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心脏肿瘤94例外科治疗分析
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并不常见,以良性黏液瘤居多,其他良性非黏液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少见[1].1990年1月至2009年4月,我们手术治疗原发性心脏肿瘤9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4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61例,年龄3~70岁,平均(56±7)岁.其中≤20岁13例,21~40岁22例,≥41岁59例.病程10d至7年.表现症状为胸闷、气短72例,低热、乏力39例,心悸或一过性晕厥18例,脑或周围血管栓塞史9例.查体心尖部闻及舒张期杂音或扑落音60例.不同程度贫血58例,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52例.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5例,Ⅲ级46例,Ⅳ级33例.所有病例均行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检查而确诊;其中6例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例合并冠心病前降支严重狭窄等.
-
卵巢黏液性肿瘤伴肉瘤样附壁结节1例报道
卵巢黏液性肿瘤是比较常见的上皮性肿瘤,但在黏液性肿瘤中伴发一个或多个肉瘤样结节却很罕见.该肿唐由Prat等[1]于1979年首次报道.本文报道1例卵巢黏液性囊性肿瘤伴肉瘤样附壁结节,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8岁.因下腹部不适半个月,B超示左附件囊实性包块就诊.入院后,全麻下行卵巢肿瘤+双附件+阑尾+大网膜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盆腔灌注奈达铂80 mg,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
酷似黏液性肿瘤的卵巢异物性肉芽肿1例
患者女性,25岁。因“下腹部坠痛数日”临床诊断为“急性盆腔炎”行“右卵巢黄体切除+左输卵管切除+左卵巢修补”术。
-
原发性阑尾黏液性肿瘤46例临床病理分析
阑尾黏液性肿瘤分为低级别黏液性阑尾肿瘤( LAMN)和黏液腺癌,腹膜假黏液瘤( PMP)分为高级别( PMP-H)和低级别(PMP-L)[1]。局限性PMP发生在阑尾周围并通常位于右髂窝内[2]。我们对46例阑尾黏液性肿瘤及其伴发的PMP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
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分析31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的术前超声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病理结果:26例阑尾黏液腺瘤,5例阑尾黏液腺癌.本组1例术前超声检查未能显示病变,余30例声像图表现可分为4型:(1)阑尾盲管状结构型(3例);(2)囊性包块型(13例);(3)囊实混合性包块型(12例);(4)大量腹腔积液、网膜增厚型(2例).结论 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加强对本病声像图特点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
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与超声表现及良恶性鉴别
目的 探讨阑尾黏液性肿瘤(AMN)的临床和超声表现及良恶性鉴别的特征.方法 对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MN患者的临床和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MN声像图特征为阑尾明显增粗,阑尾壁多增厚,内壁可伴钙化或结节;临床特征为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多数正常,癌胚抗原(CEA)可增高;内壁伴结节特征在良恶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N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发现内壁伴结节时提示恶性.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七例分析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tinous neoplasm,IPMN)是一种新近被逐渐认识的胰腺少见肿瘤,来源于胰腺导管黏液分泌上皮细胞,在胰腺肿瘤中预后较好.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例胰腺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内镜超声诊断一例
患者女,65岁.因"反复中上腹疼痛2月余"入院.疼痛向腰背部放射,与体位、进食无关,伴脂肪泻,进食油腻食物后明显,但无黏液、脓血便,当地医院腹部超声示胰腺肿胀伴主胰管扩张,CT示胰腺肿胀伴周围渗出,伴胆总管下端及胰头部胰管扩张,脾脏肿大,诊断为"胰体尾占位",给予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而入我院.入院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IgG4及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内镜超声(EUS)示十二指肠乳头明显肿大,胰头部见一囊性占位,内见团块状高回声隆起,约3.4cm×2.6cm,伴后方胰管扩张,胰体尾部组织萎缩,胆总管未见明显扩张,未见肿大淋巴结.诊断胰头部囊性占位,性质待定(IPMN待排).为明确诊断行ERCP,见十二指肠内侧大量胶冻样黏液流出,覆盖副乳头区域,冲洗后见部分肿瘤组织.于十二指肠降部找到主乳头,乳头开口绒毛状;循导丝于副乳头插管,插管造影示全程胰管明显扩张,内见大量密度不均匀充盈缺损影.插入取石气囊,清理胰管,可见较多黏液流出.入院后16d,患者行全胰切除术,术中见全胰质地变硬,表面凹凸不平,与周围脏器无明显浸润.病理诊断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诊治进展
胰腺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胰腺导管腺癌,其预后很差.然而,胰腺导管上皮发生的另一类肿瘤,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s,IPMT)却有着较好的预后,以前临床及病理医师对其尚不熟悉,直至近几年才逐渐被认识.Kimura等[1]曾以以下特点作了报道:(1)胰腺导管内大量的黏液产生和潴留;(2)乏特乳头部开口由于黏液流过而扩大;(3)主要在主胰管内发展和播散;(4)很少有浸润性的倾向;(5)手术切除率高及预后良好.以前往往把IPMT归类于一般的胰腺囊性肿瘤,事实上两者之间无论在发病机制、病理形态、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方面都有着质的区别.为提高IPMT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本文重点对IPMT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良恶性的判定以及与其他囊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原发性非黏液性心脏肿瘤六例临床分析
心脏黏液瘤是常见的心脏肿瘤,而非黏液性肿瘤较为少见,我院自2003年至2007年共诊治6例非黏液性心脏肿瘤,现将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积累更多的心脏肿瘤诊治经验.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一例分析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胰腺外分泌性黏液性肿瘤,临床病例少,临床及病理表现有特点.2000年WHO将其正式命名为IPMN[1].临床特征为导管内黏液分泌增加,导致胰管扩张、乳头开口增大、大量胰液从乳头流出.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于1982年由Ohhashi首次报道.IPMN系由主胰管或支胰管的柱状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并大量分泌黏蛋白所形成的肿瘤,多见于60~70岁男性[1].
-
胆管内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比较
目的 更好地认识胆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BT-IPMN)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P-IPMN)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因胆道肿瘤接受手术治疗的182例患者中的11例(6.0%) BT-IPMN患者和50例接受胰腺手术的P-IPMN患者资料.BT-IPMN患者年龄40 ~ 74岁,平均57.3岁.其中男性8例(73.0%).P-IPMN年龄33~85岁,平均57.4岁,其中男性34例(68.0%).对BT-IPMN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特点、手术策略及长期随访结果等进行总结,并与P-IPMN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T-IPMN与P-IPMN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例、临床表现[包括首要症状腹痛(73.0%比68.0%),CA19-9、CEA升高患者比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BT-IPMN组肿瘤平均直径小于P-IPMN组(1.7比4.1 cm,P<0.05).11例BT-IPMN均存在肉眼可见的黏液分泌.胆管扩张(100%)和胆管腔内肿块(55.0%)是BT-IPMN典型的影像学表现.BT-IPMN主要发生于肝内及肝门部胆管(82.0%).左肝切除术(64.0%)是常见的手术方式.1例患者由于肿瘤广泛侵及肝内外多处胆管,仅接受肿瘤活检和胆肠吻合的姑息性手术,于手术后第22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与P-IPMN相比,BT-IPMN似乎恶变风险更高(55.0%比44.0%)、预后更差(中位生存期,57比63个月),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T-IPMN是一类罕见的胆管肿瘤,它与P-IPMN的部分临床病理特点具有相似性.在肿瘤完整切除后,BT-IPMN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IPMN)是用来区分一类特殊胰腺肿瘤的一个新术语.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有关内窥镜检查方法的文献上初描述了此类胰腺肿瘤,特点是在内镜下可见Vater壶腹漂浮出大量黏液性物.1982年,Ohhashi等[1]报道4例胰腺产黏液性肿瘤.1986年,Itai等[2]报道一大类胰腺黏液性肿瘤,并命名为导管内黏液囊腺瘤和囊腺癌.到上世纪90年代,此类肿瘤在许多个案报道中出现,并被冠以各种名称,包括绒毛样腺瘤[3,4]、乳头状癌[5,6]以及产黏液肿瘤[7]等.IPMN这个术语终在1996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所确认和接受.胰腺IPMN发病率低,国外文献报道约占所有胰腺肿瘤的2%~7%[8],国内罕见报道.我院近年来收治3例,结合文献,予以综述.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mucinous tumors of the pancreas,IPMT)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胰腺外分泌肿瘤,但与同样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胰腺导管腺癌不同,IPMT有着较好的预后.1982年日本学者Ohhashi等[1]首先报道了4例能够分泌黏液的胰腺癌,此后又有多例相同的报道,由于当时对本病的认识不清,在形态上和影像学上肿瘤又多表现为囊性的肿块,所以此后文献对该肿瘤曾有过多种不同命名,如产黏液癌、高分泌黏液癌、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导管高分泌黏液肿瘤、导管内癌、导管产黏液肿瘤、导管扩展型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黏液性导管扩展症、胰管扩展型产黏液肿瘤等,性质多归类于一般的囊腺瘤或囊腺癌.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治进展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1982 年由日本Ohhashi等[1] 首先报道,以后陆续有少量病例报道,近十年以来报道的病例数明显增加,目前国外文献中上百例报道也有数篇[2,3],但国内仅见1篇8例报道[4].对该肿瘤曾有过多种不同命名,如产黏液癌、高分泌黏液癌、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导管高分泌黏液肿瘤、导管内癌、导管产黏液肿瘤、导管扩展型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黏液性导管扩展症、胰管扩展型产黏液肿瘤等.1996年WHO颁布IPMN的诊断标准,以期将其与胰腺黏液性囊腺瘤或胰腺黏液性囊腺癌区分开来.在临床与病理方面,IPMN与后者也有明显的差异.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近几年才被逐渐认识的一类胰腺囊性肿瘤,约占临床诊断胰腺肿瘤的7.5%和手术切除胰腺肿瘤的16.3%[1],具有产生大量黏液蛋白、胰腺导管囊性扩张和伴有导管内乳头生成的特点.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来诊治的24例IPMN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报告如下.
-
卵巢癌问题解答
问什么样的人易患卵巢癌?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肿瘤之一,而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卵巢肿瘤的种类繁多.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按照组织发生学起源制定了国际统一的卵巢肿瘤分类方法,将肿瘤分为九大类,其中上皮性肿瘤常见,占卵巢肿瘤的50~70%,其中以浆液性肿瘤多见,其次为黏液性肿瘤.
-
肌内黏液瘤的MRI表现
肌内黏液瘤(intramuscular myxoma,IM)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肌肉内的黏液性肿瘤,和关节旁黏液瘤以及其他一些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不同的是,IM虽属于良性肿瘤,但可浸润性生长,而且术后极少复发。因此,术前正确诊断对制定手术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搜集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IM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总结其特点,旨在提高对IM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
-
胆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研究进展
关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P)的研究已近30年,学术界对其已有比较系统地了解.近年发现的胆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B)与IPMN-P有相似的临床特征,学者们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等各方面对IPMN-B逐渐认识.本文总结了从2000年发现至今报道的一部分IPMN-B典型病例,其临床表现可为上腹不适、胆绞痛、黄疸、间歇性发热,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影像学三联征为黏胆症、胆管扩张及胆管壁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