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探讨

    作者:赵永亮;余佩武

  • 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后三角吻合术在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建锋;孙培春;吴刚;王耿泽

    目的 探讨三角吻合术在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的8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患者采用三角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观察组),52例患者采用Billroth-Ⅰ式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半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半年时的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4.94±0.58)vs.(12.45±1.36)cm]、术后排气时间[(2.92±0.81) vs.(3.61±0.95)d]、下地活动时间[(3.91±1.17) vs.(6.62±1.48)d]及住院时间[(10.18±2.07) vs.(12.59±2.64)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半年血清TP、Alb、Hb及BMI降值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后行三角吻合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全胃切除患者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作者:杨玉兵

    目的:研究比较全胃切除患者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124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62例,两组均行全胃切除术,对照组在术后给予Roux‐en‐Y型消化道重建手术,观察组则给予间置空肠重建手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代谢指标,两组治疗后的胃肠功能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的营养代谢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的体质量、血红蛋白、总蛋白及清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代胃肠管大直径及管中钡剂滞留时间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较对照组的40.32%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实施全胃切除术之后使用间置空肠法进行消化道重建,能够较好地促进患者营养代谢,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 远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作者:汪飚;张贻超

    目的 探讨远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有效术式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本院2003年4月至2007年3月120例行胃空肠吻合加侧侧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远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组手术无死亡,无吻合口出血、漏、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生轻度倾倒综合征9例(7.5%),吻合口轻度炎症4例,反流性残胃炎6例,吻合口溃疡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4例,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1例.术后6个月常作胃镜检查黏膜活检,吻合口光滑、无狭窄,无吻合口复发.结论 远端胃切除术后行胃空肠吻合及侧侧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效果可靠,降低了术后发症的发生率.

  • 17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应用全胃切除保留幽门环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冶疗的体会

    作者:张朝军;罗云生;葛海燕;王立明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方式及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总结本院1999年3月~2002年7月间采用经腹全胃切除、保留幽门环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手术的17例胃底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半年每顿进食200~300g,每日进餐3~4次,餐后无胸骨后灼痛,无胆汁返流性食道炎,无排空障碍.全组患者均无贫血,体重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行全胃切除、保留幽门环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冶疗胃底贲门癌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 89例贲门癌机械缝合后6例吻合口漏的分析

    作者:吴强

    目的探讨在贲门癌切除术中使用吻合器机械缝合重建消化道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原因,以提高预防和治疗水平.方法对2001年4月~2004年10月间89例贲门癌切除中使用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6例,发生率为6.7%.其中5例为经腹贲门癌切除术后腹腔吻合口漏,1例为经胸贲门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漏.6例吻合口瘘均治愈.结论吻合器使用不熟练是导致吻合口瘘的重要原因,通过积极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吻合口漏死亡率.

  •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应用的比较研究

    作者:何红梅;苏琼

    胃癌是目前消化系统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患病后容易出现恶病质.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并有进行性体质量下降,占50%左右,这也是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但由于手术创伤、禁食、胃肠道多处吻合口以及消化道重建等原因,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低合成代谢状态,因而术后常需要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2].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分为肠内营养(enteral nui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itrition,PN)两种.EN与PN在临床应用中,哪一种方式更合适,更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更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更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本文对40例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 胆囊收缩素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李俊川

    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是胃肠道及神经系统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够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胰腺分泌,本文就CCK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前景作一综述,希望为临床研究与诊疗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 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比较的国内文献评价

    作者:姜淮芜;简讯;陈进

    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将全胃切除术后Jejunal interpositionpouch和Roux-en-Y pouch两种术式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进行比较,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1评价方法

  • 胃癌全胃切除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比较

    作者:敬永国;欧荣册;陈进;肖仕明;姜淮芜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比较两种消化道重建方法术后病人的并发症及营养差异.结果:两种方法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袢空肠Roux-en-Y重建术后早期适应性较好;调节性双通道空肠代胃重建术术后病人后期营养优于前者.结论:全胃切除后,P袢Roux-en-Y吻合术和调节性双通道空肠代胃重建术在改善病人术后症状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是比较理想的重建术式,但调节性双通道空肠代胃重建术是一种更符合生理的术式.

  • 胃癌术后保留幽门与否的消化道重建比较

    作者:肖仕明;姜淮芜;陈进;吴宸;欧荣册

    组主要为Ⅰ级(92.1%).结论: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在保留幽门与否的根治性全胃(近端次全胃)切除术中是安全、可行的.保留幽门并不能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主要表现在PPG组有更多、更重的上腹饱胀症状.

  • 重视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东

    近年来,随着近端胃癌发病率的上升[1],麻醉技术及围手术期处理能力的加强,全胃切除术已经成为治疗胃癌的一种常规手术.伴随着全胃切除数量的增长,术后并发症问题日益突出.

  • 42例胃肿瘤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治疗分析

    作者:王斌;袁家天;蔡忠敏;凌士贵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性36例,女性6例.年龄24~77岁,平均56.3岁.胃体腺癌33例,残胃癌4例,平滑肌肉瘤3例,胃多发性息肉2例.

  • 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的选择

    作者:陈家驹;张波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AEG)据Siewert分型可分为3型。对于Ⅰ型,经胸或左胸腹联合切口较为常用。而对于Ⅱ/Ⅲ型AEG,手术入路主要有经胸、经腹及经胸腹联合切口。在保证手术根治性的情况下经裂孔的食管下段切除术加下纵隔淋巴清扫可作为Ⅱ/Ⅲ型AEG的治疗手段。Ⅱ/Ⅲ型AEG切除方式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及转移进行选择主要有近端胃切除(proximal gastrectomy,PG)及全胃切除(total gastrectomy,TG),其术后并发症及长期预后孰优孰劣尚存争议。 TG和PG术后各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均可预防一定的术后反流症状,TG尚无公认的佳术式,而PG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主要有食管胃吻合法、食管空肠吻合法及间置空肠法。只有通过充分考虑根治性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才能选择相应的手术切除方式和消化道重建术式。

  • 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路径对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影响

    作者:姜睿

    目的 探讨消化道不同重建路径对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治疗术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5例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经食管床径路(食管床组)、42例经胸骨后径路(胸骨后组)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胃液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胃管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期间均无死亡病例.食管床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胸骨后组(P<0.05).两组在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呼吸衰竭以及心律失常方面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消化道不同重建径路术后疗效差异不大,应综合患者个体化选择消化道重建径路.

  • 胃远端大部切除术后Billroth-Ⅰ与Roux-en-Y吻合消化道重建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中远期并发症的meta分析

    作者:秦晓光;白日星;闫文貌;宋茂民;李小波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胃远端大部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Billroth-Ⅰ吻合及Roux-en-Y吻合方式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中远期并发症.方法 通过Embase、PubMed、MedLine及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关于胃远端大部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采用Billroth-Ⅰ吻合及Roux-en-Y吻合方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开始于2015年12月1日,截止至2016年3月1日.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采用改良Jadad量表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Version 5.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RCT文献共600例患者,其中采用Roux-en-Y吻合的患者302例,采用Billroth-Ⅰ吻合的患者298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Billroth-Ⅰ吻合在手术时间[WMD:38.95;95%CI:(19.86,58.04);P<0.000 1]和术中出血量[WMD:34.85;95%CI:(2.13,67.56);P=0.04]方面较Roux-en-Y吻合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行Roux-en-Y吻合的患者在预防胆汁返流[OR:0.03;95%CI:(0.0l,0.11);P<0.00001]和残胃炎[OR:0.37;95%CI:(0.25,0.54);P<0.000 01]方面效果更好.在住院时间[WMD:2.96;95% CI:(-0.00,5.93);P=0.05]、吻合口漏[OR:0.43;95%CI:(0.11,1.68);P=0.23]、吻合口狭窄[OR:1.84;95%CI:(0.61,5.53);P=0.27]、返流性食管炎[OR:0.63;95%CI:(o.28,1.44);P=0.27)及胃排空障碍[OR:1.24;95%CI:(0.46,3.30);P=0.67]方面Billroth-Ⅰ吻合及Roux-en-Y吻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illroth-Ⅰ吻合及Roux-en-Y吻合术式各有优缺点,Billroth-Ⅰ吻合在安全性方面更优,而Roux-en-Y吻合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优,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设计精良、数据充足的RCT文献进行进一步验证.

  • 孤立胰肠吻合Roux-en-Y型消化道重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丁蔚;谭玉林;王一波;朱小俊;徐逸昕;徐学忠

    目的 评价孤立胰肠吻合Roux-en-Y型消化道重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5年11月30日,查找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孤立胰肠吻合Roux-en-Y型消化道重建及传统胰肠吻合消化道重建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包括2项随机对照试验共367例患者,5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共4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孤立胰肠Roux-en-Y型消化道重建组和传统胰肠吻合消化道重建组胰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8;95% CI:0.60,1.28;P=0.50).结论 孤立胰肠吻合Roux-en-Y型消化道重建相比传统胰肠吻合消化道重建在预防胰瘘及其他术后并发症上并无明显优势.

  • 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蔡逊;叶家欣;马丹丹;金炜东;张建新

    目的 比较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传统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全腹腔镜下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科64例行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全腔镜组)和70例行传统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腔镜辅助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4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与腔镜辅助组相比,全腔镜组的吻合时间[(73.8± 10.3) min比(72.7±8.9) min,t=0.693,P=0.489]和清扫淋巴结数[(32.4±9.7)枚比(33.6±9.6)枚,t=-0.700,P=0.4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术中出血量[(275.0±66.3) mL比(364.3±75.7)mL,t=-7.419,P=0.000]明显减少,切口长度[(3.0±0.8)cm比(7.3±1.7)cm,t=-19.354,P=0.000]明显减小、进食流质时间[(4.9±0.8)d比(6.0±0.7)d,t=-8.750,P=0.000]、肛门排气时间[(2.8±0.8)d比(3.9±0.8)d,t=-8.388,P=0.000]、下床活动时间[(1.3±0.5)d比(3.4±1.2)d,t=-14.118,P=0.000]、住院时间[(9.8±1.2)d比(13.0±1.5)d,t=-17.471,P=0.000]明显缩短,且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术后第1 d:(3.4±0.8)分比(6.2±1.3)分,t=-15.509,P=0.000;术后第3d:[(1.7±0.6)分比(4.0±0.8)分,t=-18.799,P=0.000]明显降低和需要的止痛剂剂量[(1.7±0.7)支比(4.0±2.1)支,t=-8.912,P=0.000]明显减少.腔镜辅助组出现吻合口漏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5.7% (4/70).全腔镜组均未出现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或吻合口出血等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安全、可行,与小切口辅助吻合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疼痛感轻等优势,近期效果显著.

  • 根治性远端胃切除后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疗效比较

    作者:柳金强;张瑞;周威;张磊;马娇娇;杨学文;肖书傲;连肖;郭曼

    目的 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于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消化病医院接受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的862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Roux-en-Y组、BillrothⅡ式吻合+Braun组(B-Ⅱ+Braun组)及Billroth Ⅰ式吻合组(B-Ⅰ组),再按性别、年龄(差异<5岁)、肿瘤直径(差异<1 cm)、肿瘤pT分期及肿瘤pN分期为匹配变量,行Gmatch配比以减少组间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差异后,比较3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近期(30 d内)并发症、术后1年以上胃镜复查结果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①围手术期相关指标.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进半流食的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不同(P<0.050):B-Ⅰ组的手术时间短于Roux-en-Y组和B-Ⅱ+Braun组(P<0.012 5),但Roux-en-Y组和B-Ⅱ+Brau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B-Ⅰ组术后首次进半流食的时间较B-Ⅱ+Braun组早(P<0.012 5),但Roux-en-Y组和B-Ⅱ+Braun组比较、Roux-en-Y组和B-Ⅰ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5);B-Ⅱ+Braun组和B-Ⅰ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Roux-en-Y组(P<0.012 5),但B-Ⅱ+Braun组和B-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②术后近期并发症.Roux-en-Y组、B-Ⅱ+Braun组及B-Ⅰ组分别发生并发症4例(12.5%,4/32)、2例(6.2%,2/32)及1例(3.1%,1/32),但3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③术后1年以上胃镜复查结果.3组患者的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均不同(P<0.050):Roux-en-Y组的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均低于B-Ⅱ+Braun组和B-Ⅰ组(P<0.012 5),但B-Ⅱ+Braun组和B-Ⅰ组的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④生存情况.Roux-en-Y组、B-Ⅱ+Braun组及B-Ⅰ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0.0% (21/30)、73.3% (22/30)及75.0% (24/32),且3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1).结论 Roux-en-Y吻合的抗反流效果显著;B-Ⅰ式吻合的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且符合生理结构.二者均可在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优先选用.

  • 远端胃癌手术后消化道重建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祚聪;崔明福;孙立波

    目的 总结远端胃癌手术后Billroth Ⅰ(毕Ⅰ)式胃十二指肠吻合、BillrothⅡ(毕Ⅱ)式胃空肠吻合及Roux-en-Y式胃空肠吻合的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近10年有关远端胃癌根治手术后消化道重建方法的比较研究文献,归纳总结3种重建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证.结果 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行毕Ⅰ式胃十二指肠吻合的优势显著,该手术操作简便,符合胃肠道生理,但受肿瘤病变大小和幽门受侵程度的影响,适用于幽门没有受侵的远端胃癌.毕Ⅱ式胃空肠吻合不受肿瘤大小限制,操作简便,并发症相对较多.Roux-en-Y式胃空肠吻合的适应证广,降糖和减重效果明显,但操作复杂.改良的非离断式Roux-en-Y胃空肠吻合在腹腔镜手术时相对简便易行.结论 3种重建方式各有其利弊,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选择.

733 条记录 31/37 页 « 12...28293031323334...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