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

中医药学报杂志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중의약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1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2392
  • 国内刊号: 23-119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4-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医药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匡海学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养血祛风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作者:刘睿姝;王振宇;李淑莲;王玉玺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的疗效.方法:入选的132例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对照组63例.治疗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口服,1次/天;养血祛风汤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口服,1次/天.两组均连用4周后评价疗效,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值=-4.26,P<0.01);两组8周疗效随访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Z值=-3.86,P<0.01).结论:养血祛风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有效控制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减少其复发,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盐酸西替利嗪组.

  •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经行风疹块53例

    作者:李志玲

    采用当归饮子内服,加自拟止痒洗剂外熏洗法治疗经行风疹块53例.根据证型灵活加减应用,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经2个疗程(7天为一疗程)以上治疗,总有效率86.8%,说明中药内外结合治疗经行风疹块有良效.

  • 自拟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20例疗效观察

    作者:陆青

    目的:观察中药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采用自拟中药口服,观察组60例采用西药治疗.10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5%,明显优于西药组的68.2%,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效果确切,患者乐于接受,值得在社区推广使用.

  • 自拟安宫环汤治疗宫环出血30例血液流变学改变临床观察

    作者:刘玉兰;王忠轩;刘凤娟

    目的:观察自拟安宫环汤治疗置环后子宫异常出血(宫环出血)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用吲哚美辛作对照,观察安宫环汤对置IUD血液中红细胞比容、全血比粘度(低、高切)、血浆比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安宫环汤能降低红细胞比容、降低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从而改变血液流变性,达到祛瘀止血的目的,从而治疗宫环出血.结论:提示改变血液流变性可能是安宫环汤防治置IUD引起出血的机理之一.

  • 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51例

    作者:林星游;王炎;翁雪云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采用加味当归饮子方(由当归、川芎、生地、白芍、荆芥、防风、黄芪、白蒺藜、何首乌、甘草等药物组成),水煎口服;对照组50例,男性患者口服甲基睾丸素,女性患者口服已烯雌酚,均加维生素C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20%,对照组为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满意.

  • 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黄学锋;张秋玲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加味为主综合治疗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以四妙勇安汤加减为主综合治疗,对照组以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63.6%,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HDL-C有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后各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两组治疗后踝/臂收缩压比值(AB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血粘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四妙勇安汤加减综合治疗糖尿病足较单用西药常规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药活血散外敷加腰椎牵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9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远林;吴德梅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散外敷加腰椎牵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活血散外敷加腰椎牵引治疗本病279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5.08%.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用中药活血散外敷加腰椎牵引综合治疗,能起到消除临床症状、恢复功能之目的.

  • 乌黛膏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8例疗效观察

    作者:邢惠芝

    目的:观察乌黛膏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筛选的带状疱疹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两组均采用阿昔洛韦片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软膏局部外敷,观察组采用乌黛膏局部外敷,两组均每日换药一次, 连敷1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及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及疗程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黛膏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更满意,且明显降低了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

  • 润颈栓治疗稽留流产180例疗效观察

    作者:翁翠萍;曲淑艳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润颈栓剂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前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的稽留流产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予以自拟中药润颈栓剂,塞阴1粒,每日一次;对照组给予苯甲酸雌二醇针4mg肌注,每日一次,两组同时结合抗生素治疗三天,第三天行清宫术.结果:治疗组完全流产率及术中宫颈软化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中药润颈栓用于稽留流产清宫术前收到良好疗效,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新加黄龙汤治疗中风便秘疗效观察

    作者:刘耀东;段海平;孙丽萍

    2005年以来,采用新加黄龙汤治疗脑中风便秘30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0例急性中风患者诊断符合文献[1,2]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中风,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男22例,女8例;年龄(66±15)岁;脑梗死22例,脑出血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5±14)岁;脑梗死25例,脑出血5例.两组均表现为半身不遂,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或7天次数少于2~3次,伴烦躁易怒,神疲少气,口苦咽燥,舌红,苔焦黄或焦黑燥裂,脉弦或沉数.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20例,肝胃郁热25例,痰热腑实15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 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组织环氧化酶(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春杰;魏品康;陈治水

    目的:通过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模型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B胶粘贴法,建立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消痰散结方低、中、高剂量组,5-Fu组,每组8只,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环氧化酶(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消痰散结方低、中、高剂量组的平均瘤重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②消痰散结方中剂量组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③消痰散结方高剂量组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5-Fu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MKN-45细胞原位移植瘤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作用是多靶点的,有较好稳定下调胃癌细胞COX-2蛋白表达的作用,并且呈剂量依赖性.

  • 阿司匹林与β-榄香烯对正常小鼠的凝血时间及缺血心肌模型小鼠的ATP酶活性影响的比较

    作者:唐泽耀;黄靓;林原;付雷;梁海亮;丁丽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β-榄香烯与阿司匹林对正常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及对心肌缺血小鼠β-榄香烯Na+-K+-ATPase活性的影响的比较.方法:①随机将正常小鼠随机分为8组.阴性对照组、阿司匹林低剂量组、阿司匹林中剂量组、阿司匹林高剂量组、β-榄香烯低剂量组、β-榄香烯中剂量组、β-榄香烯高剂量组、β-榄香烯中剂量+阿司匹林低剂量组.给药10天后,眼眶静脉丛采血观察各组对正常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记录凝血时间.并各组小鼠开腹腔观察胃肠道出血点.②注射垂体后叶素制作小鼠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将小鼠随机分为8组,同上.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缺血心肌模型小鼠 Na+-K+-ATPase 活性.结果:①β-榄香烯可延长正常小鼠凝血时间,可使小鼠胃肠道出血,且与剂量成正相关,随着剂量增大,阿司匹林的抗凝血作用逐渐减弱,而β-榄香烯的抗凝血作用逐渐增强,均呈量效关系;阿司匹林与β-榄香烯合用时,二者呈相互抵消作用.既大剂量阿司匹林可拮抗中剂量β-榄香烯的上述作用.②阿司匹林增加心肌缺血小鼠β-榄香烯 Na+-K+-ATPase 活性作用的量效关系不明显;而β-榄香烯增加心肌缺血小鼠β-榄香烯Na+-K+-ATPase活性的作用逐渐增强,均呈量效关系;阿司匹林与β-榄香烯合用时,对Na+-K+-ATPase活性呈相互抵消作用.结论:β-榄香烯保护心肌缺血的机制与阿司匹林不同,可能前者与增加 Na+-K+-ATPase活性、抗凝血作用途径有关.

  • 西洋参治疗胰岛素抵抗大鼠活性部位对骨骼肌转运蛋白-4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冀;马育轩;葛鹏玲;盛波;刘微

    目的:探讨西洋参治疗胰岛素抵抗大鼠活性部位对骨骼肌转运蛋白-4mRNA(GLUT-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将西洋参的根部用95%EtOH回流得提取物.再将此提取物进行AB-8型大孔树脂柱色谱,按不同浓度洗脱,得到西洋参95%醇提组、西洋参60%醇提组、西洋参30%醇提组和水提组四个部分.通过早期药效学试验证明,西洋参60%醇提组和西洋参30%醇提组为有效部位.之后再以SD大鼠喂以高热饮食加链脲佐菌素(STZ)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西洋参60%醇提组、西洋参30%醇提组.给药4周后,以RT-PCR法检测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GLUT-4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骨骼肌中GLUT-4 mRNA的表达相对增强,其中西洋参60%醇提组、30%醇提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罗格列酮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洋参可能通过使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GLUT-4 mRNA的表达增强,从而发挥快速转运葡萄糖的作用而对胰岛素受体InsR后抵抗有改善作用.

  • 久泻灵冲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吴玉泓;李海龙;楚惠媛;车敏;安方玉;王宏伟

    目的:观察久泻灵冲剂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影响,为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异种异体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和乙酸局部灌肠相结合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久泻灵冲剂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4d,末次给药后24h,大鼠股动脉取血并分离血清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4、TNF-α含量及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FN-γ含量.结果:UC模型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1),久泻灵高、中、低剂量组血清IFN-γ含量低于模型大鼠(P<0.01 or P<0.05);UC模型大鼠血清IL-4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久泻灵高、中剂量组血清IL-4含量高于模型大鼠(P<0.01 or P<0.05);UC模型大鼠血清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久泻灵高、中剂量组血清TNF-α含量低于模型大鼠(P<0.01 or P<0.05).UC模型大鼠结肠粘膜匀浆IL-4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久泻灵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结肠粘膜匀浆IL-4含量高于模型大鼠(P<0.01 or P<0.05);UC模型大鼠结肠粘膜匀浆TNF-α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久泻灵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结肠粘膜匀浆TNF-α含量低于模型大鼠(P<0.01 or P<0.05).结论:久泻灵冲剂可升高IL-4水平而降低IFN-γ和TNF-α水平,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有机酸对五倍子等6种中药抑菌活性的影响作用

    作者:金建玲;赵杰;高培基

    目的:研究pH对6种含有机酸中药(五倍子、栀子、女贞子、首乌、红花、马兜铃)体外抑菌活性(MIC)的影响作用.方法:测定中药溶液的pH值,以及不同缓冲体系下中药对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五倍子溶液的pH值酸性强(1g·mL-1的五倍子水煎液的pH≈3.8);五倍子水提取液直接加入MH琼脂中测定的MIC值略高于经过磷酸缓冲体系调节pH值后测定的MIC值.女贞子、首乌水提取液直接加入MH琼脂中测定的MIC值略低于经过磷酸缓冲体系调节pH值后测定的MIC值.栀子、红花、马兜铃则两种条件下测定的MIC值不变.结论:某些中药所含有的有机酸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检测培养基的pH值,进而导致MIC值的改变.

    关键词: 抑菌活性 细菌 中药
  • 双氢杨梅素对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钟正贤;陈学芬;李燕婧;杨秀芬

    目的:探讨双氢杨梅素在大鼠肝脏化学致癌初期对血清及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索其抗致癌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按略改良的Soh Farber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癌前病变模型,用双氢杨梅素饲养大鼠6周后,取血及肝脏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结果:双氢杨梅素在大鼠肝脏化学致癌初期对血清和肝脏中SOD、GSH-Px、GSH-ST、CAT的活性有明显回升作用,降低MDA含量,并能抑制癌前病变标志物γ-GT活性表达.结论:双氢杨梅素具有抗氧化和抑制癌前病变标志物的作用,可能是双氢杨梅素的抗致癌机制之一.

  • 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的变化及中药干预作用

    作者:郑琴;朱跃兰;侯秀娟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的变化及中药补肾活血解郁方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建立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模型,放射免疫法观察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的含量及中药补肾活血解郁方对其干预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抑郁组和类风关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类风关组、抑郁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增加,中药补肾活血解郁方能降低其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

  • 银杏叶提取物对白介素-1β损伤关节软骨细胞一氧化氮体系的影响

    作者:赵东杰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白介素-1β损伤的关节软骨细胞的作用及对细胞内一氧化氮体系的影响.方法:在无菌环境下消化得到3月龄雌性新西兰白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实验用细胞为第2代软骨细胞.软骨细胞与IL-1β(5μg/L)、IL-1β(5μg/L)+地塞米松(10-7、10-6、10-5mmol/L)、IL-1β(5μg/L)+银杏叶提取物(40mg、80mg、160mg/L)共同孵育,分别在72h后MTT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增殖受到的影响;24h后测定受损伤软骨细胞培养液中的NO、iNOS,逆转录扩增(RT-PCR)检测iNOSmRNA.结果:MTT法显示IL-1β对软骨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地塞米松同银杏叶提取物均有对抗IL-1β的效应;地塞米松和EGb均能显著减少iNOSmRNA、iNOS、NO的生成(P<0.01);EGb761的这种效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银杏叶提取物通过抑制软骨细胞内的NO生成以保护IL-1β损伤的膝关节软骨细胞.

  • 强心胶囊对阿霉素诱导大鼠心衰模型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晶;匡海学;代晓光

    目的:研究强心胶囊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制备CHF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形态学检测,采用放免法检测心衰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BLD)和心钠素(ANP)含量.结果:强心胶囊能提高CHF模型大鼠+dp/dt max、-dp/dt max和LVSP水平、降低LVEDP水平;减少心衰大鼠血浆AngⅡ、BLD含量和ANP含量.结论:强心胶囊可以抑制慢性心衰大鼠部分神经内分泌指标的过度激活,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 慈菇消脂丸对脂肪肝大鼠脂代谢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作者:孟陆亮;杨少军;白洲霞;马燕花

    目的:探讨慈菇消脂丸治疗脂肪肝的作用机理.方法:按大鼠体重0.2mL/100g40%四氯化碳豆油溶液合并高脂饲料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7周后,模型组灌胃(ig)给予等体积豆油溶液,阳性对照组给予东宝肝泰片0.32mg·kg-1·d-1,慈菇消脂治疗低、中、高剂量组(ig)给予慈菇消脂丸0.4、0.8、1.6mg·kg-1·d-1,连续8周,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测定肝脂数、血清血脂,观察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结果:慈菇消脂丸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降低,组织学检查显示肝内脂变减轻.结论:慈菇消脂丸使实验性脂肪肝的肝脂数和血清血脂含量降低,即抑制肝脂合成、促进肝脂代谢,升高SOD活性而有抗氧化作用,从而对实验性脂肪肝有显著抑制作用.

  • 翻白草对高血脂模型动物的影响

    作者:孟令云;闫晓辉;张冬冬;贾冰

    目的:探讨翻白草对高血脂家兔的降血脂作用.方法:家兔36只(其中30只为高脂饲料诱导成高血脂动物模型,6只为空白对照组).随机分为6组(翻白草大、中、小3个剂量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4周,于给药后4周采血,检测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结果:翻白草可降低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血脂家兔血清中TC、TG、LDL的含量,提高HDL-C的含量,给药后4周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翻白草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 丹参对ox-LDL孵育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所致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卓然;王鲁川;李鸿珠;郭津;王丽娜;张伟华;徐长庆

    目的:观察丹参对ox-LDL孵育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乳鼠的心肌细胞,ox-LDL孵育24小时,再采用95%N2+5%CO2模拟缺氧培养3小时后,更换为正常DMEM培养液培养9小时的方法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 group);ox-LDL组(ox-LDL group);ox-LDL缺氧-复氧组(ox-LDL +A/R group);丹参保护组,加丹参低剂量(SM L/ox-LDL +A/R group)、中剂量(SM M/ox-LDL +A/R group)、高剂量(SM H/ox-LDL +A/R group)组.利用MTT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染色检测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分别观察Cytc、Bax、bcl-2、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通过MTT比色法检测,加入丹参高剂量组对细胞保护有效.与Control组比较,ox-LDL组:细胞核有固缩和断裂,Cytc、Bax和caspase-3的表达升高,细胞存活率和bcl-2表达降低;与ox-LDL组比较,ox-LDL +A/R组:细胞核固缩和断裂加重,Cytc、Bax和caspase-3的表达进一步增加,细胞存活率和bcl-2表达则显著降低;SM /ox-LDL +A/R组:缺氧-复氧诱导的上述变化显著减轻.结论:丹参对ox-LDL孵育乳鼠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所致的细胞凋亡有关.

  • HPLC-ELSD法测定红果槲寄生中齐墩果酸的含量

    作者:李文春;孙永慧;马英丽;王建明

    目的:建立红果槲寄生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DiamonsilTM(钻石)C18色谱柱(4.6×200mm,5μm);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漂移管温度70℃;氮气流速:1.8L/min;柱温:25℃.结果:齐墩果酸在0.8~4.0μg (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8.6%(RSD=1.8%).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 黄芩苷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作者:王学军;刘雄;刘峰林

    目的:合成和表征两种新的黄芩苷稀土配合物.方法:将配体黄芩苷溶于吡啶中,分别加入Y(NO3)3·6H2O,Ce(NO3)3·6H2O,回流10h,生成目标化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合成了黄芩苷-铈和黄芩苷-钇配合物.结论:首次合成的黄芩苷-铈和黄芩苷-钇配合物有望开发成为潜在的镇痛与抗炎新药.

  • 续断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刘凤乐;杨中林;刘云飞;李萍

    目的:建立续断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续断药材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10个不同产地的续断药材,制定指纹图谱.色谱柱为SinoChrom ODS-BP(250mm×4.60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进样量:20μL;柱温:25℃.结果:10个不同产地续断药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有18个共有峰,各共有峰之间的分离度较好.结论:不同产地续断的化学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固定产地来源对保障续断药材质量的稳定性极为重要.续断药材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用于续断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 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机理研究进展

    作者:郭美珠;杨志新;肖燕倩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机制.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多层次、多环节、多方位的综合作用,主要具有提高生存质量和肺功能、改善呼吸肌疲劳和营养不良状况、调节机体免疫和相关酶含量等机制;用药组方多以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活血化痰等治疗原则为主.结论:COPD机理研究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 天南星的毒性认识及毒性研究现状

    作者:杨书彬;王喜军

    本文考究了历代本草著作对天南星的毒性认识,总结了天南星的刺激性、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特点及炮制解毒方法研究现状,为今后开展天南星毒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天南星 毒性
  • 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运动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童荣生;李晋奇;彭成

    对近年来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运动的实验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性回顾,发现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运动的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运动的物质基础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机理.

  • 尤在泾治疗血证特色探讨

    作者:陈强;安艳丽;张星平

    清代医家尤在泾在对内科杂病的诊疗方面多有建树,其对于血证的诊疗更是详于辨证、精于用药.本文以尤氏诊疗血证经验特色为着眼点,将尤氏治疗血证特色归纳为:止血以祛邪为先、用药无畏甘温、气逆则行气以止血、制方巧用佐助、服药方法灵活多变、注重日常调护等六个方面,以求与同道共同探讨.

  • 再论肝郁气滞及其有关证候之病生基础

    作者:黄柄山;Steven Aung;何玉信;郝吉顺;杨长青

    自1985年笔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同二十几位研究生对此课题进行研究,联系研究组近年的研究结果[1-5],认为肝郁气滞及其有关证候的出现涉及脑皮质层、间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功能;下丘脑-丘脑下垂体-肾上腺皮质轴,CRH(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蓝斑-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研究组在美国继续进行该课题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有新的认识,认为:西医的病生整体论近年来获得很大进展和突破,如Homeostasis已经极大的深化更新了Selye's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s),即应激学说,依谷歌网统计,每日应激综合征的条目上超过400~1000万,涉及内环境稳定的主要机制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对任何致病因素的三阶段规律性反应.而中医证候有些恰恰是与内环境稳定破坏的过程相吻合,中医疾病发展也具有相吻合的三个阶段.

  • 肝与亚健康的关系探究

    作者:梁治学;胡燕;何裕民

    通过阐述亚健康的概念、表现和中医"治未病"思想,探究中医对亚健康的病因病机和肝生理病理的认识,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肝在亚健康状态中起着主导性的调节作用,治疗上应重视调治肝脏.

  • 微苦微辛、轻以去实中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久龄;王玉水;袁静;王志华

    目的:研究以微苦微辛、轻以去实组方的中药清肺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将70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组加用以微苦微辛、轻以去实组方的中药清肺汤口服,疗程6天,分别对两组的综合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进行比较,进行微苦微辛、轻以去实中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45例,痊愈38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1例,愈显率95.56%,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25例,痊愈17例,显效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愈显率72.00%,总有效率96.00%;经检验,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退热、咳嗽、喘促、肺部音消失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苦微辛、轻以去实中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加味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陈晓东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方法:7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予唑来膦酸治疗.结果:止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14%,对照组为71.43%,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膦酸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疼痛及生活质量.

  • 冠心康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和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启东

    目的:观察冠心康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两组心电图和心功能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改善、运动试验心电图阳性率,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时间和心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冠心康胶囊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和心功能指标,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改善心功能,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连方主任医师运用二至天癸方经验

    作者:李婷婷

    本文对连方教授运用自制方二至天癸方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连方教授认为肾藏精主生殖,天癸为肾精充盛而产生的生殖之精,故补肾益天癸、养血调冲任为治疗不孕症之根本,并据多年临床经验自制补肾益天癸之二至天癸方,临证另有加减,颇有成效.

  • 肝病转氨酶升高从毒论治的体会

    作者:周东红

    肝病转氨酶升高是由于肝病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肝细胞中的转氨酶释放到血中出现血清中的转氨酶升高的病证.目前治疗多采取甘草酸类、五味子制剂等治疗,收效者不少,但多有反复,不效者亦屡见不鲜.笔者将转氨酶视为人体的一种异物即内毒,从治毒的方法来治疗肝病转氨酶升高,收效明显,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肝病 转氨酶 治疗
  • 从瘀论治精液不液化症

    作者:李广森;张培海;常德贵;曹军

    精液不液化症病因不清,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效果不佳.祖国医学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认为血瘀精亦瘀,提出从瘀论治精液不液化,临证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本病,往往收到满意疗效.

  • 吴滇辨证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胃肠道副反应临床经验

    作者:周敏;吴滇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结核毒素的影响及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较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而停药,是导致难治性肺结核发生的直接原因,防治抗结核西药的毒副作用,对减轻患者疾苦、提高患者依从性有重要意义.

  • 略论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与治疗

    作者:赵智强

    本病属中医学"痛风"、"热痹"等范畴.其发生与饮食不节、素禀失调、脏腑不和、高年体衰等相关.湿浊邪毒为致病之因.病程中有湿浊邪毒蕴热致瘀、留结骨节、酿成痰核、结出砂石、损伤肾体之变.在治疗上,因病期证候不同,可择用清热解毒、通络泄浊、化痰排毒、培补调和、软坚消结之法.

  • 针刺辨证分型调治亚健康状态40例临床观察

    作者:徐先伟;孙忠人;张淑岩

    目的:探讨针刺辩证分型在亚健康状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9例亚健康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中医辩证理论为依据,将亚健康状态患者分成心、肝、脾、肺、肾五系症候,采用针刺不同的穴位及操作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双侧肾俞、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40例,治愈9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对照组39例,治愈4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辩证分型在亚健康状态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

  • 絮刺火罐结合电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作者:张巧玲;付晓红

    目的:观察杨氏絮刺火罐配合电针的方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深刺夹脊穴、阿是穴、委中、昆仑、风市、阳陵泉、环跳、电针,1天1次,10天为一疗程.针后局部絮刺拔罐,一周2次;对照组30例,取穴、电针同前,不行絮刺拔罐.结果与讨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 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

    作者:郭玉红;滕秀英;张春芳;戴小红;李丹;王迎新

    目的:探讨针刺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针刺百会、曲池、丰隆、太冲、太溪、足三里、三阴交穴;对照组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压、血胰岛素、TNF-α水平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上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针刺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清中TNF-α的含量并改善胰岛素抵抗.

  • 恶血归肝理论及其在针灸科临证摭拾

    作者:金瑛;王爱君

    肝主血海,恶血所属,必归于肝.肝主疏泄,理肝化瘀,为疗伤之枢.临床凡损伤有气滞血瘀或损伤有肝系征象者,均当从肝论治.

  • 中医体质辨识500例调查与分析

    作者:王苗娟;严正松;陈燕

    本研究运用昆仑-炎黄体质辨识表调查500人,进行中医体质判定,结果显示平和质71人(14.20%),阳虚质比率高138人(27.60%),阴虚质43人(8.60%),气虚质71人(14.20%),痰湿质32人(6.40%),湿热质28人(5.60%),气郁质22人(4.40%),瘀血质24人(4.80%),特禀质11人(2.20%),兼夹体质60人(12.00%).

  • 黄土汤中黄芩配伍意义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茜

    目的:探讨黄土汤中配伍黄芩对脾胃虚寒性出血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对脾胃虚寒性小鼠采用无水乙醇致胃粘膜损伤型胃溃疡模型,测定凝血时间、胃溃疡指数,取溃疡部组织做病理切片,从病理学角度进一步观察.结果:黄土汤方和黄土汤方中去黄芩均能缩短凝血时间,明显降低小鼠的溃疡面积,但黄土汤方优于黄土汤方中去黄芩.结论:黄芩在黄土汤中配伍意义并非仅为佐制,同时还具有止血作用.

    关键词: 黄土汤 胃溃疡 小鼠
  • 浅谈对脾阴虚证的认识

    作者:林明武;石伟松;胡再永

    脾阴是客观存在的,是对脾脏的濡养和制约阳热等生理功能的一种概称,其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脾阴虚证.脾阴虚证是中医藏象学说及脏腑辩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历史渊源、病因病机、证侯、诊断、鉴别诊断、治法方药及现代研究等方面阐述其规律,冀更好的指导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

  • 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价值和意义论析

    作者:刘丰;杨云松

    本文从理论上层层论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意义及价值,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作者认为辨证论治对于现代临床医学而言,存在许多可借鉴和吸取的合理内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辨证论治的不合理之处.

  • 秦艽本草溯源

    作者:马潇;罗宗煜;翟进斌;林效乾;赵建邦;朱俊儒

    对中药秦艽的名称、用药渊源、品种、原植物、加工炮制、功效及地方志等方面进行了本草考证.

中医药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