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睡眠监测及上气道阻塞定位系统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魏开轩;齐荣祥;石崧;陈世彩

    目的 探讨睡眠监测及上气道阻塞定位系统ApneaGraph 200(AG 200,JC Medical,美国)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术前诊断疾病性质、病情严重程度及上气道阻塞平面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疑似OSAHS患者121例,均行Müller试验检查上气道阻塞部位,同步应用AG 200及十三导联睡眠监测(PSG;D-22525,Weinmann GmbH,德国)进行整夜(7 h)睡眠监测.对比分析AG 200及PSG主要监测参数,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mean SaO2,MSaO2)、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owest SaO2,LSaO2)、SaO2≤90%的累计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CT90%)及上气道阻塞性质和阻塞严重程度的诊断;将AG 200测定的各平面阻塞构成比与电子鼻咽喉镜的阻塞定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G 200测定的AHI、MSaO2、LSaO2、CT90%及对上气道阻塞性质和阻塞严重程度的诊断与PSG检测结果类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平面阻塞时,AG 200与电子鼻咽喉镜检查阳性率一致;下平面阻塞时,AG200提示阳性率高于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结果(P<0.05).结论 AG 200与PSG同步监测可对OSAHS作出准确定性诊断和初步定位诊断.AG 200联合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可更准确地判断OSAHS上气道阻塞情况.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应丽娟;梁敏烈

    目的 采用心率震荡(HRT)参数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耳鼻喉科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高血压患者,所有的受试者均行PSG,并同步24 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合格纳入对象被分为OSAHS相关性高血压(OSA-RH)和原发性高血压(EH)组,总共72例OSA-RH患者及38例经过年龄、性别匹配的EH患者被纳入研究,HRT参数包括震荡初始(T0)和震荡斜率(TS) DCG记录中获得,HRT参数在不同组间进行比较,并分析HRT参数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EH组比较,OSA-RH组TO明显增高[(0.87±0.52)% vs(-0.07 ±0.29)%,P<0.01];TS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93±3.15) ms/RR间期vs(3.21±2.44) ms/RR间期;P=0.212].TO与AHI呈正相关(r=0.854,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其他变量后,TO仍然是AHI独立的预测因素(OR =2.414,95% CI:1.569-3.576).结论 HRT参数尤其是TO与AHI相关,HRT受损反映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是促发OSA-RH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潜在的重要因素.

  • 保留扁桃体窝对Ⅱ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意义

    作者:郭宇;王越;焦宇;祝威

    目的 探讨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基础上保留扁桃体窝手术患者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Ⅱ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24例,分别进行传统UPPP手术(10例)及保留扁桃体窝的UPPP手术(14例),术后3年以上患者复查多导睡眠检测评价远期疗效.结果 复查PSG的远期治疗效果,24例患者治愈5例,其中保留扁桃体窝组3例,不保留扁桃体窝组2例;显效11例其中保留扁桃体窝组10例,不保留扁桃体窝组1例;无效8例,其中保留扁桃体窝组1例,不保留扁桃体窝组7例,总有效率66.7%.两组间年龄、BMI、LSaO2、术前AHI无明显差异(P均>0.05),术后AHI保留组低于不保留组(P<0.05).结论 UPPP手术基础上保留扁桃体窝手术远期疗效较好,对手术治疗OSAHS的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

  • 多导睡眠监测172例分析

    作者:付健;樊军;刘文元;韩静

    目的 通过多导睡眠仪(PSG)监测观察鼾症患者夜间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SAHS)的类型及程度.方法 对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滨海新区因打鼾等症状就诊的患者进行PSG监测.其中男性160例,女性12例;年龄18~65岁.监测时间平均7h,长10h.结果 172例中,诊断SAHS155例,均合并睡眠结构紊乱,同时有夜间睡眠低氧血症,低血氧饱和度69%~73%;17例测试不符合诊断标准.阻塞性SANS(OSAHS)110例,低通气16例,阻塞及低通气占81.29%(126/155);混合性15.48%(24/155);单纯中枢性3.23%(5/155).中年SAHS占首位(100例,64.52%),青年次之(47例,30.32%),老年少(8例,5.16%).OSAHS青、中、老年组间病情轻、中、重度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混合性与OSAHS间PSG检测的大多数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滨海地区SAHS患者以阻塞性为主,混合性患者相对较少;多集中于中年男性,其次为青年;病情程度与年龄相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干预及治疗.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甲状腺转录因子-1及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

    作者:张仙强;李南方;姚晓光;蒋文

    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就诊的262例可疑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多导睡眠(PSG)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对照组(n=110)、轻度OSAHS组(n=56)、中度OSAHS组(n=47)和重度OSAHS组(n=49).检测对照组和重度OSAHS组TTF-1水平,以及四组患者甲状腺功能5项;并分析其与OSAHS的相关性.结果 四组患者在性别、饮酒率、腹围、体质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的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与重度OSAHS组患者的TTF-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在四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重度OSAHS组FT4水平较对照组、轻度OSAHS组和中度OSAHS组均明显升高(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BMI和高AHI可能是影响OSAHS患者FT4水平的危险因素(P<0.01,P<0.05).结论 TTF-1不能作为OSAHS的潜在生物标志物.OSAHS可引起FT4的异常分泌,性别、BMI和AHI可能是OSAHS患者FT4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推测OSAHS可能与甲状腺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动态心电图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初步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廖清池;宋学璟;李琪;刘美英;柳芳美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推导的呼吸曲线(EDR)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初步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高血压且存在打鼾症状的患者85例,行多导睡眠监测(夜间记录时间>7h),同步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睡眠监测通过人工分析、动态心电图通过推导曲线分别计算呼吸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做出OSAHS阳性或阴性的诊断.以多导睡眠监测为标准,将高血压患者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阳性组64例和OSAHS阴性组21例,观察OSAHS阳性组患者高血压特征及难治性高血压发生率.结果 OSAHS阳性组患者醒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OSAHS阴性组显著增高(P<0.05);OSAHS阳性组患者醒后舒张压较睡前显著增高(P<0.01).OSAHS组患者难治性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非OSAHS组;应用动态心电图的EDR技术诊断OSAHS的敏感性84.40%,特异性90.50%,阳性预测值96.40%,阴性预测值65.50%,初筛符合率85.90%.结论 OSAHS是导致难治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动态心电图EDR技术初筛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简单可行.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应用生活方式干预护理的临床观察

    作者:石翠玲

    目的 探讨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应用生活方式干预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就诊相关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 2组患者均行UPPP,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生活方式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不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护理,生活如常.对2组患者随访多年,干预后1年时进行症状评估,多导睡眠监测,体质量指数评估.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肺活量、AHI、LSAT、体质量指数和长呼吸暂停时间.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肺活量、AHI、LSAT、长呼吸暂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下降(P<0.05), 肺活量升高(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肺活量、AHI、LSAT、长呼吸暂停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 肺活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AHI、长呼吸暂停时间下降(P<0.05), LSAT升高(P<0.05), 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增大患者肺活量,降低AHI、提高LSAT、减少长呼吸暂停时间水平,对术后远期疗效有重要作用.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术后严重呼吸道梗阻一例

    作者:张彬;胡卫东

    患儿,女,4岁7月,46 kg,BMI为32 kg/m2.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收住入院,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剥离、腺样体刮除术.既往无手术史、疾病史及过敏史.术前访视患儿头颈活动度良好,颈部粗短,下颌较小,张口度可.舌体肥厚且较短,扁桃体Ⅲ度肿大,咽腔明显狭窄,Mallampati气道分级Ⅲ级(仅见软腭).患儿长期有通气困难史,夜间喜侧卧位或俯卧位,常有憋醒史,且睡眠打鼾严重.多导睡眠监测(PSG):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51.7,提示重度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OSAS).术前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正常,ECG及胸透正常.

  • 应激相关失眠易感性与失眠症患者睡眠感知的关系

    作者:黄庆玲;乐发国;张婷;雷莉;高东

    目的:探讨应激相关失眠易感性与失眠症患者睡眠感知的关系.方法:136例失眠症患者,依据福特应激失眠反应量表(FIRST)评分,分为高分组(FIRST>17分)72例及低分组(FIRST≤17分)64例,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评估患者夜间客观睡眠质量,利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的条目评定患者监测后晨起的主观睡眠感受,利用主客观睡眠时间计算睡眠感知程度.结果:在客观睡眠方面,高分组较低分组睡眠效率下降(t=-2.775,P=0.010)、入睡后清醒时间增多(t=3.367,P=0.002);在主观睡眠方面,高分组较低分组睡眠总时间缩短(t=-4.451,P=0.000)、入睡潜伏期延迟(t=2.097,P=0.044)、睡眠效率下降(t=-4.706,P=0.000)、睡眠感知降低(t=-5.071,P=0.000).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感知与FIRST分值、客观入睡后清醒时间、主观入睡潜伏期呈显著负相关(r=-0.673,r=-0.627,r=-0.566;P均<0.01);与客观睡眠效率、主观总睡眠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598,r=0.949;P<0.01).结论:与非应激失眠易感性失眠症患者相比,高易感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睡眠感知更差;睡眠感知程度与应激相关失眠易感性程度负相关.

  • 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主客观睡眠特征分析

    作者:李艳;徐碧云;杨志敏;欧碧阳;肖芳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的主、客观睡眠特征及其差异,为心理应激性失眠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睡眠自评量表(SRSS)对43例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同时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对患者的客观睡眠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PSQI和SRSS分别为(14.0±3.2)分和(32.4±5.0)分,均显著高于我国常模7分和(22.1±5.5)分.与PSG睡眠参数常模比较,总睡眠时间(研)、睡眠潜伏期(SL)、各睡眠时相、睡眠结构短觉醒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但长觉醒次数(9.7±4.7)次较常模5次明显增多;主观SL(55.7±52.7)min,较客观SL(18.8±20.0)min显著为长(t=-4.619,P=0.001);主观TST(306.3±113.1)min.较客观TST(376.8±46.7)min显著为短(t=-3.764,P<0.001). 结论: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存在睡眠状态感知不良,具有高估SL,低估TST的特点.

  •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神经生理研究

    作者:许辉;吴磊;金玉华;胡苏华;乔向亮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MDD)睡眠期电生理活动的特点. 方法:对36例MDD患者(MDD组)以及36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NC组)进行全夜多导睡眠监测(PSG);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入组者的抑郁程度和睡眠质量. 结果:与NC组比较,MDD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显著降低,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入睡后清醒时间显著延长,觉醒指数显著增加(P均<0.001);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睡眠中的N1%显著增加、N3%显著减少(P均<0.05);MDD组N2期中睡眠纺锤波的个数和密度显著降低(P均<0.01);PSQI评分与睡眠纺锤波的个数及密度呈负相关(r= -0.30,r= -0.26,P均<0.05);HAMD-17评分与睡眠纺锤波的密度呈负相关(r= -0.25,P<0.05),与PSQI呈正相关(r=0.76,P<0.001). 结论:MDD患者睡眠结构紊乱,睡眠质量下降;且睡眠纺锤波变化可能是MDD的特征性改变.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及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隽英;张金茹;毛成洁;沈赟;韩菲;刘春风

    目的:观察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SA)及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 RBD)对帕金森病( 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01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 )北京版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并对患者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 PSG)并对相关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根据PSG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OSA组18例、RBD组34例及OSA+RBD组15例。与对照组比较,RBD组及OSA+RBD组MoCA评分显著降低(均P<0.05)。与OSA+RBD组比较, RBD组体质量指数及PD组Epworth 嗜睡量表评分显著降低,RBD组慢波睡眠比例显著升高(均P<0.05)。与OSA组及OSA+RBD组比较,对照组及RBD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氧减指数显著降低,低脉搏氧饱和度显著升高(均P<0.05);OSA组的觉醒次数较其他三组显著升高(均P<0.05)。在相关分析中, PD患者的MoCA 评分与RBD ( r=0.324,P=0.001)、总睡眠时间(r=0.212,P=0.035)、睡眠效率(r=0.272,P=0.006)、非快速眼动睡眠2期时间( r=0.257,P=0.010)呈正相关。结论认知功能障碍在伴RBD的PD患者中很常见。 PD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非快速眼动睡眠2期时间及RBD显著相关。

  • 运用多导睡眠监测(PSG)评估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后呼吸功能的变化

    作者:陈洁;杨学明;黄媛媛;吴煜农

    目的 研究正颌手术尤其是下颌升支后退手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9月施行正颌手术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5例,分别在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监测数据:平均血氧饱和度值、低血氧饱和度值、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患者的AHI指数均发生变化,术后的平均AHI指数(4.0±0.7)高于术前(0.82±0.69),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阻塞性呼吸暂停或者低通气为主;所有患者的平均血氧饱和度术后比术前略低,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下颌后退有限的距离中,患者的平均血氧并未发生明显的改变,说明将下颌后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能达到既能改善面型,纠正畸形,又能有效防止术后呼吸道阻塞的问题.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才冬;王一杉;蒋云;王书奎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C-反应蛋白(CRP)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诊断、病情评估以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10月该院呼吸科收治的OSAHS患者97例,根据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分为轻度OSAHS组46例,中度OSAHS组31例以及重度OSAHS组20例,同时选取30例单纯打鼾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以及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一个月后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IMA和CRP水平.结果表明:OSAHS组血清IMA和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OSAHS组血清IMA浓度与OSAHS病情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BMI无关.经1个月的CPAP治疗后OSAHS组血清IMA和CRP显著下降(P<0.05).以66.5 U/L为临界值,血清IMA用于诊断OSAHS的敏感性为82.5%,特异性为86.7%,阳性预测值为95.2%,阴性预测值为60.5%.研究提示:血清IMA作为OSAHS的独立预测因素其水平和OSAHS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OSAHS的诊断、病情分析及疗效评价有一定临床意义;另外,OSAHS患者CRP显著增高,提示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OSAHS的病理发展过程.

  •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多导睡眠监测

    作者:林镝

    目的:探讨多导睡眠监测(PSG)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应用和儿童呼吸事件发生的特点.方法:对2007年2月~2008年7月进行的82例儿童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轻、中、重度分为3组,对3组的平均血氧饱和度(SaO2)、低SaO2、≥3%的氧减指数(ODI)和SaO2≤90%的时间、体质指数(BMI)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研究这些指标与AHI的相关性.同时对其中12例同一儿童在夏季和冬季的2次PSG数据进行比对.结果:①AHI与≥3%ODI(r=0.652)呈高度正相关,而与平均SaO2、低SaO2、SaO2≤90%的时间、BMI之间相关意义不大:②≥3%ODI,在AHI轻度与中度组(P=0.037)、轻度与重度组(P=0.000)、中度与重度组(P=0.027)比较,3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平均SaO2、低SaO2、≤90%血氧时间,在AHI轻、中、重度3组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③同一儿童在夏季和冬季进行的PSG,除在平均SaO2(P=0.139)无统计学差异外,在AHI(P=0.001)、低SaO2(P=0.015)、≥3%ODI(P=0.039)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儿童多导睡眠监测应使用呼吸暂停时间≥12个呼吸周期的标准;②ODI是提示儿童OSAHS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和成人不同,儿童的AHI和BMI的相关意义不大;③同一儿童在夏季和冬季进行PSG的监测,其结果会有差异.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50例临床分析

    作者:丛树杨;陈亚权;殷勇;王强;倪昊生;乐慧君;达鹏;肖军;吴昊;邱晓霞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的临床治疗手段及疗效。方法:50例患儿通过常规临床表现、鼻咽侧位X线摄片、纤维鼻咽镜检查及部分患儿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确诊为OSAHS,其中45例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患儿行扁桃体和(或)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手术,3例鼻息肉鼻窦炎患儿行鼻窦内窥镜手术,2例使用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儿童OSAHS的主要表现为入睡打鼾、张口呼吸、呼吸暂停、听力下降。50例患儿中行手术治疗48例,其中同时行扁桃体切除术加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14例,行单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18例,行单纯扁桃体切除术13例,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3例,采用手术的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治愈36例,好转12例,手术总有效率100%。随机抽取20例患儿于术后6个月复查PSG,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lowest oxygen saturation)、长的呼吸暂停时间(longest apnea, LA),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肥胖低通气症患儿经CPAP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儿童OSAHS的诊断区别于成人,需结合运用PSG,鼻咽侧位X线摄片、纤维鼻咽镜检查,全麻下扁桃体和(或)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儿童OSAHS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66例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吴昊;周维镕;丁小军;尤易文;王强;钮冠袆

    目的 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远期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利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对66例单纯行UPPP术的SAHS患者进行随访,对疗效欠佳者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及相关临床检查.结果 疗效显著34例,有效率为51.5%;疗效欠佳32例,其中PSG检查显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4例,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11例,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17例;伴有严重鼻腔疾患5例,舌根肥大9例,下咽腔狭窄3例,下颌后缩或小颌畸形3例.结论 术前正规详细检查并准确判断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类型是提高UPPP术疗效的重要前提,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外科治疗应根据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术式.

  • 女性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的护理

    作者:李益飞;曹爽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睡眠过程中反复上气道狭窄塌陷引起的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伴有睡眠时打鼾、反复发作的动态血氧饱和度降低和高碳酸血症,患者睡眠结构紊乱、白天嗜睡、生活质量下降,同时容易并发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等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目前在社区人群基础上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男女间OSAHS发病率之比约为2~4:1[1].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监测的护理

    作者:傅洁;林勇;桑加红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包括中年时期发病以及进入老年以后发病的病例,老年期OSAS的发病率高于中年[1],与中年人相比,OSAS的典型症状在老年人中不明显,因此老年OSAS常常被忽视.多项研究显示OSAS与高血压[2]、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心律失常[3]、脑血管病[4]密切相关,而上述疾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经常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对于老年OSAS患者来说,要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前OSAS主要靠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做好夜间监测护理十分重要.

  • 心理干预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胜良;胡小丽;蔡敏;蒋娟芬;沈仲夏;茹英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63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32例(药物治疗和常规宣教+心理干预)和对照组31例(药物治疗+常规宣教),治疗药物采用小剂量米氮平,为期4周,在入组时及4周末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通过前后多导睡眠脑电图的变化,评价睡眠质量和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的总睡眠时间(TST)、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睡眠效率显著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改变慢性失眠症患者对睡眠的歪曲认知,提高睡眠质量.

358 条记录 8/18 页 « 12...567891011...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