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人下肢手术选择全麻好还是腰硬联合麻醉好

    作者:成万全

    观察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行下肢手术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探讨适宜的麻醉方法。下肢手术属于临床常见外科手术类型之一,其主要范围是股骨、胫腓骨骨折、股骨头置换、截肢或全髋置换、股骨粗隆间骨折等。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晚年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年下肢手术患者的例数逐年递增。选取自2012 年4 月~2014 年8 月在我院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30 例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人BP、HR、SPO2、心律等进行观察分析。

  • 早期康复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肢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作者:李爱飞

    目的:分析早期的康复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肢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只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手术后接受早期的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6个月后髋关节的功能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5.71%)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94.28%)的优良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头置换患者在术后接受早期的康复护理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肢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

    作者:张燕;刘静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几年发展很快的一项新的矫形手术,也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终、佳手术方式,其能迅速治疗和缓解髋关节病痛和矫正患肢的功能,相较以往方法,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因此,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疾病终末治疗的首选方法.目前,有两种手术方式:一是单纯的股骨头置换,二是全髋关节置换.我科从2005年5月到2011年5月完成此类手术38例,通过对病人术前健康教育、术后护理及正确的术后康复训练三方面的护理,使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三维CT成像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正扬;翁文杰

    目的:探讨三维CT成像在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髋关节骨折的三维CT图像进行任意旋转以选择佳观察方向和角度,按临床要求切割,测量.结果:髋关节三维CT成像能良好显示骨折空间关系,对股骨头可进行精确测量.结论:髋关节三维CT成像有助于术前制定手术计划和选择合适的假体型号(大小).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107例

    作者:白东昱;薛亮;赵程锦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HF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7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 FHR组和 PFNA 组,FHR 组63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FNA 组44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术后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7d 、6个月及12个月均通过 Har‐ris 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HFR 组手术时间较 PFNA组略长(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均随着康复时间延长逐渐改善,术后7d 时 HFR 组患者较 PFNA 组改善更明显(P<0.01),而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R 组手术时间较 PFNA 组略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HFR 组可获得更快的髋关节功能改善,而在术后6~12个月时两组髋关节改善无差异。不同患者需要根据围手术期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中空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作者:欧清彬;曾蔚林;林哲辉;陈志伸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很常见的骨折,是指股骨头下到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且为老年人好发的骨折,故随着中国人口的老年化,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股骨颈骨折由于患者平均年龄均较大、骨折部位承受的应力较大直接影响骨折端得稳定性以及由于股骨头血液供应的特殊性使得骨折的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较高,对股骨颈骨折治疗原则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即采用骨折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或股骨头置换,一般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直接采用人工髋关节或股骨头置换,但对其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术后疗效评价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仍具有较大争议.

  • 股骨头置换术后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李巧玲;李隆桂;谢亚凤

    目的 总结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措施.结果 由于及时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同时进行预防宣教,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减少肺桂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戴兴继

    目的 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各病例均无影响治疗因素.对照组采用的是硬膜外麻醉,观察并记录手术中的收缩压(SBP)、心率(HPR)和舒张压(DBP)等生命体征.比对麻醉起效的时间和阻滞完善的时间以及镇痛的效果,观察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起效的时间、阻滞完善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硬膜外用药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HR、DBP、SBP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良率达到95.9,对照组为83.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采用的小剂量局部麻醉药达到了阻滞效果完善,手术之后恢复时间短,镇痛效果好,起效时间快等优点,对于老年患者手术非常适合,因此老年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中此方法安全有效.

  • PFNA、股骨头置换及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朱向东;王刚;钱立标;徐自胜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股骨头置换(FHR)和解剖型锁定钢板(ALP)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3例分别接受PFNA、FHR和ALP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PFNA组39例,ALP组37例,FHR组37例。对三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等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13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9个月,平均12.7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三组间比较,F值为4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F为437.63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部分负重时间:ALP组>PFNA 组>FHR 组,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Harri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2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FNA、FHR和ALP均可获得较满意疗效,其中PFNA组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 股骨头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

    作者:余芳

    目的探讨股骨头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患者康复的影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实施。结果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下肢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长期卧床和下肢运动引起的下肢活动减少。手术及创伤与血管损伤、凝血状态有关。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早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根据医生的建议穿弹力袜和双下肢间歇压治疗,安全用药,能有效预防。

  • 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与康复的分析

    作者:张艳;孙荣瑾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行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要点与康复锻炼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期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与健康教育资料。结果64例老年患者出院时均能持拐或助行器下地走路,其中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69%,经溶栓、抗凝治疗后均恢复正常;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6%,2例出现肺部感染,发生率3.2%。结论重视老年患者术后的护理与康复指导对股骨头置换手术成功的有着重要意义,体现出手术的效果与护理质量有直接的关系[1]。

  • 低剂量布比卡因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作者:艾丽丽

    目的:探讨低剂量布比卡因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过程中给予布比卡因0.8ml推注,记录麻醉前后患者的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情况(SpO2)、收缩压(SBP)等指标变化。结果麻醉过程中全部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平稳,顺利完成手术。结论低剂量布比卡因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安全可靠,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后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作者:杨小广;张文祥;邵誉亮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已步入老龄化,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主要问题,单纯股骨头置换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差,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多,使手术存在极大风险.而小切口则具有全身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感染率低等优点.其缺点是在置换一段时间后可引起髋臼磨损,故比较适合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1].我院自2005年2月-2007年5月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25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戴新武;张长生;顾军;王俊;李飞

    近年来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高龄粗隆间骨折呈上升趋势.由于传统的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引起血栓形成、肺部感染、褥疮、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因此,对于高龄粗隆间骨折,绝大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1].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术,自2007年11月-2011年1月,笔者采用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年11月~2011年3月收治的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38例,其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75~89岁,平均82岁,36例为行走跌伤所致,2例为车祸所致.骨折按Evans分型,Ⅲ型20例,Ⅳ型18例.

  •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黄擘;陈继峰;何博;盛文辉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髋部骨折87例,男性35例,女性52例,年龄65~96岁,平均81.7岁.骨折分型:股骨颈骨折69例按Garden分型,Ⅰ型9例、Ⅱ型21例、Ⅲ型25例、Ⅳ型14例.粗隆间骨折18例按Boyd-Griffin分类[1],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7例、Ⅳ型3例.结果:本组87例,1例术中肺动脉栓塞死亡,其余患者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18个月,按Harris评分,优61例(70.1%)、良18例(20.68%)、中7例(8.0%)、差1例(1.1%).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缩短卧床时间,并发症少,准确的术前健康状况评估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3例

    作者:陈虎;付江平;郭全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口的数量迅速增加,作为老年人常见损伤之一的外伤性股骨颈骨折,在临床工作中逐渐增多.那么如何更好地治疗该病?我院于2008年3月~2011年11月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7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43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15例,女28例,年龄75~91岁,平均82岁,所有病例均为外伤性股骨颈骨折.其中头下型29例,经颈型9例,基底型5例.Garden分型:Ⅲ型26例,Ⅳ型17例.新鲜骨折39例,陈旧性骨折4例.合并症:合并高血压25例,冠心病20例,糖尿病11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合并2种以上疾病27例.

  •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对比

    作者:方业汉;沈宁江;王广积;林坚平

    目的:探讨生物型股骨假体与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将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55例符合标准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生物型组和骨水泥组,收集病历资料并进行随访,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的均衡性、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所有155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并获得1~5年,平均34个月的随访,两组均取得96%以上的优良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生物型与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均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生物型假体在临床安全性上优于骨水泥型。

  • 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彦英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山东省莒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骨质疏松严重者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前术后行X线片,术后随访并对髋关节行Harris功能评分.结果 4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3年3个月.Harris评分,优30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5%.X线示骨折愈合良好,假体位置匹配良好.结论 严重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年龄大于75岁患者应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

  • 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侯喜君;张连清;李玉强;王春华

    目的 比较股骨头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探讨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2003年3月至2007年8月我院采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18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与23 例采用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或切开复位)的患者进行随访,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负重时间、术后再手术率及术后关节功能等方面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股骨头置换组和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无显著差异,但股骨头置换组X线暴露次数、术后负重时间、再手术率及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差异显著.结论 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优于内固定术.

  •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126例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杨国跃;商振德;卢晓栋;王能兴;徐伟

    目的 评价四种手术方法 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4年9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6例,其中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25例,动力髋螺钉治疗41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2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6例.结果 112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3.5个月,四种手术方法 疗效均满意.结论 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四种手术方法 各有优势,只有根据患者年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手术耐受情况等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可取得良好疗效.

220 条记录 10/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