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Academic Journ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 광주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4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9664
  • 国内刊号: 44-171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广州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翁宗奕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活动对大鼠脑穹窿SDF-1免疫阳性细胞的影响

    作者:李哲;文秋嘉

    目的:探讨大鼠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活动大鼠脑穹窿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水迷宫训练 SD 大鼠建立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脑穹窿 SDF-1 免疫阳性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脑穹窿可见少量圆形或椭圆形SDF-1 免疫阳性细胞分布.免疫阳性细胞的胞浆呈淡黄色,颗粒状免疫反应产物附于细胞膜内面.游水组大鼠脑穹窿 SDF-1 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形态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 模型组训练 7 d 的大鼠脑穹窿SDF-1 免疫阳性细胞的形态和分布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训练 14 d 和 21 d 的大鼠神经元细胞在形态上以锥体形或三角形为主.在 SDF-1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表达上,训练 21 d 的比训练 7 d 和 14 d 的明显增多.结论:大鼠脑穹窿内SDF-1 免疫阳性细胞可能参与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活动引致的形态学可塑.

  • 低位直肠癌远端扩散距离与方向的关系及其影响

    作者:梁剑荣;王荣;成武;陈远光;姜桔红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远端肠壁内扩散的距离与方向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沿肿瘤对侧纵行剖开21例低位直肠癌标本的肠管,以肿瘤横径右侧为0°,纵径远端为90°,切取45°、90°、135°等3个方向远端肠壁制作成大切片,比较各个方向壁内扩散距离的差异;比较扩散组(11例)和无扩散组(10例)患者性别、年龄、血癌胚抗原CEA水平、淋巴结转移、大体类型、肿瘤直径、肿瘤占肠腔比例、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及分期差异对直肠癌远端壁内扩散的影响.结果:远端45°、90°、135°方向的扩散发生率分别为33.3%(7/21)、47.6%(10/21)、42.9%(9/21),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6,P=0.730).远端壁内45°、90°、135°等3个方向扩散的中位距离分别为5.0(3.6~10.0) mm、6.25(5.0~9.0) mm、5.0(3.25~9.25)mm,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扩散组和无扩散组患者血CEA水平、肿瘤直径、肿瘤占肠腔比例、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CEA水平、肿瘤直径、肿瘤占肠腔比例、浸润深度、病理分期与直肠癌远端壁内扩散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直肠癌向远端肠壁内3个方向扩散的距离无明显差异,传统2 cm远端安全切缘同样适合于45°、135°方向.血CEA、肿瘤直径、肿瘤占肠腔比例、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是直肠癌远端壁内扩散的影响因素.

  • 不同种类黄体生成素的应用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

    作者:黄晓虹;杨洁;肖国宏;刘见桥;杜红姿;张伟良;华七妹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的黄体生成素(LH)在辅助生殖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6~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助孕的200个周期,使用GnRH-a长方案治疗.全部患者以卵泡刺激素、(FSH)启动,若超排卵第7天的血LH≥0.6 U/L,按原方案治疗;血LH<0.6 U/L者,则随机添加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LH)或尿促性素(HMG)75 IU/d至HCG日,按患者的用药方案分为A组(FSH+r-LH)、B组(FSH)和C组(FSH+HMG).观察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和妊娠率.结果:C组获卵数为(9.97±6.41)个,少于A组的(11.91±6.41)个和B组的(14.13±6.52)个(P<0.05).A、B、C组妊娠率分别为52.87%、69.23%、52.45%,B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不同种类LH的应用会影响超排卵结局和辅助生殖助孕结局,使用LH应谨慎并且有针对性.

  • C端带His标签重组ScFv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赖德华;沈粤春;赵超尘;吴阳;王晓明;李君

    目的:构建表达抗p185且含His标签的ScFv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通过PCR自pcDNA-H520C9ScFv-hIL-2质粒中获得H520C9ScFv片段,将此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设计引物在ScFv片段C端增加His标签和凝血酶识别序列,再与质粒pcDNA3.1(+)连接,将所得的融合基因进行限制性内切酶EcoR I、Hind Ⅲ双酶切及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并测定目的序列.结果:成功将H520C9ScFv片段、His标签和凝血酶识别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s-ScFv,为下一步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和纯化抗p185单抗奠定基础.

  • 输尿管镜碎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较大肾盂结石临床研究

    作者:肖拥军

    目的:分析并讨论输尿管镜碎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较大肾盂结石的结果及其是否出现并发症.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肾盂结石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用输尿管镜碎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观察组和只选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止痛、解痉、补液、抗炎等治疗,在进行碎石术治疗后的七天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作出疗效判断.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结石均有排出,但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成功排石人数比对照组高26.7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部分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并发症,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典型的有血尿,肾绞痛,消化道出血等情况产生,其中对照组的并发症明显多于观察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31.1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尿管镜碎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较大肾盂结石相较于传统的开放式治疗方法有良好的效果,患者普遍满意,虽然花费相对较高,但是痛苦少,副作用小,感染率小,无创伤,还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白细胞介素-6在不同种类种植体牙骨界面改建中的表达

    作者:谭华根;袁林;潘广嗣;杨征毅;郝璐;王涵;孙晋;曹依娜

    目的: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义齿受载后种植体-牙骨界面中白细胞介素-6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选用纯种Beagle犬8只,在其下颌骨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3个月后行固定金属全冠种植义齿修复,按不同时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比不同时期的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中白细胞介素-6表达变化的异同.结果: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的白细胞介素-6水平于2周时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均于4周时达到峰值,12周时恢复至对照组相似水平.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机械应力通过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义齿传递至种植体-骨界面,均刺激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

  • 三种硫代乙酰胺制备肝硬化动物模型方法的比较

    作者:胡志文;张晓容;许玉翠;陈冬萍;周春艺;周观玲

    目的:比较3种硫代乙酰胺(TAA)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方法的效果和相关特点.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组、皮下注射组、饮水组,每组10只,比较腹腔注射组、皮下注射组、饮水组成模率.结果:腹腔注射组、皮下注射组、饮水组肝硬化大鼠的体重分别较正常对照组约轻28%、25%和11%;正常对照组10只大鼠全部存活,病理学检查均为正常肝组织(图3);腹腔注射组大鼠死亡3只,肝硬化期5只(图4);皮下注射组大鼠死亡3只,肝硬化期5只;饮水组大鼠死亡2只,肝硬化期5只.3组成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A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诱导动物模型肝硬化的化学药物,不同的使用方法其优缺点均有所不同,需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

  • 重组TRAIL的纯化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杀伤活性

    作者:王飞;朱郇悯;韦雪梅;刘嘉熙;汤娟娟;王嘉雯;黎银燕;陈晓湘;李孜

    目的:表达、纯化重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活性片段,并观察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方法:利用已有的pGEx-4T-1/TRAIL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菌;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标签的TRAIL,用GST-BIND树脂亲和层析柱纯化;SDS-PAGE电泳分析纯化结果;蛋白质超滤除盐、浓缩TRAIL;Bradford法定量.形态学观察肺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确定TRAIL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共获得8.6 mg纯化TRAIL,其对A549、SPC-A1、HLAMP、95D、PGCL3、95C、H460等7株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2.33±0.22) μg/mL、(50.0±17.0)、(872.0±241.0)、(427.0±12.0)、(328.0±28.0)、(270.0±33.0)、(178.0±8.0) ng/mL.结论:相同组织类型的不同肺癌细胞株对重组TRAIL的敏感度不同,从低到高依次为A549、HLAMP、95D、PGCL3、95C、H460和SPCA1.

  • 深圳市3-6岁住院儿童疾病构成分析

    作者:靳淑雁;郑静

    目的:探讨深圳市3~6岁住院儿童疾病构成情况及其变化.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深圳市3~6岁住院儿童病案首页数据库资料,根据年份和出院诊断的ICD10编码进行分类和顺位分析.结果:2008-2012年度深圳市3~6岁住院儿童病例共158 533人次,删除诊断信息记录不全126人次,共计 158 407例纳入分析,其中男100 643例(63.53%),女57 764例(36.47%),男女比例为1.74∶1.2008、2009、2010、2011、2012年度,3-6岁儿童住院病例数分别为20845、24998、33651、37827、41086例,环比增加16.61%、25.71%、11.04%、7.93%.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前三位疾病.深圳市3~6岁儿童住院病例年度间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针对深圳市3~6岁儿童住院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有目的地开展疾病防控工作.

  • 继发性腹膜炎术后液体平衡干预的可行性

    作者:闫东红;张观朝;刘松杰;李会朋;陈智年;徐兵;张桂凌;ZHANG Gui-ling

    目的:探讨继发性腹膜炎(SP)患者术后液体平衡干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11月河南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9例S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轻症干预组(22例)、轻症对照组(56例)、重症干预组(12例)、重症对照组(19例).干预组患者用3.5%高渗盐水及利尿剂对液体平衡进行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液体治疗方法以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出入量负平衡出现时间及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结果:轻症干预组和轻症对照组出现液体负平衡时间分别为(2.11±1.04)d和(1.99±1.73)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干预组和重症对照组出现液体负平衡量时间分别为术后(3.77±0.90) d和(4.78±1.09)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干预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重症SP患者术后液体平衡干预是可行的,并使其早日出现液体负平衡,有益于预后.

  • STAT3基因C1697G多态性与胃癌发病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张凌玲

    目的:探讨STAT3基因C1697G(rs4796793)多态性与胃癌发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检测89例胃癌患者(病例组)和10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STAT3基因C1697G (rs4796793)多态性,并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STAT3基因C1697G(rs4796793)多态性基因型分布频度无显著差异(χ2=2.775,P=0.596).在调整性别和年龄后,与G/G基因型相比,C/G 基因型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上升到1.08 (95%CI:0.84-1.44),C/C基因型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上升到1.54 (95%CI:0.84-4.395.合并C/G 和G/G基因型分析显示,G等位基因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上升到1.69 (95%CI:0.37-1.38),STAT3基因C1697G多态性与胃癌发病易感性无相关性(P=0.237).结论:STAT3基因 C1697G(rs4796793)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不相关.

  • 亚甲蓝染色法检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的意义

    作者:叶熹罡;潘凌霄;张晓申

    目的:探讨应用亚甲蓝染色法检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7例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新辅助化疗前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可疑癌转移)予4个疗程新辅助化疗,术中行亚甲蓝染料法辅助下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腺癌根治术.观察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结果:44例检出蓝染的前哨淋巴结,平均检出前哨淋巴结(2.5±0.6)枚.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分别为93.6%、93.2%、90.6%、9.4%.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或者准确率与新辅助化疗前原发肿瘤大小、区域淋巴结临床分级,或者乳腺癌免疫组化法分型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行亚甲蓝染色法辅助下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是简便可行的.

  • KAMIR和TIMI危险评分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价值

    作者:李敏;江慧琳;陈晓辉;林珮仪;田朝伟;张弋;李云妹

    目的:比较KAMIR与TIMI危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年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1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1年死亡率与KAMIR/TIMI危险评分分值的相关性;根据ROC曲线下面积比较KAMIR与TIMI危险评分对患者1年死亡率预测的准确度.结果:出院后1年病死率为19.8%.生存患者与病死患者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就诊时血糖升高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MIR危险评分值与STEMI患者1年死亡率呈正相关性(P<0.05).KAMIR危险评分对STEMI1年病死率预测的ROC曲线灵敏度为68.18%(95%CI 45.1~86.1),特异度为68.54%(95%CI 57.8~78.0).TIMI危险评分ROC曲线的灵敏度为36.36%(95%CI 17.2~59.3),特异度为79.78%(95%CI 68.7~86.6).KAMIR危险评分对预测STEMI患者1年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TIMI危险评分(AUC 0.728 vs.0.614,P=0.036).结论:KAMIR危险评分比TIMI危险评分对STEMI患者1年病死率预测的准确度更高.

  • 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高反应性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

    作者:范怀周;程映雪;张县华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高反应(HPPR)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91例PCI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0例无ISR(对照组)、41例ISR(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以及植入支架数目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年龄、BMI、高脂血症、纤维蛋白原及HPP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和HPPR是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和HPPR可作为ISR的预测因素.

  •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分析

    作者:赖均南;黄伟康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椎炎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东药学院附属门诊部和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36例A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患者X线片和CT检查的特点.结果:早期病变部位多位于双侧骶髂关节中下部并以髂骨侧为著,主要表现为双侧骶髂关节面不清,边缘模糊、毛糙,虫蚀样骨质破坏、关节面下小囊变,邻近骨质轻度硬化;CT扫描能更清楚显示骶髂关节细微改变,对早期病变(0~Ⅱ级)提高了I~Ⅱ个诊断级别.结论:CT扫描对AS病变的早期发现与分期更准确,可提高AS早期诊断率.

  • 输卵管结扎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王慧慧;刘海波;陈蕊;刘见桥;龙晓林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手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因输卵管性不孕症于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的5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321例):既往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或腹腔镜检查证明有双侧输卵管阻塞,未进行任何处理直接行IVF-ET;B组(179例):曾开腹或腹腔镜下行双侧输卵管结扎;C组(16例)曾开腹或腹腔镜下行单侧输卵管结扎.分别比较3组Gn启动量、Gn总量、超排天数(Gn天数)、HCG日内膜厚度、HCG日直径>15 mm 的卵泡数、HCG日E2值,获卵数、受精率、2PN率、>2PN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Gn启动量和总量增加(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侧输卵管结扎增加了IVF-ET患者促排卵时Gn启动量、Gn总量,但对其他临床指标无影响.

  • Ⅲ期恶性黑色素瘤的综合治疗及临床病理参数对DFS的影响

    作者:买买提艾力;赵文涛;白靖平;锡林宝勒日

    目的:评价不同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及临床病理参数对Ⅲ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无病生存(DFS)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30例Ⅲ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规范的手术治疗,分为3组:(1)氮烯咪胺组:42例为(2006-2009年),患者接受氮烯咪胺(400 mg,d1-4,4~6个周期;)(2)干扰素组:63例(2009-2012年),患者接受大剂量干扰素治疗(α-2b干扰素,2 200万U静脉输注,每周5次,共4周,900万U皮下注射,每周3次,共11个月);(3)未治疗组(25例):因经济等问题术后未接受任何治疗.结果:随访时间为4~7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氮烯咪胺组、干扰素组、未治疗组患者DFS分别为(31.0±2.5)月、(24.0±1.8)月、(15.1±1.3)月.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辅助治疗者DFS较未接受辅助治疗者长;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延长DFS为显著(P<0.05).年龄、病理类型、原发灶厚度、有无溃疡等因素均不影响DFS(P>0.05).结论:Ⅲ期黑色素瘤患者,常见临床病理参数对DFS无影响,治疗应以规范综合治疗为主,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可延长恶性黑素瘤患者DFS,效果及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 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沈阳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12月收治的85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胸痛3 h内、6 h分别测定血清IMA、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B型钠酸钛(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3 h组血清IMA和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h组IMA、Mb、cTnI、BNP和CK-MB质量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h组的IMA诊断敏感度高(82.4%);6 h组的Mb诊断敏感度高(92.9%),IMA次之(74.1%).结论:与其他心肌标志物相比,IMA在心肌缺血早期有更高的灵敏度,对于胸痛发病时间小于3 h的ACS更有价值,IMA与Mb、cTnI、BNP和CK-MB质量的联测,有助于ACS的早期诊断.

  • 中晚期食道癌IGRT放疗同步化疗的疗效

    作者:王银华;周勤;韦永明;胡俊;叶斌;刘飞;施秀华

    目的:观察中晚期食道癌影响引导适形调强放疗(IGRT)精确放疗同步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本科收治的中晚期食道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同步予以紫素(TXT)+顺铂(PPD)化疗,21 d为1周期,共2周期,1~3个月后,巩固化疗3~4周期;对照组28例,单纯IGRT精确放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7%,对照组有效率67.9%,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食道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完全脱发率100%.结论:中晚期食道癌IGRT精确放疗同步化疗安全有效,其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 免疫放射分析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TSH的价值

    作者:冯玉俊

    目的:观察免疫放射分析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验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放射分析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40份血清标本的TSH水平.结果:免疫放射法、微粒子化学分析法测量的TSH水平分别为(7.889±0.355) 、(8.077±0.299)μIU/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2,P>0.05).两种方法测定TSH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γ=0.99).结论:免疫放射分析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验血清TSH水平具有较好相关性.

  • 影响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

    作者:李玉生;黄圣明

    目的:探讨影响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方法:选取2008年06月-2013年06月在本院住院142例癫痫患者,男86例,女56例.应用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估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服药依从性好的54例占38.03%;依从性差的88例,占61.97%.其中38例(26.76%)没有规律服药,随意增减药量和(或)漏服;32例(22.54%)自认为治疗效果不好擅自换药;12例(8.5%)规律服药控制发作半年-2年后未复查规范化停药自行停药;6例抗癫痫药物控制无发作但出现头晕、纳差等不良反应患者及家属未复诊自行换药.结论: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是控制癫痫发作的关键.

  • 急性腰椎骨折并发椎间盘突出的佳治疗方法分析

    作者:罗亮;李军;张曦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腰椎骨折并发椎间盘突出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科住院患者99例急性腰椎骨折并发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A组)、微创手术治疗组(B组),保守治疗组(C组),每组33例.A组采用椎体间植骨融合术,B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C组采用电针治疗和牵引按摩进行保守治疗,对比分析3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以及各项体征评分,术后1年定期随访,观察3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B组的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各项体征评分与A、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各项体征评分均高于A、C组,A、C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手术与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方法相比,微创手术是治疗急性腰椎骨折并发椎间盘突出疾病的佳方法.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回生口服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作者:张章;吴越菲;秦岭;齐志峰;刘鹏英;江伟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回生口服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本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8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使用TACE联合回生口服液;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治疗2周期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对原发性肝癌病灶疗效的有效率分别为(86.05±0.5)%和(60.47±0.5)%,2组在治疗前后KPS评分提高和稳定分别为(93.02±0.5)%和(65.12±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联合回生口服液综合治疗,可缩小肿瘤病灶,具不良反应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腔内三维超声对经产妇与未孕妇女盆底结构对比分析

    作者:马晓芹;张建红;邱艺琼

    目的:采用腔内三维超声对未孕妇女及经产妇女盆底结构进行对比观察,尽早发现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本院妇科门诊及住院未孕妇女及经阴道分娩妇女各60例为研究对象,于腔内阴道采用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做盆底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安静及大Valsalva 动作后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BSD)、膀胱尿道后角(α)及肛提肌裂孔的面积,计算膀胱颈下降度(BND).结果:妇女盆底肌松弛在经阴道分娩组中:轻度31%(19/60),中度11%(7/60),重度3%(2/60).结论:采用腔内三维超声检查,观察经阴道分娩妇女盆底结构的改变,可早期诊断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为临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盆底 腔内 三维超声
  • 健康教育对住院初诊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观察

    作者:徐澍人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住院初诊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56例住院初诊糖尿病患者影响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个体特点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对饮食、休息与运动、用药、心理调适,自我管理行为进行合理干预.结果:患者对糖尿病有了较全面、正确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用药知识、药物注意事项和自我保健知识等,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对提高住院初诊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积极意义.

  • 发热儿童血PCT水平及其与CRP和WBC的关系

    作者:曾华;方伟祯;陈经纬

    目的:研究发热儿童血降钙素原(PCT)水平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及WBC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32例急性发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WBC水平分为A组16例(WBC升高);B组为16例(WBC正常或降低).收集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2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PCT、CRP及WBC水平.结果:A组患者血PCT水平高于B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A组患者血CRP 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组血PCT、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组患者血PCT水平与CRP、WBC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8,r=0.76,P<0.05);而B组血PCT水平与CRP、WBC水平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发热儿童血PCT升高伴随血WBC升高,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

  • 295例离退休职工年度体检心电图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其连

    目的:了解离退休职工异常心电图的发生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295例心电图按年龄分为3个年龄段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心电图212例,占71.86%,异常心电图83例,占28.14%,其中50岁组17例(18.48%),60岁组29例(30.52%),70岁组37例(34.26%),异常者中男性47例,占所有男性的41.96%,女性36例,占所有女性的19.67%,男女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年龄组男女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比较,50岁组和60岁组男女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70岁组男女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在检出的异常心电图中,ST-T改变(9.49%)占首位,其次为右束支传导阻滞(4.75%),ST-T改变主要分布在60岁组和70岁组.结论:心电图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定期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认知行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疾病影响程度的干预效应

    作者:张铮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疾病影响程度的干预效应.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疾病影响程度量表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疾病影响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前,患者的疾病影响程度测评各维度得分均较高,特别是社会、心理影响维度;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后,各维度得分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可有效地干预矫正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错误认知,减轻其疾病影响程度.

  • 卡式配血法检测不规则抗体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作者:白贺莹;冯丽辉;赵璇

    目的:应用两种不同方法对血液中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来判断微柱凝胶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同时对130例血液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的测定.结果:130例样本中有1例存在不规则抗体,占0.77%,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相同.结论:卡式配血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且稳定,更适合于标本结果的保存复查要求.

  • 老年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护理

    作者:刘冬梅;朱莹

    目的:探讨手术后进行化疗的老年肺癌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护理干预组(23例),医务人员对老年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为对照组(23例),主要对老年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对所有的老年肺癌患者使用DP方案进行化疗,在患者进行化疗期间进行护理.护理组的患者经过系统化护理干预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特异症状和共/副性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都低于对照组,结果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老年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在化疗时的不良反应,还可以减少因药物对患者器官的伤害,提高患者化疗的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 压疮护理小组在高龄危重症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肖莎;梁藕香

    目的:建立压疮护理小组,有效的预防高龄危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方法:根据责任制护理排班模式,由科室经过院内外系统培训、经验丰富的护理骨干组成压疮小组,对科室的压疮情况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及效果评价.结果:2011年06月~2013年02月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结论:压疮护理小组的成立有效地预防了高龄危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小组成员积极学习压疮相关的新知识,同时带动其它责任护士自觉学习,整体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

  •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姜云湘;刘海燕

    目的:探讨德国Rudolf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d 32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采取一般护理、功能锻炼、出院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经过围手术期的正确护理,32例患者均康复良好出院.结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 1例肺移植患者术前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

    作者:任雅欣;侯春怡;陈丽花;周英

    目的:总结肺移植术前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例呼吸、循环极不稳定的患者在肺移植术前行床旁ECMO治疗,定时监测其体温、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灌注量、氧合器及管道的变化,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结论:对肺移植术前应用ECMO的患者,重视病情的监测及并发症的预防,有助于提高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

  • 重症患者APACHEII评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程洁;肖莎;魏宜

    目的:探究重症患者中行APACHEII评分对护理侧重点的指导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截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共120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护理组及侧重护理组,通过APACHEII评分对患者护理行有侧重点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侧重护理组抢救成功率对比普通护理组高出10%,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短(2±2.1)天,费用低(1894.2±220.1)元,在静脉炎、压疮、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分别低11.67%、6.67%、13.33%,护理满意度高11.67%,以上数据行统计分析存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结论:根据APACHEII评分予不同级别护理,并在病情进展中做到复评,使抢救成功率增加、住重症病房时间缩短、住重症监护病房费用减低、护理满意度提高、并发症发生减少.

  • 希望护理模式可减轻脊椎损伤术后患者疾病影响的程度

    作者:张楠

    目的:观察希望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患者疾病影响程度的干预效应.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希望护理模式,并采用疾病影响程度量表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疾病影响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实施希望护理模式后,疾病影响程度中躯体功能影响(SD-Ⅰ)、社会心理影响(SD-Ⅱ)及其他3个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希望护理模式,可为患者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患者积极面对,促进全面康复.

  • 口腔颌面部肿物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报道

    作者:全陈清;刘珺;余永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严重者可致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而危及生命 [1].为了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危害,识别高危患者风险因素并提供适当的预防,这已逐渐成为全球医学界的共识[2].近期本科出现2例口腔颌面部肿物术后并发LEDVT形成,并对LEDVT形成原因、护理预防做一探讨.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