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凝血功能异常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王玲玲;郭振辉;姜巧;陈蕊;孙杰;俞宙;肖飞;熊日成

    目的 探讨凝血异常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AL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制备小鼠脓毒症AL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造模组,不同时间点(2、4、8、12 h)观察肺组织损伤的病理和凝血指标;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浆组织因子(TF)浓度的变化.结果 盲肠结扎穿孔12 h 后,肺组织出现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蛋白渗出和毛细血管内弥漫血栓形成;与正常组和手术组比较,造模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显著升高(P<0.05),而纤维蛋白原(Fb)和血小板(Plt)计数显著降低(P<0.05).动态观察TF浓度,造模组TF浓度呈进行性升高,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P可成功制备小鼠脓毒症ALI模型,凝血亢进与肺组织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参与脓毒症ALI的发病;TF是启动凝血异常的关键因素.

  • 氟伐他汀对TNF-α诱导的组织因子活性与表达的影响

    作者:蒋卫红;郭运忠;彭丽萍;杨琼;杨艳;陈方平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氟伐他汀(fluvastatin,Flu)对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产生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含量、活性及TF mRNA表达、TF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抗血栓形成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同一簇HUVECs进行培养传代,分设空白组、TNF-α组、Flu组及干预组(TNF-α+ Flu组),其中TNF-α+ Flu组中分别以不同浓度Flu干预,采用ELISA方法测定TF含量,用发色底物法测定TF活性,用RT-PCR方法测定TF 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TF蛋白表达.结果 TNF-α组TF含量、TF活性、TF RNA表达和TF蛋白水平均较空白组增高(P<0.05);与TNF-α组比较,不同浓度Flu干预组TF含量与活性以及TF mRNA表达和TF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Flu的抑制作用在1 μmol/L以内时呈浓度依赖性,可显著抑制由TNF-α诱导的TF水平及活性(P<0.05),当Flu浓度>1 μmol/L,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Flu可有效抑制由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F含量、活性,TF mRNA、蛋白表达水平,提示Flu具有潜在的降脂之外的抗动脉血栓作用.

  • 重组人组织因子RNA干扰穿梭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外鉴定

    作者:张园;李志樑;邱健;易绍东;董凤英

    目的 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以人组织因子(TF)基因为靶基因,构建携带发夹结构的TF-shRNA的穿梭表达载体.方法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具有小发夹结构的TF-shRNA序列,经退火后成为互补双链,然后将其克隆至pShuttle Vector 1.0-CMV,转化E.coli DH5a菌株,提取重组穿梭质粒行酶切鉴定和测序,RT-PCR法检测其沉默TF基因的效果.结果 成功构建了携带TF-shRNA的穿梭表达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测序软件分析证实,与设计序列同源性达98%以上;采用多重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Shuttle-TF-shRNA能显著性降低293细胞中TF mRNA表达,转染后24,48和72 h细胞中TF mRNA表达含量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成功构建了针对人TF基因的穿梭表达载体,为将TF作为治疗靶点提供了实验基础.

  • 川芎嗪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机制研究

    作者:熊石龙;文志斌;何晓凡;王前;贺石林

    目的 探讨川芎嗪(TMP)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TF)表达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以一期凝固法、ELISA、RT-PCR分别测总的细胞促凝活性、TF抗原和mRNA;放射免疫法测PKC(蛋白激酶C)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FKB的变化.结果 TMP和Stauroaporine(Sta)可显著减少PMA与TNFα刺激的TF活性、抗原及mRNA的表达(P<0.01);PMA、TNFα使胞浆中PKC活性明显降低(P<0.05),胞膜PKC活性显著增高(P<0.01),而TMP与sta均能降低胞膜PKC活性(P>0.05);TNFα引起内皮细胞NF-κB从胞浆移入核内,TMP及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均可抑制NF-KB的活化.结论 TNFα诱导HUVEC TF的表达中,PKC及NF-κB的活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MP通过影响PKC途径及NF-κB的活化而抑制TNFα诱导TF的表达.

  • 益母草对大鼠模型重症胰腺炎DIC形成作用的研究

    作者:郑练;郑晓辉;方驰华;黄燕鹏

    目的 探讨益母革对大鼠模型重症急性胰腺炎DIC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75只,雌、雄不限,体重180~300 g.随机分成5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每组再分为6,12,24 h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分配5只大鼠活杀取血测定血清AMY以及抗凝血浆测定TF抗原、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各时间点各组的淀粉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除假手术组呈炎性改变.各时间点TF、AT-Ⅲ、F1+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各组间PT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益母草对大鼠模型SAP本身疾病不起主要作用,但它能干预其凝血过程,有效地阻止DIC的发生和发展.

  • 单核细胞黏附对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张园;邱健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黏附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和Percoll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与酶消化法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培养,在不同的时间(1,2,6,12和18 h)采用一期血浆复钙时间法测定TF促凝活性,用RT-PCR法检测TF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TF蛋白的表达.结果单核细胞黏附脐静脉内皮细胞,2 h后内皮细胞上组织因子促凝活性和mRNA表达开始升高,6 h后促凝活性达到高峰,呈时间依赖性(P<0.05);ICAM-1在单核细胞黏附脐静脉内皮细胞后的1 h,表达即显著升高(P<0.01);组织因子在6 h后表达增多(P<0.01),差异有显著性,两者呈正相关(r=0.723,P<0.05).结论单核细胞黏附脐静脉内皮细胞是TF促凝活性和表达升高的原因之一,其黏附作用与ICAM-1的表达相关.

  •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NF-α、HMGB-1、TF和vWF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马兴龙;姜阳;李佳芯;杭倩如;王卓基;刘清蒙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TNF-α、HMGB-1、TF和vWF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入院24、48、72和120 h脓毒症患者39例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HMGB-1、TF和血浆vWF水平.把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和存活组,比较不同时间外周血中TNF-α、HMGB-1、TF和vWF水平变化与脓毒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脓毒症患者不同时间外周血TNF-α、HMGB-1、TF和vW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 < 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该四炎症因子均以72、120 h曲线有明显判断价值.结论 从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得出TNF-α、HMGB-1、TF和vWF水平变化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及病程正相关,以72 h和120 h曲线有参考价值.

  • 组织因子对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生成的影响

    作者:张燕;夏曙华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本中组织因子(TF)、CD34的表达,探讨 TF 在 NSCLC 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F、CD34在30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肺癌组TF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TF在3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43.33%、16.67%。微血管密度(MVD)在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分别为28.97±4.17、53.95±6.07、101.33±19.84,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 TF 阳性表达的 MVD 与TF 阴性表达的 MVD 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癌旁组织中 MVD 在TF阴、阳性表达间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正常组织中MVD在TF阴、阳性表达间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 TF的表达及MVD在年龄、性别、是否吸烟、组织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NSCLC 癌细胞可产生表达 TF;(2)NSCLC 组织中 TF 与肿瘤血管新生密切相关;(3)TF 及MVD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与否、组织病理类型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无关。

  • 组织因子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

    作者:何瑞英;熊石龙;于雅璐;陈姗姗

    目的:观察组织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组织因子,采用细胞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及ELISA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表达的变化,并用单核细胞黏附率试验检测单核细胞黏附.结果:TF在0~1 000 pmol/L范围内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强血管内皮细胞VCAM-1和sICAM-1的表达(P<0.01);细胞黏附试验表明TF增加单核细胞黏附率,且黏附率与加入的TF浓度呈正相关,在1 000 pmol/L时刺激作用强(P<0.01).结论:体外情况下TF能上调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及sICAM-1表达,促进单核细胞黏附,这可能在TF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懿建;陈方平;万通;张立群;李海亮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TF及TFPI的影响.方法:设不同时间组,TNF-α 10 ng/mL分别培养0 h、1 h、3 h、6 h、12 h、24 h,另设不同溶度组,TNF-α 0 ng/mL、1 ng/mL、10 ng/mL、20ng/mL、50 ng/mL、100 ng/mL分别培养6 h;ELISA法测定TF及,TFPI抗原的表达;RT-PCR检测TF及TFPI基因的表达.结果:各浓度的TNF-α对HUVECs的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TNF-α促进TF抗原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在TNF-α 10 ng/mL作用6 h时明显(P<0.01);TNF-α促进TF 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在3 h时达到高峰(P<0.01);TNF-α对HUVECs表达TFPI抗原及TFPI mRNA无明显影响.结论:TNF-α可以诱导HUVECs细胞表达TF:TNF-α对HUVECs细胞TFPI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 血小板组织因子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琪;张一梅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是一种跨膜糖蛋白.为人所熟知的功能是启动凝血途径.TF结合FⅦa/Ⅶa,形成TF-Ⅶa复合物激活FX、FⅨ.然而,此类发现却没有指明这些TF的来源.这种跨膜糖蛋白名字的由来已久,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概念就是它仅存在于血管外组织,只有当组织损伤、内皮破坏、粥样硬化脂质斑块破裂等情况发生时,才会暴露于血液中作为辅助因子发挥作用,当需要纤维蛋白沉积在合适的位置时,或正常止血及血栓形成时才会将TF暴露于循环血中.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生理情况下,TF不仅存在于血管外组织细胞中,也存在于循环血细胞中,且在血小板中可检测出.

  • 阿托伐他汀对鼠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路一平;邱健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鼠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组织因子( TF)表达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 TF mRNA.结果:在阿托伐他汀作用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及主动脉 TF mRNA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 TF mRNA的表达,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 非诺贝特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兔脂肪组织组织因子表达的机制

    作者:李洁琪;赵水平;李琳;吴洁;方颖;吴立荣;陈云;李屏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脂肪组织组织因子(TF)mRNA表达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1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胆固醇血症组和非诺贝特治疗组.实验的第12周末取兔皮下脂肪组织,并分离培养脂肪细胞,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脂肪组织和细胞TF、PPARγ和PPARαmRNA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高胆固醇血症组脂肪组织TF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1.149±0.014 vs 1.034±0.011,P<0.01).非诺贝特干预4周后,该组脂肪组织TF mRNA表达明显低于高胆固醇血症组(1.017±0.010 vs 1.149±0.014,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胆固醇血症组脂肪组织PPARγ mRNA表达显著升高(0.575±0.141 vs 0.425±0.082,P<0.05),非诺贝特能降低高胆固醇饲养兔脂肪组织PPARγ mRNA表达(0.478±0.110vs 0.575±0.141,P<0.05).3组兔脂肪组织PPARα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培养的脂肪细胞,非诺贝特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脂肪细胞TF和PPARγ mRNA表达.结论:非诺贝特能抑制高胆固醇饲养兔脂肪组织TFmRNA表达,其机制之一可能与下调脂肪细胞PPARγ mRNA表达有关.

  • 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炎症标志物及组织因子的关系

    作者:赵剑;夏大胜;李彬;李超;张峰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脂素与磷酸化 c-jun、CD40L 及组织因子(TF)的关系。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5例(UAP 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75例、对照组60例,采用 ELISA 方法测定血清内脂素、磷酸化 c-jun、TF 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浓度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 CD40L 平均荧光强度。结果UAP 组患者血清内脂素、磷酸化 c-jun、CD40L、TF、TFPI 水平及 TF /TFPI 值高于 SAP 组及对照组(P <0.05或 P <0.01);SAP 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磷酸化 c-jun、CD40L、TF、TFPI 水平及 TF /TFPI 值呈正相关(P 均<0.01)。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磷酸化 c-jun、CD40L、TF 水平呈独立正相关(P 均<0.01)。结论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可能促进炎症标志物磷酸化 c-jun、CD40L 及组织因子生成,影响冠心病发生、发展及预后。

  • 优化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组织因子小干扰RNA转染HEK-293的转染条件

    作者:张园;李志樑;邱健;易绍东;董凤英

    目的:优化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的组织因子(TF)小干扰RNA(siRNA)的转染条件.方法:化学合成法合成特异的TF siRNA,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进行标记,分别将1.0 μL和1.5 μL的lipofectamineTM2000与含有20、30、40、50、60 pmol的TF siRNA混合液制备成相应的转染混合物,转染人胚胎肾细胞株(HKE-293)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率.同时,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每组细胞活性.结果:转染效率和细胞活性与lipofectamineTM2000以及siRNA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在1.0 μL的lipofectamineTM2000和50 pmol siRNA转染HEK-293细胞时,细胞转染效率高,转染效率达(86.5±2.4)%,在1.5μL的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40 pmol siRNA时,细胞活性为(86.0±7.8)%.结论:经优化转染条件后的lipofectamine TM 2000可高效的将化学合成的siRNA转染入HKE-293细胞株,且细胞活性达85%以上,为建立稳定的沉默转染体系提供实验基础.

  • 海带多糖拮抗肾上腺素致血管内膜接触性损伤的作用研究

    作者:陈蒙华;杨晓梅;谢露;肖素军

    目的:研究海带多糖拮抗肾上腺素致血管内膜接触性损伤、减少组织因子(TF)表达的作用.方法:建立肾上腺素致家兔股动脉内膜接触性损伤模型,将家兔分成5组,分别通过插管把生理盐水、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液,低剂量、高剂量海带多糖-肾上腺素液和依诺肝素-肾上腺素液注入相应家兔组的游离股动脉中,保留25 min.取与药物接触的股动脉段,常规切片,HE染色,观察血管内膜的完整情况;将切片作TF免疫组化,以血管平均灰度值反映TF在内皮层和内皮下组织的表达情况,灰度值与TF染色成反比.结果:股动脉血管内膜HE染色切片显示,生理盐水组内膜完整、光滑;肾上腺素组内皮层脱落、缺失;海带多糖低剂量组大体完整,内皮局部脱落;海带多糖高剂量组内皮层完整,局部可见与皮下组织分离;依诺肝素组较完整,局部表面粗糙.TF蛋白免疫组化显示,海带多糖低剂量组(68.75±13.21)、海带多糖高剂量组(85.00±7.37)和依诺肝素组(105.44±15.15)平均灰度值均明显高于肾上腺素组(41.12±10.12)(均P<0.01).结论:海带多糖能够保护血管内膜的完整性,减少TF表达.

  • BML-111对野百合碱致大鼠肺组织白介素-1β和组织因子的影响

    作者:陈永梅;张昭勇;陈玲;龚兴瑞;向勇

    目的:观察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处理对野百合碱(MCT)导致大鼠肺动脉压力的改变情况。方法 SD大鼠36只,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C组、P组和B组,每组各12只,P组和B组皮下注射野百合碱50μg/g ,C组皮下注射相等容量的生理盐水,B组腹腔注射1 mg·kg-1·d-1 BML-111持续28 d。测量三组SD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收缩压(RVSP)及右心室(RV)/[左室(LV)+室间隔(S)]比值,记录肺组织白介素1β(IL-1β)和组织因子(TF)的水平。结果 P组和B组大鼠的MPAP、RVSP、RV/(LV+S)、肺组织IL-1β及TF水平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的MPAP、RVSP、RV/(LV+S)、肺组织IL-1β及TF水平均低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可有效抑制野百合碱导致的大鼠肺动脉压力升高,其原理可能与减轻肺组织IL-1β及TF水平有关。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血液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有霞;王红嫚;杨茂祥;范绍辉;陆莎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合并急性肺栓塞血液相关风险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为发病机制研究、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入院的AECOPD可疑肺栓塞患者73例,检测其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内皮素-1(ET-1)、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心肌酶、动脉血气、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并进行胸部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分析AE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与未合并肺栓塞患者血液相关风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73例患者中,有15例为AECOPD合并肺栓塞,58例为AECOPD未合并肺栓塞.AE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的Neu%、PCT、NT-proBNP、D-二聚体、LDH、cTnI、CRP、IL-8、ET-1水平整体高于未合并肺栓塞患者(P<0.05).AE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血CRP与IL-8相关系数为0.457(P=0.087),与ET-1相关系数为0.598(P=0.019),IL-8与ET-1相关系数为0.695(P=0.004).结论 AECOPD合并肺栓塞与体内炎症严重程度相关,炎性反应越重,对心肌损伤也相应增加,发生肺栓塞的风险增加.

  • IL-22、IL-27、VEGF、TF及TFPI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赖馨;李小峰;陈丽芳;胡琴;万彦彬;林建华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IL‐2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67例良性胸腔积液及73例恶性胸腔积液的IL‐22、IL‐27、VEGF、TF及TFPI 5种分子标志物的水平。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的IL‐22、IL‐27、VEGF、TF及TFPI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VEGF是胸腔积液良恶性鉴别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胸腔积液IL‐22、IL‐27、VEGF、TF及TFPI的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治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VEGF可做为胸腔积液良恶性鉴别的独立影响因素。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激活抑制物水平的变化

    作者:李玲;丁秋兰;王丹丹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激活抑制物(TFP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50例AMI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TF及TFPI的抗原水平.比较15例支架手术患者冠状窦内及外周血的TFPI水平.比较并发糖尿病和/或高脂血症AMI患者与无并发症者的TF:Ag及TFPI:Ag水平.结果AMI患者的TF:Ag及TFPI:Ag较正常人均明显升高(P<0.01);支架患者冠状窦内的TFPI水平明显低于其外周血(P<0.01);有并发症患者的TF及TFPI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分别为P<0.01和P<0.05).结论AMI患者外周血凝血活性增高,并发糖尿病和/或高脂血症AMI患者的凝血活性较无并发症患者高,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腔内的TFPI消耗而降低.

659 条记录 29/33 页 « 12...25262728293031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