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怪!鼻子里长出“珊瑚石”
今年36岁的张先生右侧鼻腔鼻塞30多年了,平日里自行用治疗鼻炎的药物治疗,却一直未见效.近日,张先生到医院检查发现,他的鼻塞竟然是罕见的鼻腔结石在作怪.医生在鼻窦内窥镜下,为张先生从右侧鼻腔取出了类似珊瑚的石头——鼻结石.大大小小的结石共20余块,总共重20克.像这么大的结石,目前国内实属罕见.
-
经口45°鼻内窥镜下儿童腺样体吸割术111例分析
我科于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在鼻内镜下经口行腺样体吸割术111例,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取得了满意疗效.这项技术已经逐步替代传统的腺样体切除器切除法和腺样体刮除术,与之比较,具有术野清晰,操作准确方便,可以把进入后鼻孔的腺样体和阻塞咽鼓管的腺样体组织彻底切除,而不损伤周围组织,出血少,便于止血等优点.现将我院随访3个月的111例病例的结果报告如下.
-
鼻内窥镜下鼻前庭囊肿开放术10例临床分析
鼻前庭囊肿(nasal vestibular cyst)是指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的一种囊性肿块.其生长缓慢,早期无症状,随着囊肿增大可产生局部胀痛感,合并感染疼痛加重,囊肿生长迅速.可压迫上颌骨形成骨质缺损[1],临床治疗不同时期治疗方法不同.本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对囊肿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微创手术理念下手术方法应用作了系统论证,现报告如下.
-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30例分析
2004年5月至12月我科于全身麻醉鼻内窥镜下联合应用鼻腔吸切器,微波治疗仪行腺样体切除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鼻内窥镜下电动力刨削系统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耳鼻咽喉部由狭窄的管腔、空洞和间隙等构成,解剖结构复杂而精细,随着鼻内窥镜鼻窦手术(ESS)在国内广泛开展、普及,鼻部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2004年用鼻内窥镜录像监视系统下,电动力刨削系统治疗鼻息肉、鼻窦疾病10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鼻内窥镜手术的麻醉处理探讨
利用鼻内窥镜进行鼻腔及鼻窦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微创新技术,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有许多优点[1],但由于鼻局部解剖的原因,术中出血较多,影响手术操作,延长手术时间,因此在较深的麻醉深度加控制性降压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2].我院近2 a年来开展此项手术即在鼻内窥镜下行慢性鼻窦炎等手术91例,现将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98例临床分析
随着鼻内窥镜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其认识的逐步深入,该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鼻、鼻窦等诸多疾病的治疗当中,并在鼻眼相关外科、鼻颅底外科领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优越性.我科于1999年2月至2003年1月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9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鼻腔异物误诊鼻窦炎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3.5岁,因为右鼻腔流脓涕半年余,2009年4月20日由家长带来我院就诊.患儿生于农村,半年前出现右鼻腔流脓,家长带其在当地诊所及卫生院就诊,均诊为鼻窦炎,给予抗生素,症状减轻,停药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反复发作.为求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检查:患儿右鼻腔有大量黏脓性分泌物,无恶臭,左鼻腔正常.给予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前鼻镜检查后鼻道仍有分泌物,不能清除.鼻腔黏膜表麻后,内窥镜下检查显示,中鼻甲与中隔之间有灰白色组织,表面有黏脓性分泌物.给予取出,为海绵组织,1.1cm×1.2cm×0.5cm.然后清除鼻腔分泌物,给予抗生素应用,1周后患儿症状消失.
-
从医疗过错鉴定谈知情同意书的共性缺陷
案例背景吴天,男,21岁,北京某大学学生.2010年8月,吴天因"鼻塞、头痛、鼻腔出血一年半"入住北京某医院神经外科.入院后,经头颅核磁、CT检查,诊断为"颅底肿物待查:①脊索瘤;②鼻咽血管纤维瘤".2010年8月14日,医院为吴天在鼻内窥镜下行颅底肿物切除术.术前患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术前诊断:颅底肿物待查;拟施行的手术名称:颅面联合入路颅底肿物切除术;本病例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并发症及危险性:①全麻意外;②术中出血、术后出血;③术后颅内血肿;④术后视力下降,失明;⑤术后复发;⑥术后尿崩;⑦损伤颅内神经、血管,危及生命."手术进行顺利,患者术后无明显不适及视力变化,病理报告为鼻咽部血管纤维瘤.2010年8月29日取鼻部碘仿纱条时,发现有瘤体残留,遂在全麻下行残留瘤体切除术.
-
耳内窥镜下诊治大型外伤性鼓膜穿孔
外伤性鼓膜穿孔多可自愈,但有部分穿孔面积较大者可遗留永久穿孔.为了促进穿孔愈合,避免遗留水久穿孔,我科对穿孔面积较大及穿孔边缘有卷曲者.应用2.,毫米直径耳内窥镜(0度,30度)下周边进行抚平,贴补明胶海绵搭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内窥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在颅内肿瘤中,垂体瘤发病率约占10%~15%,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控制、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1].其中,手术切除是垂体瘤的根治方法.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直径小于10mm的微小垂体瘤,或直径虽大于10mm但局限于鞍内、蝶窦内或鞍上中线部位者,一般采用经蝶窦肿瘤切除术[2-3].近年来神经内窥镜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技术之一.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在应用此技术的基础上,向着更精细微创的方向发展.
-
鼻内窥镜鼻腔泪囊造孔术6例
我科于1999年与眼科合作开展了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共4人6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慢性泪囊炎患者4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3岁,患慢性泪囊炎病史平均5年,其中2人双眼发病,手术右眼4例,左眼2例.
-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女,64岁.因心窝部隐闷不适3个月,于2008年5月19日就诊于本院消化内科.患者既往无肿瘤病史,仔细检查体表皮肤、黏膜未见肿瘤生长,予以内窥镜检查.内窥镜下见食管上中段黏膜光滑,下段距门齿32~40 cm食管黏膜见散在蓝色斑点,靠贲门齿状线处黏膜颜色加深呈蓝黑色,贲门右侧壁黏膜小片状粗糙隆起,略呈结节状,活检6块,质地有弹性.
-
嗅神经母细胞瘤
1.病例简介:患者男,31岁.右侧鼻堵5个月,伴右鼻腔间断少量出血1个月.于2001年6月1日住院.体检:右鼻腔紫红色肿物,触之易出血,表面不光滑,有污秽伪膜,鼻中隔左偏.在鼻内窥镜下行右鼻腔各鼻窦肿物切除术.术中所见:
-
鼻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垂体腺瘤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
随着内窥镜鼻窦外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我科1999年11月至2000年10月,对7例垂体腺瘤患者成功地施行了鼻窦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垂体腺瘤切除.尽管此手术由于内窥镜角度变换,可对蝶窦、蝶鞍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较传统的显微外科手术法更利于识别重要解剖标志,增加了手术安全性等特点[1],但由于病人对这一技术缺乏了解,对手术效果半信半疑,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肌之经鼻腔行颅内手术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并且进路深、解剖复杂,周围有重要的神经、血管分布,术后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脊液鼻漏、颅内出血、中枢性高热、垂体功能低下等.因此,我们认为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护理配合
顽固性鼻出血多指鼻出血在400ml以上,经反复鼻腔填塞仍不能止血者[1].因出血较剧,在额镜反光照明下,往往出血部位不很明确,止血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我科采用史赛克(Stryker)公司生产的鼻内窥镜摄像系统、冷光源及西安万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XVC-Ⅱ型微电脑射频治疗仪,对36例此类病人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
鼻窦内窥镜治疗鼻部疾病的心理护理
鼻窦内窥镜治疗鼻部疾病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创伤小,危险少,出血少,不用输血的优点,且由于是在高亮度,多角度内窥镜下进行操作,故视野清晰,能将病变切除较彻底,术后患者反应轻.较传统的显微外科手术法更利于识别重要解剖标志,增加了手术安全性[1].
-
鼻内窥镜下双径路治疗额窦囊肿的临床分析
近几年来,在鼻内镜手术中,较侧重对筛窦、上颌窦病变等的处理,而对额窦窦腔及鼻额管周围病变的处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1].传统单纯鼻外进路及单纯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额窦病变各有利弊,而双径路额窦手术已在临床中开展.我科从2003年3月-2005年6月对19例额窦囊肿进行双径路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90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应用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较难治愈的常见病,且发病率高.寻找高效而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仍是目前一个艰难而重要的课题.我科1999年始应用内窥镜下微波治疗过敏性鼻炎90例,即解决了视野问题,又准确地对鼻腔过敏区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疾病,随着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开展及应用,通过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日趋成熟,并以其微创优势和良好的疗效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院于2012年7月引进并开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对比椎板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