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氯胺酮麻醉对小白鼠胸腺及脾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作者:高艳;王淑梅

    为了研究氯胺酮麻醉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的作用,特选择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在氯胺酮麻醉后检测胸腺及脾脏免疫细胞的功能.

  • 用Fura-2双波长荧光法测定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脾细胞游离钙的影响

    作者:傅海青;吕喆;鞠桂芝

    目的: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免疫增强效应的机理.方法:采用Fura-2/AM双波长荧光测定法研究了低剂量电离辐射全身照射后小鼠脾T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对次佳浓度Con A(5 mg/L)反应性的变化.结果:静息状态下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为95.0±14.0 nmol/L,ConA可使小鼠脾T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加69.4±7.6 nmol/L,上升至峰值时间为79.2 s.75、100和200 mGy全身照射后24 h,Con A诱导的小鼠脾T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动员明显高于假照射组(P<0.01).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的免疫兴奋效应与其增强淋巴细胞内[Ca2+]i动员等信息传递过程有关.

  • 作者:

    目的:研究sIL-2R和TNF-α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免疫发病机制中的变化与作用.方法:应用豚鼠诱导EAE动物模型.在MBP+CFA免疫豚鼠的第8、15、22天处死动物,取脾细胞,加入ConA诱生培养,收集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测定sIL-2R水平,采用生物活性测定法检测TNF-α水平.结果:EAE组的sIL-2R与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sIL-2R及TNF-α在EAE免疫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 长期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刺激下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

    作者:冯艳;姜日文;华泽权

    目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HEMA)能够从口腔固化修复体中慢慢渗漏出来,因此HEMA可以接触到存在于口腔黏膜和牙髓中的免疫系统细胞。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制作一个长期受微量HEMA刺激的模型并记录小鼠的免疫系统变化。方法:微渗透泵中注满HEMA或者0.9%NaCl溶液( NaCl)种植于小鼠的背部保留40天,在此期间注射卵清蛋白( OVA)进行免疫。40天后收集脾脏和血清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观察脾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和血清中抗卵清蛋白的 IgG,IgM和IgA的活性。结果:HEMA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高浓度刺激下小鼠的体重明显的减轻( P<0.05),并且HEMA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刺激下小鼠的体重也明显地减轻( P<0.05);与此同时,体外培养脾细胞上清液中以及收集的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L-2),无论HEMA高浓度组还是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都明显减少(P<0.05);在HEMA低浓度刺激下,血清中的抗卵清蛋白IgA活性也有显著降低。结论:体内长期接触微量HEMA影响的小鼠的一般健康状况并且抑制某些免疫功能。

  •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菌体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作者:梁昊宇;董思国;曾明;王斌

    目的 制备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菌体抗原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及初步应用.方法 用甲醛灭活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稳定分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对克隆纯化后的阳性细胞扩大培养后,免疫BALB/c小鼠,收获腹水,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并进行Ig类和亚类鉴定;腹水经辛酸-硫酸铵盐析法纯化后,采用间接ELISA法、玻片凝集试验、SDS-PAGE法、免疫扩散试验进行检测.将纯化后的2株单克隆抗体用于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建立,并用自制配对抗体检测甲型副伤寒患者血浆、乙型副伤寒患者血浆、伤寒患者血浆和正常人血浆.结果 共筛选出2株持续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H4和2A9,腹水抗体效价为1∶107和1∶106,分别为IgG1和IgG3亚类,轻链均为κ型.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1H4、2A9效价分别为1∶107和1∶103,1H4纯度大于85%,2A9纯度小于60%.2株单克隆抗体与甲型副伤寒沙门菌50503、50973可产生凝集反应,与伤寒沙门菌50096不产生反应;1H4在稀释度为1∶8时可与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菌体特异多糖(organism specific polysaccharide,OSP)产生凝集反应,而2A9在每个稀释度与OSP均不发生反应.将1H4和2A9用于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建立,确定1H4/HRP-2A9的组合为佳配对,用该配对抗体检测阳性样本检出率为100%,正常人血浆样本检出率为0.结论 获得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菌体抗原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快速鉴定.

  • 双氢青蒿素治疗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脾细胞上清液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文桂;陈雅棠;刘成伟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治疗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D)大鼠脾细胞上清液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以醋酸可的松皮下注射Wistar大鼠,建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用60 mg/kg双氢青蒿素治疗实验大鼠,杀鼠取肺,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脾细胞,脂多糖(LPS)刺激培养72 h,用NO试剂盒检测大鼠脾细胞上清液NO活性,同时设有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结果感染组和治疗组大鼠NO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组NO水平低于感染组.结论卡氏肺孢子虫(Pc)感染可能引起大鼠脾细胞分泌高水平NO,发挥杀伤Pc作用,同时加重宿主组织炎症反应,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经双氢青蒿素治疗后,PCP大鼠脾细胞分泌NO降低,组织炎症反应减轻,使宿主的免疫应答接近正常状态.

  • 脾细胞和肝脏非实质细胞门静脉输注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

    作者:焦治兴;倪少滨;陈起引;赵忠山;付宜鸣;任明华;麻立;邢兆辉

    目的 研究门静脉输注供体脾细胞和肝脏非实质细胞对大鼠皮肤移植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皮肤移植模型,实验共分4组:对照组,实验1、2、3组.各实验组于皮肤移植前门静脉输注供体脾细胞、肝脏非实质细胞及两种细胞联合输注.观察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测定迟发型超敏反应和体外抗体形成细胞水平,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和细胞黏附因子-1(ICAM-1).结果 各实验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延长,各检测项目指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联合输注组为著.两种细胞单独输注组的存活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皮肤移植前门静脉单独或联合输注两种细胞可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诱导免疫耐受,以联合输注组的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及体液移植免疫反应,IL-2、ICAM-1的表达有关.

  • γ射线致Wistar大鼠脾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谭宏涛;孙学英;许军;潘尚哈;姜洪池

    目的研究体外分离大鼠脾细胞并应用γ射线诱导脾细胞凋亡的实验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手术切除Wistar大鼠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在RPMI 1640培养基(含10%小牛血清)中培养24~48h后,γ射线照射诱导脾细胞凋亡,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测定及DNA Ladder 测定检测大鼠脾细胞生物学改变及凋亡率.结果γ射线照射后,脾细胞出现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辐射剂量分别为5 000rad和10 000rad的实验组脾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6.63%±3.53%和82.99%±2.04%,与对照组36.04%±2.98%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体外条件下γ射线可以高效诱导大鼠脾细胞凋亡,为进一步体内研究凋亡脾细胞对机体免疫应答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 脾移植前去除成熟树突状细胞预防移植排斥反应的体外研究

    作者:

    [陈天宇,姜洪池,孙备.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0,6(5):361]目的建立治疗性单抗溶液持续灌注大鼠脾脏模型,应用抗大鼠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WZD)降低大鼠移植脾的免疫原性。方法以WZD溶液持续灌注移植脾,筛选佳方案,并观察灌注后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ixed lymphocyte culture,MLC)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及脾细胞的超微结构,以及灌注后移植脾细胞的免疫组化情况。结果 WZD灌注组MLC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及应用Cs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WZD灌注+CsA组相比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21℃灌注组脾细胞功能活跃,线粒体损伤小,灌注后移植脾DC呈现强荧光染色。结论移植脾在21℃下,每小时给予灌注50ml单抗溶液灌注获得了佳效果,WZD溶液灌注移植脾,可去除成熟树突状细胞,确能降低其免疫原性,有可能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剂量。

  • 脾细胞悬液的制备与输注方法

    作者:肖春梅;刘慎微

    研究表明,脾脏除有造血、破血、滤血等功能外,还有抗感染免疫、抗肿瘤免疫和储存血友病甲球蛋白(AHG)的功能.脾移植对血友病甲和晚期肝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我所自1985年来除脾移植外,另施行脾细胞移植(输注)60例75次,分别治疗血友病甲和晚期肝癌患者.其中晚期肝癌患者33例,血友病甲患者27例15次,均获得满意效果.血友病甲患者出血症状减轻,Ⅷ因子水平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肝癌患者则α-FP水平降低,食欲增加,自觉症状缓解,患者生命质量提高和延长生存时间.长1例为一血友病甲患者,有效功能为9个月,本文主要介绍脾细胞的制作和输注方法.

  • 硫酸铜对小鼠脾细胞DNA损伤研究

    作者:尚兰琴;蒋建军;杨晓华;魏雪涛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硫酸铜作用不同时间对小鼠脾细胞DNA链断裂损伤的影响. [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分别测定小鼠灌胃1次染毒硫酸铜50、100、200mg/kg和连续每天1次灌胃硫酸铜12.5、25.0和50.0mg/kg2周及连续灌胃3、6和12mg/kg 1个月后小鼠脾细胞DNA链断裂损伤情况.各染毒组均没相应的对照组. [结果]50、100和200mg/kg硫酸铜1次染毒;25.0和50.0mg/kg硫酸铜染毒2周;6和12mg/kg硫酸铜染毒1个月后,脾细胞均出现DNA链断裂损伤的频率以及尾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硫酸铜可引起脾脏细胞明显的DNA链断裂损伤,此损伤作用存在蓄积效应.

  • 溴虫腈对小鼠脾、肝、肾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作者:陈贤均;李小燕

    [目的]探讨农药溴虫腈对小鼠脾、肝、肾细胞DNA是否有损伤作用及3种器官对溴虫腈的敏感性差异.[方法]溴虫腈按4.9、9.8、19.6 mg/kg体重3个剂量,一次性灌胃染毒雄性小鼠,24h后用彗星试验检测3种脏器的彗星细胞率和彗星尾长.[结果]各剂量组的彗星细胞率和彗星尾长都显著增加(P<0.05~P<0.001);脾、肝、肾3种细胞的彗星细胞率及彗星尾长均具有剂量-反应或剂量-效应关系(前者r值依次为0.994 8,0.999 3,0.989 0,后者r值依次为0.999 9,0.999 9,0.989 8,P值均<0.05).比较同剂量组不同器官之间的彗星细胞率,3个剂量组中均为肾细胞>肝细胞>脾细胞(P<0.05~P<0.01);比较同剂量组不同器官之间的彗星尾长,3个剂量组均为肾细胞>肝细胞>脾细胞(P<0.05),肝、脾细胞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溴虫腈可诱发小鼠脾、肝、肾细胞DNA断裂损伤,肾细胞对溴虫腈致DNA断裂作用为敏感.

  • 二仙汤、二至丸和地黄煎对小鼠脾细胞和卵巢颗粒细胞的调节作用

    作者:袁婷;高雅楠;王任;佟书娟

    目的 探讨二仙汤、二至丸和地黄煎对小鼠脾细胞和卵巢颗粒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 取小鼠脾脏和卵巢分别制备脾单个核细胞和卵巢颗粒细胞,于24孔板中培养,分别加入二仙汤、二至丸以及地黄煎的水提物和醇提物,以香菇多糖水溶剂为阳性对照药物,运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IL-1、IFN-γ及E2的浓度.结果 二仙汤、二至丸、地黄煎各组对脾单个核细胞及卵巢颗粒细胞均具有较好的增殖作用(P<0.05,P<0.01);三方均可提高小鼠脾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IFN-y的含量(P<0.05,P<0.01),但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三方均无差异(P>0.05);三方均可提高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上清液中的E2水平(P<0.01,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三方均无差异(P>0.05).结论 二仙汤、二至丸、地黄煎对小鼠脾细胞和卵巢颗粒细胞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 直肠接种卡介苗可诱导出与注射接种相似的免疫应答和保护作用

    作者:闵宏林

    本文通过直肠途径接种卡介苗(BCG),并与肠胃外途径接种进行比较对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的免疫应答及保护作用.实验选用动物为BALB/c小鼠、远交系Hartley豚鼠和恒河猴;BCG为Pasteur株1173P2;攻击用菌种为结核杆菌H37Rv.直肠免疫小鼠、豚鼠及恒河猴时分别接种2×109、2×1010和6×1010活菌单位的BCG;皮下注射免疫小鼠时接种100 μl BCG(含108活菌单位);皮内注射免疫豚鼠和恒河猴时分别接种5×106和1×109活菌单位的BCG.在两条途径免疫后不同时间,取豚鼠和恒河猴脾细胞在96孔微孔板培养,用3H TdR掺入法测定对PPD刺激的增殖反应.

  • 孕激素对更年期雌性大鼠脾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

    作者:蒋竞;张绍芬;陆维仙;邹世恩;夏贤;刘瑞梓

    为了解孕激素对更年期雌性大鼠脾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首先通过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脾细胞凋亡率;通过RT-PCR检测脾细胞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RIA法测血孕酮(P)水平.结果发现更年期组血孕激素水平明显低于青年组和孕激素组(P<0.01),孕激素组与青年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更年期组大鼠脾细胞凋亡率高于青年组(10.3%和7.7%,P<0.05),促凋亡基因Bax的转录水平也高于青年组;孕激素组脾细胞的凋亡率与更年期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孕激素组促凋亡的Bax基因转录水平高于更年期组大鼠(P<0.01),而Bcl-2基因未见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提示,衰老过程中脾淋巴细胞凋亡增加,并受到相关基因的调控,孕激素治疗未能逆转更年期雌性大鼠脾细胞凋亡的增加,且使更年期大鼠脾细胞促凋亡的Bax基因表达上调.

  • 供体骨髓细胞促进大鼠心脏移植耐受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张庆殷;郝洁;蒋激扬;张海滨;谢蜀生

    经门静脉给予受体LEW大鼠3×108个DA大鼠供体脾细胞,2 d后腹腔注射80 mg/kg的环磷酰胺,第4天由舌静脉输注1×108骨髓细胞.2周后实施心脏移植手术.观察、记录移植物的存活时间,通过过继性转移实验,MLR、CTL活性测定及嵌合体分析,探讨耐受机制.结果表明,异基因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进一步延长;该耐受状态可被过继性转移;MLR、CTL活性表明,受体大鼠的免疫应答被特异性抑制;嵌合体水平提高.结论:异基因骨髓细胞输注可加深由脾细胞和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心脏移植耐受,该耐受与嵌合体水平、抑制细胞的存在有关.输注骨髓细胞对于改善、维持耐受状态,延长大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是一有效的方法.

  • 小鼠脾淋巴细胞可T能存在5HT3受体

    作者:贾洪彬;许德义

    本文用3H-TdR掺人法和MTT法观察5HT3受体激动剂1-phenylbiguanide(PBG)、5HT3受体拮抗剂格拉司琼(granisetron)和托烷司琼(tropisetron)对体外培养ICR小鼠脾淋巴细胞ConA,LPS刺激的增殖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BG(10-6~10-4mol/L)抑制ConA刺激的脾细胞增殖反应和脾细胞IL-2的生成(P<0.05);增强LPS剌激的脾细胞增殖反应(P<0 05):格拉司琼和托烷司琼双相影响,即在低浓度(10~~10-6mol/L)促进、在较高浓度(10-5~10-4mol/L)抑制ConA刺激的增殖反应(P<0.05);二药均浓度依赖抑制LPS刺激的脾细胞增殖效应.PBG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同时加入格拉司琼或托烷司琼拮抗,格拉司琼和托烷司琼减弱PBG 10-5mol/L对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本实验5HT3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浓度不明显影响脾NK细胞活性和无丝裂原刺激的增殖反应.结果提示小鼠脾T细胞和B细胞表面可能存在对淋巴细胞增殖有不同影响的5HT3受体.

  • 黄芪皂甙抗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春辉;王华;倪启超;尤其俋;张天一;林琳;顾君一

    目的:研究黄芪皂甙对小鼠脾细胞抗瘤活性的影响.方法:从蒙古黄芪中提取黄芪皂甙(AS),在小鼠脾细胞培养过程中,分别或同时添加不同剂量的AS,PHA和ConA、rIL-2,测定小鼠脾细胞活性及其抗瘤活性.结果:AS对小鼠脾细胞活性有刺激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AS可以增强亚适剂量ConA对脾细胞的刺激作用并且能增强PHA或ConA诱导的脾细胞的抗瘤活性.单独使用AS不能明显诱导出细胞毒性,当与rIL-2联合使用时,AS可以增加小鼠脾细胞细胞毒性.结论:AS具有刺激脾细胞活性以及增强PHA或ConA诱导的脾细胞抗瘤活性的作用;可以显著地增强小剂量rIL-2诱导的小鼠脾细胞的细胞毒性.

  • 细粒棘球绦虫亲肌肉抗原重组蛋白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研究

    作者:马锐;师志云;王娅娜;李宗吉;孙俊峰;赵巍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亲肌肉抗原重组蛋白诱导ICR小鼠产生的免疫应答及其对Eg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 36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A(重组蛋白免疫组)、B(空质粒蛋白免疫组)和C (PBS对照组)等3组,每组12只.3组小鼠分别经皮下注射重组蛋白(10μg/只)、空质粒蛋白(10μg/只)和PBS(100 μl/只),第2和4周同法加强免疫2次.末次免疫后2周,每只小鼠腹腔接种细粒棘球蚴原头节50个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20周,剖杀小鼠,分离并称重细粒棘球蚴组织,计算囊重减少率.取脾脏,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CD4+T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脾细胞体外经脾细胞悬液、Eg粗抗原(EgAg)和伴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培养4~5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 感染后20周,A组小鼠包囊质量[(0.019±0.036)g]明显低于C组[(0.058±0.057)g](P<0.05),囊重减少率为69.1%; CD4+T和CD8+T细胞亚群百分比分别为(29.7±0.9)%和(9.7±0.8)%,均高于C组[(11.6±1.4)%和(7.8±0.2)%](P<0.01和P<0.05),CD4+/CD8+比值(3.061±0.015)也显著高于C组(1.487±0.106) (P<0.01).未经刺激时,A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0.237±0.009)高于C组(0.159±0.005)(P<0.01);用EgAg和ConA刺激后,A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0.283±0.008)和(0.325±0.025)]均高于C组[(0.203±0.002)和(0.244±0.006)] (P<0.01).结论 棘球蚴亲肌肉抗原重组蛋白可诱导免疫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CD4+T细胞亚群在重组蛋白诱导的小鼠抗Eg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b-Eg95-EgA31蛋白对感染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作者:周必英;陈雅棠;李文桂;杨梅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绦虫(Eg)重组蛋白Bb-Eg95-EgA31免疫小鼠被Eg原头节攻击感染后小鼠体内生成的棘球蚴囊重减少率及脾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 56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均分7组,分别为重组蛋白皮下注射组(A组)、肌肉注射组(B组)、鼻腔内接种组(C组)、灌胃组(D组)、空载体对照组(E组)、双歧杆菌对照组(F组)和双歧杆菌液体培养基(MRS)对照组(G组).A、B和D组分别以5×10~6、5×10~6和5x10~8蛋白克隆形成单位(CFU)悬浮于100μl MRS免疫小鼠,C组以5×10~5蛋白克隆形成单位(CFU)悬浮于10μl MRS免疫小鼠,E和F组分别以空载体[Bb(pGEX-1λT)]和Bb 5x10~6 CFU悬浮于100μl MRS皮下注射小鼠,G组以100μl MBS皮下注射小鼠.8周后各组均用Eg原头节(50个/只)攻击感染,25周后剖杀小鼠,分离细粒棘球蚴包囊并称重,计算囊重减少率;取脾,分离脾细胞,伴刀豆球蛋白(ConA)刺激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的凋亡发生率.结果 A、B、C和D组小鼠的棘球蚴囊重分别为(41.0±23.O)mg、(44.0±22.0)mg、(22.0±21.0)mg和(28.0±16.0)mg,均低于G组(75.0±33.0)mg(P<0.015,P<0.01),A、B、C组与D组间囊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63.0±30.0)mg、F组(69.0±22.0)mg和G组间囊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加ConA培养的脾细胞凋亡发生率,A(0.14±0.01)、B(0.14±0.01)、C(0.13±0.01)和D组(0.14±0.01)均低于G组(0.21±0.01)(P<0.05);C组低于A、B和D组(P<0.05);E组(0.20±0.01)、F组(0.20±0.01)和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ConA培养后的脾细胞凋亡发生率,A(0.19±0.01)、B(0.20±0.00)、C(0.17±0.01)和D组(0.19±0.01)均显著低于G组(0.26±0.01)(P<0.01),C组低于A和B组(P<0.01),C组低于D组(P<0.05),D组低于B组(P<0.05),A组与B组、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0.25±0.01)、F组(0.25±0.01)和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加C0nA培养的脾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相应的未加ConA培养组(P<0.01).结论 Eg原头节感染可引起小鼠脾细胞凋亡,用Eg重组蛋白Bb-Eg95-EgA31免疫小鼠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感染鼠脾细胞的凋亡,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的保护力.

171 条记录 4/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