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艾司洛尔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陈烨;陈彦青

    β-受体阻滞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高血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及冠心病等,但长效、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往往伴有严重不良反应,如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心力衰竭加重等.

  • 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作者:郑业英;卢彬;刘睿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血钾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提高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插管前2 min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75 mg/kg,对照组插管前2 min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及用药前(T0),用药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监测动脉血钾水平、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血乳酸水平和pH值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T1、T2时血钾水平较T0、T3时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1、T2时血钾水平较T0、T3时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T1、T2时血钾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时间点HR、MBP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T1、T2时HR、MBP升高,且与研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3时MBP、HR、动脉血钾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乳酸水平及pH值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于气管插管后出现心动过速18例,研究组患者均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气管插管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75 mg/kg可抑制心血管过度应激反应,但会导致血钾水平一过性升高,应用时须注意血钾水平升高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以保障患者安全。

  • 艾司洛尔对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诱导插管反应的影响研究

    作者:马一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对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诱导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02/2012-02收治的择期行全麻手术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9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静注艾司洛尔.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麻醉诱导过程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插管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均较插管前提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采用艾司洛尔的研究组患者插管后1 min、3 min及5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艾司洛尔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气管插管时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适于临床进一步广泛的推广使用.

  • 围术期应用活血化瘀和艾司洛尔对高龄骨伤患者心肌保护的疗效观察

    作者:姚富;雷光磊;李培玉;张兰

    目的:观察围术期应用活血化瘀和艾司洛尔对高龄骨伤患者的心肌保护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年龄≥60岁,临床已确诊的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的下肢骨折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组)、活血化瘀组(H组)、艾司洛尔组(β组)、活血化瘀+艾司洛尔组(Hβ组),每组30例.C组麻醉诱导给予安慰剂持续泵注直至手术结束,H组术前5天开始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手术当日停用,术后第2天开始服用直至术后10天.β组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艾司洛尔(1mg/kg/h)直至手术结束,Hβ组术前5天开始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手术当日停用,术后第2天开始服用直至术后10天.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艾司洛尔(1ing/kg/h)直至手术结束.每组患者在入院当天、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10天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术中记录每组各时点(入室、给氧诱导、插管、手术开始、术中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手术结束、拔管)的ST段和心肌耗氧量(心肌耗氧量=收缩压×心率)的变化.结果:在组内比较H组、β组、Hβ组的IMA值在术后1天、10天与入院当天相比较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比较组间比较H组、β组、Hβ组的IMA值在手术后1天、10天分别与C组比较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和β组的IMA值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但Hβ组在术后1天、10天分别与H组、β组比较IMA值有上升趋势,IMA值的异常率增高.术中各时点H组、β组、Hβ组的ST段值的异常率分别与C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意义(P<0.05),但H组、β组、Hβ组三组分别比较无明显差异.术中各时点H组、β组、Hβ组的心肌耗氧量与C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这四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初步研究发现围术期应用活血化瘀和艾司洛尔对高龄骨伤患者可减少术中及术后早期心肌损伤发生率,可提高高龄骨伤患者心血管稳定性及高心肌耗氧量的耐受能力,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但同时使用活血化瘀和艾司洛尔则降低相互之间的心肌保护作用疗效.

  • 艾司洛尔在鼻腔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祝国琼;肖春林;王儒蓉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在鼻腔局麻手术中预防肾上腺素β作用对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鼻腔鼻内镜手术患者(ASA Ⅰ~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鼻腔填塞浸渍含1/1 000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液的棉纱条局麻时即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2 mg/kg,对照组不给药,分别记录鼻腔填塞局麻药棉纱条前、填塞棉纱条后各时点的平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鼻腔填塞纱布前和后HR、MAP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局麻后HR、MA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麻下行鼻腔手术的患者在鼻腔填塞含肾上腺素的局麻药棉纱条局麻时,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可预防因肾上腺素所致的血压增高、心率增快.

  • 艾司洛尔和硝酸甘油用于腹腔镜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比较

    作者:张涵

    目的:比较艾司洛尔和硝酸甘油用于腹腔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艾司洛尔组选用艾司洛尔,硝酸甘油组选用硝酸甘油.均以负荷量+持续剂量方式进行术中控制性降压.结果:艾司洛尔组降压效果明显强于硝酸甘油组(P<0.05);艾司洛尔组降压开始HR保持不变或稍减慢,各时点HR慢于硝酸甘油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艾司洛尔好于硝酸甘油.艾司洛尔用于腹腔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静脉注射小剂量艾司洛尔预防围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研究

    作者:曹小平;张勇

    目的观察术毕静脉注射艾司洛尔预防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食道癌根治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随机分为实验组(Ⅰ组,于围拔管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mg/kg)和对照组(Ⅱ组,于围拔管期不用任何药物),术毕待患者达到气管拔管标准后给予拔管.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气管导管围拔管期Ⅱ组的SBP、DBP、HR比Ⅰ组分别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可有效预防围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

  • 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颅脑手术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冰;阳启茂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颅脑手术的降压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病人分为两组:(Ⅰ组)单纯硝酸甘油组,(Ⅱ组)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组,每组各30例.结果:Ⅱ组比Ⅰ组降压效果更理想,且无心率反射性增快.结论: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颅脑手术效果更理想.

  • 舒芬太尼复合艾司洛尔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期间的影响

    作者:舒华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复合艾司洛尔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期间心血管反应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A组)、舒芬太尼组(B组)和舒芬太尼+艾司洛尔组(C组).A组用芬太尼4 μg/kg,B、C组用舒芬太尼0.6 μg/kg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C组在气腹前加用艾司洛尔.3组均常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丙泊酚2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分别记录各组在气腹前(T1)、气腹30 s(T2)、气腹5 min (T3)、气腹15 min (T4)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BIS值.结果 T1时C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BIS值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A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BIS明显增加,B组有所上升,ⅢC组各时段变化不明显.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艾司洛尔能更好地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期间心血管反应和抑制BIS的增加.

  • 艾司洛尔联合乌司他丁在空腔脏器穿孔致脓毒性休克患者术后心肌保护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春林;张朝贵;刘超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联合乌司他丁在空腔脏器穿孔致脓毒性休克患者术后的心肌保护.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因空腔脏器穿孔致脓毒性休克术后入住ICU的52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研究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方案上加用艾司洛尔及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炎性介质(TNF-α、IL-1β)、CK同功酶质量定量(CK-MB)、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钠尿肽(PROBNP)、心律失常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入住ICU时间.结果 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研究组患者的炎性介质指标、心肌损害指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入住ICU时间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心肌损,能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对循环无明显影响.

  • 艾司洛尔与利多卡因用于预防颅脑手术后拔管反应的量-效研究

    作者:纳雪晴;李羽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及利多卡因对颅脑手术患者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择期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C)、艾司洛尔1组(A1)、艾司洛尔2组(A2)、利多卡因1组(L1)、利多卡因2组(L2),分别于拔管前给予生理盐水;艾司洛尔1mg/kg;艾司洛尔1.5mg/kg;1%利多卡因1mg/kg;1%利多卡因1.5mg/kg.记录给药前,拔管即刻,拔管后1、2、4、10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反应心肌耗氧量的间接指标-脉率收缩压乘积.结果 A1组拔管时,拔管后1、2、4min的HR及拔管时的SBP,PRR低于C组;A2组拔管时,拔管后1、2、4min的HR、SBP、PRR及拔管时,拔管后1、4min DBP低于C组;拔管时L1、L2组及拔管后1min L2组的收缩压均低于C组.结论 颅脑手术后,给予1.5mg/kg艾司洛尔及1.5mg/kg利多卡因可预防拔管应激反应,但降低心肌氧耗方面艾司洛尔优于利多卡因.

  • 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患者颈丛阻滞期间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峥

    颈丛阻滞麻醉常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副反应,对于术前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患者,危险性明显升高.笔者用压宁定复合应用艾司洛尔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患者颈丛阻滞期间的心血管副反应,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例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2~72岁.其中5例ECG示左室高电压,4例示ST-T改变.术前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种类包括甲亢,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将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治疗组,每组10例,两组间年龄、性别及病种无显著差异.

  • 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的应用

    作者:罗瑶;陈江山;许婷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技术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组,Ⅲ组为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组,每组20例,术中监测比较各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手术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尿量.结果 Ⅲ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Ⅰ、Ⅱ组(P<0.01),Ⅱ、Ⅲ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Ⅰ组(P<0.05),Ⅱ组术中心率显著快于Ⅰ、Ⅲ组(P<0.01),Ⅱ、Ⅲ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低于Ⅰ组(P<0.01).结论 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可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防止反射性心率增快,是鼻内镜手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之一.

  • 艾司洛尔在小儿全麻扁桃体摘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冰;阳启茂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在小儿全麻扁桃体摘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注射艾司洛尔后,患儿心率能维持平稳或稍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中异丙酚追加量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艾司洛尔能有效减慢心率,术后苏醒快.

  • 艾司洛尔在胸外科术中快速房颤的应用

    作者:段红;谭晓红;陈一丁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在胸外科手术中快速房颤时的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年来14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术中的麻醉记录结果 ,分析房颤发生的时间、快速房颤的处理及结果 等.结果 出现慢性房颤(心室率<100次/min)3例,可不予处理;出现快速房颤(心室率>100次/min)8例,经静脉给予艾司洛尔心室率均满意降低.结论 胸外科手术中发生的快速房颤使用艾司洛尔控制心室率是快速有效,安全可靠的.

  • 地尔硫卓防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侯俊;汤和青;方为;陈春;孙德海

    目的 观察地尔硫卓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病人60例,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A组和对照(B)组.A组在全麻诱导插管前静注地尔硫卓0.02 mg/kg;B组在诱导及插管前静注生理盐水10 ml.随后观察术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0 min 3个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结果 B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 min的SBP、DBP、HR均较术前明显升高,A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 min有轻微变化;B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min的各项指标均高于A组.结论 地尔硫卓可以有效防治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 艾司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相关因素

    作者:杨娜;刘冰;梁晗;罗磊;肖婷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近期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艾司洛尔+地尔硫卓)和对照组(地尔硫卓),各6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1%,对照组为7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raunwald分级、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CK-MB、cTnI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Braunwald分级、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CK-MB、cTnI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的临床应用

    作者:龚科鳌;甘喜;马廷军

    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是本世纪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上重大进展的里程碑之一.应用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已有30余年的历史,许多医疗中心已将其列为治疗高血压的第一线药物,其地位逐渐得到巩固.近年来,又有许多新型的受体阻滞剂相继问世,它克服了一般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作用持续时间长,出现不良反应时不易及时终止其药理作用的缺陷,解决了静脉使用受体阻滞剂的问题.艾司洛尔就是这类药中的代表药物.其药理作用为:选择性地阻断受体.其特点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现将超短效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在临床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 艾司洛尔在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李宁;赵洪卫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控制心房颤动心室率的疗效.方法:8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艾司洛尔及毛花苷丙静脉注射,评价艾司洛尔控制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艾司洛尔降低心室率起效时间为(3.4+3.1)min,毛花苷丙起效时间为(33.3±11.6)min,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120 min后,两组患者较用药前心室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洛尔组平均心室率低于毛花苷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起效快,副作用小.

  • 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对老年人全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作者:欧炜;刘艳秋;谭明祥

    全麻气管插管对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强烈的刺激,可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艾司洛尔(ESM)用于控制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已见报道[1-3].本文旨在探讨ESM用于预防老年人全麻插管心血管反应的佳剂量.

792 条记录 36/40 页 « 12...32333435363738394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