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肝脏病(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iver Diseases(Electronic Version) 중국간장병잡지(전자판)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112例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点
目的 探讨处于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其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以及HBcAg免疫组织化学的特点.结果 112例患者包括肝组织炎症G0期31例、G1期75例、G2期4例、G3~4期2例.肝组织纤维化S0期34例、S1期63例、S2期9例,S3~4期6例.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HBcAg分布,核型48例、混合型53例,浆型4例、阴性7例.不同性别、年龄组之间及ALT亚组间肝组织病理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50、2.62、1.22,P均> 0.05).结论 慢性HBV感染高HBV DNA载量(> 107拷贝/ml)的免疫耐受期患者主要集中在年轻人群,其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轻微,HBcAg表达以核型和混合型为主.肝组织病理学损害与性别、年龄,ALT不同亚组间无相关性.
-
六味五灵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六味五灵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NASH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六味五灵片,每次1.5 g口服,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水平、脂肪肝及总有效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水平及脂肪肝方面均有改善,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六味五灵片可以显著改善NASH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肝细胞变性及坏死,恢复肝功能等作用.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改善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对肝纤维化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91例CHC患者均给予Peg-IFN-α 2a 180 μg/周联合利巴韦林(RBV)10.6~15.0 mg/(kg·d),疗程为48 周,观察肝脏瞬时弹性检查(Fibroscan)值(FS)、空腹血糖(Glu)、餐后2小时血糖(Glu-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FS值明显下降,Glu、Glu-2h、HbA1c、TC、TG、ALT均有明显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eg-IFN联合RBV治疗CHC可改善肝纤维化,改善血糖代谢和血脂代谢,有效降低ALT.Fibroscan具有准确、方便、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可用于Peg-IFN联合RBV治疗CHC过程中肝纤维化的监测.
-
六味五灵片联合胸腺五肽治疗肝纤维化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六味五灵片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六味五灵片联合胸腺五肽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胸腺五肽,疗程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无创瞬间肝纤维化检测情况.结果 治疗及随访结束后,治疗组ALT复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无创瞬间肝纤维化检测数值均明显降低.结论 六味五灵片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可以改善受损肝脏功能,减轻肝脏内炎性反应,延缓肝纤维化进展.
-
硫化氢及一氧化氮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浆中的变化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一氧化氮(NO)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5例确诊的NAFLD患者,根据脂肪肝程度分为轻度组(A组)、中度组(B组)、重度组(C组).选择20例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D组).全部标本同步检测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NO及H2S水平.结果 A、B、C组H2S水平分别为(22.78 ± 3.23)μmol/L、(17.98± 2.67)μmol/L、(12.57 ± 2.12)μmol/L,与D组(29.13 ± 4.47)μmol/L相比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D组比较,P < 0.05;B、C组与D组比较,P < 0.01).C组H2S水平低于B组,B组H2S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B、C组血NO水平分别为(42.45 ± 6.12)μmol/L、(54.77 ± 5.99)μmol/L、(69.23 ± 6.33)μmol/L,与D组(29.23 ± 3.97)μmol/L相比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组NO水平高于B组,B组NO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C组TG水平分别为(2.45 ± 0.94)mmol/L 、(2.99 ± 0.89)mmol/L、(3.87 ± 1.13)mmol/L,与D组(1.63 ± 0.24)mmol/L相比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组TG水平高于B组,B组TG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B、C组TC水平分别为(9.99 ± 1.46 )mmol/L 、(10.13 ± 1.99)mmol/L、(10.24 ± 2.21 )mmol/L,与D组(5.44 ± 0.78)mmol/L相比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B、C组间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H2S、NO与NAFLD的发生、发展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程度与TG密切相关.
-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180例肝癌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肝癌方法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180例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CT或MRI随访.结果 小肝癌(≤ 5 cm)患者135例,85%达到完全消融.大肝癌(> 5 cm)患者45例,治疗后AFP降至正常范围或CT、MRI提示肿瘤完全坏死21例,占46.8%.转移性肝癌44例,治疗后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或CT、MRI提示完全坏死30例,占68.2%.结论 超声引导下肝癌的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COX-2在对乙酰氨基酚致大鼠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COX-2在对乙酰氨基酚致大鼠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塞来昔布对照组(A组)、对乙酰氨基酚组(B组)、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组(C组),每组10只.单次给药,24小时后采集血液测定ALT、AST、ALP、TBA等生化指标,之后处死大鼠,取其肝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OX-2的表达.结果 B组肝损伤明显,C组肝损伤较B组严重.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未见COX-2的阳性表达;B组有7例COX-2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70.0%;C组仅有1例COX-2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11.1%.结论 COX-2在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肝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阻断COX-2后,肝损伤加重.COX-2表达增高可能是机体对抗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随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肝硬化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肝硬化组凝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FIB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肝硬化失代偿组PT、APTT、TT及FIB与代偿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凝血指标可以客观准确的评价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能够发现早期肝病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肝硬化出血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血清AFP联合GP73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和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类型及可能的危险因素,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对37例肝癌患者和38例健康体验者进行血清AFP及GP73的含量检测,分析AFP、GP73及AFP + GP73在肝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3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34例(91.89%)为肝细胞癌,28例(75.68%)有病毒性肝炎病史.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和GP73的含量分别为(418.31 ± 189.93)ng/ml和(252.03 ± 238.34)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28 ± 9.39)ng/ml和(34.03 ± 22.67)ng/ml,均P < 0.01.AFP和GP73联合检测肝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达86.49%和84.20%,与单项检测相比,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血清中AFP及GP73含量是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检测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对肝癌患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高迁徙率族蛋白B1和糖基化终产物受体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高迁徙率族蛋白B1(hign mobility groupprotein box1,HMGB1)属于高迁移率族蛋白(HMG)家族中的一员,在真核细胞核内表达十分丰富.长期研究认为,HMGB1是典型的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通过与DNA结合,参与核小体的构建及维持,在转录、复制、重组、DNA修复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
与肝星状细胞相关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抗肝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的终末期.每年全球约有140万人死于慢性肝脏疾病[1].到目前为止,原位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惟一方法[2].然而,原位肝脏移植受到供肝缺乏、创伤大、费用昂贵、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其无法在临床广泛开展.
-
肝右叶发育不良并发布加综合征导致的肝硬化1例报道
国内文献共报道肝右叶发育不良55例[1-6],其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点.布加综合征(BCS)[7,8]是指肝静脉和(或)邻近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所引起的疾病,以肝脏排血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与肝硬化等常见疾病相似,易于误诊.肝右叶未发育并发BCS在国内报道较少.本院收治1例21岁年轻男性患者,经诊断考虑为肝右叶发育不良并发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误诊为支原体肺炎合并肝炎1例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误诊常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和肿瘤非特异性反应有关,本病起病隐匿,可以累及全身所有组织,临床表现不典型时极易误诊,本文报告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误诊为支原体肺炎合并肝炎1例.
-
解读2011年美国肝脏病学会关于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指南的更新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标准抗病毒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α)2a或Peg-IFN-α 2b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48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为40%~54%,复发率大约为15%~25%[1].随着直接作用(direct-acting antiviral,DAA)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两种针对HCV的蛋白酶抑制剂--telaprevir(TVR)和boceprevir(BOC)相继在欧美被批准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随之2011年美国肝脏病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更新了关于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指南[2].本文就指南的要点作一解读.
-
AASLD急性肝功能衰竭管理建议:2011年更新摘译
本建议书的撰写遵循循证医学证据的原则,但由于相关证据尚不够充分,该文中提供的数据更多基于专家的建议,而非随机对照试验.因此只作为建议,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诊疗指南,证据分级见表1.
-
2010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医疗研究院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指南:抗病毒的疗程是否可以缩短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约20%的患者发展为急性肝炎,而近80%的患者慢性化,其中约30%的患者在感染20~30年后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抗病毒治疗是控制疾病进展的关键环节,其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清除病毒并保持持久的病毒学应答.2010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医疗研究院(NICE)推出了新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其2004年及2006年版丙型肝炎指南进行了修订.NICE建议将罗氏公司的Pegasys(Peg-IFN-α 2a)以及先灵葆雅公司的ViraferonPeg(Peg-IFN-α 2b)中任意一种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作为成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方案,现就其主要内容解读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