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空肠瘘口行营养支持的护理
经空肠中行营养支持,主要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供给足够的、全面均衡符合生理的营养成分,适应术后机体代谢的改变,缓解高分解代谢状态,满足需要,以维持胃肠道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而且并发症少,技术设备要求较低,易于管理,对重症外科病人是首选营养疗法.
-
早期经口进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进展
营养支持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肠内营养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感染并发症及器官衰竭的发生率.采取经口进食方式进行肠内营养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操作并发症,同时可能对胰腺存在保护作用,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更多样本来证实.
-
放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护理
口腔黏膜炎是放化疗后常见不良反应,腔黏膜炎的主要症状是口腔和咽部出现红肿、红斑、糜烂、溃疡,出现疼痛、吞咽困难、口干、味觉障碍等等,严重患者会感染、出血,部分患者甚至无法经口进食,需要静脉或肠道营养.头颈部放疗后发生率接近100%,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发生率接近80%,接受标准剂量化疗的患者发生率也达到40%.放化疗后的口腔黏膜炎不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大大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会造成身心的极度痛苦,导致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
-
上消化道手术后早期经口进食的应用研究进展
文章归纳了上消化道手术后早期经口进食的关键问题.讨论了上消化道手术后早期经口进食的时机、干预、安全性和效果.在此基础上,就上消化道手术后早期经口进食的时间和具体进食方案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
巧用吸痰管接头制作鼻饲喂食器
临床上对不能经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患、口腔手术或不能张口进食的患者采用鼻饲法.目前,通常使用16号、18号透明硅胶胃管置入.在护理中我们发现存在一定的缺点,管口外端较大与注射器连接不紧,易导致注入液外溢,造成注入剂量不准确;且易污染床单.为此,我科于2005年1月,自制鼻饲喂食器进行鼻饲,取得满意效果.
-
肠内营养管堵管处理技巧
临床许多患者因病情需要不能经口进食,只能依赖管饲营养来维持机体的营养需要.管饲营养可以通过鼻胃/空肠管,胃/空场造瘘管,PEG/J管等多种投入途径给予.但是在管饲营养过程中,由于营养液黏稠、管饲营养时间较长、冲管不及时、管饲药物操作不规范等多种因素导致管道堵塞.管道堵塞后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如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更换导管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等.我科利用现有医疗器械改造后冲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巧用手术缝线固定造瘘管固定夹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及空肠造瘘术是在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胃空肠造瘘管,以达到胃肠营养和(或)减压的目的.此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易行,并发症少,为不能经口进食、需要肠道营养支持疗法的患者免除了外科手术胃造瘘的痛苦,其国内外应用已日趋广泛.术后伤口和导管护理很重要,每天需取下管道固定夹,用2%碘伏消毒造瘘管周围皮肤并更换敷料,沿着管道的轴左右旋转拉伸管道来预防"包埋"现象的发生.可是由于管道固定夹小,换药时容易遗失或漏夹,造成导管外固定失效,存在管道脱出或过深的风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ICU在临床工作中针对此情况采用手术缝线固定管道固定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伊曲康唑口服液和瑞高存在配伍禁忌
伊曲康唑口服液(商品名斯皮仁诺口服液,由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生产,生产批号9CB4R00)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是深部真菌感染治疗和预防的有效药物.肠内营养乳剂(商晶名瑞高,由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80CD415)是一种肠内营养制剂,广泛用于不能经口进食患者的鼻饲营养支持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伊曲康唑口服液可使瑞高发生凝固变性,甚至堵塞鼻胃管,现报道如下.
-
介绍一种胃管固定方法
临床上留置胃管常用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通过向胃管内灌注流质食物及药物,以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安全有效地固定胃管,不但能保证充分发挥胃管作用,而且能降低因意外脱出或拔除胃管而给患者带来的需要重新置管的痛苦,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护理工作量.为此,我科总结了一种简单方便的胃管固定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留置胃管患者口腔至咽喉部湿化的新方法
临床护理过程中对于昏迷、病情危重、不能经口进食及不能张口的患者,为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并避免误吸而引起肺部感染,往往给予留置胃管,通过鼻饲流质食物和水来满足患者对营养和水份的需求.
-
一种应用吸痰管固定胃管的新方法
鼻饲是临床上各个科室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病人的营养供给非常重要.而传统的胃管固定法多采用胶布粘贴于面颊的方法,容易因时间过久、出汗等原因导致黏度下降,胃管容易移位、脱落.而改良的用小绳拴系胃管后再挂至耳后的方法,又有不易清洁及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面部及耳周皮肤的破溃,增加病人的痛苦也会影响胃管使用,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我科从2007年开始使用了一种新式胃管固定法,收效显著.
-
长期留置胃管在胃内折断1例报告
通过导管供给昏迷或因消化道疾患如肿瘤、食道狭窄、颅外伤以及其它不能经口进食者以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1],是此类病人的支持治疗的重要手段.但长期留置胃管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我科一长期留置胃管患者,留置胃管期间,发生两次胃管在胃内折断,在临床工作中实属罕见,本文探讨了留置胃管时发生断裂的原因及其引起的并发症,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出建议,现报道如下.
-
老年病人进食误吸原因及对策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住院病人老年人的比例不断增加.老年病人中,各种原因所致的吞咽肌肉及神经病变容易引起吞咽困难,极易造成误吸,直接导致恢复时间的增加及住院时间的延长[1].因此,加强老年人的误吸防范工作非常重要.本文搜集了1989-2010年中外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误吸的文章,现将经口进食老年人有关误吸的研究现状总结如下,旨在为误吸的防范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PICC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PICC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年我院SICU收治病人中留置PICC的情况.结果1999年我院SICU收治病人中共有14人留置PICC,其中男12人,女2人,平均年龄72岁.均为术后不能经口进食而需行静脉营养的患者,经PICC主要输注静脉营养液,并同时应用抗生素.其中4例因PICC栓塞拔管,1例因静脉炎拔管,另有2例因高热怀疑PICC管感染而拔管,行PICC管培养为阴性.结论临床中应用PICA3所遇到的主要并发症为栓塞、静脉炎和感染.
-
长期胃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
1989年1月至1999年1月,对56例不能经口进食或进食后营养物质不能经胃肠道吸收或吸收障碍患者,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上腔静脉置管行长期胃肠外营养,时间在3个月以上,长一例10年.临床资料一、临床病例选择本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21~82岁.临床诊断,多发消化道外瘘18例,炎症性肠道疾病6例,肿瘤复发致肠梗阻15例,短肠综合征1例,有多种并发症的重症胰腺炎8例,食道化学灼伤致狭窄3例,严重肠吸收不良综合征2例,放射性肠炎3例.
-
120例冠心病患者的营养调查分析
冠心病发病是多因素的,除遗传因素外,还与环境因素,特别是营养因素有关.本次调查是以住院冠心病人为样本,了解冠心病人的营养状况,追溯冠心病与食源性因素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1998年2月至1999年9月间,我院心血管内科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能经口进食的患者120例.男81例,女39例,年龄51~78岁,平均64.25±7.99岁.于住院当天进行三日膳食回顾,记录72小时摄入的全部食物种类及数量,输入苏州产YL-2A营养医疗计算机取三日均值分析营养成分.并于住院当天测定病人部分生化项目,体格检查也于住院当天完成.其中,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用ADIPOMETERTM Skinfold Caliper测量.所有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
老年重症患者匀浆膳应用体会
营养学的新概念是能用普通膳食的尽量用普通膳食,能用匀浆膳的不用要素膳[1].近年来,我科应用匀浆膳对不能经口进食的危重症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收到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
鼻饲饮食注入方法的改进
鼻饲法就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入流汁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对于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通过鼻饲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水以及患者疾病治疗.
-
改良胃管固定方法在咽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手术治疗是咽喉癌患者治疗的有效手段.下咽和喉部恶性肿瘤患者,除了早期声门型的患者外,由于术后早期经口进食易误咽造成气管及肺部感染,缝线撕脱造成咽喉瘘或咽喉创面撕裂[1],术后常规留置胃管给予鼻饲饮食.但咽喉癌患者由于口鼻分泌物较多,胃管固定不牢易造成胃管脱出,或固定方法不当造成皮肤损伤,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及术后康复.临床上有多种固定胃管的方法,根据文献[2]和临床实际情况,我们改进了胃管固定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鼻饲病人易发误吸的原因及预防研究进展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通过鼻饲给予营养支持可以保持肠黏膜细胞及其功能的完整性,防止因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源性感染,对机体的康复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 .但鼻饲易引起误吸,一旦发生,可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后果.近年来,不少医护人员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对误吸发生的原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于相关预防措施有了新的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