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分子时代--第十一届世界肺癌大会评述

    作者:周清华

    第十一届世界肺癌大会于2005年7月3~7日在西班牙美丽的海滨城市巴塞罗那举行,本次大会的大特点是与会者无处无时不感受到肺癌分子时代不是即将来临,而是我们已经确确实实地进入了肺癌的分子时代.从本次大会我们得到的新信息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人们不但可以应用基因组计划和后基因组计划的成果探讨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还正在应用基因组计划的成果来开发抗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筛查肺癌高发人群或/和个体的肺癌易感基因,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原位癌,选择肺癌外科手术适应证,筛选肺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进行肺癌分子分期和肺癌"个体化分子分期"以及基于不同个体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不同的基因差异为标志的"个体化治疗"研究[1~4].本文拟就本次大会有关肺癌分子研究的新成果作一评述,以飨广大读者.

  • EGFR-TKI耐药后的治疗选择

    作者:李峻岭

    晚期肺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个体化治疗的时代,其标志是一些驱动基因的发现及相关药物的临床应用,产生了明显优于传统化疗的疗效,包括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的额外生存时间。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敏感突变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治疗,以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阳性的克唑替尼治疗。TKI类药物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可获得约70%的有效率及超过12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该类药物口服给药,没有细胞毒类药物的血液学毒性,耐受性较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在使用TKI类药物治疗后,几乎所有的患者终都会出现耐药而导致疾病进展,因此耐药的问题及耐药后的治疗选择成为临床医生主要关注与研究的内容。这组回顾性的数据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基本反映了临床肿瘤医生对于TKI类药耐药后肺癌治疗的具体临床实践。包括使用EGFR-TKI后出现耐药的进展模式、耐药后的化疗方案选择、孤立进展后的联合局部治疗以及多靶点药物的选择等。在此基础上,将要开展一些前瞻性的临床研究,以解决临床上遇到的问题。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治疗方案46例报告分析

    作者:唐开武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的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46例重症胰腺炎的治疗经过,总结经验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46例中有32例非手术治疗,14例手术治疗,除8例死亡以外均治愈.结论 重症胰腺炎采用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治疗过程应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 某肿瘤医院2013至2015年麻醉性镇痛药品应用分析

    作者:刘静;陈开杰;贾毅敏

    目的:了解某肿瘤专科医院麻醉性镇痛药物在门诊和住院药房的使用数据,探讨该类药物在某院的临床用药结构及变化趋势,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某院2013至2015年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品种及数量,以限定日剂量(DDD)作为客观指标,对药物销售金额、使用频次、日均费用等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该院麻醉性镇痛药物排序基本稳定,总体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口服类缓释制剂剂型和用量不断增多;住院部门以芬太尼类和口服吗啡缓释制剂为主,门诊部门以口服类吗啡和羟考酮缓释制剂为主;DDDs稳居第一的是盐酸吗啡缓释片(30 mg),垫底的分别是哌替啶和新品种药物氢吗啡酮注射液。结论:该院麻醉镇痛药物品种和剂型可供临床使用的选择较多,严格遵循口服给药原则,以吗啡类为代表的第三阶梯药物成为癌痛病人进行个体化治疗的首选。

  • 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刘浩(综述);岑小波(审校)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约80%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在所有确诊的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占80%,其中可手术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0%~40%[1],化疗已经成为NSCLC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化疗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低于15%,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产生耐药。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指导NSCLC患者化疗方案制定的分子标志物,在个体化治疗方面意义重大。目前,DNA修复基因家族核苷酸还原酶 M1(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subunit 1, RRM1)在耐药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对RRM1在NSCLC中表达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肿瘤原代培养物免疫荧光染色法评价化疗药物选择性的研究

    作者:姜伟;黄文芳;Lan kiuwe;Victor-F. Mautner;ReinnardE. Driedrich

    目的::探索建立基于肿瘤原代培养物免疫荧光染色评价化疗物选择性和特异性的新方法。方法:利用手术切除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F)组织,混合培养原代肿瘤细胞和非肿瘤细胞并使用尼罗替尼(Nilotinib)和伊马替尼(Imatinib)进行处理,测定细胞增殖和毒性。利用特异性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处理后的细胞,通过ImageJ软件计数肿瘤细胞和非肿瘤细胞并计算两者比例变化,评价药物效能。结果:药物处理后,细胞增殖的降低和毒性的增加与药物浓度成正比。荧光细胞计数显示肿瘤细胞和非肿瘤细胞数量在药物处理后均减少,但药物效能具有个体差异性。结论:利用特异性免疫荧光染色计数同一组织混合培养的肿瘤细胞和非肿瘤细胞在药物处理后比例变化,可以评价化疗药物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雯;苗佳

    CYP2C19作为细胞色素P450重要的酶系之一,参与了多种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CYP2C19编码基因的突变,可造成CYP2C19酶代谢活性的改变,进而出现不同患者服用以CYP2C19为关键代谢酶的药物后,体内血药浓度差异,甚至产生不同临床反应.通过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与之相关的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的综述,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资料.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新诊治和研究进展

    作者:陈荣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常见慢性气道疾病,是排列在第3、4位的常见死亡病因.近年来对慢阻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元化的发病危险因素、疾病的发病机制、疾病的早发现和早干预、稳定期长期维持药物的个体化治疗和急性加重的个体化表型与相应的治疗等领域.我国慢阻肺的病例数量大,不同患者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通过建立联合的研究平台进行大样本的疾病队列随访研究或真实世界的大样本病例研究,有望阐明我国慢阻肺的特点,探索出可以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表型评估的方法,并提出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从而推动我国慢阻肺的临床诊治与研究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 丙戊酸钠个体化剂量治疗儿童癫痫历史性对照研究

    作者:周文智;陈会;钟佑泉;吴惧;吴梅;胡文广

    目的 通过历史性对照研究的方法 ,探讨丙戊酸钠个体化治疗儿童癫痫的优越性.方法 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新诊断为癫痫并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的患儿进行个体化剂量治疗,并与2002~2003年使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的患儿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丙戊酸钠个体化给药治疗癫痫达稳态时的血药浓度低,但癫痫发作控制率较经验性用药时高;相同剂量给药,不同个体达稳态血药浓度不同.结论 丙戊酸钠在小儿体内代谢中个体差异大,因而提倡丙戊酸钠在治疗癫痫患儿时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在药物浓度的监测下进行个体化治疗.

  • 个体化鼓膜成形术术式选择探讨

    作者:董钏;袁婧;李树华;刘国旗;罗刚;蔡艳;毛洪波

    目的:探讨依据鼓膜穿孔和外耳道的不同情况,个体化选择鼓膜成形术的术式。方法对104耳鼓膜穿孔病例选择多种手术方法,其中脂肪修补1例,内植法(经耳道)4例,全翻内植法21例,内外植法16例,夹层法46例,外植法11例,James sheehy 外植法5例。术后6~12个月判断疗效。结果术后6~12月PTA较术前平均提高(15±3.5) dB HL。一期愈合95.2%(99例),上皮化时间3~6周,鼓膜内陷6.7%(7例),钝角愈合4.8%(4例),钙化、菲薄9.6%(10例)。结论鼓膜成形术应根据鼓膜穿孔的大小、位置和外耳道的宽窄、曲直,结合术者的经验,大程度做到个体化的治疗。

  • 乙状结肠扭转致肠梗阻106例临床分析

    作者:唐同继;许华刚;马良;Manuel Filodepina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扭转所致肠梗阻的诊治要点.方法 总结106例乙状结肠扭转病人的诊治情况,其中A组41例,一期行乙状结肠切除加乙状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B组31例,先行乙状结肠造瘘,二期行乙状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C组34例,只行乙状结肠系膜固定;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对策.结果 106例病人全部治愈,无手术死亡.发生伤口感染2例,脂肪液化1例,无肠瘘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急诊行乙状结肠切除加乙状结肠与直肠吻合是可行的,安全的.

  • 38例丘脑出血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作者:穆雪梅

    目的 探讨丘脑出血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38例丘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9例(23.68%),死亡29例(76.23%).结论 丘脑出血常同时或序贯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其预后与受损器官的情况密切相关,采取个体化方案治疗,对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 外伤性肝破裂的个体化治疗

    作者:李建全;陈茂清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对65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根据损伤情况进行手术及非手术法个体化治疗.结果非手术治愈8例,手术治愈56例,术中死亡1例.结论对外伤性肝破裂实施个体化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常规加个体化治疗37例观察

    作者:谢东;王松;罗永婧;陈红燕;谢娟;王婷;姜义;代芳

    目的 探索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个体化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 ITP患者共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龄17~76岁;病程6个月以下24例,6个月以上13例,入院时外周血小板计数均低于50×109/L;给予单纯常规治疗(糖皮质激素+静脉用免疫球蛋白)4 w后,仍然无效的病例加用个体化治疗(环孢素A、长春新碱、达那唑、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3 w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常规治疗有效率为70.3%,常规加个体化治疗的有效率为91.9%,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例,加用个体化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患者皮肤反应的观察研究

    作者:边致远;边金;寿升芸;邵晓梅

    目的 探讨使穴位贴敷患者皮肤达到适宜刺激量的方法.方法 将90例穴位贴敷患者分为观察1组(30例)、观察2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1组和观察2组在不同时间记录患者皮肤反应,并以此调整药饼刺激强度,对照组则不改变药饼刺激强度.比较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后3组患者皮肤反应情况差异.结果 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皮肤反应适宜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2组皮肤反应适宜人数比例高于观察1组(P<0.05).结论 在二伏贴敷时根据头伏贴敷后患者皮肤反应调整药物刺激量有助于优化患者皮肤反应,且头伏贴敷后隔日观察皮肤反应以确定二伏时贴敷类型可提高调整的准确度.

  • 个体化治疗主动脉壁间血肿疗效观察

    作者:罗洪波;向道康;张文斌;蒋振威

    主动脉壁间血肿(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IMH)是指发觉不到内膜破口的主动脉夹层,也被称做是一类特殊类型的主动脉夹层,它与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共同归纳为急性主动脉综合症[1].据J,Mara等[2]报道,急性主动脉综合症的年发病率约5~30/100万人口,其中IMH占5%~20%.IMH的分型与主动脉夹层一致,分为Stanford A型和B型.在IMH的病情发展中,10%的壁间血肿可以完全吸收,一部分发展成为主动脉夹层,另一部分形成动脉瘤或者破裂死亡[3].对于IMH这类患者目前临床上较为少见,其治疗方法多样,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所收治的12例患者探讨该病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黄丹丹;戴芳芳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纽患者治疗效果、血液学指标、骨密度(BMD)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纽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疗效,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钙、腰椎BMD较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磷水平较前降低(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较前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BMD的升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髋部BMD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性别患者治疗后,血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较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显著(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指标及骨密度水平,有利于患者治疗,应该临床推广使用.

  • 詹文涛教授谈药物配伍剂量变化与提高临床疗效的关系

    作者:李青;詹青;琚坚

    1通过药物配伍剂量变化提高证效、方效、药效创自仲景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根本原则与方法.以病为纲,病证结合,随证立法,遣方用药,随症加减,特别注重药物配伍与剂量的改变以达到个体化治疗,获取优疗效,正是中医临证的优势与特色.

  • 控温、钠曲线、阶梯超滤模式个体化联合对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评价

    作者:李文宏;陈浩;殷玉敏;乔丽;时薇;叶吉云

    目的 研究控温、钠曲线、阶梯超滤模式个体化联合应用对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e hypotension,IDH)的疗效,探讨IDH的合理处理方案.方法 选取维持血透(maintence hemodialysis,MHD)中常发生低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常温标准透析模式,实验组根据IDH发生的规律,个体化的设定透析机内部温度、钠曲线、阶梯超滤模式联合应用进行透析,比较2组透析中低血压发生频率、症状评分、干体重达标率、透析中、透析结束后的血压变化及透析后电解质(钠、钾、氯)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低血压总发生率、干体重达标率、透析中、透析结束后的血压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症状评分(头晕评分、胸闷评分、出汗评分、肌肉痉挛评分、胃肠道症状评分、短暂神智改变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2组透析后血清钠、钾、氯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控温、钠曲线、阶梯超滤模式个体化联合应用对预防及控制IDH的发生、改善症状、提高干体重达标率安全有效.

  • 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19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镱严;王钫;景秀萍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9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9例患者行开腹疤痕妊娠组织剔除术+疤痕缺陷修补术,4例患者行经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入甲氨喋呤+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其余4例患者行药物治疗(甲氨喋呤+米非司酮)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后,B超引导下吸宫术.结论 早期诊断疤痕妊娠,并对不同类型的病人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减轻经济及心理负担有益.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孕囊与子宫疤痕的关系、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值以及妊娠包块的血流情况.

1451 条记录 66/73 页 « 12...63646566676869...727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