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중화핵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2848
  • 国内刊号: 32-182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72
  • 曾用名: 中国核医学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钢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18F-FDG PET/CT对肺非实性结节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郭悦;陈聪霞;李文婵;屈婉莹;姚稚明;刘甫庚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肺非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44例患者[男35例,女9例,年龄(68.05±9.89)岁]的49个非实性结节的18F-FDGPET/CT影像资料,其中纯磨玻璃结节(pGGN)28个,部分实性结节(PSN) 21个;测量病灶大径(dmax)、磨玻璃成分(GGO)百分比、SUVmax及延迟显像的滞留指数(RI);用目测法判断PET的阳性率.SUVmax与病灶dmax及GGO百分比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良、恶性结节SUVmax及恶性pGGN和PSN的SUVmax的比较用两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49个结节中,良性6个,均为pGGN;恶性43个,其中pGGN 22个,PSN 21个.(2)PSN的SUVmax与病灶dmax呈正相关(r=0.500,P<0.05),与GGO百分比呈负相关(r=-0.605,P<0.05);pGGN的SUVmax与病灶dmax呈正相关(r=0.375,P<0.05).(3)6个良性pGGN的SUVmax平均值为0.78±0.25(0.50 ~ 1.20),22个恶性pGGN的SUVmax平均值为0.91±0.34(0.40~1.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3,P>0.05);21个恶性PSN的SUVmax平均值为2.10±1.16(0.60~5.60),高于恶性pGGN(t=-4.645,P<0.05).(4)以目测代谢活性高于或等于纵隔血池为恶性判定标准,PET对恶性PSN的诊断准确性为66.7%(14/21),明显高于恶性pGGN的9.1%(2/22; x2=15.244,P<0.05);以RI>10%为恶性判定标准,pGGN及PSN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45.8% (11/24)和65.0% (1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16,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于pGGN较单独CT无明显诊断优势,而对于PSN则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颞叶癫(癇)患者术前颞叶外低代谢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青浩渺;崔瑞雪;窦万臣;李方

    目的 分析颞叶癫(癇)患者术前i8 F-FDG PET脑显像所示颞叶外皮质及皮质下(基底节、丘脑)低代谢与标准前颞叶切除术疗效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 选取接受标准前颞叶切除术的颞叶癫(癇)患者96例,根据国际抗癫(癇)联盟2001疗效分级标准随访其手术疗效.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术前18F-FDG PET脑显像结果,以颞叶外皮质和皮质下低代谢灶为暴露因素,分别计算比值比(OR),分析其与颞叶癫(癇)手术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96例患者中83例疗效好,13例疗效不佳.疗效不佳的13例中,11例存在颞叶外皮质低代谢,10例存在基底节和(或)丘脑低代谢.疗效好的83例患者中,12例(14.5%)可见颞叶外皮质低代谢,25例(30.1%)可见基底节和(或)丘脑低代谢.疗效好组与疗效不佳组的颞叶外皮质低代谢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63,P<0.05),2组基底节和(或)丘脑低代谢发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8.70,P<0.05).以颞叶外皮质低代谢灶为暴露因素,OR为32.54,95% CI为6.40~ 165.44;以基底节和(或)丘脑低代谢灶为暴露因素,OR为7.73,95% CI为1.96~ 30.52.结论 颞叶外皮质代谢减低及基底节、丘脑低代谢灶均是颞叶癫(癇)患者前颞叶切除术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

  • Castleman病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

    作者:丁重阳;李天女;王聪

    目的 探讨Castleman病(CD)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2例初诊CD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及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51.2±19.3)岁.将SUVmax大于正常肝脏SUVmax的病灶定义为阳性;测量阳性病灶的大小(短径),并与SUVmax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根据临床分类、病理类型及有无临床症状进行分组,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对各组的SUVmax进行比较.结果 12例CD患者中7例为局灶型CD(LCD),病变侵犯单一部位淋巴结;5例为多中心型CD(MCD),病变侵犯多部位淋巴结,部分伴有肺部及脾脏浸润.12例患者有129个阳性病灶(LCD 7个,MCD 122个),平均SUVmax4.20±1.84(2.50~ 10.70),病灶的大小与SUVmax未见相关性(r=0.189,P>0.05).LCD和MCD的SUVmax分别为4.23±1.77和4.19± 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8,P>0.05);透明血管型CD的SUVmax为3.63±0.89,浆细胞型CD的SUVmax为4.26±1.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19,P>0.05).有临床症状CD的SUVmax为4.56±2.06,无临床症状CD的SUVmax为3.41±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43,P<0.05).结论 CD以淋巴结侵犯为主,病灶的18 F-FDG代谢增高,且代谢增高程度与临床分类及病理类型无关.

  • 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优化研究

    作者:李小东;张遵城;郑广钧;郭永涛;陈艳芳;郭妍妍;王平;常津

    目的 通过实施放射剂量学优化等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提高125I粒子植入治疗NSCLC的增益比.方法 经临床、支气管镜、影像学诊断及病理检查证实的NSCLC患者246例,其中男158例,女88例,平均年龄61.7岁;分别采用CT、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和纤维支气管镜(FFB)进行靶区定位;应用TPS制定方案并优化,以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等评估TPS;影像引导125I粒子植入,并进行实时位置验证、植入后剂量学验证、疗效判定和随访.结果 CT引导植入组的137例中129例植入粒子数与TPS计划粒子数及分布一致,符合率达94.16% (129/137);早期和晚期放射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41%(17/137)%和2.19%(3/137);匹配周缘剂量(MPD)高达92.1 Gy,PTV外危及器官(心、肺及脊髓)的平均照射剂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耐受剂量,局部控制总有效率为91.97%(126/137),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1.24%(125/137)和50.36% (69/137);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引导植入组和FFB引导植入组的局部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32/35)和77.27%(51/66),1年生存率分别为88.57%(31/35)和80.30% (53/66);未发现放射性肺炎或肺纤维化.结论 适当采用生物靶区定位和规范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提高影像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增益比的保证,能够为无法耐受手术、根治放疗或全身化疗的NSCLC患者提供一种有效且低损的疗法.

  • 18F-FDG PET/CT利尿延迟显像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慧春;陈晓红;崔兰兰;王亚群;冯维贵;庞燕;王玉斌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利尿延迟显像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肿瘤(临床分期T1~3N0M0)患者(男12例,女2例,年龄35 ~ 88岁),患者均先完成18F-FDG PET/CT常规显像,之后随即静脉注射呋塞米20 mg,同时充分饮水水化,注射FDG后2.5~ 3.0 h行盆腔延迟显像.将膀胱病灶放射性聚集高于尿液设定为高摄取(阳性),等于或小于尿液放射性为等或低摄取(阴性).将PET/CT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14例肿瘤中恶性12例[包括尿路上皮癌11例,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1例],良性2例(均为乳头状瘤).12例恶性中,3例PET/CT常规显像呈阳性表现,9例假阴性;2例良性肿瘤PET/CT常规显像均阴性;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3/12、2/2和5/14.3例真阳性病灶直径大于9例假阴性的直径[26、30、35 mm和(15.6±6.3) mm;Z=-2.315,P<0.05].延迟显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1/12、2/2和13/14.结论 18F-FDG PET/CT利尿延迟显像有助于对膀胱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 骨转换生化指标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肾性骨营养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范光磊;栾玉芬;彭鸣亚;方莉;何雪晴;徐龙宝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肾性骨营养不良(ROD)与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关系,评价检测这些指标在PNS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定30例PNS患者和50例健康体格检查者的腰椎和股骨BMD,检测血清中骨转换生化指标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 Ⅰ 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完整PTH(iPTH)及血清钙、血清磷、ALP、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等,分析引起ROD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及偏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PNS组腰椎L1~4总BMD、左侧股骨颈和左侧股骨大转子BMD均低于对照组(<40岁组:t=6.162、5.583和3.891,≥40岁组:t=5.923、5.324和3.129;均P<0.05).PNS组TPⅠNP、β-CTx、iPTH、ALP、β2-MG、UA/Cr较对照组升高(<40岁组:t=2.738~ 10.129; ≥40岁组:t=3.226~ 12.581;均P<0.05),血清钙、25-OH-VD3均低于对照组(<40岁组:t=3.624和7.223;≥40岁组:t=2.011和2.564;均P<0.05);血清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1和0.513,均P>0.05);PNS组内相关分析显示,TP ⅠNP与β-CTx、iPTH、ALP、UA/Cr、β2-MG呈正相关(r=0.512~ 0.682,均P<0.01),与血清钙、25-0H-VD3呈负相关(r=-0.314、-0.562,均P<0.01);β-CTx与iPTH、ALP、UA/Cr、β2-MG呈正相关(r=0.459~0.618,均P<0.01),与血清钙、25-OH-VD3呈负相关(r=-0.212、-0.589,均P<0.01).ALP、UA/Cr、β2-MG与血清iPTH呈正相关(r=0.410、0.606、0.508,均P<0.05),血清钙、25-OH-VD3与血清iPTH呈负相关(r=-0.315、-0.516,均P<0.05).结论 PN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BMD下降,联合检测TP Ⅰ NP、β-CTx和BMD有助于PNS患者并发ROD的早期诊断.

  •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烟雾病患者手术疗效的评价意义

    作者:王璐;陈雪红;冯建中

    目的 探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估烟雾病(MMD)搭桥手术后rCBF改善情况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MMD患者[儿童5例,年龄3~8岁;成人8例,年龄45 ~ 55岁]治疗前后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影像学资料,以同期因偶发头痛行脑灌注显像的年龄匹配者(儿童、成人各10例)为对照组.以两样本或配对t检验对2组的rCBF及病例组手术前后rCBF进行比较分析.手术后的血流恢复以DSA、MRI随访情况作参照.结果 病例组中SPECT显像目测分析示11/13的患者术后血流灌注减低区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与DSA符合率为8/11,与MRI符合率为9/11.对照组和病例组术前rCBF分别为(51.19±1.63)和(38.83±2.22) ml·100 g-1·min-1(t=-18.465,P<0.05);病例组术前、术后的rCBF分别为(38.83±2.22)和(45.03±2.63) ml·100 g-1·min-1(t=-11.707,P<0.05);病例组术后与对照组r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19±1.63) ml· 100 g-1·min-1;t=-8.313,P<0.05];对照组中儿童和成人的rCBF分别为(51.81±1.82)和(50.55±1.18) ml· 100 g-1·min-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1,P>0.05).结论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能够较好地反映MMD手术前后缺血脑组织的血流量变化,对MMD搭桥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具有一定价值.

  • 浅表超声评价90Sr-90Y敷贴治疗血管瘤的疗效

    作者:冯健伟;高沁怡;李亚明

    目的 探讨浅表超声评价90Sr-90Y敷贴治疗血管瘤疗效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单纯性血管瘤患儿94例,其中男37例,女57例,年龄1~12(平均4.5)个月.对94例患儿进行90Sr-90Y敷贴治疗,分别在治疗前1d、治疗10 d后及治疗后3个月用浅表超声测量血管瘤的瘤体厚度及皮下范围,采用配对t检验以及x2检验进行前后对比分析.以治疗前瘤体厚度绘制ROC曲线,并计算1个疗程可治愈的瘤体厚度.结果 94例患儿中,62例治愈,29例好转,3例无效.治疗前超声下瘤体厚度为(0.38±0.28) cm,治疗3个月后的瘤体厚度为(0.16±0.35)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7,P<0.05).90Sr-90Y治疗效果不受性别影响.从血管瘤分布部位看,头颈部38例,治愈20例;胸腹部33例,治愈22例;四肢23例,治愈20例.头颈部与四肢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78,P<0.05),其余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瘤体皮下厚度评价90Sr-90Y敷贴治疗血管瘤3个月后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治疗前瘤体皮下厚度0.32 cm为治愈界值,灵敏度为93.8%,特异性为85.5%.结论 90Sr-90Y敷贴治疗对全身多部位的小儿单纯性血管瘤均有效,尤其是对四肢及躯干部位的血管瘤效果更好,且对于瘤体厚度小于0.32 cm的血管瘤可一次性治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非小细胞肺癌18F-FLT PET/CT显像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作者:王更记;杨文锋;付政;于金明;穆殿斌

    目的 探讨NSCLC 18F-FLT PET/CT增殖显像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68例,男48例,女20例,年龄36~84岁.术前2周内行18F-FLT PET/CT检查,术后行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及CD31、CD34、CD105标记的肿瘤MVD(CD31-MVD、CD34-MVD及CD105-MVD)检测.对SUVmax、Ki67和MVD表达的相关性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肺癌组织的CD31-MVD、CD34-MVD和CD105-MVD平均值分别为159.6、166.1和38.0个/视野,SUVmax为4.1±2.9,Ki67标记指数(LI)为(37.0±14.5)%;SUVmax、Ki67 LI与CD105-MVD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0和0.633,均P<0.05),但SUVmax与CD31-MVD和CD34-MVD的表达不相关(r=0.228和0.235,均P>0.05).结论 NSCLC 18F-FLT PET/CT显像与CD105-MVD呈正相关,18F-FLT SUVmax可同时反映NSCLC的增殖能力和肿瘤组织的血管增生能力.

  • 首发抑郁症患者脑葡萄糖代谢与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的关系

    作者:窦社伟;付畅;轩昂;张杰;徐俊玲

    目的 联合应用PET/CT和功能MRI(fMRI),研究静息状态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脑功能局部一致性(ReHo)的变化特点,以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1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男6例,女12例,年龄(33.00±7.59)岁]与17名健康对照者[男6名,女11名,年龄(34.59±8.96)岁]行头颅PET/CT及fMRI.应用SPM及ReHo fMRI 1.0软件分析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及ReHo的异常改变.对PET及fMRI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双侧额上、中、下回,双侧颞上、中回,双侧豆状核、尾状核、左侧苍白球及双侧前扣带回代谢减低;双侧海马及左侧丘脑代谢增高;双侧额上、中回,双侧豆状核、左侧苍白球及左侧前扣带回ReHo减低;右侧海马及右侧丘脑的ReHo增高.双侧额上、中、下回,双侧颞上、中回,双侧豆状核,左侧尾状核,左侧苍白球、左侧前扣带回及双侧海马及双侧丘脑的SUV与ReHo值间均具有相关性(r=0.51 ~ 0.83,均P<0.05);右侧尾状核与右侧前扣带回的SUV与ReHo值间无相关性(r=0.41和0.37,均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具有相对特征性的异常脑代谢和脑功能损伤模式,且其代谢与局部功能活性改变相一致.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特点的18F-FDG PET研究

    作者:葛璟洁;吴平;邬剑军;王坚;张慧玮;李方;管一晖;崔瑞雪;左传涛

    目的 验证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患者脑部葡萄糖代谢特点在不同地区的2组患者中的可重复性,为多中心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对上海华山医院10例PSP确诊患者和10名健康对照者,以及北京协和医院13例PSP确诊患者和13名健康对照者行静息状态下18F-FDG PET检查.应用SPM分析法对不同地区的2组PET图像进行两样本t检验分析,分别获得2组PSP患者葡萄糖代谢异常脑区,并比较其变化特点的异同.结果 华山医院PSP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表现为中脑及双侧丘脑、双侧尾状核、双侧前额叶内侧和双侧前额叶(腹)外侧葡萄糖代谢的减低(t =5.26~ 11.00,P<0.001);协和医院PSP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表现为中脑及双侧丘脑、双侧尾状核、双侧前额叶内侧、双侧前额叶(腹)外侧和双侧角回葡萄糖代谢的减低(t=4.55~5.56,P<0.001).结论 不同地区的2组PSP患者均存在中脑及双侧丘脑、双侧尾状核、双侧前额叶内侧和双侧前额叶(腹)外侧葡萄糖代谢减低的表现,为18F-FDG PET显像应用于PSP鉴别诊断的多中心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 系统性红斑狼疮致溶血性贫血99Tcm-MDP骨显像一例

    作者:庞小溪;陈雪红;柳江燕;冯建中

    患者女,44岁,因“发热、咳嗽”并逐渐出现双下肢肿、乏力1个月余入院.患者有口腔溃疡、双下肢关节疼痛,有混合管型尿.血常规:WBC 3.5 (4.0~ 10.0)×109/L,Hb 27(110~150) g/L、PLT 101(100~ 300)×109/L.骨髓涂片示:粒、巨细胞系增生,红细胞系减少,浆细胞比例增高.血液免疫检查示:IgG、IgA、IgM均升高.按照标准[1]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予以输血,补充血浆,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泼尼松30 mg/d维持治疗,同时予以抗感染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

    关键词:
  • 药物注射点附近骨骼异常摄取99Tcm-MDP二例

    作者:李建红;欧晓红;李里;于艳霞;杨天霞;李林

    病例1 患者男,71岁,左肺上叶低分化腺癌.为明确有无骨转移,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Precedence SPECT/CT仪(双探头,矩阵512×1 024,配低能准直器,扫描速度15 cm/min)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于患者左腕部体表静脉注射99Tcm-MDP 925 MBq,3h后采集图像.前后位采集图像均显示左前臂注射点附近、近心端桡骨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图1A).患者未诉该部位不适,且既往无该部位外伤及感染史.为明确病变性质,进一步行同机CT显像及融合显像,结果显示,左前臂桡骨区异常放射性摄取,同机CT亦显示骨质结构及密度异常(图1B).4d后再行99Tcm-MDP骨显像,未见该区域异常显像(图1C).

    关键词:
  • 上颌窦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作者:饶茂华;陈跃;黄占文;朱艳;张莉;邱琳

    患者男,82岁.2013年8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面颊上颌区包块,大小约3 cm×3 cm,质硬,无压痛,边界清,外院予中药治疗无效.肿块呈进行性增大,2013年10月大小约6 cm×6 cm,偶有阵发性钝痛,外院CT示右侧上颌窦内软组织肿块伴窦壁骨质破坏及邻近颌面部软组织肿胀;本院MRI(图1A)提示右侧上颌窦癌.入院体格检查:双侧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右面颊上颌区触及一包块,质硬,无压痛,边界清.

    关键词:
  • PET在原发性肝癌肝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邹思娟;陈栋;朱小华

    肝移植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对部分不能行常规手术切除的肝癌,肝移植是能实现根治性治疗的唯一手段.肝癌患者肝移植的术前评估、等待期管理及术后监测与移植疗效密切相关.PET在肝癌肝移植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笔者就PET在原发性肝癌肝移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核医学成像设备的质量控制标准及中国质量控制现状

    作者:耿建华;陈英茂

    为保证核医学成像质量及安全,设备的质量控制必不可少.质量控制为按照特定的标准对设备性能进行专门测试及校正.笔者对国内外核医学成像设备质量控制标准的发展及现状进行调研,并对中国核医学成像设备的质量控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结果显示目前质量控制工作及其标准的可行性有待提高.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和核因子-κB与格雷夫斯病的关系

    作者:王攀;蒋智钢;杨昌伟;郑家深;吴雁;杨尚旭;张振东

    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城市高于农村,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女∶男=5∶1),且近年患者发病趋向于年轻化[1-2],笔者通过检测GD患者血清中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水平和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探讨其与GD发病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肿瘤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桂玲;马仁龙;万仁明;彭鸣亚;栾玉芬;范光磊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易发生骨转移,引起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3].肺癌细胞能刺激骨基质更新,导致骨质破坏,引起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的改变[4-6].本研究通过联合检测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procollagen type Ⅰ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TP Ⅰ NP)、Ⅰ型胶原羧基端β特殊序列(β-isomerized carboxyterminal propeptide,β-CTx)、PTH及肿瘤标志物浓度,探讨骨转换生化指标在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 病灶糖酵解总量变化对兔VX2肿瘤放疗反应的早期预测价值

    作者:车莉萍;张建;张桉瑜;冯菲;崔斌;孙高峰;韩一平;郑建明;程超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兔VX2肿瘤放疗敏感性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瘤块皮下种植法建立兔VX2肿瘤模型,将28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疗组(n=21)和对照组(n=7),放疗组给予单次剂量为20 Gy的放疗,并分别于治疗前1d及治疗后第7天行18F-FDG PET/CT检查;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进行相应检查.具体观测参数包括SUVmax、MTV和TLG.计算各参数的变化率(△SUV、△MTV和△TLG).显像结束后取肿瘤组织行组织病理学分析,计算肿瘤细胞坏死率、炎性细胞浸润率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阳性率.按放疗后第7天的肿瘤体积变化状况,将放疗组分为放疗抵抗组和放疗有效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组织病理学参数与△TLG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放疗后第7天,放疗抵抗组(n=12)与有效组(n=7)比较,△M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0±52.0)%和(23.0±47.0)%;u=44.0,P>0.05];而△SUV[(10.0±32.0)%和(-36.0±22.0)%]、△TLG[(76.0±90.0)%和(-15.0±44.0)%]存在差异(u=75.0和71.0,均P<0.05).病理分析发现放疗有效组肿瘤组织存在大量坏死灶及炎性细胞,有效组坏死率明显高于抵抗组[(63.0±15.0)%和(36.0±5.0)%;u=7.5,P<0.05],有效组炎性细胞浸润率也高于抵抗组[(61.0±13.0)%和(43.0±15.0)%;u=18.5,P<0.05].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放疗有效组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阳性率明显低于放疗抵抗组[(79.0±19.0)%和(130.0±45.0)%;u=81.5,P<0.05].△TLG与肿瘤组织坏死率呈负相关(r=-0.57,P<0.05).结论 △TLG有望作为VX2肿瘤放疗效果的早期评估指标,用于指导肿瘤治疗方案的调整并在随访中发挥作用.

  • 荧光素钠在切伦科夫能量转移中的应用

    作者:何耘;屈亚威;宋天明;张晓军;白净;刘海峰

    目的 分析医用造影剂荧光素钠作为18 F-FDG的切伦科夫光子能量转移(CRET)媒介的应用价值和适宜应用方案.方法 将不同浓度(0.05、0.10、0.20、1.00、2.00、4.00和8.00 mmol/L)的荧光素钠溶液混合1.85 MBq 18F-FDG进行CLI,观察CRET效应.勾画ROI,定量分析光学信号强度,研究荧光素钠浓度对CRET效应的影响,并确定产生佳信号增强效果的浓度.将此浓度和对照浓度的荧光素钠溶液混合1.85~ 11.10 MBq 18F-FDG进行CLI,勾画ROI并进行直线拟合分析,研究该佳浓度的适用范围和核素剂量对CRET效应的影响.将荷瘤裸鼠注射18F-FDG后进行CLI,之后注射荧光素钠溶液再次成像,对比前后图像信号强度,观察CRET效应对活体CLI的改善效果.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荧光素钠混合18F-FDG能有效产生CRET效应.1.00 mmol/L荧光素钠溶液在1.85~ 11.10 MBq 18F-FDG范围内能达到佳光学信号增强效果,为单独18F-FDG的3.7倍.肿瘤模型实验表明荧光素钠和18F-FDG在生物组织内亦能有效产生CRET,增强信号强度.结论 荧光素钠混合18 F-FDG所产生的CRET效应能提高切伦科夫辐射的光学信号强度,有效缩短曝光时间,获得更高的信噪比和对比度.

  • 99Tcm-Duramycin用于动脉易损斑块的检测

    作者:谷珊珊;米宏志;王蒨;苏航;付瑛;牟甜甜;韩洁

    目的 采用99Tcm-Duramycin进行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模型SPECT/CT显像,探讨该分子探针用于活体AS易损斑块(VP)中凋亡细胞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对16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假手术对照组(A组,4只)、稳定斑块组(B组,4只)和VP组(C组,8只).A组用普通饲料、B、C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喂养2周后对动物进行股动脉分离假手术(A、B组)和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C组).分别于喂养第4、第8、第12周对3组按体质量自耳缘静脉注射99Tcm-Duramycin 74 MBq/kg,注射后0.5、1、2h行SPECT/CT显像;并于第4、8周末处死A、B组各1只、C组2只,12周末处死剩余所有动物,进行离体腹主动脉SPECT显像、病理学染色分析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细胞凋亡检测,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活体SPECT/CT显像A组始终未见腹主动脉放射性分布,B组在第12周、C组在第8和第12周显像均可见腹主动脉放射性分布.C组第12周腹主动脉局部放射性异常浓聚,T/NT为3.40±0.22,明显高于A、B2组的T/NT (2.12±0.65、2.68±0.18,F=198.775,P<0.05),与腹主动脉离体显像及病理染色结果一致.3组动物12周末腹主动脉片段TUNEL测得的细胞AI分别为(0±0.02)%、(5.3±1.97)%和(25.4±6.32)%,C组的AI明显高于A、B2组(F=70.260,P<0.05).结论 99Tcm-Duramycin可无创性检测AS的VP中的凋亡细胞,可为评价AS的稳定性提供信息.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