境及平稳的生命体征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故术中生理变化的监测和适当的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3].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本院对51例肝病患者行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现将术中生理监测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负压封闭式引流术后48例护理体会
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装置可使与其接触的创面处于全封闭负压引流状态,能有效防止创面污染和交叉感染,减轻组织水肿,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成.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急诊外科对48例四肢创伤大面积缺损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