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甘遂配伍甘草对大鼠肝脏CYP3A2影响

    作者:代方国;罗仁;王宇光;夏成云;谭洪玲;肖成荣;赵永红;高月

    目的: 研究中药"十八反"中甘遂与甘草配伍对大鼠肝脏CYP3A2在mRNA 水平、蛋白表达及酶活性方面的调控作用.方法: RT-PCR 检测大鼠肝脏CYP3A2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 检测大鼠肝脏CYP3A2蛋白表达;通过红霉素N-去甲基反应评价CYP3A2酶活性.结果: 在mRNA水平、蛋白表达、酶活性方面,甘遂单用组均高于其他组.结论: 甘遂、甘草可能存在基于药物代谢酶机制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 附子、瓜蒌合煎薄层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赵海峰;张蓉娟;张萌;郑杰;崔春利

    目的 以日常用药煎煮方法制备样品,考察中药“十八反”中附子与瓜萎在配伍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比较单煎液与附子、瓜萎合煎配伍后各种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薄层色谱显示合煎与单味药煎煮,薄层色谱出现变化.结论 由薄层色谱分析结果可知附子、瓜萎合煎时其中化学成分与单煎比较发生了变化,可能有新化学成分生成或成分之间反应影响毒性成分溶解度,初步揭示出两者相反配伍变化实质.

  • 中药"十八反"配伍研究进展

    作者:刘青;邓毅;宁艳梅

    通过对中药十八反的产生、古今医者的临床应用、现代药理学研究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十八反的药物之间配伍存在一定的关系,并非绝对的配伍禁忌,可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慎重配用.

  • 十八反中"半蒌贝蔹及攻乌"反与不反的研究

    作者:程显怡;张志明;马骏

    就近年来十八反中"半蒌贝蔹及攻乌"反与不反的相关文献,从临床、毒理和化学研究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十八反研究和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 白话《黄帝内经》中之“毒”

    作者:白俊杰;陈子杰;翟双庆

    通过古今对毒与药的认识,解析《黄帝内经》中之“毒”,分析古今中医学对“药”与“毒”的认识关系的演变,浅述其应用范围及含义,重点探讨此中“毒”义对临床辨证治疗,指导用药配伍思想的理论价值,指出将药物称为“毒药”,其实是《黄帝内经》对后世用药治疗疾病的警醒,在药物配伍使用时产生多种多样的作用时,要更注意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尤其是在认识中药学“十八反~十九畏”方面应从中药学理论的源头探讨其机理.

  • 试述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作者:王纤汝;张彦

    目前随着中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屡见不鲜,本文从品种混乱、药证不符、过量或用法不当、疗程过长、炮制失度及煎药不当、不合理联用、配伍及用药禁忌、个体差异等八个方面剖析了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 国家级名老中医临证应用半夏乌头类反药组合的处方分析

    作者:柳海艳;陈绍红;刘佳;钟赣生;刘殿娜;陈丰;李娜;张晨

    "十八反"属于中药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在临床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而半夏与乌头配伍属于"十八反"的范畴,这里所说的乌头包括川乌、草乌和附子.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半夏的[注意]项标明"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在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的[注意]项内容与半夏相同;川乌的[注意]项标明"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的[注意]项与川乌相同.中医药在治疗很多疾病当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于现代一些难治病证如癌症[2].

  • 国家级名老中医临证应用海藻甘草反药组合的处方特征

    作者:陈绍红;钟赣生吟;刘佳;柳海艳

    目的分析“十五冶、“十一五冶国家级名老中医临证病案中海藻甘草反药组合应用的处方特征。方法收集临床门诊病例资料,选出海藻甘草反药组合的处方,从所治病种、炮制品种、用药剂量、配伍比例、给药剂型、给药途径以及常配伍的其他药物方面,分析处方特征。结果两者组合的处方共37个,治疗乳癖和瘿病为主。生甘草入药多,剂量为3~45g;海藻剂量为9~90g。配伍比例为4:15~1:1。多以“汤剂冶、“口服冶的形式使用。结论名老中医临床门诊病例资料中确有甘草海藻组合同用的记载,但由于病例资料中缺乏复诊记录,尚不足以进行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

  • 含甘遂-甘草反药组合的甘遂半夏汤临床用药分析

    作者:赵桐;钟赣生;张建美;许皖

    中药“十八反"作为中药配伍禁忌,其内容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多有记载,并以金元时期张从正《儒门事亲》所载“十八反"歌诀流传广。《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版中均采纳了十八反的内容,规定“注明畏、恶、反的药物在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或两药不宜同用",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毒性反应或拮抗药效。

  • 浅析中药配伍禁忌

    作者:邓小敏

    目的:探析中药配伍禁忌的历史源流和现代实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及现代文献关于配伍禁忌的记载,对"十八反"和"十九畏"的合理性进行探讨.结果:中药配伍禁忌有清晰的历史背景和现代研究基础,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凡属于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对,若无充分依据和应用经验,临床不宜配伍使用.

  • 中药配伍禁忌辨析

    作者:瞿剑

    目的:辨析门诊药房用药配伍禁忌,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归纳门诊药房中草药、成药含十八反、十九畏的药物,并对十八反、十九畏进行理论分析.结果:中草药与中成药、西药(含中药提取物)同时应用但不共处方时有隐性配伍禁忌,应辨证对待.结论:运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干预.

  • 诸参反藜芦辨析

    作者:徐红

    10世纪40年代,韩保昇编撰<蜀本草>指出"<本经>365种中,单行者71种,相须者12种,相使者90种,相畏者78种,相恶者60种,相反者18种,相杀者38种".金元时代,又出现了十八反歌,即"本草明言十八反,半、楼、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现有中药专著、教材都列有十八反,在各药物项下也都分别注明十八反歌中的药物,但多有出入.如同一书中,藜芦项下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五参,而党参、太子参项下反藜芦则成为七参.本文仅就十八反歌诀中"诸参、辛、芍叛藜芦"中诸参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 贝母反乌头浅析

    作者:石宝营;代培良

    贝母反乌头是"十八反"内容之一,但贝母分若干品种,以川贝、浙贝为代表,大多数中医药书籍中均把川、浙贝分条列出,但对反乌头问题尚认识不一.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只列贝母1条,在应用中区分川贝、浙贝,禁忌中注明反乌头.而<中药大辞典>[1]、<全国中草药汇编>[2]、<中华药海>[3]都把川贝、浙贝分条列出,均只指川贝反乌头.

  • 中药的"十九畏与十八反"与中药的配伍禁忌

    作者:陶丽华;程颜彬;洪观银

    中药的配伍充分表现了药物之间在配伍之后所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关系可概括为相须、相使、相恶、相畏、相杀和相反等.相使、相悉体现了"宜"的关系,而相畏、相杀、相反等则体现的是"禁""忌"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后人对这一配伍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多层面、多角度的进行深入探索,以充分利用珍稀的药物资源.

  • 浅谈对于中医用药"十八反""十九畏"的认识

    作者:马思佳;张沥丹;宋思曼;刘灿

    中药是传统中医在辨证论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若药物之间配伍得当,则能事半功倍;反之,若是药物配伍不当,则可能加重药物的毒副作用,降低药效.而对于中药之间的配伍禁忌,自古就有"十八反"与"十九畏"之说,但历史上也有医者成功运用反药医治疾病.因此作者认为客观、科学的看待这一配伍原则,对于中医在临床上更好的治疗疾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十八反”与“十九畏”配伍禁忌的辩证看待

    作者:罗伟康

    中药配伍是组方关键,并且“十八反”与“十九畏”的提出促使中药配伍禁忌更加完善,但对其认识也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分析十八反与十九畏的,并总结医家对其应用情况,为临床应用提出借鉴.

  • 中药"十八反"的研究概况

    作者:樊东辉;赵兰君;周梦颖;钟琛聪

    通过搜集、整理归纳分析与中药十八反有关的文献资料,不难发现,十八反绝对不是严格的配伍禁忌,各界学者都没有达成一致论断,至于究竟事实真相是如何的,没有有力正确的说法,所以,中药十八反这个谜团迫切地需要被揭开.

217 条记录 1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