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比较利多卡因与帕瑞昔布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瑜;徐广民;蒋璐;兰志勋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预注利多卡因或帕瑞昔布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120例拟行择期手术患者被随机分为4组: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L组,利多卡因组;P组,帕瑞昔布组;LP组,利多卡因和帕瑞昔布联合组。根据分组给予患者预注利多卡因40 mg、帕瑞昔布40 mg或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同时用压脉带静脉阻断1 min给予丙泊酚2 mg/kg,随后进行疼痛评分。疼痛程度分为4级:0=无疼痛,1=轻度疼痛,2=中度疼痛,3=重度疼痛。结果:C组患者出现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80%)显著高于其他3组(L组、P组和LP组分别为50%、25%和10%)(P<0.05)。LP组的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显著低于L组和P组(P<0.05)。结论:联合预注利多卡因和帕瑞昔布能显著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而且效果优于其单独使用。

  •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通过其局麻作用而非全身作用减轻异丙酚注射痛

    作者:梁凌;黄品婕;罗晨芳;罗刚健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减轻异丙酚注射痛机制是通过其对血管壁的局部麻醉作用还是通过作用于神经中枢的全身作用。方法:选择在静脉全麻下行胃肠镜检的患者430例,根据诱导方式不同随机分为:A组,右手背大静脉予生理盐水2 mL; B 组,右手背大静脉给予利多卡因40 mg; C 组,左侧手背大静脉给予利多卡因40 mg,3组给予上述预处理液2 min 后,右侧对称静脉泵注异丙酚(总量为2 mg/kg)。异丙酚泵注量达0.5 mg/kg 时,行VRS评分。酌情追加异丙酚。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结果:无痛率:B组低于A和C组。与注射前相比,注射后1、3、5 min平均动脉压有下降。与注射前比较,注射后5 min心率有下降。结论:同条手背静脉预注利多卡因40 mg 可以减少异丙酚注射痛。一侧手背静脉预注利多卡因40 mg 不能减轻另一侧手异丙酚注射痛,考虑利多卡因减轻异丙酚注射痛主要以局部作用为主。

  • 氟比洛芬酯预处理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剂量探讨

    作者:陈坚伟;王彪;张涛;徐康清

    目的:本试验探讨应用氟比洛芬酯减轻患者丙泊酚注射痛的佳剂量.方法:200例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各50例.注射丙泊酚前2 min,A组在静注氟比洛芬酯75mg;B组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C组静注静注氟比洛芬酯25 mg;D组静注生理盐水7.5 mL.4组均用止血带阻断前臂静脉2 min.接着静脉注射丙泊酚0.5 mg/kg,通过4点口述评定量表(VRS)评估丙泊酚注射痛并记录发生疼痛频数.结果:A组和B组的VRS均比C组和D组的低;A组和B组注射痛的发生率均比C组和D组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丙泊酚前2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或75 mg,同时用止血带阻断前臂静脉2min均能有效地减轻丙泊酚注射痛,且氟比洛芬酯50mg足以有效地减轻丙泊酚注射痛.

  • 小剂量氯胺酮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强铭;方梅;禚海成;邓国华;顾文义

    目的:观察和评价小剂量氯胺酮预防或降低异丙酚注射痛的作用以及确定临床佳剂量.方法:150例择期手术病人,分成5组,每组30例.对照组(S组)0.9%生理盐水2 mL.L组2%利多卡因2 mL.K10组氯胺酮10 μg/kg.K50组氯胺酮50 μg/kg.K100组:氯胺酮100 μg/kg.注射后,给予2.5 mg/kg异丙酚.采用双盲法每隔5min评定疼痛评分.结果:与其他组相比,K100组和L组疼痛强度及发生率低(P<0.01).麻醉诱导期间,5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诱导时,在异丙酚注射前静脉注射氯胺酮可预防或降低注射痛,其佳剂量为100 μg/kg,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显著.

  • 对比地佐辛、曲马多和布托啡诺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

    作者:韦忠良;黄泽汉;韦克;陆荣臻;黄金凤;覃英

    目的 观察地佐辛、曲马多、布托啡诺用于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28例拟定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手术治疗,且曾经接受过丙泊酚注射出现注射痛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地佐辛组、曲马多组、布托啡诺组,每组均为32例.生理盐水组预先注射生理盐水3 ml,地佐辛组预先注射10 mg地佐辛,曲马多组预先注射50 mg曲马多,布托啡诺组预先注射1 mg布托啡诺.2 min后,所有组均静脉注射0.5 mg/kg丙泊酚,评价各组注射部位的疼痛情况.结果 生理盐水组出现28例(87.50%)不同程度以中、重度为主的疼痛,曲马多组出现疼痛20例(62.50%),布托啡诺组出现疼痛13例(40.63%),地佐辛组出现疼痛4例(12.50%),生理盐水组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疼痛例数及疼痛程度上来看,预防丙泊酚注射痛效果从优到差依次是地佐辛、布托啡诺、曲马多.结论 静脉预先注射止痛药物可以有效减轻丙泊酚注射液造成的注射痛,其效果从优到差依次是地佐辛、布托啡诺、曲马多,临床上应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在对缓慢推注丙泊酚仍有强烈注射痛的患者可选择地佐辛或者布托啡诺.

  • 不同剂量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钟和英;郑敏;冉然;付俊;于洋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双肓对照方法,选择我院择期手术患者160 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 例.麻醉诱导前2 min,均从手背静脉预给药.A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B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 mg;均溶于5 ml生理盐水;C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40 mg;D组:静脉注射0.9 %生理盐水5 ml.给药2 min 后以0.5 ml/s 的速度注射异丙酚.注射期间使用4 分法对注射痛评分.结果 与B组和D组比较,A组和C组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四组患者异丙酚注射痛的VRS评分在轻度疼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中至重度疼痛方面A组、B组和C组明显低于D组(P<0.01).结论 预先2 min 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能明显降低异丙酚注射痛.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 mg能降低异丙酚注射痛的程度但不能降低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率.

  • 格拉司琼复合利多卡因静脉预处理减轻异丙酚所致注射痛和呕吐的临床观察

    作者:傅海青

    目的:观察特异性5-HT受体拮抗药格拉司琼复合利多卡因进行静脉预处理以减轻临床中静脉注射异丙酚引起注射痛和呕吐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效果.方法:40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利多卡因组(B组)、格拉司琼组(C组)和格拉司琼复合利多卡因组(D组),每组100例.A组患者给予氯化钠注射液3mL;B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20mg;C组患者给予格拉司琼2mg;D组患者给予2mg格拉司琼和20mg利多卡因混合液.1min后松开止血带,并推注1/4预计量异丙酚,同时记录注射部位疼痛评分.结果:B、C、D组与A组比较,注射痛发生的数量和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C组比较,注射痛发生的数量和程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注射痛发生的数量和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异丙酚注射痛、术后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特异性5-HT受体拮抗药格拉司琼复合局麻药利多卡因进行静脉预处理可以有效减轻术中异丙酚注射痛,并且还能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及寒战.

  • 氰比洛芬酯脂微球静脉预处理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超;孙莉;张燕

    目的 对比研究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或利多卡因静脉预处理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将静脉麻醉下行宫颈锥切术的6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1%利多卡因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脂微球组(C组),在近心端距穿刺点10 cm处结扎止血带,静脉注射药物和2 min后松开止血带,随后靶控输注异丙酚达效应室质量浓度3.2μg/mL.从注射异丙酚开始到患者意识消失为止,每隔10 s询问输液侧手臂是否出现疼痛,评估用药依从性.结果 B组与C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RS)及用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VR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用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A组.3组患者水肿、静脉炎和药疹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和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均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异丙酚注射痛.

  • 利多卡因与丙泊酚混合使用对丙泊酚注射痛防治效果观察

    作者:傅洪;曲世界;唐曦;曾令全

    丙泊酚是目前临床使用为广泛的静脉全身麻醉药,但其常常发生注射痛.在令患者惧怕的33项临床问题的调查中,丙泊酚注射痛占第7位[1],其门诊手术时发生率为28% ~ 90%[2],名列第3.临床常用的防治丙泊酚注射痛的方法是应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多以预注和混合使用两种用药方式.Jalota等[3]综述两种方式的研究文献,其中25篇报道认为混用为有效,24篇认为两种方式效果相当,国内曹云飞等[4]的研究认为混用效果优于预注.此外,由于破乳或乳剂微粒直径大于0.5 μm有引起肺栓塞的危险[5],利多卡因与丙泊酚混合后药物性状的变化是否能安全使用,也是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对利多卡因与丙泊酚混合后6h内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

  •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影响研究

    作者:卢燕;何绮霞;庄海霞;陈翠平;李大桁;陈金仙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对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引起注射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120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地佐辛组(D组)、右美托咪定组(D1组)、地佐辛组(D2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观察4组诱导后注射疼痛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D组、D1组、D2组罗库溴铵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D1、D2组比较,D组罗库溴铵注射痛发生率降低(P<0.05),D1与D2比较罗库溴铵注射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诱导前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均可以显著降低罗库溴铵注射痛发生,两者复合使用效果更佳.

  • 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维持时间的观测

    作者:曾令全;龙万梅;傅洪;魏安宁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维持时间。方法54例无痛胃镜患者,持续监测脉率、血氧饱和度(SPO2)、灌注指数(PI)。预注2%利多卡因1 mL后,依次间隔不同的时间推注丙泊酚,以词语等级评价量表(VR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回顾性分析出现疼痛组(A组)与未出现疼痛组(B组),在推药间隔时间,脉率、PI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有20例患者出现疼痛,发生率为37%,其中男11例,女9例,男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脉率、PI增加值及推药间隔时间明显小于A组( P<0.05)。出现疼痛的时间在推注丙泊酚后(28.5±11.2)s。利多卡因对血管壁的阻滞时间短暂,约为20 s。结论预注利多卡因后,疼痛的发生率下降,出现疼痛的时间明显推迟。

  • 瑞芬太尼、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减轻异丙酚静脉注射痛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朱辉;朱涛;鄢来冲;翁浩;李莲;任永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预处理减轻异丙酚静脉注射痛(PI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ASAⅠ~Ⅱ级接受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R组、S组、L组和P组),每组50例.各组患者注射异丙酚前在前臂结扎一可充气止血带(压力为70mm Hg)人为阻断血流,分别予以试验药物:瑞芬太尼20μg(R组)、舒芬太尼15μg(S组)、利多卡因40mg(L组)和生理盐水3mL(P组).注射完毕1min后松开止血带,均再注射1%异丙酚2mg/kg,依Ambesh四分法评价并记录PIP发生率和程度,记录患者麻醉前(T0)、预注药后(T1)和注射异丙酚后(T2)3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参数、预注试验药物的不适反应等.结果 R组、S组及L组的PIP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R组、S组的效果不如L组(P<0.01).S组减轻PIP的有效性要优于R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舒芬太尼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PIP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舒芬太尼在预防PIP方面,其外周镇痛作用要优于瑞芬太尼.

  • 格拉司琼静脉预处理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玉姗;林雪梅;周俊

    [目的]观察用格拉司琼作静脉预处理以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并与常用药物利多卡因作一比较.[方法]120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格拉司琼组(I组),利多卡因组(Ⅱ组)和对照组(Ⅲ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在给药前均先以橡胶止血带阻断其局部静脉回流.I组和Ⅱ组患者分别给予格拉司琼2mg和1%利多卡园2ml,Ⅲ组患者则给予生理盐水2ml.1min后松开止血带,并给予1/4预计量异丙酚,同时记录VRS评分. [结果] 3组患者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格拉司琼组52.5%,利多卡园组47.5%,对照组85%.格拉司琼组和利多卡因组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格拉司琼静脉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

  • 不同干预措施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相关疼痛/缩肢反应有效性的Meta分析

    作者:张永强;时娟;李鑫;郑宏;王江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干预措施用于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相关疼痛/缩肢反应的有效性,为临床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相关的不良反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3期)、WanFang Data、CBM和CNKI数据库,搜集有关不同干预方式用于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相关疼痛/缩肢反应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3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2.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3个RCT,6 0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空白对照比较,采用静脉阻断法注射利多卡因[RR =0.37,95%CI (0.29,0.48),P<0.000 01]、静脉阻断法注射阿片类药物[RR=0.77,95% cI (0.68,0.87),P<0.000 1]、静脉注射利多卡因[RR=0.51,95%CI (0.44,0.59),P<0.000 01]、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OR=0.03,95%CI (0.02,0.05),P<0.000 01]、静脉注射氯胺酮[RR=0.36,95%CI(0.23,0.54),P<0.000 01]、罗库溴铵与碳酸氢钠混合注射[OR=0.02,95%CI (0.01,0.04),P<0.000 01],以及局部加温法[RR=0.74,95%CI (0.63,0.88),P=0.0006]均可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疼痛/缩肢反应的发生.结论 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是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相关疼痛/缩肢反应的有效措施,而局部加温法的相关研究较少,结果存在偏倚的可能性较大.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牛丽;宣燕;王江

    目的 系统评价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 (2012 年第4期),PubMed、MEDLINE、Ovid、HighWire、EMbase、CBM和CNKI等数据库,收集采用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1985年1月~ 2012年12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5篇文献,共1 332个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丙泊酚内混入不同剂量利多卡因,患者注射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6,95%CI (0.30,0.44),P<0.000 01];预先给予不同剂量利多卡因,患者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9,95%CI (0.47,0.75),P<0.000 1];扎止血带后给予不同剂量利多卡因,患者注射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4,95%CI (0.37,0.52),P<0.000 01].结论 利多卡因能减少丙泊酚注射痛.扎止血带后给予40 mg利多卡因是相对有效减少丙泊酚注射痛的方法,且其更适合无术前用药的门诊静脉全麻患者.

  • 布托啡诺与利多卡因、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观察

    作者:刘艳芳;吴又武;黄洪毅;宋吉贵;张继红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小剂量利多卡因与丙泊酚混合液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胃镜检查患者,共2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组(B组)、布托啡诺复合小剂量利多卡因与丙泊酚混合液组(L组).观察3组患者在丙泊酚注射时疼痛发生率与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检查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L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另外2组(P<0.05),使用布托啡诺的B组和L组发生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程度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3组检查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小剂量利多卡因与丙泊酚混合液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患者舒适,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

  • 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博;刘丹彦

    丙泊酚注射痛一直是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副作用之一,无切实、有效的改善措施,将严重影响舒适化麻醉开展.迄今为止,丙泊酚注射痛的机理尚不明确,虽有多项研究能预防和处理丙泊酚注射痛,但仍不能完全避免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可预防丙泊酚注射痛,但尚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Dex镇痛机理的探索和已实施的临床试验总结发现:Dex可有效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但其安全、有效的剂量尚无定论,还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

  • 利多卡因联合不同浓度罗库溴铵缓解注射痛的研究

    作者:曾思;温开兰;蔡兵;陈亮;吕学文;兰志勋

    探讨利多卡因联合不同浓度罗库溴铵对注射痛的缓解作用.选择行经口插管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120例 (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静脉注射利多卡因30mg 10 s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10mg(A组浓度为10mg/ml,B组浓度为5mg/ml,C组浓度为1mg/ml),10 s内推注完,立即测评患者疼痛评分,记录MAP、HR、SpO2及输注并发症.三组患者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35.0%,25.0%和2.5%;A、B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疼痛程度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MAP、HR、SpO2及输注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预先注射利多卡因30 mg/ml,罗库溴铵稀释到1 mg/ml推注能简单、有效的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痛.

  • 利多卡因与不同剂量曲马多预处理缓解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比较

    作者:徐广民;林涛;范丹;兰志勋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剂量曲马多和利多卡因预处理缓解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250例ASA分级Ⅰ~ Ⅱ级、接受门诊手术的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各50例.T50、T100和T150组分别静脉预注射曲马多50、100和150 mg,L50组静脉预注射利多卡因50 mg,对照组(C组)接受等渗盐水静脉预处理,1分钟后注射异丙酚,注射期间采用四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T50、T100、T150和L50组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L50和T50组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00和T150组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L50和T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00和T150组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马多与利多卡因预处理均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50 mg曲马多和50 mg利多卡因减轻异丙酚注射痛具有同样的效果,曲马多100 mg和150 mg预处理具有更好的效果,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 静脉注射亚甲蓝缓解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裕凯;王瑛;张先杰;夏乐强;韩佳

    目的:评估静脉注射亚甲蓝降低丙泊酚注射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80例择期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年龄18~50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M组和L组均为实验组,C组对照组,每组60例.注射丙泊酚前行预处理,M组和L组分别静脉注射亚甲蓝20 mg和2%利多卡因40 mg.C组注射同容量生理盐水.0.5 mL/s静脉注射1%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直到患者意识消失.注射时,用Ambesh四分法评估注射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1 d后电话随访,询问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结果:共178例完成并纳入研究.C组注射痛发生率高达91.5%,明显高于两实验组(P<0.017);M组和L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40.0%和27.1%,两实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组以中、重度疼痛为主,两实验组则以轻中度疼痛为主.次日电话随访,除两2例患者拒绝外,其余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亚甲蓝可替代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有效缓解丙泊酚注射痛.

187 条记录 8/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