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列腺癌患者去势术后的睾酮水平
目的探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去势术后平均睾酮水平,以指导内分泌治疗.方法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40例,去势术后,未用任何抗雄激素药物,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1、3、6、9、12个月,观察血清总睾酮和PSA变化.结果去势术后6个月,40例患者血清睾酮平均水平>1.9nmol/L(95%可信区间1.2~1.9 nmol/L);13例患者睾酮>1.9 nmol/L,平均Gleason评分为6.8分.术后6个月,36例患者PSA>1 ng/ml,平均Gleason评分为6.3分;4例患者PSA>1 ng/ml,平均Glea-son评分为8.0分.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去势术后,平均血清睾酮水平>1.9 nmol/L,部分患者需继续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术后PSA逐渐下降,6个月降至低值.
-
老年膀胱嗜铬细胞瘤一例报告
患者,男,85岁.因反复无痛性镜下血尿伴偶发肉眼血尿半年,于1999 年7月入院.患者无腰酸、腰痛,排尿时偶感头晕,无晕厥,无阵发性血压升高.10年前因前列腺癌行双侧睾丸切除术.查体:瘦长体形,血压、心率正常,右下肢压陷性水肿.直肠指诊:前列腺萎缩;膀胱区未扪及肿块.PSA<0.05 ng/ml,游离PSA<0.09 ng/ml.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B超提示膀胱右侧壁肿块,突出膀胱外,右输尿管扩张伴右肾积水.
-
药物与手术去势治疗前列腺癌:10年纵向费用研究
[Mariani AJ,et al.J Urol,2001,165∶104] 作者对药物与手术雄激素抑制治疗前列腺癌相对费用进行了比较。作者选择了1988~1990年间前列腺癌患者96例,一直随访至2000年6月,病人存活15%,比较手术去势与应用药物的费用。1例病人单独使用LHRH的费用,4.2~5.3个月即超过手术费用。同时使用雄激素阻断剂者,2.7~3.4个月即超过手术费用。只有5例(5.2%)病人使用全激素阻断及6例(6.3%)单独使用LHRH治疗的费用少于手术费用。总体而言,单独使用LHRH及联合使用雄激素阻断剂的病人总费用分别为双侧睾丸切除术的10.7~13.5倍和17.3~20.9倍。作者认为,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预算,对于预期短期存活的病人使用药物去势,而长期存活的病人,建议手术去势。 (袁建峰摘译 顾方六校)
-
汽化电切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老年晚期前列腺癌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汽化电切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老年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8例(研究组),对其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后加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每2个月交替口服氟他胺、康士得的联合内分泌疗法,比较术后两者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重量、术后2年及以下和2年以上生存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PSA、IPSS分、残余尿量均下降,尿流率、膀胱压力均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结论:对老年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能解除下尿路梗阻,联合内分泌疗法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而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联合去势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所致膀胱出口梗阻13例
目的 探讨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PKSP+TURP)联合双侧睾丸切除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PCa)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13例中晚期患者应用PKSP+TURP联合双侧睾丸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量(RU)、大尿流率(Qmax)的差异. 结果 手术时间40-90(46.3±18.7) min;术中出血量50-110(66.3±21.2)mL,术后留置导尿管5-10(5.6±1.7)d,未发生电切综合征和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全部患者随访5-20个月,未发现血行转移,1例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12例排尿通畅,IPSS由(23.1±4.7)分下降至(7.5±2.8)分,QOL由(4.3±0.8)分下降至(2.5±0.7)分,RU由(75.3±29.3)mL减少至(26.8±18.3)mL,Qmax由(6.5± 2.9)mL/s上升到(17.2±5.0)mL/s,手术前后各参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KSP+TURP联合双侧睾丸切除术可作为治疗中晚期PCa的姑息性治疗措施,并能迅速、安全、有效地解除中晚期PCa所导致的BOO.
-
晚期前列腺癌耻骨上单切口双侧睾丸切除术
目的:分析晚期前列腺癌耻骨上单切口双侧睾丸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3).对照组行常规双侧睾丸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耻骨上单切口双侧睾丸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状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疗效、并发症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22.74±10.51)mL、(12.37±2.81)min,均低于对照组的(59.68±18.47)mL、(37.24±8.65)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阴囊血肿、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90%、16.13%,而观察组均未出现这两种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30±1.0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4±0.9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耻骨上单切口双侧睾丸切除术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抑制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极高.
-
支气管类癌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 病历报告 例1,男,78岁。1996年12月6日因黑便间断腹泻入院治疗,胃肠镜等检查未见异常,予对症处理好转出院。1997年4月21日因心悸2h再次入院,摄X线胸片发现左上肺第5肋间可见直径约1.0cm致密影,查胸部CT见位于左肺上叶舌段约2.0cm×1 5cm孤立结节影,边界清晰,有浅分叶,无毛刺,其中可见点状钙化及偏心小透亮区,病灶接近侧胸壁处,见胸膜凹陷,周围无卫星病灶,而纵隔内气管前及主动脉窗见多个淋巴结。临床诊断:左上肺癌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行左上肺叶楔形切除术。病理诊断:不典型类癌。术后行肺门纵隔放疗,共60Gy,术后半年复查胸部CT无复发,但前列腺B超示左侧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示前列腺高分化腺癌,行双侧睾丸切除术,随访2年,仍健在。
-
抗雄激素联合双侧睾丸切除术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抗雄激素联合双侧睾丸切除术在治疗晚期失去根治手术机会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失去根治手术机会的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抗雄激素联合双侧睾丸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去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4项得分分别为78.79 ±5.49、75.40±5.37、78.41±6.50、71.19 ±5.43,对照组分别为71.19±5.32、75.40±5.37、71.10±8.54、65.09±5.48,观察组上述4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恶心、呕吐和疲倦得分分别为51.11±4.32、43.21 ±7.70、42.11±8.23、58.40±12.12,对照组分别为67.60±10.13、54.30 ±7.60、50.48 ±9.21、68.54±3.89,观察组上述4项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人均报告不良反应次数(3.21±1.13)次,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9±2.98)次(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6.50±11.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9±12.18(P <0.05).结论 抗雄激素联合双侧睾丸切除术可以有效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各项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降低患者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前列腺癌术后垂体转移一例报道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远处转移是前列腺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中常见的为骨转移,其次肺、肝、脑、肾、肾上腺、胸膜和皮肤等器官也是常见的转移部位,但转移至垂体极少见,本院内分泌科近期收治一名前列腺癌术后伴垂体转移患者,现报道如下.患者,男,61岁.2011年4月因"发现血糖升高2年,多食2周"收入本院内分泌科.患者于2009年5月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诊断为"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32.54 ng/ml,5月20日在静脉麻醉及局部麻醉下行"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前列腺癌(前列腺左上、中、下、右上、中、下),Gleason分级2+3,酶标显示CK(+)、CK34 β E12(-)、P63(-)、PSA(+)、P53(-)、P504S(+/-)、Ki67指数0.01.术后诊断:前列腺癌(D期).术后予"诺雷德(醋酸戈舍瑞林)+比卡鲁胺(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治疗,2009年10月PSA下降至7.9 ng/ml,2010年3月因PSA进行性增高(2010年1月为13.5 ng/ml,2010年3月为19.8 ng/ml),停用药物治疗转入肿瘤医院行放疗,2010年3月期间2次查性激素,睾酮分别为0.44及0.49 ng/ml(正常参考范围2.8~8.0,下同).
-
脑实质摄取99Tcm-MDP一例
患者男,83岁.2002年3月7日因突发意识不清,右侧肢体活动困难1.5 h入院.1年前因前列腺癌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入院检查:血压150/75 mm Hg(1 mm Hg=0.133kPa),体温36.0℃,脉搏98次/min,嗜睡状,体格检查时不合作,运动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口角左偏.右上、下肢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浅感觉减退,左侧正常.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高龄高危晚期前列腺癌25例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晚期前列腺癌25例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加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和口服氟他胺的联合内分泌疗法.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排尿通畅,下尿路梗阻情况明显缓解,大尿流率由术前(8.2+2.5)ml/s上升至术后(14.2+3.6)ml/s,膀胱残余尿由术前(200±60)ml下降至术后(40±10)ml.8例骨痛患者治疗后疼痛消失,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术后3个月下降至正常范围18例.6个月后均下降至正常.结论:高危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能解除下尿路梗阻,联合内分泌疗法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而延长生命.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双侧睾丸切除术 高龄患者 -
间歇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附33例报告)
自2001年3月至2006年12月,本院采用双侧睾丸切除术及术后应用抗雄激素药物氟他胺间歇雄激素阻断(IAB)的方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24例)与高龄低期前列腺癌(9例)患者3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前列腺癌并发肾癌1例
患者男性,64岁.因反复排尿困难伴夜尿增多1年余于1997年8月19日以前列腺癌收住入院.患者无肾区酸痛,无发热及肉眼血尿.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肾未能触及、无叩痛.直肠指诊:前列腺肿大,质硬如板状,固定,有触痛.前列腺腔内行B型超声检查示前列腺不规则增大,内见数个小低回声结节.血PSA46.8μg/L.胸片、骨盆片、肾盂静脉造影未见异常.心电图示房颤、左心室肥大伴劳损.ECT示左后腋中线第11肋骨热点.CT示左肾实质内3.5cm×4.0cm×5.4cm不均匀软组织肿块,CT值31HU,增强后略有强化.先行姑息性治疗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切除前列腺病变组织送病检.病理诊断:前列腺中低分化腺癌.1周后行左肾癌根治加双侧睾丸切除术,术中见左肾上极内侧约2.5cm×3.5cm×5.0cm大小肿块,向肾外突出,切除肿块送病检,病理诊断:左肾透明细胞癌.10天后痊愈出院,随访1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灶.
-
前列腺偶发癌11例
偶发前列腺癌11例,均为前列腺切除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时发现,53~76岁,平均59.5岁.其中高分化腺癌4例,为A1期;中度分化和低分化腺癌7例,为A2期.6例在病理确诊后施行了双侧睾丸切除术,5例间断服用磷酸雌二醇氮芥和氟他胺.5例行血清酸性磷酸酶检查,均为阴性.3例PSA检查均小于10ng/ml.
-
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前列腺癌2例报告
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前列腺癌少见,我们曾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64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3个月入院.查体:膀胱中等度充盈伴压痛;肛诊:前列腺Ⅱ°增大,B超示前列腺46mm×58mm,腺体内回声均质.行前列腺摘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前列腺良性增生症,术后排尿正常出院.术后20个月再度出现排尿困难,直肠指检(DRE)示前列腺增大,质硬,左右侧叶分别可扪及5mm×10mm及10mm×10mm的结节.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癌Ⅱ级,行膀胱造瘘术加双侧睾丸切除术以及雌激素治疗,出院后患者失访.
-
去势术后前列腺癌1例
患者,102岁.因尿频、排尿困难2月余,不能排尿10余h,于1999年5月28日入院.患者12年前曾因尿频及排尿困难诊为前列腺增生症(BPH)在我科行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症状缓解.
-
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治疗
目的 探讨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 .方法 采用双侧睾丸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TURP)以及间歇雄激素阻断等综合方法 治疗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73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成功,住院时间7.0±2.4d,术前及术后3个月复查尿动力学指标,患者大尿流率由(8.7±3.2)ml/s升为(19.5±2.6)ml/s(P<0.0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的27.3±5.1降为8.6±1.5(P<0.05),血清PSA由治疗前(50.3±27.2)ng/ml降至(10.6±8.2)ng/ml(P<0.01),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治疗前4.3±1.4降至2.2±0.7(P<0.05).随访6~24个月,其中8例分别于术后6~14个月死于前列腺癌,6例术后10个月死于其他疾病,其余患者带癌存活.结论 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前列腺癌采用TURP、去势术和间歇雄激素阻断的综合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且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膀胱出口梗阻 前列腺癌 双侧睾丸切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 间歇雄激素阻断 -
中晚期前列腺癌致膀胱出口梗阻的治疗(附38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bipolar plasmakinetic superpulse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KSP+TURP)联合双侧睾丸切除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s,PCa)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接受PKSP+TURP联合双侧睾丸切除术治疗中晚期PCa所致的BOO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手术顺利并随访3~60个月,术后3个月IPSS由(25.8±6.5)分下降至(15.4±3.9)分(t=5.706,P=0.000),QOL由(4.6±0.7)分下降至(2.8±0.8)分(t =6.387,P=0.000),Qmax由(7.6±2.5 )mL/s上升至(15.5±4.1 )mL/s(t=-22.417,P=0.000),RU由(79.8±29.6)mL减少至(34.1±9.9)mL(t=6.801,P=0.000).5例于术后15~56个月再次出现急性尿储留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8例因肿瘤广泛转移分别于术后20~58个月死亡,5例于术后13~53个月死于其他内科疾病.结论PKSP+TURP联合双侧睾丸切除术可作为治疗中晚期PCa的姑息性治疗措施,并能迅速、安全、有效的解除中晚期PCa所导致的BOO.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加去势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自1990年12月至2001年6月,我院对48例晚期前例腺癌致后尿道梗阻患者采取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加双侧睾丸切除术(去势术).疗效满意.现将有关体会报告如下.
-
有转移的前列腺癌的诊治
前列腺癌在美国是男性死亡率中第二位,在1998年,估计有39 200男人死于前列腺癌,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生活条件的改善,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1941年Huggins用双侧睾丸切除术使80%的有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有明显的生化和临床的改变,并认识到雄激素阻断疗法的反应期是明确的。如何提高有转移的前列腺癌的诊治效果,用综合治疗提前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现将资料较全的有转移的前列腺癌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