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丁苯肽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不同分型脑梗死123例疗效观察
丁苯肽属于国家一类新药,经动物实验证明具有独特的、明显的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作用. TOAST分型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学分类标准,侧重于病因学分类,根据这一分型方法提出的大小血管病变在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1].通过本组病例观察丁苯肽对不同分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川芎嗪治疗老年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血液瘀滞及高凝状态所引起,血栓与血管壁仅有轻度黏连,栓子及易脱落形成致死并发症-肺栓塞及遗留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威胁卧床老年患者健康的常见外周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肺栓塞发生率,易导致老年患者猝死或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不良后果.尿激酶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为探索对老年人深静脉血栓治疗安全有效的药物,本组患者依据血栓形成机理运用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川芎嗪静滴给药,并设尿激酶溶栓治疗作对照,比较两组抗栓、溶栓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川芎嗪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42例分析
资料与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2月用川芎嗪合拜阿司匹林、双密达莫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42例,并与拜阿司匹林合双密达莫治疗的38例作为对照观察.80例均有典型的TIA症状,且反复发作>2次,既往无脑梗死病史,查颅脑CT未见出血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58~72岁,合并高血压26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20例.对照组38例,其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56~65岁,合并高血压16例,高脂血症18例,糖尿病5例.
-
乌司他丁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发生率为4/10万,近年来有增加趋势[1].它发展迅速,病理生理表现复杂多变,治疗棘手.
-
中药熥敷配合静脉输注川芎嗪治疗颈椎病的观察与护理
颈椎病病人,特别是脊髓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除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及韧带肌肉、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和继发病变导致脊髓、神经根受到损害外,局部血管结构如椎动脉、脊髓软脑膜血管丛等亦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并产生或加重相应临床症状[1,2].中药熥敷是脊柱退行性病变病人门诊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之一,病人自觉舒适、无痛苦.现将161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颈椎病病人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优势[1],我院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川芎嗪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患者100例,所有病例通过心电图及肌钙蛋白检测除外急性心肌梗死,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男38例,女12例,年龄41~83岁,平均(63.2±5.4)岁,病程1~10年,平均(6.4±2.3)年,伴高血压11例,糖尿病5例,脑动脉硬化5例;对照组50例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42~81岁,平均(63.7±4.9)岁,病程2~9年,平均(6.3±2.2)年,伴高血压10例,糖尿病14例,脑动脉硬化7例.两组病例间性别、年龄、病程及心绞痛危险程度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复方川芎嗪治疗颈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体会
本院自2005年用川芎嗪注射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以下称复方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
甲钴胺联合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30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凉、麻、疼痛等感觉异常[1].我院采用甲钴胺联合川芎嗪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2005~2008年,我们观察了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
-
川芎嗪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本文报道川芎嗪静脉滴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例选自我科2004年1月~2008年8月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的84例住院患者,男38例,女46例,年龄24岁~65岁,平均年龄43.76±8.12岁.
-
多巴酚丁胺联合川芎嗪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36例临床观察
我所近5年来应用多巴酚丁胺联合川芎嗪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36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脑梗塞42例
笔者在2006年~2009年3年间使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治疗脑梗塞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