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康复

    作者:杨树发;王喜臣;王伟祥;王大威;刘畹竹;王德生;赵玉金;李江东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是一种特殊类型意识障碍,其特点是睁眼,貌似清醒,但无意识活动,有睡眠-觉醒周期,上述现象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者[1].该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预后差,因而治疗态度不积极,大多数患者不能恢复,为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我院自1991年以来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PVS 112例,取得初步成效.结合临床特点,就治疗及预后情况分析如下.

  • 寄望于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跨越式进步——新年笔谈

    作者:卓大宏;励建安;王茂斌;孙启良;纪树荣

    在迎接新的一年的时候,我国康复医学工作者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康复医学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纹川地震使人们觉醒到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新世纪人类社会氢残疾预防康复、实现健康老龄、提高生活质量等种种希望托于康复医学),忧的是我国当前康复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距离现实需求和国际先进标准相差还很远,而我国康复医疗工作的发展还遇到许多"瓶颈"式的阻滞.

  • 癫痫发作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

    作者:陈伟;徐军;钱洪玉;王桂芳;贾培兰;郭常利;孟凡刚

    目的 通过视频脑电-心电监测,研究部分性癫痫发作期心率变化,探讨不同部位起源、不同发作形式以及睡眠与觉醒对心率变化的影响,总结并分析癫痫发作前后心率演变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81例癫痫患者181次发作的视频脑电-心电监测资料,将癫痫发作期心率变化幅度分成5种类型,绘制心率变化曲线图,并从发作部位(额、颞、枕)、发作形式(SPS、CPS和CPS-G)、睡眠与觉醒等方面分析癫痫发作对心率变化的影响.结果 181次发作心率差值(53.2±26.7)次/min,额、颞、枕心率差值分别为(53.3±28.5)次/min、(53.2±24.1)次/min和(52.8±31.9)次/min;睡眠期(72次)和清醒期(109次)发作心率差值分别为(62.8±25.4)次/min和(46.8±25.7)次/min; SPS、CPS和CPS-G发作心率差值分别为(32.8±24.4)次/min、(47.7±20.6)次/min和(79.3±22.4)次/min.结论 发作类型为CPS-G、睡眠期、右侧起源、男性、年龄大于14岁的患者心率变化显著,癫痫发作期的心率随时间变化有一定的演变规律.

  • 早产儿睡眠/觉醒模式发展轨迹的纵向研究

    作者:张风华;黄小娜;乔秀英;王绘新;许茜

    目的:在家庭自然环境下,对胎龄32~36周早产儿的睡眠/觉醒模式进行纵向随访,探讨早产儿早期睡眠/觉醒模式的发展变化轨迹。方法研究对象为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NICU住院观察的31例早产儿,通过腕表式活动记录仪采集早产儿出生后2~3 d、10~13 d、纠正胎龄1~4月每月连续3 d的睡眠/觉醒信息。结果早产儿纠正胎龄4月内24 h睡眠时间、白天睡眠时间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夜间睡眠时间逐渐增加(F=16.782,P<0.001;F=3.740,P<0.01;F=42.055, P<0.001)。与出生2 d相比,4月龄24 h睡眠时间、白天睡眠时间分别减少了4.80 h、5.19 h,夜间睡眠时间增加了1.2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P<0.001;t=10.02,P<0.001;t=3.51,P<0.05)。早产儿总睡眠时间的减少是由白天睡眠时间的减少所致。出生后2个月内的睡眠以白天睡眠为主,2个月后演变为以夜间睡眠占主导。白天睡眠次数生后4月龄内变化缓慢,相邻年龄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夜晚觉醒次数随月龄增长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50,P<0.01),相邻年龄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夜间长连续睡眠时间出生后2 d为2.71 h,1~3月龄期间相对平稳,平均为3.55 h,4月龄延长为4.29 h,与出生后2 d相比增加了1.5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 P<0.01),相邻年龄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比较上述睡眠/觉醒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产儿生后4个月内24 h睡眠时间、白天睡眠时间逐渐减少,以2月龄内变化迅速;夜间睡眠时间逐渐增加,但变化缓慢。随年龄的增长睡眠需求逐渐减少,睡眠能力逐渐增强。早产儿的睡眠觉醒模式在个别参数上有一定的独特性。

  • 口腔医学的新进展

    作者:张丁

    口腔医学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口腔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口腔医疗和保健作为朝阳事业其重要性越来越得以显现.

  • 心动过速危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泓;谢银莲;周晓霞

    心率受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调控作用影响,人体心率在24小时中呈现出一定的昼夜分布节律.一般在觉醒前3小时(即凌晨03:00~06:00)达到谷值,觉醒后心率迅速上升,并于3~6小时后(上午09:00~12:00)达到峰值[1~3].与心血管事件在这段时间多发相关.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此研究发现,静息心率增快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静息时心动过速是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如与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增高、左室肥厚、高血细胞压积、高血糖等症状有关[4].

  • 夜间血压

    作者:陆璐;李燕;王继光

    生理状态下,人体血压昼夜变化表现为昼高夜低.血压在清晨觉醒后由较低水平迅速升高,于上午10:00-12:00达到峰值,此后血压逐渐降低,但仍旧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夜间,血压水平逐步下降,于凌晨03:00-05:00达到谷值;其后血压逐渐升高,并于清晨觉醒时再度迅速升高.

  • 患糖尿病男子五只脚趾失踪无知觉

    作者:

    一位身患严重糖尿病而卧床在家的韩国男子,上月30日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一只脚的5只脚趾全都不见了,而凶手可能就是他的爱犬.韩国庆尚南道昌原市消防总部和警察局6月1日表示,30日上午12点41分左右,他们收到一位主妇报案称,其丈夫左脚的5个脚趾头全部不见了.该主妇的丈夫金某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一直在家接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治疗.

  • 老人醒后要注意感觉

    作者:

    睡眠和觉醒是自然生理过程.正常觉醒,既可以从浅睡眠状态下醒来,也可以直接从深睡眠状态下醒来.不过从浅睡眠状态下醒来,人感到舒服解乏,而从深睡眠状态下醒来,人感到心里不舒服,觉得没睡醒或心脏怦怦跳,甚至感觉很难受.同样从睡眠中醒来,为什么有时感觉舒服,有时感觉难受呢?这要从正常睡眠过程说起.

  • 八月桂花香

    作者:《糖尿病新世界》编辑部

    八月正迈着轻缓的步子向我们走来,桂花开,香满怀.桂花开,香满怀.不变的是桂花,开了又开,暗香入怀;变化的是祖国,60年发展,风雨飘摇,巨龙觉醒,改革开放,奥运梦圆,大国崛起.桂花开,香满怀.不变的是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变化的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从贫穷走向富裕,从温饱走向小康,从中国走向世界.

  • 简易心脏大血管造影检查抢救箱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李春;刘娜

    目的:研制一种心脏大血管造影检查专用的多功能简易便携式抢救箱,解决患儿在检查中途觉醒可以当场给予二次镇静,帮助顺利完成检查。同时,在患儿出现造影剂过敏反应时,医护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应用设计的抢救箱给予初步的处理及抢救,保证患儿安全。

  •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患者频繁觉醒的原因探讨

    作者:张劲农;彭毅;付薇;向敏;陶晓南

    目的探讨导致睡眠呼吸障碍患者睡眠中频繁发生觉醒的原因。方法对因有白天过度困倦而就诊的25例患者作全晚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和呼吸模式分析,并与 7名健康正常人对照。按国际标准人工判断觉醒。结果上气道阻力综合征(UARS)组:10例,呼吸暂停/低呼吸指数(AHI)(2.5±1.4)次/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累计时间% (SLT90%) (0.1±0.1)%,觉醒指数(ArI)(30±16)次/h;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组:15例,AHI(32.8±19.1)次/h,SLT90%(11.3±16.5)%,ArI(35±17)次/h;正常人组:7名,AHI(5.9±4.4)次/h,SLT90%(0.2±0.4)%,ArI(13±5)次/h。OSAS和UARS组的ArI无统计学差异(H=0.49, P=0.4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ArI (H分别为7.36和5.22,P值分别为0.001和0.02),但UARS组AHI、SLT90%明显低于OSAS组(H>5.00, P<0.05),与正常组相近(P>0.05)。结论睡眠时上气道吸气性阻力增高,是导致睡眠频繁觉醒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睡眠呼吸障碍 觉醒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觉醒参数与白天嗜睡的关系

    作者:吴康;孙江洁;谭心娟;李桂华;苏小芬;周圆明;张挪富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睡眠脑电觉醒相关参数对白天过度嗜睡的影响.方法 顺序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患者205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诊断为OSAS和非OSAS;其中OSAS患者171例,男147例,女24例,平均年龄(46±11)岁,按照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g scale,ESS)将<9分和≥9分的OSAS患者分为OSAS无白天嗜睡组(86例)和OSAS白天嗜睡组(85例).34名无白天嗜睡的非OSAS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4名,女10名,平均年龄(40±13)岁.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比较3组一般资料和夜间PSG相关参数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x±s表示,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运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使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SAS嗜睡组、OSAS非嗜睡组、正常对照组3组之间比较,除了快动眼睡眠期占睡眠时间%(REM%)外[(15±5)%、(16±6)%、(17±7)%,P>0.05],年龄、体重指数、ESS评分、N1+N2%、N3%、AHI、氧减指数、平均血氧饱和度、低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9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总的脑电醒觉反应指数(A RtotI)、呼吸相关性脑电醒觉反应指数/ARtotI (RAI/ARtotI)、自发性脑电醒觉反应指数/ARtotI (SAI/ARtotI)和睡眠压力分数(SP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SAS嗜睡组和OSAS非嗜睡组比较,年龄和体重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16 7),其余参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ARtotI、SPS均与ES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3和0.244,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ARtotI和SPS为OSAS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70(95% CI为1.038 ~1.102)和0.158(95% CI为0.026 ~0.984).结论 OSAS白天过度嗜睡与脑电觉醒密切相关,ARtotI和SPS可作为评价OSAS患者白天过度嗜睡的客观指标.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作者:王广发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中出现反复上气道阻塞,导致反复的呼吸停止和低通气,可以造成夜间反复胸内负压增大、CO2潴留、酸中毒和低氧血症等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引起夜间反复觉醒.本症可以表现为多个脏器系统损害,引发重要器官出现功能和器质性改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本病的识别和病情的判定不单纯在于呼吸暂停相关的临床表现,还在于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多系统表现.

  •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有关呼吸事件的新判读规则

    作者:王菡侨;何权瀛

    睡眠的科学研究始于1928年,德国精神病学家Hans发现人在睡眠和觉醒时的脑组织不仅会产生脑电活动,而且这种脑电活动呈现不同的节律.1953年,Aserinsky和Kleitman发现了快眼动睡眠与非快眼动睡眠,随后的研究将睡眠阶段进一步细化.

  • 睡眠呼吸障碍引起的间断低氧血症与呼吸功能衰竭

    作者:王玮

    睡眠呼吸障碍在临床上主要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CSAS),二者均表现为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进而引起夜间间断低氧血症、反复觉醒及睡眠结构紊乱,临床上常引起心、脑、肾等多器官损害[1].

  • 不同年龄睡眠呼吸紊乱患者的心脏觉醒反应

    作者:张文莉;王士雯;李玉峰;陈玉娟;纪鲜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紊乱患者在呼吸暂停/低通气期间发生的心脏觉醒反应是否与年龄相关.方法选择18例中年和13例老年男性睡眠呼吸紊乱患者,用多导睡眠仪测定其睡眠时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呼吸紊乱指数、睡眠阶段、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期间的心脏觉醒反应.结果(1)老年患者伴有心脏觉醒的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少于中年患者.(2)老年患者低通气的成分比例大于中年患者.(3)中年患者的心脏觉醒反应与呼吸暂停指数、呼吸紊乱指数及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显著相关,而老年患者无此相关性.结论睡眠呼吸紊乱患者心脏觉醒反应及睡眠呼吸紊乱发生型式的不同与年龄相关.

  • 应用核磁共振确定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的研究

    作者:张锦凤;刘国荣;李月春;王宝军;张京芬;梁芙茹;张天佑;李锐铭

    目的:比较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和确认发病时间缺血性脑卒中M RI影像特点,明确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和液体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失匹配在确定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首次发现异常6 h内完成头颅 M RI检查200例,包括DWI和FLAIR ,根据发病时间是否明确分为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组(觉醒组)87例和确认发病时间缺血性脑卒中组(确认发病组)113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影像特征,比较2组DWI‐FLAIR失匹配在不同时间段特点。结果觉醒组与确认发病组首次出现异常到 MRI 检查2 h 内 DWI‐FLAIR 失匹配比较,无显著差异(50.0% vs 70.0%,P=0.181)。随着时间的增加,觉醒组DWI‐FLAIR失匹配大幅度减少,确认发病组在出现异常到MRI检查时间4.0 h内仍有较高的DWI‐FLAIR失匹配存在。觉醒组DWI‐FLAIR失匹配在首次出现异常到MRI检查2.1~3.0h、3.1~4.0h、4.1~5.0h明显低于确认发病组(13.6% vs60.7%,9.5% vs47.8%,5.9% vs 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首次出现异常到M RI检查时间为2.1~3.0 h、3.1~4.0 h、4.1~5.0 h、5.1~6.0 h与MRI检查DWI‐FLAIR 失匹配密切相关,是DWI‐FLAIR失匹配预测因素。结论首次出现异常到M RI检查2 h的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能适合静脉溶栓治疗。

  • 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作者:张振馨

    认知功能是指人类在觉醒状态下始终存在的各种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包括从简单的对自己和环境的确定、感知、理解、判断到完成复杂的数学计算等.认知功能障碍则是指认知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的状态,重者如各种类型痴呆,轻者如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等,后者由于具有早期干预价值,已成为近年来国际国内研究的热点.

  • 新生儿睡眠/觉醒状况与认知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风华;廖灿辉;王绘新;黄小娜

    目的 探讨月龄为1个月新生儿的睡眠/觉醒状况及其6个月龄时的认知发育水平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讨婴儿早期睡眠/觉醒状况对认知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的39例足月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腕表式睡眠活动记录仪,对39例受试者的睡眠/觉醒状况进行连续客观监测,并采用Bayley婴幼儿发育(BSID)量表测定其6个月龄时的认知发育水平[以智力发展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I)表示],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且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男性与女性受试者的平均MDI分别为109.8±8.2与107.9±10.7;平均PDI分别为106.9±12.9与103.4±14.9,男性与女性受试者间的MDI、P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31,1.109;P>0.05).同时,受试者人口社会学特征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控制受试者性别和相关人口信息学指标后,睡眠/觉醒参数中早上觉醒时间与PDI呈负相关关系(r=-0.329,P<0.05),其余睡眠/觉醒参数与PDI间均无相关性关系(P>0.05).此外,各睡眠/觉醒参数与MDI间亦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新生儿期睡眠/觉醒状况与早期认知发育存在相关性关系,应重视婴儿早期的睡眠健康以促进其认知发育.

    关键词: 睡眠 觉醒 新生儿 认知
420 条记录 4/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