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数据挖掘对“十八反”药物临床应用的调查研究

    作者:左艇;范欣生;蒋辰雪;陈菲;田硕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十八反”药物在临床应用时的组成规律,分析其配伍特点,为“十八反”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华中地区三甲级中医院临床处方,运用关联规则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药物的配伍特点.结果:该医院“十八反”药物临床应用调查结果显示,该医院临床应用配伍的核心药物为甘草、半夏、附子、干姜、白术、茯苓等,其中半夏的用药频率高达75.88%.核心药对为半夏-甘草、半夏-附子、附子-甘草、甘草-千姜、半夏-干姜等,其中半夏-附子的用药频率高达50.93%,占所有调研处方的大部分.另外核心药组主要为半夏-甘草-千姜、半夏-附子-甘草、半夏-甘草-黄芩、半夏-白术-甘草、半夏-党参-甘草等,其中半夏-附子-甘草的用药频率高达75.07%,占有很大比重.结论:“十八反”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使用广泛,且同方配伍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较广,说明“十八反”同用在临床确有存在,不是绝对的禁忌.

  • 从合理用药角度探析中药“十八反”

    作者:李春晓;张业;李学林

    文章从中药“十八反”临床渊源、临床的不同认识去分析探讨“十八反”问题,从合理用药角度思考其发展思路:中药“十八反”研究是临床药学合理用药的研究范畴,应加强临床安全性研究,在充分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后,进行相关的有效性研究.全面考虑药材基源、加工方法、配比关系、制剂形式、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等因素,尽量统一规范,以明确其涵盖范围和量效关系,促进其研究结果的不断完善.

  • 甘遂与甘草不同比例配伍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心肾功能及病理形态的影响

    作者:王茜;钟赣生;王宏蕾;柳海艳;李怡文;刘佳;欧丽娜;陈绍红

    目的:通过甘遂与甘草不同比例配伍的甘遂半夏汤对腹水模型大鼠心、肾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筛选甘遂与甘草反药组合对心、肾功能及病理组织形态变化影响的配比宜忌条件.方法:将甘遂与甘草按照2因素7水平的均匀设计实验原则设置不同配伍比例,观察甘遂与甘草不同配比的甘遂半夏汤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肌酐(Cr)、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以及心、肾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并利用中药组方优化软件对生物效应指标进行甘遂与甘草配比的优化分析.结果:模型组及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肾损伤,其中配比1组(10.40∶1.17)、配比2组(6.94∶2.23)、配比4组(3.47∶0.39)、配比6组(20.80∶0.78)与空白组比较Cr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模型组、配比2组(6.94∶2.23)、配比4组(3.47:0.39)、配比6组(20.80∶0.78)较空白组BUN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但各给药组与模型组之间以及各给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心肌酶水平的变化,模型组及各给药组CK水平较空白组显著性降低(P<0.05),其中配比2组(6.94∶2.23)及配比3组(13.87∶0.05)较模型组CK水平显著性降低(P<o.05);病理形态学观察表明,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心、肾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但各给药组未表现出较模型组加重的趋势.结论:甘遂与甘草不同比例配伍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的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但能降低CK活性,是否属于毒性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

  • 半夏附子配伍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贾嘉明;庄朋伟;张艳军;韩娟;范欣生

    目的:运用频数分析法,拟对《中医方剂大辞典》里的治疗肺系疾患的含半夏与附子古方的配伍方剂进行分析,探讨半夏与附子同方配伍的特点.方法:搜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包含半夏与附子配伍治疗肺系疾患的方剂,运用统计和频数分析方法将这些方剂进行归纳,总结其方剂的药物组成、半夏与附子剂量关系,治疗疾病特点.结果:①半夏与附子配伍方剂中,所涉及的补益药和解表药使用频次较高,如甘草、人参、白术;细辛、麻黄、生姜等.②半夏与附子配伍剂量基本相等,二者使用以各一两居多.③半夏与附子配伍在治疗肺系疾病的方剂中,以治疗感冒、咳嗽、痰饮、哮喘为主.结论:半夏与附子配伍在历代方剂中应用较多,不宜作为绝对配伍禁忌.

  • 藜芦与人参配伍连续8周给药对大鼠心脏毒性的影响

    作者:孟浩;王宇光;肖成荣;谭洪玲;赵永红;马增春;梁乾德;汤响林;高月

    目的:比较藜芦与人参配伍及藜芦单用对大鼠心脏毒性的差异.方法: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藜芦单药组,人参配伍藜芦的低、中、高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8周后取大鼠血清,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性,同时取各组大鼠心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配伍低、中剂量组心肌酶学指标与藜芦单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各组间心脏重量、心脏系数无统计学差异;配伍后大鼠心脏组织出现明显损伤,可导致心肌散在性坏死和炎细胞浸润灶,量效关系明显.结论:病理观察结合生化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配伍合用时,低、中、高3个剂量对大鼠心脏毒性影响程度均明显高于藜芦单药,显示藜芦人参配伍合用可明显增强藜芦的心脏毒性,提示临床两药合用应谨慎.

  • 中药“十八反”藜芦相反药物配伍禁忌的研究进展

    作者:章晶晶;范欣生;杨环;蒋辰雪;李芸;戚中华

    “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核心内容,笔者收集整理近50年来十八反“诸参辛芍叛藜芦”的现代文献105篇,从理论探究、临床应用、实验研究3个方面综述其目前研究成果和现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结果发现50年来中药“十八反”藜芦相反药物配伍禁忌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诸参”范围及其增损讨论;由于藜芦毒性较大,一般不作内服,其少数应用主要为外用,以藜芦-苦参治疗皮肤疾病应用为主.实验研究早期主要为以动物死亡为指标的整体实验,近年多观察关注反药物质基础研究及以细胞、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究配伍毒性、药物代谢酶的变化等.结果提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一步系统阐述反药禁忌相关机制和宜忌关系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同时藜芦反药外治皮肤病的特殊运用及相关安全性也值得探讨.

    关键词: 十八反 藜芦 综述
  • 含“十八反”反药组合的中成药研究回顾

    作者:高洁;柳海艳;陈绍红;修琳琳;刘殿娜;王思睿;陈丰;李娜;张晨;钟赣生

    “十八反”是中药用药配伍禁忌原则,然而古今均有含“十八反”反药组合的中药方剂/中成药,为开展对“十八反”原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工作,对44个含“十八反”反药组合的中成药进行文献检索、归类、整理和分析.笔者发现已经开展相关研究的有27个中成药,以临床疗效观察和病例分析多,其次为质量标准理化研究,偶见炮制剂型研究和不良反应报道,文献研究和动物实验较少,未见流行病调查、大数据分析,研究中中医药的理论特色体现不足,针对同一个中成药的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缺乏对“十八反”反药组合配伍应用的毒性及副作用相关研究,对已见不良反应的药物,未针对其原因是否为反药同用,开展更多研究,以上均应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 含“十八反”反药组合的中成药再评价方法初探

    作者:高洁;范璐;柳海艳;陈绍红;修琳琳;刘殿娜;陈丰;李娜;张晨;钟赣生

    为提高含有“十八反”反药组合中成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解决“十八反”研究中的学术困惑,本文就本类中成药再评价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经分析临床监测、循证统计、临床试验、实验室研究几种常见再评价方法对本类中成药的适用程度、优缺点和必要性后发现:临床试验是具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再评价方法;临床监测特别是主动监测及循证统计是未来需要开展的方向;实验室基础研究应是贯穿药物整个上市前后必不可少的环节,与药物评价密不可分.本类中成药再评价工作要兼顾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和经济性,从保障合理用药出发,由政府、企业、医疗和研究机构共同联动,中药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再评价互参互动,互为基础才能有效开展.

  • 《伤寒杂病论》中附子与半夏的配伍运用研究

    作者:余婷;肖苏;曹丰;刘丽梅

    附子配半夏属于中药“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内容乏一,但古往今来二者同方配伍屡见不鲜且疗效显著.追本溯源,二者临床配伍的使用早见于被尊为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中的小青龙汤“若噎者、附子粳米汤、赤丸及竹叶汤方”中,故分别从病因病机、配伍用量、炮制方式、煎煮用量及毒性探讨等方面对附子与半夏安全有效配伍的条件进行论述,结合荆楚刘氏妇科的临床治疗经验,发现二者合用对临床辨证属脾肾阳虚、痰湿内阻的病证有一定的疗效.

  • 中药十八反抗肿瘤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泽旺;孙长岗;唐世锋

    “十八反”是中医配伍禁忌,但古往今来许多医家敢于破格用药,用其治疗疑难杂症,疗效颇佳.近年来恶性肿瘤渐以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杀手,实施有效的手段控制恶性肿瘤已迫在眉睫,今对近几十年以“十八反”抗肿瘤的临床报道及实验研究进行总结.

  • 疑难病的中医治疗思路

    作者:李敏

    所谓疑难病,是指现代医学诊断明确,但治疗比较困难,以疗程长、易复发、久治不愈为特征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临床上颇常见,遍及人体呼吸、心血管、造血、泌尿、内分泌等系统,不仅给患者在精神上、心理上造成很大痛苦,而且在经济上也带来沉重负担.

  • 基于配伍禁忌的中成药合理用药探析

    作者:庞春燕

    中药配伍禁忌系指某些中药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或破坏和降低原药物的药效,因此临床应避免配伍使用.中药配伍禁忌核心是"十八反"和"十九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标明"十八反""十九畏"中的品种均属配伍禁忌.本文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存在配伍禁忌的中成药品种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供临床医师和药师参考.

  • 党参反藜芦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同琴;仝利琪;田志芬;周晓红;李春花

    目的:通过实验证实,中药十八反中诸参药物中党参和藜芦同用,是否能增强毒性反应.方法:在病理条件下党参反藜芦的实验,给小鼠注射4%四氯化碳,制作肝损伤病理模型,24h后分别不同剂量、不同药物分组给药,设立对照组,记录动物的自发活动或死亡数.72h后处死,取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其含量.取肝肾组织切片,观察药物对肝肾组织的影响.结果:小鼠死亡数和对SGPT含量的影响,肝肾组织的变化均未发现能增加毒性反应.结论:党参和藜芦同用没有相反作用."诸参"反藜芦中不应有党参.

    关键词: 诸参 十八反 党参 藜芦
  • 人参、藜芦合用对大鼠肝P450酶活性及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

    作者:王宇光;高月;柴彪新;陈鹏;谭洪玲;赵永红;肖成荣;孙圆媛;朱力军

    目的:研究中药十八反中人参与藜芦合用对P450同工酶在酶活性及mRNA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与细胞色素b5含量及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对硝基苯酚羟化酶(pNPH)活性.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肝中5种P450同工酶CYP1A1,CYP2B1/2,CYP2C11,CYP2E1及CYP3A1 mRNA的表达.结果:人参与藜芦合用可明显降低P450蛋白含量,可降低细胞色素b5的含量,单药及其与藜芦配伍都能使APND活性下降.在mRNA水平上,藜芦可诱导GYP2C11的基因表达,与人参合用后却使得CYP2C11的表达下降.藜芦与人参配伍诱导了CYP1A1的表达.人参可抑制CYP2B1/2的基因表达,与藜芦合用后却明显诱导了CYP2B1/2的表达,人参与藜芦合用后也明显诱导了CYP3A1的表达.结论:人参与藜芦配伍前后对一些CYP亚型调控作用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存在基于药物代谢酶机理的相反作用,需进一步结合代谢研究加以综合分析,阐明相反作用的机理.

  • 不同比例海藻与甘草配伍对大鼠的毒性研究

    作者:颜辉;王国基;陈坚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海藻与甘草配伍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方法:32只Wistar大鼠,体重(123±15.3)g,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8只,分别为正常组(A)和配伍用药组(B,C,D).正常组用蒸馏水灌胃,B,C,D组用海藻-甘草(1:1)、海藻-甘草(2:1)、甘草-海藻(3:1)灌胃,给药剂量为生药20 mg·g-1体重,共35 d,期间观察大鼠的毛色、进食、活动等情况.第36天处死大鼠,对大鼠体重,脏器系数,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及肝药酶进行检测.结果:海藻与甘草配伍对大鼠毛色、进食、活动、体重、脏器系数无影响,对血液系统、肝功能、心肌酶、肾功能、肝药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且与配伍比例有关.结论:海藻甘草不同比例配伍后,对大鼠脏器具有选择毒性作用,并与配伍比例有关.

  • 基于均匀设计法评价制川乌与川贝、浙贝反药配伍组合的镇痛和祛痰镇咳作用

    作者:谭淑芳;刘春芳;王春生;王丹华;张彦琼;林娜

    目的:研究制川乌与川贝、浙贝反药配伍组合不同配比和剂量变化对小鼠镇痛、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按2因素7水平以小鼠醋酸致扭体次数、气管酚红分泌量、咳嗽次数为指标,分别观察制川乌与川贝、制川乌与浙贝2种合煎液口服给药后对小鼠镇痛、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并选取有显著意义的配比和剂量进行验证.结果:对扭体次数的影响:合煎液能降低小鼠扭体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协同作用,且1∶1时协同作用小,总剂量大于5 g·kg-1时,1∶1合煎液对扭体次数的降低作用小.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合煎液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拮抗作用,且1∶1时拮抗作用大,当总剂量小于10 g·kg-1且川贝∶制川乌等于5∶1时,合煎液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升高作用接近小.对咳嗽次数的影响:合煎液降低小鼠咳嗽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拮抗作用,且当1∶5<制川乌∶川贝<10∶1时拮抗作用强,制川乌与浙贝未见交互作用,浙贝降低咳嗽次数,制川乌对其无效应.结论:制川乌与川贝配伍能增强制川乌的镇痛作用并降低川贝的祛痰镇咳作用,其作用强度随配比和剂量的不同而改变;制川乌与浙贝配伍对浙贝的镇咳作用无影响.本研究为十八反中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制川乌与生半夏配伍药效研究

    作者:刘春芳;谭淑芳;王丹华;张彦琼;林娜

    目的:研究制川乌与生半夏不同配比和剂量变化对小鼠镇痛、抗炎、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按2因素7水平以小鼠醋酸致扭体次数、二甲苯致耳肿胀度、气管酚红分泌量、氨水引咳次数为指标,观察合煎液口服给药后对小鼠镇痛、抗炎、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并选取有显著意义的配比和剂量进行验证.结果:对扭体次数和耳肿胀度的影响:合煎液能有效降低小鼠扭体次数和耳肿胀度;经回归分析可知,生半夏与制川乌存在拮抗作用,二者比例为10∶1时,拮抗作用接近大;二者比例小于等于1∶1时,小鼠扭体次数和耳肿胀度随总剂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且制川乌比例越高,下降或升高速率越快.对气管酚红分泌量和咳嗽次数的影响:合煎液能有效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和减少咳嗽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对于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生半夏与制川乌存在协同作用,总剂量大于5 g·kg-1且二者比例为1∶1时,合煎液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增加作用明显.结论:制川乌与生半夏配伍能降低制川乌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并增强生半夏的祛痰作用,其作用强度随配比和剂量的不同而改变.本研究为十八反中制川乌与生半夏反药组合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 基于千金子与甘草对肠道菌群/屏障系统的影响探讨其配伍禁忌机制

    作者:陶伟伟;于金高;陈艳琰;肖东;郭建明;刘培;段金廒

    该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发现的“藻戟遂芫”与甘草配伍致毒增毒特点,以肠道及其菌群为研究对象,从肠道屏障功能、运动功能、肠道菌群结构稳态、肠道菌群代谢基因等角度,进一步拓展表征功效相似、基原相近、化学成分类型类同的中药千金子与甘草合用可能导致的毒副作用.结果显示千金子与甘草合用导致肠黏膜损伤标记物血清二胺氧化酶含量升高,并且使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发生异常改变,增加S24_7_ukn,Candidatus arthromitus等与内毒素合成、肠道免疫相关菌属的含量增加至对照组2倍左右,同时使肠道菌群宏基因组结构发生异常,提高芳香氨基酸降解功能和黏液降解功能相关基因含量,从而可能增强这些基因功能,继而增加肠源尿毒素等毒性物质的产生,引发或加重机体患病风险.该实验以肠道菌群作为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靶点,并将“药物,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毒性”应用于实验之中,为中药配伍禁忌提供了研究思路.

  • 基于均匀设计的藜芦与细辛配伍毒性研究

    作者:王艳丽;王宇光;梁乾德;马增春;肖成荣;谭洪玲;高月

    藜芦与细辛同用,是“十八反”配伍禁忌之一.本实验采用均匀设计结合动物急性毒性实验,以动物死亡数为观测指标,探讨藜芦与细辛配伍的毒性规律.结果显示配伍后的毒性产生于藜芦和细辛的共同作用,且藜芦对配伍毒性的贡献所占权重更大,但配伍后毒性并未随藜芦用量的增加呈绝对上升趋势.

  • 基于关联规则方法探讨胸痹心痛方中十八反药对的应用规律

    作者:张玉华;华浩明;范欣生;王崇骏;段金廒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方法探讨胸痹心痛方中十八反药对的用药规律.方法:建立古今胸痹心痛方数据库,筛选含有十八反同用的胸痹心痛方剂,用频繁项集和对应分析的方法,分析其年代、药对、药物性味及剂型.结果:收集到胸痹心痛方剂共850首,其中含反药的方剂88首,占总方数的10.3%;古今含反药胸痹心痛方的使用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古代使用比例较高,主要集中在东晋和唐代,现代方中使用比例较低;方中常见的反药对为附子—半夏、川乌—半夏;反药的性味关系密切的是苦寒;剂型以汤剂为多.结论:在胸痹心痛方中十八反同用方约占一成,胸痹心痛方反药的配伍应用有一定的规律.

217 条记录 3/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