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隔离症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谢娟;邓星奇;高育瑶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增强、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orta,CTA)诊断肺隔离症和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1例经CTA确诊并经介入治疗的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我院1例经CTA证实有异常增粗的迷走血管,栓塞其异常血管,随访6个月症状无复发.国内自1954~2004年共有31篇文献,报道了肺隔离症304例,其中195例为手术后确诊,13例经血管造影确诊,47例CT增强扫描确诊,34例CTA确诊,其它经CT、MRI等确诊.本病诊断的关键是证实来自体循环的异常供血动脉,本文探讨了CT增强、CTA诊断肺隔离症的优势,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自1954年至今,共195例经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创伤大,易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血管栓塞治疗肺隔离症成为一种可能,它有微创的明显优势.结论:CTA可检查出异常供血动脉的阳性率高,应成为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经异常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肺隔离症安全,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附12例报告)

    作者:张志勇;陶力;陈刚;吴东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12例疑肺隔离症病人接受了螺旋CT扫描.临床表现为痰血(2例),肺部感染症状(8例);无症状者(2例).螺旋CT扫描层厚3mm,床进4.5mm/s,重建间隔1.5mm者5例;层厚2.5mm,床进2.5mm/0.75s者1例.造影剂注射速率2.5ml/s;延时20s启动扫描.上述6例的扫描资料交工作站行3D重建.另5例扫描层厚5mm,床进5mm/s;仅1例扫描层厚10mm,床进10mm/s.结果:病灶位于右下肺2例,左下肺10例.表现肿块者9例,边缘清楚的结节者3例.12例均见异常供血动脉,发自腹主动脉10例,胸主动脉2例.上述异常供血动脉均经外科手术证实.结论:在肺隔离症定性诊断中,螺旋CT,尤多层螺旋CT是一种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 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张珩;张绍明;徐小平;张京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结果:本组8例肺隔离症均为叶内型.常见症状为反复咳嗽、咳痰,发热、痰中带血、咯血和胸痛.病灶大多位于左肺下叶.术前临床确诊率为37.5%.8例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为肺叶切除术,异常供血动脉均来源于体循环的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结论:肺隔离症可通过胸部增强CT或MRI检查得以确诊,术前确诊率有待提高.手术切除是治疗肺隔离症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肺隔离症 外科治疗
  • 成人与儿童肺隔离症的比较

    作者:丁建勇;谭黎杰;陈纲;郑如恒

    目的:通过成人和儿科两组肺隔离症病例的比较,探讨肺隔离症这种先天性畸形的疾病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992年~2004年18例成人肺隔离症和11例儿童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成人组和儿科组在性别的分布、病变的部位、体动脉供血来源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叶内/叶外型的分布(成人组17/1,儿童组6/5,P《0.05)、合并其他先天畸形(成人组0/18,儿童组4/7,P《0.05)和呼吸道感染为首诊症状情况上(成人组9/9,儿童组10/1,P《0.05),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成人和儿童肺隔离症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在诊疗中应予以重视.

  • 先天性肺囊性疾病

    作者:陆爱珍;王立波

    先天性肺囊性疾病是较少见的先天性肺部疾病,是肺组织胚胎发育异常所形成的畸形.囊性病变包括囊性腺瘤样畸形、支气管源性肺囊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肺隔离症.此类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但发生机制及病理改变有各自的特点.囊性腺瘤样畸形是由于细支气管发育停滞,以肺泡不发育为代价引起的肺间质大量增生,目前根据病理类型分成5型.支气管源性肺囊肿是胚胎发育时期支气管树某段的异常出芽形成的.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是支气管内阻外压以及支气管壁的病变造成的气体陷闭,肺泡腔扩张.肺隔离症是部分肺组织与正常的支气管肺组织无交通,供血来自体循环,病变肺无正常功能,分叶内型和叶外型.

  • 儿童肺隔离症的介入治疗

    作者:朱卫华;黄先玫;龚方戚;解春红

    目的用心导管介入方法治疗肺隔离症.方法 10例平均年龄(9.9±5.8)岁(1~13岁),临床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咯血症状,术前经X线胸片、胸部CT和磁共振基本明确诊断为肺隔离症的儿童,经股动脉插管至主动脉弓降部行造影,了解异常血管的起始、直径、数量及回流的静脉,选择大于血管直径30%~40%的蘑菇伞片或金属弹簧圈在降主动脉起始部行异常血管栓塞.结果介入治疗全部成功,无残余瘘.咯血症状当天消失,原有的肺部感染3~5 d内控制;粗大血管堵塞后出现一过性胸痛症状,生命体征稳定,持续2周左右恢复.1~6个月胸片复查,肺部阴影8例完全消退,2例明显缩小仅残留微小淡密度影,且无临床症状.结论肺隔离症介入治疗有效、安全、无手术疤痕,恢复快,可免除开胸肺叶切除手术的损伤.

  • 经动脉栓塞治疗新生儿肺隔离症16例

    作者:杨培金;郭新会;刘士超;魏磊

    目的 评价经动脉栓塞治疗新生儿肺隔离症的安全性和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16例经CT确诊的肺隔离症新生儿,接受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所有患儿均成功接受了弹簧圈栓塞治疗.l例术中由于弹簧圈脱落而进入右股动脉,经溶栓后,未出现右下肢缺血症状.该弹簧圈在术后3d取出.16例术后均未出现感染、栓塞后综合征及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4例患儿供血动脉完全栓塞,2例不完全栓塞,完全栓塞率为87.5% (95%CI:69%、106%).随访时间12~ 90个月,平均(47±23)个月,所有患儿完全康复,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肺隔离症相关的临床症状.末次CT随访显示15例患儿(93.8%)病灶完全消失,1例明显缩小,未出现病灶增大现象.结论 经动脉弹簧圈栓塞治疗新生儿肺隔离症安全而远期疗效仍佳.

  • 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

    作者:李赵鹏;曹景勤;李辉;张庆伟;孙继章

    目的 探讨经导管弹簧圈栓塞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13例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造影发现起自胸主动脉下段的异常供血动脉14条,采用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3例患者的栓塞成功率为100%,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症状好转,均未复发.结论 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安全、有效.

  • CT血管造影与DSA诊断肺隔离症的对比研究

    作者:梁欣;李卉;张国滨;李明华;赵俊功

    目的 评估64排CT血管造影(CTA)对肺隔离症(PS)的诊断价值.方法 43例疑似肺隔离症患者在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或手术前接受64排CTA检查.从患者及异常供血动脉方面评估CTA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肺隔离症在CT平扫显示为囊性(5例)、实性(25例)或囊实性病灶(13例),病灶从1.5 cm至12 cm不等.CTA诊断37例患者为肺隔离症,6例为非肺隔离症.DSA和(或)手术显示37例患者为肺隔离症,6例为非肺隔离症.从患者方面评估,CTA诊断肺隔离症的准确率为97.7%,敏感度为97.3%的,特异度为100%,PPV为100%,NPV为85.7%.从异常供血动脉方面评估,CTA诊断肺隔离症的准确率为98.0%,敏感度为97.8%,特异度为100%,PPV为100%,NPV为85.7%.从患者、血管两方面比较,CTA与DSA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可以替代DSA用于术前诊断肺隔离症.CTA不仅能显示异常的供血动脉,而且可以提供异常肺实质、气管及周围肺气肿等具体信息.

  • 肺隔离症引发大咯血的介入治疗

    作者:唐晓军;谭仲俊;蔡义兵;蒋菊花;唐智中;杨继金

    目的 探讨血管造影及栓塞术治疗肺隔离症引发大咯血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12例肺隔离症引发大咯血患者,通过血管造影明确诊断.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和真丝线段栓塞异常供血动脉网.结果 对12例肺隔离症患者,通过血管造影,共发现异常供血动脉26支,均发自胸主动脉.表现为供血动脉主干明显增粗、扭曲,中远段血管呈毛线团状,远端相互吻合成丰富的血管网.11例患者病变区有数支血管共同组成.栓塞异常供血动脉后,咯血停止.随访6~18个月,无复发及并发症出现.结论 血管造影及利用明胶海绵颗粒及真丝线段栓塞肺隔离症引发大咯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

  • 肺隔离症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一例

    作者:陈硕飞;杜亚辉;田锦林;王伟;李云松;郭跃辉;李春雷;王海峰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1 岁.因咳血1 周,于2012 年7 月7 日入院.患者1 周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咳血,鲜红色,量约20 ml,未予治疗, 曾与外院行胸部CT 增强扫描, 考虑左下肺血管畸形.患者平日无咳嗽、咳痰,无发热、盗汗.患者既往体健,入院查体,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活动度两侧对称,语颤正常,两侧对称,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语音传导两侧对称.

    关键词: 肺隔离症 介入栓塞
  • 肺隔离症一例报告

    作者:王宁;王雅杰

    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因右乳腺癌术后入院.患者于2003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乳疼痛,至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右乳外上象限约2 cm×2 cm肿块,乳腺钼靶片检查提示为右乳癌.

  • 螺旋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春芳;朱勇;王小林;乌有弘;明康;陶国康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先天性发育异常[1].收集我院1994~2002年经肺CT扫描,有手术及病理证实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发现常规CT增强扫描,因异常血供的显示不确切而误诊,螺旋CT血管成像(SCTA)能明确显示肺隔离症迷走血供的起源,图象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IA)有同等价值,在一定的程度上可替代数字成影血管造影(DSA),为制定外科手术方案和介入治疗提供必要的条件,目前SCTA已成为无创伤性诊断肺隔离症简单可靠的检查方法.

  • 肺隔离症合并肺部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姜建新;王小芳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其实质是有异常动脉供血的肺囊肿症[1].现介绍1例肺隔离症合并肺部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先天性肺囊性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作者:李炘;陈张根;贾兵;张善通

    目的 总结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病的诊治经验,探讨手术时机和方式.方法 1993年1月至2006年5月,手术治疗52例先天性肺囊性病患儿,男26例,女26例,平均年龄3.5岁,包括新生儿16例.术前诊断主要依靠X线胸片和胸部CT.病种包括:先天性肺囊肿37例,先天性肺大叶气肿6例,肺隔离症10例.肺囊肿行肺叶切除27例、囊肿摘除8例、肺楔形切除2例;肺大叶气肿中5例有呼吸窘迫,均行肺叶切除术.肺隔离症中包括叶内型3例,叶外型7例,均手术切除.结果 无手术死亡,近期主要并发症包括反复气胸1例、少量胸腔积液1例、肺炎2例.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随访病人中1例肺囊肿复发,术后3年再次行左下肺叶切除术.其余病人均恢复良好,肺功能正常.结论 小儿先天性肺囊性病应早诊断、早手术,对有明显压迫症状和呼吸窘迫者应急诊手术.手术是先天性肺囊性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肺叶切除是标准术式,术后肺功能均可恢复.

  • 儿童肺隔离症2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纲;陈张根;贾兵;李炘

    目的 探讨儿童肺隔离症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8年至2005年间22例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叶内型12例,叶外型9例,双侧1例,手术者18例.叶内型手术方法为病变肺叶切除术,叶外型为隔离肺叶切除,无手术死亡,近中期随访手术效果良好.结果 叶内型与叶外型肺隔离症在发病年龄、性别等方面没有差异,均常见于左下肺,叶内型多以反复呼吸道感染起病,但叶外型肺隔离症的症状不典型(P=0.021),血供变异较多(P=0.022),临床合并畸形更为常见(P=0.021).结论 肺隔离症诊断方法以CT、MRI和血管造影为主,叶外型较叶内型临床发现困难,一旦确诊两型均应手术治疗.

  • 肺隔离症的CT诊断(附14例报道)

    作者:徐兆龙;周利民;苏金亮;张文伟;周晓峰

    肺隔离症又称支气管肺隔离症,为一种少见病,但在肺先天性疾病中并不少见[1].其影像学诊断有一定困难,而CT表现颇具特征,国内的相关报道较少[2-7],国外较多.本组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14例肺隔离症患者的CT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 肺隔离症11例诊治体会

    作者:刘怀国;尹明萍;张林

    笔者自1997~2003年共诊治肺隔离症1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39岁.因反复发作咳嗽、咳脓痰6例,其中3例伴有反复发热;咳血或痰中带血2例;背痛1例;无任何症状体检时发现肺内病灶2例.胸部X线片示病灶位于左肺下叶8例,右肺下叶3例;病灶直径5~14 cm;病变内多有不同程度囊性变.4例行CT扫描发现胸主动脉与病灶之间有异常血管相通.本组11例中术前误诊为肺癌2例,肺囊肿3例,炎性假瘤1例,纵隔肿瘤1例,确诊为肺隔离症4例.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病灶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7例,右肺下叶后基底段4例.叶内型8例,叶外型3例.上述病变表面均呈粉红色,有1~3支来源于主动脉的异常血管至隔离肺组织,其中9例来源于胸主动脉,2例来源于腹主动脉(膈下).叶内型肺隔离症与周围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粘连,肺下韧带异常肥厚.手术方式:叶内型采用肺隔离症所在肺叶切除,叶外型采用切除隔离肺叶.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出现.

    关键词: 肺隔离症 诊断 治疗
  • 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肺隔离症一例报道

    作者:杨晓华

    肺隔离症是一少见的胚胎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疾病。我院1994年发现1例患者,应用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并经过5年随访,现报告如下。 患者 男,29岁。慢性咳嗽、胸痛伴痰血病史8年,曾先后4次以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结核、肺脓疡住院治疗,病情时有反复。1994年行DSA检查,诊断为肺隔离症。……

  • 先天性膈疝合并左下肺隔离症的麻醉处理一例

    作者:朱保国;李祥军

    患儿,男,10个月,7.5kg.左侧先天性膈疝;双侧唇裂伴腭裂.拟全麻下行膈疝修补术.患儿发育一般,术前HR 122次/分,RR30次/分,左下肺呼吸音消失.胸片示:心脏气管右移.术前30分钟肌注东莨菪碱0.1mg.入室后连续监测ECG、SpO2及NIBP,面罩吸氧.此时BP 110/70mmHg、HR130次/分、SpO296%、R 33次/分、ECG示:窦性心律.患儿哭闹、肌注氯胺酮35mg.

459 条记录 10/23 页 « 12...78910111213...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