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彩超诊断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并放射治疗体表定位1例分析

    作者:苏福斌

    对彩超诊断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并放射治疗体表定位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9岁.因心慌、胸闷,对症处理无效,于2006-11-03收入我院.T 38 C,精神不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率不整,偶发二联率.超声所见(仪器为东芝SSH-140A彩超仪,探头频率2.5 MHz):心脏位置正常,各房室腔内径大小正常,房室间隔连续,心尖五腔心切面显示,房间隔中下部、右心房左侧壁见-3.1 cm×1.9 cm×1.8 cm高回声肿块突向右房腔,肿块形态不规划,表面呈"杨梅"状,基底部较宽,无蒂状结构,内部回声光点粗大,较疏松,隐约可见细小的低回声区,肿块随心房收缩朝向三尖瓣口方向运动,但末进入瓣口.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处理方法

    作者:赵一虹;何合良;高军茂

    靠体定向放射治疗是高精度的放疗技术,其显著特点是靶区定位和摆位的准确以及靶区剂量的高度集中,因此,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除制定严甯的治疗计划外,精准的摆位和良好体位重复性是保证治疗顺利完成的关健.我们通过对400余例患者的治疗,总结了在摆位过程中所产生误差的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关键词: 放射疗法/方法
  • 非小细胞肺癌大体靶区勾画差异对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的影响

    作者:李宝生;王立英;闫婧;郭守芳;卢洁;李文武;刘娟;周涛;翟利民;刘希军;林海群

    目的:评价不同医生勾画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大体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差异对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NTCP)的影响.方法:选取5例拟行三维适形放疗的NSCLC患者,由5名医生独立勾画GTV,然后以不同医生勾画的GTV为基础,制定适形放射治疗计划,时间剂量分割模式为每次2 Gy,每周5次,肿瘤总剂量为60 Gy.按Kutcher的算法计算肺脏和心脏的NTCP.结果:不同医生勾画的5例患者的GTV大差异小为1.28倍,大为2.94倍,虽然基于不同医生勾画的GTV计算的各脏器的NT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某些患者其NTCP的差异非常大.结论:部分NSCLC大体靶区勾画的差异所导致的肺脏和心脏NTCP的变化不容忽视.

  • 头颈部癌影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的探讨

    作者:肖红;邓鹏;江湛;庞学利

    目的:探讨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应用于头颈部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意义.方法:2006-11-2007-10采用影像引导调强放疗技术全程根治性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53例,均采用IM-RT技术进行.影像引导采用CBCT模式,前3次治疗前均先行CBCT扫描,以后每周1次,共行CBCT扫描352次.结果:53例患者首次治疗前CBCT扫描共53次,在纵向、垂直和横向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0.139±0.138)、(0.213±0.166)和(0.164±0.396)cm,在旋转方向上的误差为(0.151±0.601)度.除首次扫描外,其余299次CBCT扫描在纵向、垂直和横向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0.145±0.166)、(0.151±0.130)和(0.149±0.150)cm,在旋转方向上的误差为(0.146±0.366)度.结论:首次治疗前CBCT确定了精确治疗摆位的基准,此后的CBCT扫描对于确保治疗摆位的精确重复具有重要作用.

  • 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射治疗方案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丹明;武新虎;朱锡旭;高淑萍

    目的:比较不同照射野的逆向调强放疗方案,研究符合临床要求的乳腺癌术后佳治疗方案.方法:对8例左侧乳腺癌术后进行预防照射,采用5、7、9、11和13个照射野5种方法分别制订逆向调强计划,使用相同的剂量-体积约束条件进行逆向优化,靶区平均剂量50 Gy,选择剂量佳方案进行治疗,比较这5个计划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适合度指数(CI)、不均匀指数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值等指标.结果:11~13个野的逆向调强计划可使临床靶区体积(CTV)获得满意的剂量分布.随着照射野数目的增加,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合度指数提高,而5种照射方案相比,除了右肺外,其余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13个调强照射野可使乳腺癌术后调强治疗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而不会增加各个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 食管癌放射治疗设定照射野范围的分析研究

    作者:王霞;高献书

    目的:分析照射野与预后的关系,为模拟定位时更好地确定照射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4月~2001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102例,计算常规设野时野长和野宽外扩的范围,分析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常规模拟定位设野长度外扩的范围按照中位值分为≤4.2 cm和>4.2 cm两组,≤4.2 cm组1、2、3和4年生存率分别为76.0%、50.0%、28.3%和21.2%;>4.2 cm组分别为69.0%、55.4%、48.2%和38.0%.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5,P=0.14.设野宽度外扩的范围按照中位值分为≤1.8 cm和>1.8 cm两组,≤1.8 cm组1、2、3和4年生存率为64.0%、46.0%、36.0%和29.3%;>1.8 cm组为76.9%、53.9%、42.3%和31.5%.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2,P=0.73.结论:设野长度外扩的范围对总体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4.2 cm组在生存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设野宽度外扩的范围对总体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8 cm组在生存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

  • 紫杉醇联合卡铂放疗抑制肿瘤增生的研究

    作者:杨文龙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放疗对肿瘤患者肿瘤增生及生存质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68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实施单纯放疗,观察组在放疗基础上实施联合化疗,所有患者均处于肿瘤发病中期,经过3周的放射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细胞毒性反应及患者生存治疗变化.结果 经过3周放射治疗,实施紫杉醇联合卡铂放疗可以有效降低白细胞数量,观察组患者的肿瘤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缓解及满意度调查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放疗+卡铂加紫杉醇联合化疗比传统放疗方法效果更加明显,对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 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放射生物学问题和机遇

    作者:杨伟志

    放射治疗的战略,几乎从一开始就依据患者肿瘤的解剖部位和正常组织结构特点来实施的.也就是说,实际上适形放疗一直是在尝试,只不过这种适形治疗多年来一直在逐步改进.近年来,由于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进步,照射技术的开发,包括线束眼观察治疗计划的计算机、多叶准直器、计算机控制的放射治疗机等,使高精度和高剂量的放射治疗成为可能并得以实施.这些潜在改进的治疗技术模式,通常称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

  • 3种放疗方式用于胃癌术后的近中期疗效及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

    作者:方亮

    目的 比较二维多野照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3种放疗方式用于胃癌术后的近中期疗效及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方法 统计分析75例术后随机行二维多野照射、3DCRT或IMRT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各25例).结果 3DCRT组和IMRT组患者的不适症状完全缓解率和改善率均高于二维多野照射组(均P<0.05);3DCRT组和IMRT组患者的2、3年生存率均高于二维多野照射组(均P<0.05),复发率均低于二维多野照射组(均P<0.05);IMRT组患者的2、3年生存率均高于3DCRT组(均P<0.05),复发率均低于3DCRT组(均P<0.05);3DCRT组和IMRT组患者的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胰淀粉酶升高、转氨酶升高、放射性脊髓病发生率均低于二维多野照射组(均P<0.05);IMRT组患者的周围组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3DCRT组(均P<0.05).结论 在胃癌术后的近中期疗效方面,IMRT优于3DCRT,二维多野照射较差;在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方面,IMRT轻,3DCRT其次,二维多野照射损伤较大.

  • T3~4N0~1M0期鼻咽癌常规分割与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远期分析

    作者:高健全;蔡永林;董智荣;高天生;董桂宏;吴惠惠;李赓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常规分割(CF)放疗与后程加速超分割(LCAHF)放疗T3~4N0~1M0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以探索更好的鼻咽癌放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入组条件的358例T3 ~4N0~1M0期鼻咽癌患者.其中CF组186例,LCAHF组17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面颈联合野或耳前野对穿照射,2 Gy/次,5次/周,放疗至36~40 Gy后改为双耳前野避开脊髓继续放疗,CF组继续用原分割方案放疗至74 ~ 78 Gy,LCAHF组改用1.5 Gy/次,2次/日,两次之间相隔6-8小时,总剂量72 ~ 78 Gy.两组病例颈部均采用常规分割放疗,预防剂量46 ~ 50 Gy,治疗剂量64~ 70 Gy.结果3、5、8年鼻咽癌原发灶控制率LCAHF组分别为78.5%、65.3%、53.4%,CF组分别为68.8%、51.7%、4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AHF组3、5、8年生存率分别为75.0%、56.9%、45.4%,CF组分别为70.4%、53.9%、42.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按T分期进行分析显示LCAHF显著提高了T3期患者的鼻咽癌原发灶控制率(P<0.01),而对于T4期患者两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及远期放射后遗症相似(P>0.05).结论 与常规分割放疗比较,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提高了T3~4N0~1 M0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但长期生存率无差别,患者能耐受LCAHF治疗,不增加远期不良反应.

  • 头颈部肿瘤螺旋断层放疗中的CTV-PTV边界大小分析

    作者:胡永;曾昭冲;张建英;张振宇;谈章程

    目的 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在六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以此误差分析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到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的预留边界大小.方法 应用兆伏(MV) CT于放疗实施前对2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扫描,通过自适应软件对重建的容积图像与计划CT扫描图像进行自动匹配和手动调节,记录六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并调整床位后给予放疗.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临床靶体积到计划靶体积的外放边界.结果 24例患者共行327次MVCT扫描,其中摆位偏差在左右、头足和前后方向上的平均平移误差分别是(-0.88 ±2.37)mm、(-1.18±2.82)mm和(1.41±1.82) mm;在倾斜、旋转和偏离三个旋转方向上平均误差分别是(0.15±0.54)°、(0.27±0.96)°和(0.01 ±0.52)°.PTV-CTV外扩边界分别是X轴方向为3.42 mm、Y轴方向为4.33 mm、Z轴方向为4.09 mm.结论 MVCT图像引导下自适应功能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可以有效修正患者的摆位误差,在保证CTV-PTV边界3~5 mm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也保证了单次大剂量放疗肿瘤区域的剂量准确性和对正常组织的充分保护.

  • 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蔡凯;胡联民;陈刚;刘俊波;黄常江

    目的 探讨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6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生存率、不良反应、死亡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6月.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67.6%、50.9%、45.8%和35.9%,中位生存期为28月.Ⅰ~Ⅲ期食管癌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76.9%、63.6%、57.3%,44.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肿瘤长度、TNM分期对生存率有影响.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部位、肿瘤长度、TNM分期是独立预后因素,而性别、年龄与预后无关.死亡原因主要是局部未控或复发、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较常规治疗的历史水平明显提高,肿瘤部位、肿瘤长度、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 C反应蛋白联合中性粒细胞数预测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侃;杨邵瑜;徐晓;李鑫;张敏娜;王冰;陈雪琴;夏冰;马胜林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基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的胸部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acute radiation pneumonitis,ARP)的发生率,并评价血常规炎性反应相关指标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ARP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接受VMAT胸部放疗的经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CTCAE 3.0标准进行ARP分级.采集患者放疗前1周内及放疗结束后1周内血常规数据及CRP指标,分析各指标与ARP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77例患者ARP的发生率为39.0% (30/77),其中有症状ARP的发生率为28.6% (22/77).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放疗后中性粒细胞数较高(P=0.004)及放疗前、后CRP变化评分较高(P=0.006)是AR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放疗后N和CRP变化评分联合预测ARP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02,敏感度为0.857,特异度为0.690.结论 放疗后N联合CRP变化评分对于预测和诊断ARP可能有一定的价值.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玉军;毕利萍;张洪岩;于晓彬;宋臻;乔宏杰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的短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6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两野切线全乳照射,全乳腺照射40.5 Gy/15 f,单次剂量2.7 Gy/f,同步瘤床推量至48 Gy/15 f,单次剂量3.2 Gy/f,总疗程3周,观察分析患者局部复发情况、美容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7月,随访率为100%,无局部复发情况发生。3例患者表现乳腺中度胀痛;Ⅰ、Ⅱ、Ⅲ级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4.7%、1.6%;Ⅰ级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与Ⅰ~Ⅱ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6%、4.7%;放疗完成后4、7月美容优良率分别为90.6%、87.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同步瘤床加量的短期疗效与以往常规放疗方式相似,缩短放疗时间,不会增加皮肤不良反应及降低美容效果。

  •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协同化疗治疗食管癌的Meta分析

    作者:张秋宁;王道英;李征;田金徽;杨克虎;王小虎

    目的 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协同化疗(LCAHR+C)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从参考文献中进行追溯查找.收集所有LCAHR+C与单纯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LCAHR)治疗食管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项研究(1 5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LCAHR+C组与单纯LCAHR组比较,其1、3、5年生存率,1、2、3年局部控制率,总有效率,无瘤生存率,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因局部未控制或复发、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死亡或治疗失败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OR及95% CI分别为1.58(1.25~2.01)、1.76(1.43~2.15)、1.62(1.06~2.47)、1.56(1.16~2.09)、1.58(1.21~2.05)、1.75(1.36~2.25)、2.71(1.09~6.74)、2.14(1.29~3.55)、3.87(2.31~6.48)、2.12(1.63~2.77)、4.62(3.16~6.76)、4.83(3.56~6.55)、0.63(0.50~0.80)、0.71(0.53~0.94)、1.38(0.88~2.17);而食管狭窄、肺纤维化及食管出血或穿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OR及95% CI分别为1.16(0.69~1.96)、1.09(0.63~1.89)、0.87(0.40~1.90).结论LCAHR+C可提高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局部控制率及长期生存率,可作为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 双靶区序贯调强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江洲;王斌;黄颖;陶丹;刘艳屏;高霞;黄慧;龙志雄

    目的:探讨双靶区序贯调强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5年1月符合研究要求的巨块型肝癌共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选用2次介入+双靶区序贯调强放疗(30~40 Gy/15~20 F)、对照组41例行2次介入+超分割交替调强放疗(30~40 Gy/15~20 F),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两组AF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8%与79.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3、9.7个月,6个月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2%和59.0%,50.0%和48.7%、21.1%和17.9%、5.3%和2.6%,以上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1~2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靶区序贯调强放疗与超分割交替调强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能耐受,两种方法均为巨块型肝癌的有效的治疗方式.

  • 胃镜下射频治疗上消化道息肉281例

    作者:吴洁琼;李一鸣;杜桂英;李安翠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81例,男119例,女162例,男女之比1:1.36,年龄15 ~76岁,平均年龄48.10岁,其中≤39岁83例,40~59岁120例,≥60岁78例,以中老年人为多.

  • 交替半身照射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青;王岐山;马缠过;王彤;邢佩霓;李梅生

    目的:观察交替半身照射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6例完全缓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经环磷酰胺预处理后,采用AHBI治疗(UHBI剂量6.0~7.5Gy,LHBI剂量7~8Gy).结果:随访22~28个月,5例骨髓显示完全缓解,且增生活跃,无复发征象.缓解期分别为22~27个月,平均25.4个月.结论:AHBI 在完全缓解CR1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延长了缓解期,达到了巩固治疗和体内自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双重目的.预处理与 UHBI 间隔2~3周,UHBI 与 LHBI 间隔3周左右为宜.

  • 介入加外放射与单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王天平;王俊

    目的:比较介入加外放射与单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划分为单纯介入组与介入加外放射组,各36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单纯介入组临床总有效率为44.4%,明显低于介入加外放射组的66.7%( P<0.05);单纯介入组平均生存期为10.1月,低于介入加外放射组13.0个月( 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介入治疗,介入加外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更优,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覆膜支架在创伤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建新;何建平;高万河;蒋俊;李俊杰;杨勇;韩雪;徐健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植入术在治疗创伤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32例创伤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并于1个月及3个月对32例患者进行CT血管成像(CTA)复查。结果:32例病人均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动脉瘤不显影,载瘤动脉通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创伤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