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生儿脐静脉注射管的研制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有效地抢救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通常的做法是:用6号的头皮针穿刺新生儿脐静脉进行注射药物抢救,此方法简单易行,已被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因头皮针针头为金属制品且针尖锋利.极易刺破脐带胶质和血管,造成药物外渗.从而影响药效,延误抢救时机,造成不良后果;即使穿刺抢救暂时成功,注射药物后也必需将针头取出,想进行头皮针的留置,以备短期用药,根本不适合.
-
小儿头皮针固定方法和研制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后,由于小儿哭闹或退热,孩子头部容易出汗,引起胶布脱落,造成针头脱出液体外渗,既给患儿造成痛苦,同时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与研究,我们研制了一种简易的小儿头皮针穿刺固定带.
-
产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心得体会
静脉留置针简称套管针,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穿刺置管技术,具有导管软,易于操作和固定,对血管损伤小,不易滑出等特点.临床中产妇分娩前常需开放一条静脉通道,以方便用药、抢救等.传统的方法是用7号头皮针穿刺进行输液,但产程中的阵痛常使产妇无法控制自己,精神紧张,辗转反侧,烦躁不安,手部不配合,很容易造成血管壁被针刺破,针头阻塞、脱落.2008年我院对进入产房分娩的产妇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避免了以上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
头皮针穿刺Foley尿管拔管法
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尿道损伤等病人需留置导尿管,因长时间间歇夹管,使其气囊通道受压,影响通畅甚至形成闭锁,导致气囊内气体或液体无法排出,尿管拔除困难.为此,我院外科门诊采用头皮针穿刺法对32例Foley尿管拔除困难的病人进行处理,成功率达100%,现介绍如下.
-
采用两种静脉穿刺法输入凯时发生静脉炎的对比观察
外周静脉留置针摒弃了传统的每日静脉穿刺输液的弊端,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现已普遍用于临床.但在输入某些特殊药物时两种静脉穿刺方法在使用上意见尚不统一.我院采用静脉输入凯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损害[1],护理人员发现每日用头皮针穿刺输入凯时发生静脉炎的几率低于留置针穿刺,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外周浅静脉留置针使用技巧
随着静脉输液的发展,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头皮针穿刺、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PICC置管、股静脉穿刺、留置输液等.这就为患者减轻了痛苦,输液安全性得到了保障,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少了护士的职业风险.在各种穿刺中,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使用.
-
图示卡在预防静脉炎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静脉炎是静脉给药治疗过程中引起的并发症,据统计,静脉炎的发生率为42.3%,需要24 h静脉维持的患者达54%[1],头皮针穿刺引起的静脉炎为17.9%,留置针为16.2%[2].我们采用静脉图示卡(以下简称图示卡)指导临床护士有计划地选择血管,避免血管的重复利用及再次损伤,从而达到保护血管、预防静脉炎的目的.设计图示卡应用于临床,取得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预防门诊静脉化疗药物渗漏的穿刺流程的改进
目前选择门诊静脉化疗的患者越来越多.由于传统周围静脉化疗流程易致药物外渗等风险,我们采用改进的静脉化疗的穿刺流程,使静脉化疗药物外渗风险大大降低,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对180例化疗患者进行周围静脉化疗.其中男132例,女48例,年龄2~76岁,以儿童多见.常见疾病有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卵巢畸胎瘤,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等.2.方法.所用化疗药物为长春地辛,长春新碱,依托泊苷,环磷酰胺等,穿刺部位均为上肢(手背,前臂),且患者均无深静脉置管或行PICC,常采用周围静脉留置针,左右手交替穿刺.3.结果.180例需要静脉化疗患者中,有152例采用周围静脉留置针,28例穿刺困难患儿采用头皮针穿刺.改进静脉化疗的穿刺流程后,患者无一例出现药物渗漏情况.
-
下肢顺行性深静脉造影的护理
下肢顺行性深静脉造影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造影可以了解深静脉内有无血栓,深静脉瓣膜功能以及交通支功能,对下肢深静脉病变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我院1999年至今应用DSA设备对26例患者共32条下肢进行了顺行性深静脉造影。现将有关术中、术后的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26例患者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8~79岁,平均47.7岁。右下肢造影11例,左下肢9例,双下肢6例。具体方法如下:病人取半卧位,对造影侧的下肢采用6号半~8号头皮针穿刺足背浅静脉远端,止血带捆扎踝关节上方,缓慢手推38%泛影葡胺40~80 ml,透视下观察深静脉充盈情况,并分段摄片。造影过程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有无不良反应。造影完成后立即经造影通道注入生理盐水50 ml,拔管止血后嘱患者起床走动15 min。2 结果 26例患者造影均获成功,显影清晰,诊断明确。但其中3例因患肢肿胀明显,足背浅静脉远端不能充盈,故改用足背浅静脉近段逆血流方向穿刺,结果深静脉显影良好。造影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心率正常,立即给予50%葡萄糖40 ml+地塞米松10 mg静注,5 min后症状缓解,完成造影后留观30 min无明显不适。3 讨论3.1 穿刺点应尽量选择在足背浅静脉远端,这样有利于造影剂通过吻合支进入跖静脉,使小腿前、后组的深静脉均能良好显影。但是下肢深静脉病变患者往往合并下肢水肿、溃疡、色素沉着等,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这时给予热敷、局部按揉,使静脉充盈,有利于穿刺。对于少数远端穿刺确有困难者,则可选择足背中上部的浅静脉穿刺,但穿刺方向应向足趾端,使造影剂逆行通过吻合支后再向深静脉回流,目的也是为了促使胫前、胫后静脉都能显示出来[1]。本文中3例患者采用了这种穿刺方式,效果满意。
-
一次性脐静脉注射管的研制与应用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较大新生儿、巨大新生儿的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因此,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同步增高.为提高抢救成功率,通常用6号头皮针穿刺新生儿脐静脉进行注射药物抢救[1],此方法简单易行,已被广泛应用,但因头皮针针头为金属制品且针尖锋利,极易刺破脐带胶质和血管,造成药物外渗.从而影响药效,延误抢救时机.
-
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在我国已逐渐普及使用.它较传统的静脉穿刺有很多优点,尤其对老年患者,由于其外周静脉细,脆性大,传统头皮针穿刺困难,保留时间短,患者不愿意接受.另外,对病情较重,又不合作的老年病人,为避免反复穿刺,延长保留时间,均可使用静脉留置针.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
回缩式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
新生儿静脉穿刺一直是难度大的操作技术且很难一次穿刺成功,反复用头皮针穿刺既增加患儿的痛苦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又增加护士工作量及穿刺困难带来工作压力.我科自2010年5月至今逐渐对新生儿使用回缩式静脉留置针代替传统操作;因其操作简单、易掌握,留置时间长,便于抢救,既减轻对患儿反复穿刺带来痛苦,又减轻护士工作量及保护护理人员免受针刺伤的危害等优点,深受儿科护理人员的青睐及家长的认可[1],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
儿科头皮针静脉穿刺体会
儿科头皮针输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成年人静脉穿刺相比,小儿头皮针静脉穿刺要求有较高的难度和技巧,现将我从事护理专业二十几年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小儿头皮针穿刺的体会总结如下:1护士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护士工作时首先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热情,要有同情心和爱心,要细心、耐心,要善于摸透小儿的心理动态.
-
Y型头皮式套管针在体外循环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传统的钢制头皮针穿刺输液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的需要,我科自1998年开始在体外循环手术病人中应用Y型头皮式套管针穿刺与留置,此操作简便易行,可保护穿刺的静脉,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又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提供全面的护理,同时,有效静脉通路建立及时,给药迅速,达到理想用药及抢救的目的.临床上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静滴大蒜素导致小儿局部组织坏死1例
患儿林某,女,7个月,因迁延性肠炎、急性支气管炎住院.医师给予头皮针穿刺左足背静脉,点滴10%葡萄糖注射液200 ml加入大蒜素20 mg,3 h后约滴入130 ml发现穿刺处红肿.立即停止输液,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次日患儿左脚背点滴处见约1 cm×3 cm紫黑色及灰白色坏死,坏死周围发红,肿胀扩展至小腿,触痛明显.经给予局部减压及换药处理,1个月后坏死组织脱落,局部痊愈,留有疤痕.
-
头皮针穿刺输液不同持针手法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静脉穿刺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献[1,2]对头皮针针尖刺入皮下后如何进入静脉,以及持针手法无明确规定,临床上也不一致,有的持针柄的上下面,有的则持针柄的前后面.为了比较不同持针手法患者疼痛的程度,我们进行了观察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注射器协助头皮针穿刺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遇外周血管萎陷、充盈差的患者,行静脉穿刺时,多无回血,无法判定穿刺是否成功,造成穿刺失败,我们采用注射器协助头皮针穿刺的方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建立失血性休克病人套管针静脉通路的技巧
失血性休克病人由于失血过多,血管充盈度极差,皮肤湿冷无弹性,用套管针穿刺有一定难度,现介绍一种二次穿刺法.采用常规方法用5.5号头皮针穿刺表浅静脉成功后不解止血带,打开调节器让液体输入10ml左右,从穿刺点到止血带间的浅静脉充盈,在此段静脉上用套管针穿刺.因为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肘正中静脉压降低,二次穿刺选择的浅静脉压也降低,在不解止血带的情况下输入少量的液体,给二次穿刺创造了条件,在此项二次穿刺过程中,止血带结扎的距离距穿刺点20cm以上,否则套管针穿刺时消毒面积不够.在行二次穿刺时首选贵要静脉,因为贵要静脉起始于手背静脉网经桡侧入肱静脉,易选择体位和穿刺部位,如果受外伤限制,可选择大隐静脉或头静脉.虽然经过二次穿刺才能建立套管针静脉通路,但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
肝病患者头皮针穿刺次数与静脉永久性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现实的四肢浅静脉输液的难易程度与以往连续输液次数的相关性,探讨头皮针输液的"安全次数"、"亚安全次数"、"临界次数"和"极限次数".方法:以慢性肝炎肝硬化长期住院输液患者56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方案制定统一调查内容和判断标准做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病例连续输液次数<100次301例,对再输液100%无影响;输液101~400次者76.9%再输液无影响,23.1%者再输液困难;输液401~800次者仅30.5%对再输液无影响,其余浅静脉血管损伤;输液次数>800次者,浅静脉血管损伤严重.结论:以再输液困难程度而论,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头皮针穿刺输液的"安全次数"<100次,"亚安全临界次数"约400次,"极限次数"约800次.
-
输液器静脉穿刺不回血时注射器回抽的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时,由于静脉细小,直接用输液器连接头皮针穿刺时,由于液体压力可造成不回血而导致穿刺失败.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我们在使用一次性输液器穿刺时,结合普通注射器回抽法,现总结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