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平滑肌瘤变性的MRI表现

    作者:谢锦兰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瘤变性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子宫平滑肌瘤,所有患者进行MR扫描.记录子宫肌瘤变性比例,以及变性与不伴肌瘤大小,分析不同变性MR表现.结果 17例(29.3%)子宫肌瘤发现变性,红色变性5例(8.6%), 玻璃样变7例(12.1%), 粘液样变5例(8.6%),肉瘤样变l例(1.7%),钙化2例(3.4%).伴变性子宫肌瘤大小高于未伴变性的肌瘤(P<0.05).除肉瘤样变和钙化外,不同变性的MR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方式存在不同.结论 由于MR能反映的子宫肌瘤内部病理差别,从而MR可能成为评价子宫平滑肌瘤变性的较好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 钙化性子宫平滑肌瘤1例

    作者:秦伟;黄洪月;杨瑞

    患者66岁,以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鲜红色,无疼痛,每日量约20 ml左右,20天前曾到外院就诊,行刮宫手术,引流出大量脓性物质后停止手术,予抗感染止血治疗,患者阴道出血无减少.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 子宫平滑肌瘤伴腺瘤样瘤1例

    作者:梁艳芳;康东平;王玲梅;吴秋良

    患者,女,36岁,孕2产1.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半年前在我院妇检发现左侧附件囊性包块,质软,活动度好,右附件区未及异常,未予重视,2011年2月10日因体检发现左附件包块半年,逐渐增大20 d来我院复查,B超检查发现:子宫右后壁实质性占位,大小约42 mm×38 mm×30 mm;左侧附件处囊性占位,大小约70 mm×36 mm×15 mm,较前略有增大.

  • 子宫平滑肌瘤伴腺瘤样瘤1例

    作者:赵红艳;张哉根;汤金梁

    子宫腺瘤样瘤并不少见,但子宫平滑肌瘤合并腺瘤样瘤较少见.我院于2002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体检发现子宫肌瘤9 d入院.查体:子宫如孕50+d大小,表面光滑,质硬,活动无压痛.B超示:子宫增宽,右侧壁内可见4.9 cm×3.8 cm,前壁内见1.4 cm×1.1 cm相对低回声块影,边界清晰.左侧壁内见3.4 cm×3.1 cm相对强回声块影,边界欠清.临床初诊:多发性子宫肌瘤.行肌瘤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灰白色结节状组织3块,大者3.5 cm×5.0 cm×3.5 cm,切面灰白色,编织状,实性,质中;小者蚕豆大,界限清楚.镜检:瘤组织由长梭形的平滑肌细胞呈编织状紧密排列而成.

  • HMGA2在子宫肌瘤及临近正常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丁勇利;熊正爱;胡丽娜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A2,HMGA2)在子宫平滑肌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子宫平滑肌瘤和临近肌组织中HMGA2 mRNA的表达.结果 HMGA2 mRNA在子宫平滑肌瘤中强表达,与月经周期无关,而在肿瘤临近正常肌组织中无表达.结论 HMGA2的高表达在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Ⅳ期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合并子宫平滑肌瘤l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威;武昕;郭毅

    子宫肉瘤根据不同的组织发生来源主要分为以下3类: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其中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仅占10%,占所有子宫恶性肿瘤的0.2%.传统地将ESS分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HGESS).

  • 乳癖消片药效学研究

    作者:杜佳林;向绍杰;李显华;张宏;贾冬;祝红利

    目的:观察乳癖消片对雌孕激素引起豚鼠子宫肌瘤的影响和对家兔在体子宫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长期给豚鼠肌肉注射外源性雌、孕激素,造成实验性子宫平滑肌瘤动物模型,观察乳癖消片对子宫平滑肌瘤的治疗作用,观察乳癖消片对家兔在体子宫收缩活动的影响.结论:该药具有明显抑制雌孕激素诱发豚鼠子宫肌瘤的作用,具有明显抑制子宫活动力的作用.

  • 高迁移率蛋白A在子宫平滑肌瘤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丁勇利;熊正爱;胡丽娜;罗喜平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A(HMGA)在子宫平滑肌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子宫平滑肌瘤和邻近正常肌组织中HMGA mRNA的表达.结果:HMGA1mRNA在子宫平滑肌瘤和邻近正常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邻近正常肌组织(P<0.05);HMGA2 mRNA在子宫平滑肌瘤中强表达,而在邻近正常肌组织中无表达;他们的表达均与月经周期无关.结论:HMGA的高表达对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原纤维蛋白-1 mRNA和蛋白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赵扬玉;乔杰;Yanwen;Bertha Chen

    目的:探讨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FBN-1)mRNA和蛋白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月经周期的关系.方法:50份子宫肌瘤及同源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标本在术中被采集.根据月经周期及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分为增生期、分泌期及萎缩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B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FBN-1在子宫肌瘤及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中均有较丰富的表达.FBN-1 mRNA和蛋白在增生期和分泌期中的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同源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P<0.01,P<0.05;P<0.01,P<0.05),而在绝经期中的子宫平滑肌瘤及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FBN-1可能与子宫肌瘤的发生机制有关,并可能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 容易误诊为子宫肉瘤的肌瘤类型

    作者:徐惠成;梁志清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30~ 50岁妇女,发病率20% ~ 30%,占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的52%.子宫肌瘤起源于子宫平滑肌细胞或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其发生与遗传、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胎盘催乳素及多种生长因子有关,其中,雌激素是子宫平滑肌发生与发展主要的启动因子,孕激素有协同雌激素促进肌瘤生长的作用,在局部高浓度雌、孕激素作用下,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形成子宫肌瘤.某些情况下,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分化进一步活跃,可出现核异型等现象,形成特殊类型的子宫肌瘤,常称为恶性潜能未定型的子宫平滑肌瘤,易被误诊为子宫肉瘤的肌瘤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后穿刺孔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作者:刘江;张成琼

    1 病例报告患者,40岁,因腹腔镜下子宫鞘内次全切除术后左下腹穿刺孔瘢痕处周期性疼痛及包块1年,于2007年4月16日入我院.患者因月经增多2年,加重2月,B超检查发现多发性子宫肌瘤,于2004年9月20日在我院行全身麻醉下经腹腔镜子宫鞘内次全切除术.术中未发现双侧附件异常病灶及盆腔内粘连.术中用切割机绞碎子宫及肌瘤并经左下腹穿刺孔取出.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术后每月仍有2~3天少量月经样阴道流血,术后2年左下腹穿刺孔瘢痕处出现与月经周期有关的疼痛及包块,每月阴道流血时包块长大约6 cm×5 cm ×5 cm,阴道流血后包块逐渐缩小到3 cm×2 cm×2 cm.

  • 27卷4期疑难病案

    作者:李金科;刘畅;罗国林

    患者,41岁,G4P1.因子宫次全切除术后13年,发现盆腔包块半年于2010年11月3日入院.患者1997年因子宫肌瘤在当地县医院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术后每月仍有月经,量少,持续3~4天.术后至今未行检查.半年前有轻度腹痛、腹胀等不适,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盆腔囊肿,直径3 cm,未进一步诊治.1周前腹胀加重,伴有便秘、尿频等,但无阴道流血、流液等.患病以来精神食欲无改变,体重无减轻.

  • 子宫平滑肌瘤588例临床病例分析

    作者:张菊芬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20%~30%,其中绝大部分为良性的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少见,发病率<1%[1],子宫平滑肌瘤的病因尚未十分明确,目前认为以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其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对588例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表现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病理
  • 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13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莉;黄萍;李从铸;李燕;朱安娜

    目的探讨交界性平滑肌瘤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本院行子宫肌瘤手术,并经病理切片确诊为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1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常见于体积较大的肿瘤,临床特点及预后与普通平滑肌相似.结论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临床特点与普通平滑肌瘤相似,预后良好,彩超有助于鉴别,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研究及文献回顾

    作者:杨丽英;薛德彬;张洪生

    目的:研究发生于肺的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M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本病1例,分析研究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大体形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并查阅对照相关文献.结果:本例BML为49岁女性患者,子宫平滑肌瘤术后15年发生肺转移,无全身其他部位转移.组织形态类似于子宫平滑肌瘤,细胞无异型,未找到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符合子宫原发.结论:BML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有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史的女性,肺是主要转移部位,呈激素依赖性,定期全身体检是早期发现肿瘤转移的关键.

  • 巨大子宫肌瘤的CT表现

    作者:吴永彦;张娴;姚远;严琳

    子宫肌瘤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增生形成,故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首选检查是B超,而CT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巨大子宫肌瘤,由于体积巨大,占据范围广,CT在显示病灶大小以及毗邻关系具有优势,作者收集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14例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子宫肌瘤,总结其CT表现,皆在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

  • 维吾尔医治疗子宫平滑肌瘤63例临床分析

    作者:哈吉古丽·阿米提;古扎努尔·阿米提

    目的:观察维吾尔医治疗异常体液质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3例患者根据维吾尔医基础理论,将异常体液质分为异常黑胆质组43例,涩味黏液组20例,两组均运用成熟剂、清除剂、消瘤、控制肌瘤再生、清血、消炎、补血和提高免疫力的滋补剂类维吾尔成药.结果:异常黑胆质型子宫平滑肌瘤组总有效率86%;涩味黏液质型子宫平滑肌瘤组总有效率85%;63例患者中总有效率85.7%.结论:维吾尔成药具有简便有效而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有助于改善异常体液质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局部症状和生活质量,是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理想良药.

  • 临床路径在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张慧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平滑肌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7月~2011年6月 11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和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可使患者自觉采取健康行为,积极配合医疗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 子宫平滑肌瘤与乳腺癌发病及预后关系研究

    作者:邵燕霞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瘤与乳腺癌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就诊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确诊为子宫平滑肌瘤的患者共114例,其中合并有乳腺癌的患者有66例,无乳腺癌患者有48例,比较子宫平滑肌瘤与乳腺癌发病及生存率的关系,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乳腺癌组与无乳腺癌组在发病年龄、子宫肌瘤大小、位置、数目、是否良性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χ2值分别为5.037、4.930、5.879、3.042、4.154,均 P<0.05),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发病年龄、子宫肌瘤指标(大小和位置)、数目、是否良性在乳腺癌组3年、5年生存率间存在显著差异(χ2=5.003~6.426,均 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子宫肌瘤位置、数目、是否良性是影响子宫肌瘤发生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062、2.335、1.514,均 P<0.05),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肌瘤良恶性状态、子宫平滑肌瘤数目是影响乳腺癌组预后的因素(H R值分别为1.063、2.014,均 P<0.05).结论 子宫平滑肌瘤是乳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并且子宫平滑肌瘤数目和是否良性是乳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149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军旭;谭洁;凌静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江阴市人民医院妇科进行的149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性肌瘤89例,多发性肌瘤60例。结果多发性子宫肌瘤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113.90±22.81min、109.71±43.67mL)高于单发性子宫肌瘤(60.51±19.52min、62.69±16.6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9.792、-8.766,均P<0.05)。子宫后壁肌瘤平均手术时间(76.82±14.28min)明显长于子宫前壁及子宫底部子宫肌瘤(50.68±14.94min、50.00±15.9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40.717,P<0.05)。肌壁间肌瘤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86.95±14.44min、77.28±19.03mL)高于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53.79±17.41min、37.90±12.93mL和81.42±6.24min、52.86±18.68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k值分别为43.443、52.466,均P<0.05)。直径≥5cm肌瘤剥除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85.84±17.45min、87.14±23.07mL)明显高于直径<5cm肌瘤(49.55±11.17min、39.14±13.2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7.092、-7.402,均P<0.05)。结论在充分的术前评估和良好的手术操作技巧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良好方法。

221 条记录 10/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