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欢迎订阅2015年《放射学实践》

    作者:

    《放射学实践》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与德国合办的全国性影像学学术期刊,由国内著名影像专家郭俊渊教授担任主编,1986年创刊。本刊坚持服务广大医学影像医务人员的办刊方向,关注国内外影像医学的新进展、新动态,全面介绍X线、CT、磁共振、介入放射及放射治疗、超声诊断、核医学、影像技术学等医学影像方面的新知识、新成果,受到广大影像医师的普遍喜爱。

  • 第二届国际分子影像高峰论坛

    作者: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学专业委员会

    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学专业委员会、厦门大学与中美核医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分子影像高峰论坛(IMIS 2013)将于2013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厦门市举行,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国际磁共振学会中国分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福建省生物制品协同创新中心协办。

  • 《影像诊断与介人放射学杂志》稿约

    作者: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旨在集中反映我国医学放射学,核医学,医学超声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新观点、新理论和临床研究等方面的重大进展,促进我国该领域方面的学术交流,是一本实用性较强、针对性较好的医学杂志.本刊辟有:述评,论著,综述,讲座继续教育,临床护理,疑难病例追踪,新设备新技术荟萃等栏目.

  • 神经干细胞标记及活体示踪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作者:杨志军;徐如祥

    许多研究都表明神经干细胞具有再生和修复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损伤的能力.采用有效的无创伤性技术来监测和追踪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效果将对其在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起到促进作用.通过用细胞标记试剂标记干细胞,可以活体显示移植至脑内的干细胞并进而揭示干细胞在脑内的迁移情况.活体追踪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将有助于我们选择优的移植策略和了解干细胞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机理.本文对目前在神经干细胞移植领域能够用于干细胞迁移追踪的标记物质种类和应用前景进行回顾和展望.

  • 核医学脑显像和骨显像中技术准备和质量控制的体会

    作者:黄红;杨健;揭育丽;唐静

    核医学显像是显示器官及病变组织的解剖结构和代谢、功能相结合的显像[1].与其它影像学方法不同,它要经历放射性药物的制备、引入体内、影像采集、图像处理、阅片、书写报告等多个环节才能获得供临床诊断或鉴别诊断的完整资料.前面几个环节几乎均由核医学科的技师完成,作者结合实际工作对核医学显像的技术准备和质量控制谈一点体会.

  • 重离子与其他放射治疗肿瘤的比较

    作者:罗光辉;李文建;苏兴桂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常规放射治疗采用的γ及X射线和电子束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剂量随深度的增加而指数衰减,对肿瘤及前后的正常组织都有一定的杀伤作用.重离子由于剂量分布具有Bragg峰,能使高吸收剂量区集中于肿瘤部位,从而有效地保护周围的健康组织,且具有相对生物效应高、修复效率低等特点,在放疗上比较理想.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的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首先将重离子应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日本和德国于90年代相继也开始了重离子治癌,目前对部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已经达到了100%[1].我国从1995年起,将"核医学和放射治疗中先进技术的研究"列为国家科委"九五"攀登计划(B)项目,其中的"重离子治癌技术"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 PET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冬坤;郭朱明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是一种反映机体功能代谢变化的核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其突出的优势是在肿瘤诊断,目前世界各地约70%的PET用于肿瘤患者[1],而国内基本上全用于肿瘤患者,如肺癌、乳腺癌、头颈鳞癌、结直肠癌、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等.本文对PET检查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简介

    作者:

    本院是一家拥有250家病床,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分设内、外、妇产、儿、急诊、五官、中医康复、核医学等17个临床科室,开设呼吸、心血管、神经、消化、内分泌、胸外、普外、颌面外、骨外、颅脑、泌尿、烧伤、整形美容、理疗、白癜风等30多个专业。有硕士研究生2人,高级卫技人员24人,中级卫技人员86人。是国家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承担广东医学院、湛江卫校、廉江卫校教学实习工作。成立了廉江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全国中西医结合胃肠病咨询中心和肝病临床基地。目前承担各级科研课题8项。 近年来从国内外引进一批高精尖诊疗仪器,如超导磁共振、全身CT、美国HD 13000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电子胃肠镜、泌尿、支纤镜、胆道镜等内窥镜、便秘治疗仪、动态心电图血压仪、骨矿物测定仪、北美佳麻醉机和全套进口病理设备、纽帮高级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等精密仪器。 医院服务宗旨:一切为病人,为一切病人,为病人的一切,以社会效益为准则,以技术水平为基础,以医疗质量为根本,以医德规范为要求,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的医疗、护理、保健服务。 随着业务发展的需要,我院诚聘下列专业的临床硕士研究生和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各一名:核医学专业、内分泌专业、妇产科专业、影像专业、肿瘤介入专业、眼耳鼻喉专业、消化专业、肝病专业、中医专业、麻醉专业、血液病专业、肾病专业、检验专业。 地址: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大道160号邮政编码:524400 联系人:吴志荣院长网址:HTTP://WWW.LJRMYY.COM.CN 电话:(0759)6614198 6613105电子邮箱:LJ98563@163.NET或LJRMYY@21CN.COM

  • 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及静脉注射方法探讨

    作者:陈金娇;卢燕君

    了解核医学的放射防护和掌握一些注射治疗护理知识,对医护人员更好地应用核医学有深远的意义,更有利于减少放射辐射,减少周围环境的污染,造福于病患者.

  • 人性化护理在核医学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吴月娥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核医学的运用,证实人性化护理在核医学中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接受核医学检查或治疗中抽取2835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418例,对照组14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达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P<0.05);病情好转率方面观察组94.2%相较于对照组的76.6%也有明显提高(P<0.05);患者心理恐惧、焦虑率方面观察组为23.2%比对照组的76.5%也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较常规护理在核医学中收到更好的效果,其运用在核医学中有重要价值.

  • 核医学与科学假说方法

    作者:梁颖慈;王志健

    核医学是一门采用核技术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新兴科学,同时又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从1895年X射线的发现到现代放射性免疫分析(RIA)技术及当今生物分子探针充分证明:自然辨证法中科学假说方法在核医学领域起了重要的作用.科学假说方法曾经也将继续推动核医学的发展.

  • 核医学系列检查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饶国辉;刘生;吴克宁;李春亿;李纬明

    目的:探讨核医学甲状腺系列检查在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甲状腺显像、甲状腺摄131I率和甲状腺激素血清学测定.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明显增高,摄131I率明显降低,有典型"分离现象".甲状腺显像图像不清,放射性分布不均匀或呈局部稀疏、缺损表现.结论:核医学检查对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有诊断价值,甲状腺显像能反映甲状腺组织受累范围和程度,特别是"分离现象"是诊断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灵敏指标.

  • 核素唾液腺显像定量分析对诊断干燥综合征的临床价值——附62例分析

    作者:袁超;许杰华;张勇;张峰;吴春兴;陈谊;程木华

    目的:研究核素唾液腺显像定量分析对诊断干燥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A组)和32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B组)患者的唾液腺核素动态显像资料进行分析,并与20例甲状腺结节(C组)进行对照.结果:A、B组唾液腺功能的正常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组唾液腺功能的正常率、轻度受损率及重度受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定量分析中,A、B组双侧腮腺腺体摄取指数明显低于C组(均为P<0.05).A、B组双侧腮腺及左侧颌下腺的腺体排泄率显著低于C组(均为P<0.05).3组的腺体相对摄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核素唾液腺显像定量分析可客观评价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腺功能的受损状况,其中以双侧腮腺腺体摄取指数和腺体排泄率较为可靠.

  •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核医学检查应用研究——附145例分析

    作者:张宝泉;高硕;方佩华

    目的:探讨用于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的核医学检查方法的应用时机与价值.方法:对145例初诊亚甲炎的99mTc甲状腺γ显像结果进行总结,并与同期甲状腺131I摄取率(RAIU)、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27例的核医学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5例亚甲炎初诊时甲状腺双叶弥漫性肿大多见,单叶肿大次之,单叶局部结节少;其99mTc甲状腺γ显像结果全部异常.99mTc甲状腺γ显像结果与RAIU结果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与TT3、TT4水平增高之间有良好的负相关关系,但甲状腺肿大与99mTc甲状腺γ显像结果并非完全一致,不一致率为35.2%.结论:对初诊的亚甲炎病人应选99mTc甲状腺γ显像或RAIU作为确诊指标,同时测定TT3、T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水平;长期随访宜选择TT3、TT4、促甲状腺激素、TGA、TMA作为观察指标.

  • 核医学检查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程木华

    1引言核医学检查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核素)或稳定核素标记的体内生理性代谢物或类似物,示踪机体脏器的灌注、功能、代谢变化,同时利用组织或器官病灶内、外核素分布的浓度差异,显示组织器官和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学结构改变,获得有关脏器的解剖、功能及病变情况的信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对脏器功能的评价.核医学在功能检测和显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正电子显像仪器的推广,受体配基及基因片段或探针等分子显像剂的记的研究成功和应用,核医学检查在肝脏疾病诊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下面浅析常用核素检查方法及其在肝脏疾病诊断和肝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

  • PACS系统在核医学"开放式"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郑山;吴立坚;缪蔚冰

    目的:目前国内各大教学医院几乎都安装了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其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研究对PACS系统在核医学"开放式"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作初步评价.方法:构建并完善核医学教研室的PACS系统并连接各教学医院核医学科PACS系统.1.学生期末成绩的比较:将2014年-2015年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本科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利用PACS系统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核医学课堂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2.分析比较两组学生不同题型的得分率.3.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评分: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1.利用PACS系统教学的学生期末卷面成绩以及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进一步试卷分析表明,研究组学生在临床实践应用类题型的得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概念性题型的得分率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ACS系统进行"开放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

  •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方勇;丁康生

    1998年我院对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了体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为本院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医务人员共72人.其中男54人,女18人.年龄20~29岁15人,30~39岁35人,40~49岁12人,50~59岁7人,60~62岁3人.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工龄1~9年40人,10~19年24人,20~29年6人,30年以上2人.从事放疗工作31人,X线12人,CT 4人,核医学6人,介入19人.

  • 核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作者:覃伟武

    核医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和研究领域都十分广泛的独立医学学科[1],早在1978年卫生部就决定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设核医学的课程,是大学本科必修课.近30年来从教学环境、教材、师资及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等均发生了变化,核医学如何面向21世纪,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核医学教学改革面临新的课题,本人就此问题提出如下思考.

    关键词: 核医学 教学改革
  • 比较教学法在核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罗章伟;黄江河

    核医学是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必修课,核医学影像与CT、MRI(磁共振)、B超共同组成现代医学四大影像手段.这几种医学影像技术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在教学中使用对比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散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巩固知识[1].在医学影像教学中应用比较教学法是针对疾病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病理学特征,选择佳检查方法,必要时结合多个影像检查提供的信息,尽可能做出精确的定位、定量和定性诊断.在授课过程中,适时、适度地介绍其它影像学知识,引入比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就比较教学法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浅议如下.

  • 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的调查研究

    作者:李宁;廖光星;杨鸿宇;韦琳琳;王洪良;邓李燕;肖国有

    目的 调查我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现状,依据辐射防护优化原则制订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 对我院核医学科进行现场监测和调查,将监测的数据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我院核医学科及其周围环境辐射大值为0.51 μGy/h,科室的工作场所表面污染大值为0.47 Bq/cm2,贮存敷贴器箱表面的韧致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为2.31 μGy/h(5 cm)和0.23 μGy/h(100 cm),大的年个人值为0.36 mSu,无人员超过标准规定的照射剂量限值(5 mSv).结论 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我院核医学科具有较为完善的放射防护管理,在正常情况下能有效控制职业病的危害.

740 条记录 32/37 页 « 12...29303132333435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