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Academic Journ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 광주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4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9664
  • 国内刊号: 44-171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广州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翁宗奕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葛根素对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金敏;朱远军;高宗银;杨为中;胡燕飞;郝绮红

    目的:动态观察葛根素对新西兰大白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和葛根素治疗实验组每组15只,各组右眼应用前房灌注加压法使前房内压力升高至120 mmHg(1 mmHg=0.133 kPa)维持60 min后再灌注,再灌注后第12、24、72 h分别记录其视网膜电图,与缺血前视网膜电图相比,观察a、b波的变化.葛根素治疗组在造成缺血前2 h予葛根素溶液玻璃体腔内注射,对照组予以玻璃体腔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两组右眼在结束造模后立即进行视网膜电图记录所得图形均呈直线;对照组与实验组再灌注各时段视网膜电图a波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时段b波振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葛根素能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视网膜功能恢复,对视网膜神经组织有保护作用.

  • Markov模型在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王娟;汪涛;方积乾

    目的:运用Markov模型研究了腹膜透析过程中患者在腹膜透析、腹膜炎、血液透析、死亡各状态之间的转移情况.方法: 选取211名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从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开始透析的腹膜透析患者.建立包含腹膜透析、腹膜炎、血液透析、死亡4个状态的Markov模型.运用大似然方法估计各状态间的转移强度,利用微分方程推导各状态间的转移概率,并应用积分推导了患者在各个状态的期望逗留期以及利用概率生成函数推得每一状态的期望患者数.结果:由Markov模型得到了腹膜透析患者开始透析前3年内由腹膜炎引发每年死亡概率分别为0.328,0.178,0.089;技术失败概率分别为0.133,0.173,0.016.腹膜透析患者开始透析前3年内由非腹膜炎引发的每年的死亡概率分别为0.106,0.082,0.075;技术失败概率分别为0.055,0.084,0.023.腹膜透析患者在开始透析前3年内每年在腹膜透析状态的期望逗留期为10.5,10.3,11.0(单位:月).结论: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治疗失败以及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险因素,在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应控制腹膜炎的发生,减少其损害.

  • 醛酮类物质染毒对小鼠肺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徐兰琴;陶涛;邓穗德;吕嘉春;冉丕鑫

    目的:通过模拟生物燃料烟气中主要醛酮类物质染毒小鼠观察其对小鼠肺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取甲醛(0.0663 mg)、乙醛(0.1181 mg)、苯甲醛(0. 147 mg)、丙酮(0. 609 mg)加水至1 000 ml,置于超声波雾化器中向已放入20只小鼠的染毒柜喷雾,每天喷雾1次,每次5 h,连续13 d.对照组放于另一柜中,除喷雾蒸馏水外,其它同实验组.以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染毒小鼠肺脏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7.88±2.08)nmol/mgprot vs (8.00±2.89) nmol/mgprot,P《0.001)]; SOD与GSH-Px活力明显降低[(24.08±2.04)NU/mgprot vs (38.77±8.95) NU/mgprot;(28.75±4.82) U/mgprot vs (34.76±1.43) U/mgprot],P《0.001),染毒小鼠外周血中MDA含量变化不明显[(6.06±1.91) nmol/mgprot vs (5.62±2.54) nmol/mgprot,P》0.05],但SOD与GSH-Px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81.78±8.83) NU/mgprot vs(108.63±14.13) NU/mgprot;(50.94±3.20) U/mgprot vs(60.46±4.14) U/mgprot,P《0.001].结论:模拟生物燃料烟气中主要醛酮类物质染毒小鼠可影响肺脏的抗氧化能力.

  • 缬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tPA、PAI-1抗原的影响

    作者:王利;罗义;杨阳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产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抗原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收集并培养HUVECs,将不同浓度的AngⅡ(10-6、10-7、10-8、10-9mol/L)与HUVECs共同孵育12 h;10-7mol/L AngⅡ和HUVECs作用不同时间(0、2、6、12、24、48 h);10-7mol/L AngⅡ和不同浓度缬沙坦(10-5、10-6、10-7、10-8mol/L)与HUVECs作用12 h;10-6mol/L缬沙坦与HUVECs作用12 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tPA和PAI-1抗原浓度.结果: AngⅡ呈浓度依赖性升高HUVECs的PAI-1抗原水平,10-7mol/L达高峰效应[(211.00±9.34)ng/mL vs (85.67±8.53) ng/mL,P《0.01];10-7mol/L AngⅡ与HUVECs作用2 h,PAI-1含量即升高,12 h达高峰[(198.08±7.85)ng/mL vs (22.93±4.73) ng/mL,P《0.01];缬沙坦呈浓度依赖性降低AngⅡ促HUVECs分泌PAI-1,10-6mol/L缬沙坦达高峰效应[(164.73±5.36)ng/mL vs (211.00±9.34) ng/mL,P《0.01];AngⅡ和缬沙坦对tPA抗原没有明显影响.结论:AngⅡ通过促进HUVECs分泌PAI-1而降低纤溶活性,缬沙坦通过抑制AngⅡ的促PAI-1分泌作用而提高纤溶活性,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的防治.

  • 穴位电针对犬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生长抑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孙大勇;赵亚刚;周梅花;钟武装;宋鸿;周兰

    目的:观察电针对狗胃黏膜血流量的调控作用及其与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生长抑素(SS)水平变化的关系,以探讨电针对胃黏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狗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非经非穴组、上巨虚组、足三里组(每组5只).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监测狗胃黏膜血流量的变化,同步测定血浆中CGRP、SS含量,并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电针后30 min后足三里组胃黏膜血流量显著升高(P《0.01),血浆中CGRP含量显著上升(P《0.01)、SS含量显著下降(P《0.05),上巨虚组仅CGRP含量上升(P《0.05),但趋势不如足三里组明显,且胃黏膜血流量无显著变化,其他组各监测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电针可使狗胃黏膜血流量增加,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这种变化与血浆中影响胃黏膜血流量某些脑肠肽含量改变有关,具有一定的经络和穴位特异性.

  •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溶指标的临床检测

    作者:杨阳;罗义;李广镰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纤溶活性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22例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患者分3组:①稳定型心绞痛(SA组)65例;②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2例;③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15例.另选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纤溶指标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结果:①血浆t-PA抗原浓度:AMI组t-PA浓度中位数(3.28ng/mL)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2.29 ng/mL,P=0.000)、SA组(2.47 ng/mL,P=0.002)和UA组(2.57 ng/mL,P=0.006).SA组、UA组、对照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1).②血浆PAI-1活性水平:AMI组(38.06 U/mL)和UA组(55.61 U/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4.63 U/mL)和SA组(30.33 U/mL),P均=0.000;UA组高于AMI组(P=0.048);SA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3).③血浆PAI-1/t-PA比值:UA组(21.47)显著高于对照组(9.07)、SA组(10.90)和AMI组(12.48),P均=0.000;AM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但与S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SA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结论:PAI-1升高导致的纤溶活性下降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测定血浆PAI-1和t-PA,并计算P/T比值,有助于判断患者纤溶功能状态、甄别ACS和不同类型冠心病.

  • 不同年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狭窄程度分析

    作者:温燕杭;廖海星;李少明;何俊德;肖霭仪;叶素敏;杨韶丽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不同年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其狭窄程度的变化.方法:对在本院超声科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日常门诊及住院患者1 647例进行详细的颈动脉超声检测,并按不同年龄段分组,观察各年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其狭窄程度.结果:1 647例患者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共741例,发生率为44.9%;其中30~39岁6%(4/65),40~49岁15%(21/141),50~59岁24%(87/359),60~69岁45%(196/439),70~79岁65%(302/467),80~89岁74%(131/176);狭窄程度均以轻度多见,占85.9%(637/741);中度以上狭窄少见,占14.1%(104/74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狭窄程度无论哪个年龄组均以轻度狭窄多见,中度以上狭窄少见.

  • 食管壁内支气管囊肿的诊疗

    作者:花旭

    目的:探讨食管壁内支气管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所诊治的5例食管壁内的支气管囊肿的临床资料,采用胸腔镜下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确诊手术所见,囊肿位于食道肌层内或起源于肌层内;病理诊断囊壁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结构,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食管壁内的支气管囊肿术前确诊困难,多通过手术和病理得到确诊.术前的食道内超声内镜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胸腔镜辅助下的微创手术具有独到的优势.

  • 盐酸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作者:廖洪映;谷力加;翁毅敏;张健;蔡松旺;李昀;余超;罗学平;陈惠国

    目的:观察盐酸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本科室38例不能手术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盐酸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于60 min内静脉滴注,顺铂25 mg/m2(第1、2、3天)静脉滴注,21 d为1周期,治疗2~4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病情进展(PD),以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期(MST)和1年生存率为远期疗效评价.结果: CR 0例,PR 17例,SD 12例,PD 9例,总有效率(PR+CR)为44.7%(17/38);TTP为4个月、MST为9个月和1年生存率为47.3%(18/38).主要不良反应为Ⅱ~Ⅲ度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结论:盐酸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耐受性较好.

  • 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对MOD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冯励

    观察连续性高容量血液透析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ICU住院的10例MODS患者行高容量连续性血液滤过72 h,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生化和C-反应蛋白(CRP)的差异,并每24 h评价APACHE评分,测定血单核细胞HLA-DR表达.结果:所有患者均耐受高容量血液透析滤过,高容量血液透析滤过可以回调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P《0.05),血CRP有下降(P《0.05),APACHE评分得到改善(P《0.01).单核细胞HLA-DR表达随着时间的增加而相应上调.结论:高容量连续性血液滤过可以改善MODS患者免疫功能,促进免疫功能重建,改善预后.

  • 广东省铁路女职工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和产科危险因素

    作者:黄峥;张晓薇

    探讨广东省铁路女职工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患病率与产科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Bristol女性泌尿道症状问卷,对2 500名18~60岁的广东省铁路女职工进行尿失禁(UI)随机抽样调查.结果:2 425名妇女(占97%)资料填写完整,630人患UI,患病率为26.0%;其中SUI 568人,占90.1%,其患病率为23.4%.SUI患病率与产科危险因素的分析显示:SUI的患病率未产妇女显著低于经产妇女(6.5% vs 26.5%,OR:5.2,95%CI:3.4~7.9,P《0.01);产次≥2的妇女明显高于产次为1者(38.9% vs 26.1%,OR:1.8,95%CI:1.0~3.1,P《0.05);会阴裂伤、切开较无会阴裂伤者显著升高(40.9%、28.4% vs 16.2%,P《0.01);会阴裂伤与无会阴裂伤者相比,OR为3.6,95%CI为2.5~5.2,P《0.01,会阴切开与无会阴裂伤者相比,OR为1.7,95%CI为1.3~2.4,P值均《0.01.剖宫产SUI的患病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13.0% vs 29.9%,OR:0.4,95%CI:0.3~0.5,P《0.01).SUI的危险因素为高龄,高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咳嗽,便秘,绝经,阴道分娩,产次和会阴损伤.结论:阴道分娩、产次和会阴损伤是广东省铁路女职工SUI的产科危险因素;剖宫产是SUI的保护性因素;常规会阴切开不能预防SUI的发生.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血流速度直方图及葛根素治疗后的变化

    作者:熊建群;殷建瑞;邱少东;李应华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内动脉血流速度直方图的特点及用葛根素治疗后的变化.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27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双侧颈内动脉(ICA)血流速度直方图波形及葛根素治疗后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双侧ICA速度直方图波形比较.结果:正常人ICA血流速度直方图以单峰波(Ⅰ型)、双峰波(Ⅱ型)为主(37/40,占92.5%),基底窄.患病组治疗前ICA速度直方图以多峰波为主(42/54,占77.8%),基底或窄(Ⅲ型)或宽(Ⅳ型),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病组葛根素治疗后单峰波、双峰波型明显增加,共38条,与治疗前的12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所见的颈内动脉血流速度直方图以多峰为主,较具特征性,用葛根素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脑供血.

  • 采用脐侧襞韧带在腔镜下行疝修补术

    作者:许建平;彭毅;范德标;庾智华;田新丰

    目的:应用脐侧襞韧带在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修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4例年龄15~30岁,病程不超过1年,外环口直径小于2 cm的腹股沟疝志愿患者,在腹腔镜下手术,先行内环口高位结扎,后用自体脐侧韧带修补同侧腹股沟疝.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期间无1例复发.结论:应用脐侧襞韧带在腹腔镜下作疝修补术,对发病时间短、外环口直径小于2 cm的腹股沟疝患者安全可行.

  • 人工晶状体眼高阶像差的初步研究

    作者:黎健菁;林振德;李永华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的波前像差变化.方法:应用Allegretto Wave Analyzer 波前像差仪观察本科室27例(31只眼)人工晶状体眼的波前像差改变,并与21例(23只眼)同龄晶状体透明眼的波前像差比较. 结果:31只人工晶状体眼均被测出高阶像差,RMSh(高阶像差均方根)为(0.3858±0.13849)μm,而同龄晶状体透明眼中能测出高阶像差的仅有16只眼,RMSh为(0.2040±0.04620)μm,其余7只眼未测出高阶像差,两组高阶像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光学系统会发生重大变化,其中高阶像差的出现可能是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降低的原因之一,若设计能克服波前像差的波前像差人工晶状体,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 血清中BNP和NPY在重症肺炎患儿心力衰竭时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振华;梁志成

    目的:通过检测肺炎及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中B 型利钠肽(BNP) 和神经肽 Y(NPY) 的浓度,探讨 BNP 及 NPY 对肺炎患儿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HF)的诊断价值;为其寻找客观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1例重症肺炎患儿住院治疗前后BNP 及NPY浓度变化并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血中BNP 及 NPY浓度在临床诊断为肺炎心力衰竭组显著高于肺炎组(P《0.01)及正常组(P《0.01),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中BNP 及 NPY 浓度的检测有助于判断或预测小儿重症肺炎是否合并心力衰竭, BNP 作为客观早期诊断指标方便,实用,可靠.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儿童 BNP NPY
  • 冷冻对人类MⅡ期卵子超微结构及发育潜能的影响

    作者:卢兴宏;黄艳仪;龙晓林;石宇;杜红姿;黄玉玲

    目的:探讨人类MII期卵子冷冻后超微结构及发育潜能的变化.方法:通过体外成熟的方法,将获得的GV期和MI期卵子培养成MII期卵子,将其中优质的MII期卵子(n=64)随机分成两组:未冷冻组(n=28)和冷冻组(n=36).将未冷冻组的卵子再随机分为两亚组,一组(n=23)予体外受精,观察其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另一组(n=5)直接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冷冻组解冻后将存活的卵子(n=26)再随机分为两亚组,一组予体外受精(n=21),观察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另一组(n=5)用透射电镜观察优质的MII期卵子的超微结构.结果:解冻后的MII期卵子皮质颗粒和线粒体发生改变,其发育潜能降低(P<0.05).结论:冷冻对MⅡ期卵子的超微结构及发育潜能有影响.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

    作者:方明晓;魏莉

    目的:探讨颅脑B超和CT检查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003年10月-2006年8月本院收治的具有窒息、异常分娩、产前产时并发症的 320例高危患儿,生后3~7d 行颅脑超声或头颅CT检查.结果:经颅脑超声或头颅CT检查确诊9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ICH),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60例(61.23%,60/98),脑室内出血(IVH)34例(34.70%,34/98),硬脑膜下出血(SDH)1例(1.02%,1/98),脑实质出血(IPH) 3例 (3.07%,3/98).本组颅内出血98例占同期新生儿住院总数1 021例的9.60%(98/1 021),占同期高危儿320例的30.63%(98/320).部分病例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等两种及以上颅内病变.IVH 34例中Ⅰ、Ⅱ、Ⅲ、及Ⅳ级各为4(11.77%,4/34)、24(70.59%,24/34)、4(11.77%,4/34)及2(5.89%,2/34)例.结论: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常规作床边颅脑超声检查,颅脑B超阴性但疑有颅内病变者进一步行头颅CT检查,可以早期诊断ICH.

    关键词: 颅内出血 新生儿
  • 腹腔镜下的盆底重建手术

    作者:曲坚;张晓薇

    1 盆底功能器脱垂发病概况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盆底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两大类.盆腔器官脱垂(POP)包括生殖道脱垂以及膀胱膨出、直肠膨出或直肠疝.生殖道脱垂包括子宫脱垂和阴道前后壁脱垂.

  • 霍奇金淋巴瘤并发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1例

    作者:唐加明;陈安薇;屈谦

    1 临床病例1.1 临床表现患者,男,19岁.双下肢乏力3d,于2003年10月21日入院.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感觉异常,逐渐加重,不能行走,但无大小便遗失,无头痛、腰痛、发热、盗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