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重症Graves甲亢131I联合治疗1例

    作者:刘德喜;马丽侠;李海燕

    患儿 女,8岁,二年半前因出现怕热多汗、心慌气短、疲乏无力、食多易饥、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消瘦、手抖、易生气等症状6个月来我科就诊.检查见突眼(+),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心率164次/min,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6.8 nmol/L(正常值0.7~2.3 nmol/L)、甲状腺素(T4)323 nmol/L(45~130 nmol/L)、游离T3(FT3)80 pmol/L(3~9 pmolL)、游离T4(FT4)77 pmol/L(9~25 pmol/L),促甲状腺素(TSH)<0.1 mU/L(0.3~5.0 mU/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微粒体抗体阴性.诊断为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研究进展

    作者:叶健强;蒋立;王继文

    MTP存在于细胞微粒体、内质网腔内,在内质网内含量高,占总蛋白的0.5%~1.0%.用层析技术获得纯的MTP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表现为两种异构体,其分子质量是58000和88000;另外用沉降平衡技术测得的分子质量是150 000,说明MTP有两种异源二聚体.氨基酸测序和免疫技术分析证明低的是一个亚单位,称为蛋白二硫化合物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它的二硫化合物异构酶活性能使新合成蛋白质的一对半胱胺酸残基形成二硫键.另外它也是四聚体酶的成分,四聚体羟化酶有α和β两个亚基,β则为PDI.在体外PDI可以单独存在,其含量超过MTP,也可以自我形成二聚体和四聚体.MTP的大亚基不被去污剂所溶解,其可能与PDI协同翻译有关或者是PDI的分子伴侣(chaperone).PDI对于MTP是很重要的,这表现在当单独将MTP表达在昆虫Sf9,MTP无活性,而与PDI一起表达时MTP才有活性,说明它是MTP的组成和功能基础.PDI由491个氨基酸组成,当它成为MTP成分时活性仅为游离时的1/10,当其解离后活性增加,其活性中心在35~40和379~384两段氨基酸残基序列处.人的MTP大亚基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但同源性较低;其少数几个区域与卵黄磷脂蛋白序列具有同源性,可推测它是卵黄原蛋白的家族[1].

  • 巴马香猪、人和大鼠洛伐他汀体外代谢的比较

    作者:刘宇;曾本华;魏泓

    目的 体外研究巴马香猪、人和大鼠肝微粒体中洛伐他汀代谢的酶动力学差异,并用人体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 3A(CYP3A)酶特异性抑制剂酮康唑(KCZ)进行抑制,观察抑制活性反应的差异,评估巴马香猪作为人体CYP3A酶代谢药物研究实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巴马香猪、人和大鼠的肝微粒体,构建肝微粒体与洛伐他汀的反应体系以及抑制剂抑制反应体系,利用RP-HPLC测定洛伐他汀代谢的变化,并对其相应活性值进行比较.结果 巴马香猪肝微粒体代谢洛伐他汀的酶动力学变化比大鼠更为与人体相似.人体CYP3A特异性抑制剂均可以显著抑制三者的代谢,但是巴马香猪代谢速率下降程度与人体接近. 结论 巴马香猪与大鼠相比,更适用于作为人CYP3A酶代谢的相关药物研究的良好动物模型.

  • 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作者:肖丹;王辰;杜敏捷;庞宝森;张洪玉;肖白;刘敬忠;翁心植;苏丽;David C.Christiani

    目的明确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mEH)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的方法检测100对年龄、性别匹配的COP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mEH外显子3(Tyr113→His)、外显子4(His139→Arg)基因多态性.结果 (1) COPD组有42例(42%),对照组有32人(32%)为mEH外显子3的His139突变杂合子(P=0.015),经年龄、性别、体块指数和吸烟年支数调整后的OR值为2.96(95%CI为1.24~7.09);(2) 极慢代谢活性的mEH基因型对应其他代谢活性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未发现明显差别;(3) 将病例组分为不吸烟者和吸烟者(包括目前仍吸烟者和戒烟者)两组,极慢代谢活性的mEH基因型对应其他代谢活性基因型在不吸烟者OR值均大于1.00,而在吸烟者中均小于1.00.结论 (1) mEH外显子3的His113突变杂合子与中国COPD易感性有关;(2) COPD患者mEH基因型与吸烟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 芦荟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体外模型的影响

    作者:陈宏莉;秦绪军;海春旭;王海洋;贺晶

    目的:探讨芦荟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剂量效应关系.方法:通过大鼠微粒体的提取,制备了VC/Fe2+和过氧基异丙苯(CHP)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检测不同剂量芦荟轧汁干预对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观察芦荟清除活性氧的抗氧化作用.结果:在CHP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激发模型中,各芦荟干预组的MDA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在VC/Fe2+模型中,低剂量芦荟轧汁干预组与高剂量干预组MDA含量较阳性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并且高剂量组降低更加明显(P<0.01).但中剂量芦荟轧汁组MDA含量反而较阳性对照组有一定的升高.结论:芦荟轧汁在抗氧化方面存在着双向效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着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是芦荟的医疗保健功效的机制之一;但特定的剂量又可激发活性氧的生成.

  • 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多态性与煤工尘肺易感性

    作者:陈聪聪;王丽娟;杨京津;王婷;吉晓明;吴白群;韩如慧;倪春辉

    目的 探讨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EPHX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煤工尘肺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以697例煤工尘肺患者为病例组,694例同单位、同工种、无尘肺的煤尘接触者为对照组;采用高千伏胸部x射线和体格检查确定病例和对照;采取外周静脉血,苯酚-氯仿萃取分离蛋白质,乙醇沉淀法提取DNA;根据中国人群HapMap database数据库查找SNP位点,采用ABI 7900实时PCR系统(Applied Biosystems,Foster City,CA,USA)对3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用SDS等位基因分型软件来处理基因分型的结果.结果 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中,仅EPHX1 (rs2234922)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共显性模型(OR=0.22,95%CI=0.06-0.79,P=0.020)、隐性模型(OR=0.23,95%CI=0.06-0.82,P=0.023)及相加模型(OR =0.75,95%CI=0.58-0.96,P=0.022)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工龄和吸烟进行进一步的分层分析,发现不吸烟者携带EPHX1 (rs2234922)GG基因型发生煤工尘肺的危险性明显降低(OR=0.10,95%CI=0.01-0.83,P=0.033).结论 EPHX1 (rs2234922)位点GG基因型降低了尘肺的易感性,在尘肺的发生发展中可作为一个保护性因素.

  • 欧洲越桔和笃斯越桔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作者:卢艳花;邹彦平;秦会玲;刘建文;魏东芝;於洪建

    越桔类植物属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含多种活性成分,特别是花色苷类成分.国外对欧洲越桔Vaccinium myrtillus L.研究报道很多,其总花色苷对眼科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我国东北地区广布的笃斯越桔V.uliginosum L.亦富含花色苷类成分,但目前并未被充分地开发药用,仅在当地被酿成葡萄酒上市.为了开发利用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挖掘笃斯越桔的药用价值,寻找欧洲越桔的替代品,本实验对欧洲越桔和笃斯越桔的标准植物提取物(原花色苷25%,UV检测)进行了清除自由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发现笃斯越桔清除O2-自由基、DPPH自由基、抗小鼠微粒体膜脂氧化的能力优于欧洲越桔.

  • 绞股蓝总苷对大鼠心、脑Na+,K+-ATP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分析

    作者:韩晓燕;卫洪波;张富程

    目的 观察绞股蓝总苷对心、脑微粒体Na+,K-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动力学分析.方法 采用离心法制备大鼠心、脑组织微粒体酶,以比色法测定Na+,K-ATP酶活力,通过酶动力学研究方法分析绞股蓝总苷对心、脑微粒体Na+,K-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绞股蓝总苷体外可逆性抑制大鼠心、脑微粒体Na+,K-ATP酶活性,并呈浓度依赖性,且对脑微粒体Na+,K-ATP酶的抑制作用较强,其IC50分别为(58.79±8.25)、(52.07±6.25)mg/L.降低Na+,K+浓度或增加ATP浓度则增强其抑制酶活性作用.酶动力学分析显示,绞股蓝总苷对微 粒体Na+,K-ATP酶的作用近似Na+的竞争性拮抗剂、底物ATP的反竞争性抑制剂、K+的混合性抑制剂.结论 绞股蓝总苷通过抑制心、脑Na+,K-ATP酶活性而发挥其强心作用和中枢抑制作用.

  • 何谓中性脂肪

    作者:马道玄

    中性脂肪是体内的一种脂肪,也是体内的能量之一,若没有使用的话就会储存为皮下脂肪,但身体内大部分是中性脂肪.中性脂肪被摄取后,会让小肠吸收,和脂蛋白结合,变成开罗微粒体,进入血液中,在血液中担任能源的搬运、储藏及内脏器官和组织的维持等重要职能.血液中的中性脂肪过多时,会和胆固醇一样,变成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因子.

  • EPHX1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稳定剂量关系的研究

    作者:黄盛文;向道康;陈保林;黄凌;安邦权;李贵芳

    探讨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EPHX1)rs4653436(G>A)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个体间华法林稳定剂量差异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217例已获得华法林稳定剂量患者的rs4653436(G>A)位点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差异.结果:217例患者中,基因型GG、GA和AA分别有141、72和4例,各占65.0%、33.2%和1.8%,G和A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81.6%和18.4%.GG、GA和AA基因型患者的华法林稳定剂量分别为(2.84±1.19)、( 2.91±1.09)和( 2.66±1.29) mg/d,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55,P=0.856).结论:EPHX1 rs4653436(G>A)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影响华法林个体间用量差异的遗传因素.

  • 血浆内皮微粒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关系研究

    作者:胡伟;刘丹荣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微粒(EMP)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 CMB)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0例。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CMB 发生率和血浆 EMP 水平,并分析腔隙性梗死患者 CMB 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65岁、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吸烟、低密度脂蛋白(LDL)≥3.37 mmol/ L 和高密度脂蛋白(HDL)<1.25 mmol/ L 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CMB 发生率分别高于年龄<65岁、未合并高血压、未合并冠心病、不吸烟、LDL <3.37 mmol/ L 和HDL≥1.25 mmol/ L 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P <0.05);不同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不同三酰甘油(TG)水平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CMB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65岁、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吸烟、LDL≥3.37 mmol/ L、HDL <1.25 mmol/ L 及合并 CMB 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EMP 水平分别高于年龄<65岁、未合并高血压、未合并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不吸烟、LDL <3.37 mmol/ L、HDL≥1.25 mmol/ L 及未合并 CMB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P <0.05);不同性别、不同 TG 水平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EM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 =5.165,95% CI(1.474,18.102)〕、高血压〔 OR=6.417,95% CI(2.307,17.850)〕、冠心病〔OR =3.554,95% CI(1.065,11.858)〕、吸烟〔OR =3.881,95% CI (1.202,12.528)〕和血浆 EMP 水平〔OR =10.859,95% CI(2.975,41.018)〕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CMB 的危险因素,HDL 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CMB 的保护因素〔 OR =0.106,95% CI(0.016,0.696)〕( P <0.05)。结论血浆EMP 水平升高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CMB 的危险因素,其可作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CMB 的预测指标。

  • 芬太尼在国人体外肝微粒体代谢方法的建立

    作者:侯军凯;张莉蓉;阚全程;张卫;李治松;杜英英

    目的 建立芬太尼在国人体外肝微粒体代谢的方法.方法 择期肝脏手术患者30例,术中取边缘正常的肝组织制备肝微粒体,建立芬太尼的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孵育液中0、5、10、15、20、30 min的芬太尼浓度,以舒芬太尼为内标,正己烷-无水乙醇进行萃取,采用Grace C18色谱柱(4.6 mm×250.0 mm,5 μm),以乙腈-KH2PO4缓冲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5 nm,进样量20 m.采用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取0.6、2.4、10.0μ g/ml终浓度芬太尼的空白孵育体系样品,测定孵育体系芬太尼浓度的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计算肝微粒体中芬太尼的代谢速率.结果 芬太尼与内标舒芬太尼分离完全,不受微粒体内源性物质的干扰,保留时间分别为5.730 min和9.336 min.回归方程C=0.945 8A-0.1404,R2 =0.999 2,其中C为芬太尼浓度,A为芬太尼与内标物舒芬太尼的峰面积比值.低、中、高浓度的芬太尼孵育体系测定的回收率85%~115%,相对标准偏差<10%,日内、日间精密度和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10%,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30例人肝微粒体中平均每毫克蛋白的芬太尼代谢速率(1.6±0.8) nmol/min.结论 国人体外肝微粒体代谢芬太尼的方法简便,检测灵敏度高,可用于芬太尼的体外代谢研究.

  • 临床散在输液反应原因及对策

    作者:郭进;刘灵改;戎成才;连俊英

    输液反应系由输液引起的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主要是热原反应、微粒和微生物污染所致类热原反应、过敏反应等.临床上散在发生,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和负面影响对患者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笔者结合相关报道,对引起临床散在输液反应的原因及对策作一简要分析.

  • 新型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陈丽平;唐英;李军平

    来氟米特系一种相对低毒的新型异口恶唑类免疫调节剂,口服后经肝脏和肠壁的细胞质和微粒体迅速转化为活性的代谢产物A771726(MI),MI通过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阻断嘧啶的从头合成途径,影响DNA和RNA的合成;此外MI可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和细胞的粘附,并能抑制抗体的产生和分泌.由于该药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及较好的安全性,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来氟米特在临床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 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对肝硬化病人的临床价值分析及护理

    作者:侯丽英;陈玉宏

    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采用红外线能谱分析仪对肝细胞微粒体氧化酶体系进行量化评定,它能在细胞器、酶与蛋白分子水平代表性地反映肝细胞的存活状态,肝细胞的功能、整体肝细胞储备(数量)以及留存肝细胞的代偿能力或失代偿的程度.现将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方法在肝硬化病人中肝细胞的储备功能方面及评估肝功能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将护理介绍如下.

  • 荧光光谱法研究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与肝微粒体的相互作用

    作者:孙坤;张爱平;王锐利;李赟;张淑秋

    目的 研究抗疟药青蒿素(ART)与双氢青蒿素(DHA)和大鼠肝微粒体(RLM)以及人肝微粒体(HLM)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得出青蒿素、DHA与RLM和HLM的结合参数.结果 青蒿素和DHA对RLM和HLM的猝灭机制不同,它们对RLM的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而对HLM的猝灭作用为混合猝灭;其相互间作用力均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其结合反应均为自发的热力学反应.结论 青蒿素和DHA对大鼠和人肝微粒体均有结合,且结合力存在种属差异,同时青蒿素和DHA与同种肝微粒体的结合能力也存在差异.

  • 卤酚化合物LM49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

    作者:白玉;张丽锋;冯秀娥;梁泰刚;李青山

    目的 研究LM49对大鼠肝微粒体蛋白及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苯巴比妥组、地塞米松组、β-萘黄酮组)、LM49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后采用超速离心法制备大鼠肝微粒体;BCA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蛋白浓度;Omura and Sato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结果 给予不同剂量的LM49后,大鼠肝微粒体的蛋白及细胞色素P450含量均明显降低.低、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49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引起肝药酶对某些药物代谢的改变.

  • 铬的生理功能与代谢

    作者:高华

    微量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铬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铬在成人中总量为6 mg左右,铬在生理状态下可与-OH结合形成配合物而不会沉积,其他一些小分子化合物也可与血液中的铬结合,如磷酸盐、甘氨酸、丝氨酸及蛋氨酸等,运铁蛋白也可与血液中的铬结合,这是三价铬在人体内发挥生物效应的形式,细胞内的铬50%存在于细胞核内,23%存在于胞质,其余部分均分布在线粒体和微粒体中,这表明铬在核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铬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肝、肾、肺、心、脑、脾等组织器官内,以脑的尾核含量高,铬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及医疗作用.

  • 精细过滤输液器预防化疗药物输液疼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姜淑君

    采用单盲法分别使用普通输液器和精细过滤输液器对113例患者行化疗药物制剂静脉输液治疗,单日使用普通输液器,双日使用精细过滤输液器,记录患者对肢体疼痛的主诉.结果使用精细过滤输液器的患者疼痛率显著低于普通输液器,提出前者能减少微粒对血管的刺激.

  • 甲基毒死蜱的代谢转化机制研究

    作者:李龙;宋瑞琨;刘毓谷

    目的探讨甲基毒死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转化机制.方法应用体外代谢系统对甲基毒死蜱的代谢机制进行研究,蛋白含量按Lowry法测定,甲基毒死蜱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甲基毒死蜱代谢产物的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甲基毒死蜱主要是在机体的肝脏被代谢转化,肝细胞的微粒体和可溶性胞浆是主要的代谢转化场所.对甲基毒死蜱的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发现,在肝微粒体中存在明显的氧化代谢作用,微粒体和可溶性胞浆对甲基毒死蜱的代谢存在着不完全相同的生物转化系统.结论甲基毒死蜱的主要代谢场所是肝细胞的微粒体和可溶性胞浆,氧化代谢是其主要的代谢方式.

162 条记录 3/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