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配比分析

    作者:柳金强;周威;张磊;连肖;郭曼;肖书傲;奈超;刘震;刘书尚;刘龙刚;张洪伟;洪流

    目的:探讨胃癌远端胃大部切除后行 B -II +Braun 或 Roux -en -Y 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接受远端胃大部切除并行上述消化道重建的胃癌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 B -II +Braun 和 Roux -en -Y 两组,按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进行配比,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近、远期并发症、术后1年以上胃镜复查结果及术后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远期并发症中,B -II +Braun 组烧心/返流、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0.83%、16.67%)显著高于 Roux -en -Y 组(均为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以上内镜检查结果显示 Roux -en -Y 组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1.25%、18.75%、9.38%)显著低于 B -II +Braun 组(分别为72.22%、61.11%、3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食物潴留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行Roux -en -Y 重建术后抗返流效果显著优于 B -II +Braun,且在手术安全性及术后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劣势。前者可替代后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方法探讨

    作者:何宗战;杨运启;向佐敏;宋爱玲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治疗胃底贲门癌的合理性和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6月-2006年6月对98例病变较晚的胃底贲门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开腹手术48例,胸腹联合切口50例,全部采用食管-空肠Roux-y吻合,根治性切除86例,姑息性切除12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2例,肺部并发症2例,返流性食管炎3例,膈下脓肿1例,无吻合口狭窄、乳糜胸及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2%(8/98).结论: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治疗胃底贲门癌比较理想的重建术式,病变切除范围广,淋巴结清扫彻底,具有一定的代胃功能和较强的抗返流作用.

  •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天强;李强;郝希山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更符合生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1985年1月~2002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行全胃切除术胃癌病例6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682例中,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FJI)163例;袢式吻合47例,改良袢式吻合Ⅰ型和Ⅱ型340例,‘P'型Roux-en-y空肠代胃术87例、‘P'型空肠间置代胃术45例.比较其术后并发症、体重变化.结果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在Roux-en-y综合征发生率、预后营养指数、进食量、体重减轻各个方面分别优于或等于袢式吻合、改良袢式吻合Ⅰ型和Ⅱ型、‘P'型Rouxen-y空肠代胃术和‘P'型空肠间置代胃术.结论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保持了重建消化道神经-肌肉功能的连续性,恢复食物经过十二指肠通道,对于减少全胃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全胃切除术后一种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 全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贺咏宁

    1临床资料本组21(男14,女7)例,年龄28~71(平均41)岁. 全部为进展期腺癌. 其中贲门及胃底癌16例,胃体癌1例,胃窦及幽门癌1例,弥漫型癌3例.

  • 全胃切除改良空肠p袢代胃手术配合体会

    作者:王桂莲;贺宝艳;曹志英

    1临床资料2000-04~2006-03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共施行全胃切除改良空肠P袢代胃手术62例,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52.6岁,术前均胃镜活检病理确诊.肿瘤位于胃底喷门部28例,胃体部14例,弥漫浸润性胃癌20例.术后切除标本病理诊断:中、高分化腺癌22例,低分化腺癌35例,印戒细胞癌2例,类癌1例,其他类型2例.临床病理分期:Ⅰ期0例,Ⅱ期10例,Ⅲ期32例,Ⅳ期20例.消化道重建时间30~55min,平均时间45min.

  • 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效果比较

    作者:贾晓斌;吉锋英;毕红革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后三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效果。方法:收集胃底贲门癌患者32例,随机分为间置空肠吻合术组、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组、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3组,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高于间置空肠吻合术组(P<0.05);手术后,间置空肠吻合术组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便秘、恶心呕吐上评分均低于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组和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P<0.05);间置空肠吻合术组患者的腹泻评分高于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组和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P<0.05)。结论:间置空肠吻合术重建消化道具有较低的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和较好的预后。

  • 双通道吻合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马自强;庞士勇;费维国

    目的 探讨近端胃切除后残胃与空肠双通道吻合在胃上部癌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 我科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进行了26例胃上部癌患者行近端胃切除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残胃-空肠侧侧吻合、空肠-空肠端侧吻合的双通道消化道重建.结果 本组病例清扫淋巴结15~20枚,远切缘阴性且距肿瘤>5cm,符合D2根治要求术后无吻合口漏、梗阻、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36个月,无明显返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发生.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前有明显提升,体重较术前部分恢复和提高,近期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近端胃根治性切除行残胃与空肠双通道吻合,手术清扫、切除范围合理,残胃有一定储袋作用,能预防返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征的发生;保留了十二指肠径路,改善了生活质量,近期效果满意;是近端胃癌根治术较理想的重建方式

  • 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与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宗寅;吴佩

    胃切除术在临床当中进行应用,其主要目的是为消化系统出现各种症状且影响到患者自身健康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消化道进行重建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进食以及消化的现状。本次研究针对多种胃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的方式以及并发症进行深入探讨,为改善临床现状提供可靠有效的参考依据。

  • 腹腔镜uncut Roux-en-Y吻合与传统吻合方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跃韩;许庆文

    随着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提高,患者对获得更好的术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与手术中消化道重建的方式有关,目前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已被多数普外科医生接受,但消化道重建的选择方式尚未统一.传统的3种吻合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但共同弊端是会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Uncut Roux-en-Y吻合术能够阻断肠道消化液返流,同时保持完整的肠道电生理,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将可能成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现就腹腔镜uncut Roux-en-Y吻合与传统吻合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综述,分析各种吻合方式的优缺点.

  •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昆;秦伟;戴勇;李晓峰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例确诊时已为进展期[1],手术切除是治愈胃癌的唯一有效方法[2],成功的胃肠道肿瘤手术由:完整的病灶切除和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及安全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构成。关系到肿瘤根治的效果,及患者能否在术后平稳恢复和良好的生活质量[3],吻合口瘘则是威胁消化道重建安全乃至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死亡率高达50%[4]。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予以综述。

  • 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护理

    作者:肖娟

    糖尿病是全世界性的医学难题,中国是糖尿病的重灾国,目前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超过4千万.胃转流手术是国际糖尿病联盟,美国糖尿病协会公认的一种糖尿病治疗新方法,早在1885年,奥地利外科医生Theodor Billroth首创该术式,用于解决远端胃癌切除病灶后的消化道重建难题,20世纪50年代开始GBP用于治疗肥胖症病人.该术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分隔或切断胃形成近端小胃腔和远端大胃腔,且两者不想通;二是近端胃腔与小肠吻合,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正因为该术式改变了食物的流向,所以命为GBP.

  • 进口食管胃吻合器在高原地区应用的初步体会

    作者:王洪亚;李素芝;王志农;黎琼;陈忠东;易映红;张胜天

    我院地处海拔3 658m,自2001年4月-2002年12月使用进口食管胃吻合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进行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消化道重建13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对糖尿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严得庆;李全辉;林建寿

    目的:探讨胃转流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糖尿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施行胃转流术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胃转流术后消化道重建分别为常规端侧胃空肠Roux - en -Y吻合术27例(A组)、胃空肠袢式吻合术15例(B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后12个月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OGTT)、营养状况及胃肠道症状.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达到糖尿病治愈标准.B组与A组比较,进食量明显增加(P<0.05),而GSR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胃空肠袢式吻合较胃空肠Roux - en -Y吻合术有利于维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每天进食量及体重恢复方面,胃空肠袢式吻合术更优于胃空肠Roux - en -Y吻合术.

  • 一次性管状吻合器在消化道重建术中应用体会

    作者:谢建军;李学仁;段海军;季生红;孙建勤;丁少云;乔阳

    目的 介绍管状吻合器在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使用一次性管道吻合器重建消化道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9例39处吻合口全部一期愈合,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较手法吻合明显减少.结论 一次性管状吻合器在实施消化道重建术中具有方便操作、节省手术时间、安全可靠、有利于防止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胃癌经腹全胃切除后两种袢式空肠代胃术式的探讨

    作者:蔡生荣;刘奇伦;胡志强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对72例全胃切除术后,两种袢式空肠代胃术式进行回颐性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经胃镜检查,Day-Cunha二氏法返流性下段食管炎发生率为19.6%,Schlatter氏法为38%.结论Day-Cunha二氏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代胃术式.

  • 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行胃癌全胃切除术的比较

    作者:尹鹏;李亦工;许传屾

    目的 比较两种消化道的重建方式行胃癌全胃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72例胃癌患者分两组分别行P型Roux-en-Y及Lahey+Braun吻合术,并对各组患者术后消化道症状和营养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P型Roux-en-Y组术后体重、总蛋白(TP)和血红蛋白(Hb)下降数值低于Lahey+Braun组(P<0.05).P型Roux-en-Y能有效地防止反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征.结论 P型Roux-en-Y是全胃切除后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 两种方法对胃癌术后消化道的疗效分析

    作者:犹东;闫小刚;王佳杰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 全胃切除术后分别采用袢式空肠代胃术及郝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对其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饮食情况、消化道症状及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袢式空肠代胃术相比.郝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后手术时间相当,手术并发症少,术后进食量、体重、血浆蛋白、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郝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优于袢式空肠代胃术.

  •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形式消化道重建术式疗效评价

    作者:刘林;杨新辉;赵泽亮;孟涛;王海江

    目的 评价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形式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月对288例胃恶性肿瘤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分别采用O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和Moynihan式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对3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率、术后半年消化道症状及营养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的手术时间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O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上腹饱胀及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和Moynihan式吻合术(P<0.05);Moynihan式吻合术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术式(P<0.01);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患者体重增加及营养指标优于O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和Moynihan式吻合术患者.结论 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是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合适的术式.

  • 保留幽门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胃上部癌临床研究

    作者:侯新;李永刚;韩文才

    目的:探讨胃上部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胃上部癌患者,采用保留幽门的空肠间置代胃术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全组34例病人手术一周后开始半流质进食,手术完成后获得较好恢复,未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梗阻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3年血红蛋白、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胃上部癌可选择保留幽门空肠间置代胃术进行治疗,可重新建立消化道,病人可以获得较好恢复.

  • 管状胃在食管癌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李在山

    外科手术是治疗早、中期食管癌的主要手段,食管外科手术中核心的部分并不是肿瘤的切除,而是病变食管切除后食管的重建,食管重建常用的替代器官有胃、空肠和结肠,其中胃的使用率高,但传统的全胃代食管进行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方法存在术后胃潴留、胃扩张而影响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等缺点[1],而管状胃成形术重建后的上消化道更符合生理和解剖,更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胸外科医师应用管状胃作为替代物进行食管重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管状胃的相关内容做一综述.

733 条记录 34/37 页 « 12...29303132333435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