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

河南中医杂志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하남중의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 主办单位: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3-5028
  • 国内刊号: 41-111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40
  • 曾用名: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河南中医》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郑玉玲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过敏性鼻炎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研究

    作者:陈昱文学;杨易韵;蒋国凤;彭煜轩;梁永林

    目的:分析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证素分布及其组合规律,寻找过敏性鼻炎的病机规律,以期对临床规范化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该疾病的中医病性、病位证素分布及组合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归纳.结果:筛选并整理合格文献175篇,合格病案200个,提取20个病性证素,9个病位证素.过敏性鼻炎临床应用的病位证素依次为表、肺、肾、脾;病性证素依次为外风、阳虚、气虚、寒、血虚、阴虚、热;常见证素组合风寒束表、表寒证、表阳虚证、气虚卫表不固、肺表风寒、寒痰阻肺频次占前6位.结论:通过证素分析说明过敏性鼻炎的形成与体质因素、风寒束表是有密切关系的.

  • 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作者:周振环;郎立新;刘震;孙长勇;杨淑莲;王茂生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DA)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86例IDA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脾胃虚弱证31例,心脾两虚证17例,脾肾阳虚证33例,气血衰竭证5例.采用希森美康公司XE-2100型号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HGB)、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血红蛋白含量(hemoglobin content,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红细胞分布浓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red blood cell concentration,RDW-CV),分析中医证型与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气血枯竭证比较,其他各证型HGB、HCT、MCV、MCH、MCHC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证比较,其他各证型RDW-CV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A患者红细胞的检测参数与患者中医临床证型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辩证施治的参考依据.

  • 温阳化浊通络方治疗系统性硬化病41例

    作者:张鹏;卞华;韩立;陈日新;山书玲;张霄

    目的:观察温阳化浊通络方对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B细胞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Ⅲ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type Ⅲ 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ropeptide,PIIINP)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SS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甲氨喋呤、强的松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自拟温阳化浊通络方治疗.分别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BAFF、PIIINP、IgG和IgM水平,采用中文版SF-36评价生存质量,同时观察皮肤积分和疾病活动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AFF、IgG、IgM和PIII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Sc皮肤积分、疾病活动指数亦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FF水平与皮肤积分、疾病活动指数、PⅢNP水平呈正相关性(P<0.01).治疗组在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维度分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化浊通络方能够降低SSc患者血清BAFF水平,减少PⅢNP含量,进而降低皮肤积分、疾病活动指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消痞通降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患者胃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来要良;刘永;邓贵成;王劲松

    目的:探讨消痞通降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寒热错杂证患者胃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脾胃科门诊收治的FD寒热错杂证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吗丁啉治疗,治疗组给予消痞通降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西医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有效率为69.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67.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肠激素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阈值饮水量、饱足饮水量、阈值近端胃容积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社会功能、身体疼痛和精神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消痞通降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胃敏感性,从而改善其临床症状.

  • 补肾祛寒治尪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患者30例

    作者:燕勇

    目的:观察补肾祛寒治尪汤对膝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患者疗效及膝关节运动功能和骨关节炎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和中药熏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肾祛寒治尪汤治疗,日1剂,早晚各1次温服.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日常活动受限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K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寒治尪汤可促进KOA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日常活动受限的改善,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膝关节运动功能.

  • 积乳症患者中医体质辨识研究

    作者:王凤;宋聪;赵春英

    目的:通过积乳症患者中医体质辨识研究,探索积乳症患者基本中医体质类型,为积乳症患者“因人制宜”干预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外科门诊就诊的积乳症患者200例作为积乳组,同时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社区的正常哺乳期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开展一般状况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通过统计学描述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积乳症患者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结果:积乳组气郁质多,占21.5%,其他依次为痰湿质(18.5%)、平和质(18.0%)、血瘀质(13.5%);健康对照组平和质多,占51.0%,其他依次为阳虚质(16.0%)、阴虚质(9.0%)、湿热质(6.0%).两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显著(P<0.05).气郁质、痰湿质和血瘀质是积乳症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平和质是积乳症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积乳症发病与中医体质类型有关,降低积乳症的发病率,宜尽早给予宣教与指导等干预措施,促使孕产妇的中医体质类型向平和质转化.

  • 温肾通络方足浴治疗尿毒症腿不宁综合征30例

    作者:龚美富;胡路;范伟;吴国庆

    目的:观察温肾通络方足浴治疗尿毒症腿不宁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尿毒症RL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针灸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承山等穴位并结合推拿或按摩下肢,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温肾通络方足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通络方足浴治疗尿毒症RLS综合征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八段锦治疗绝经后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作者:彭冉东;邓强;李中锋;张定华;杨镇源;张彦军;李军杰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八段锦治疗绝经后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补充碳酸钙及维生素D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八段锦练功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跌倒发生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腰椎(L2-L4)与左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Ca、P、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尿脱氧吡啶啉/肌酐等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0.39%,治疗组有效率94.1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跌倒发生率为3.92%,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为15.68%,治疗组跌倒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L2-L4)与左股骨颈骨BMD、BG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且治疗组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a、P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尿脱氧吡啶啉/肌酐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八段锦治疗绝经后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更加明显,可显著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水平,降低跌倒发生率.

  • 扶正抗癌方对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作者:王小龙;徐彬;周雷;马俊杰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方对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46例,均经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等确诊,符合NCCN临床实践指南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吗丁啉、奥美拉唑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给予扶正抗癌方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至少治疗1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0%,对照组有效率56.5%,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2、IL-5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有较好疗效,能明显减轻化疗药物消化道副反应,提高肿瘤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

  • 宣白承气汤治疗老年肺炎痰热壅肺证临床观察

    作者:张琼;钱义明

    目的:观察宣白承气汤治疗老年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 ~ 85岁痰热壅肺型老年肺炎患者63例,均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岳阳医院急诊留观病房收治的住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抗菌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加强痰液引流、以及免疫调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宣白承气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痰色、咳痰量中医单项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48.4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中性粒细胞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白承气汤治疗老年肺炎痰热壅肺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消髓化核汤治疗环形增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作者:徐铭;姜宏

    目的:观察消髓化核汤治疗环形增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苏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agnen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30例有环形增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消髓化核汤治疗,同时配合肌肉锻炼,按照腰椎JOA评分改善率及MRI吸收率对患者转归进行分析评定.结果:30例患者有5例退出研究(1例患者治疗期间因跌倒至腰椎骨折退出研究,1例患者个人意愿转手术治疗,3例患者因个人原因未来本院影像复诊退出研究),退出率为16.67%.经非手术治疗后24例患者症状好转明显,1例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时间点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消髓化核汤治疗环形增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腰椎状况.

  • 探讨愈肺宁方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指数的影响

    作者:熊浪;杨三春;杨仁旭

    目的: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讨愈肺宁方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呼吸困难指数的影响.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愈肺宁方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进行Brog指数评分测定.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愈肺宁方对稳定期COPD患者呼吸困难指数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Brog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Brog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org指数在治疗前高,在治疗后1个月低,然后随时间的增加Borg指数呈上升趋势.治疗前两组之间Borg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4,P=0.270),其余各时间点均以对照组Borg指数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愈肺宁方可以降低稳定期COPD患者呼吸困难指数.

  • 六清推拿法结合酸性氧化电位水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40例

    作者:李付根;佘悦

    目的:观察六清推拿法结合酸性氧化电位水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六清推拿法结合酸性氧化电位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结合生理盐水清洁口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退热天数、咽痛恢复时间以及溃疡治愈天数,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92.5%,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天数、咽痛恢复时间以及溃疡治愈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在降低CRP方面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清推拿法结合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可缩短该病治疗时间,改善临床症状.

  • 肢端推拿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作者:罗永宝;刘伙生;余方辉;赵海龙;宣守松;唐晔

    目的:观察肢端推拿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并确诊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肢端推拿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乐葆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等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VAS评分、ND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端推拿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NDI指数.

  • 艾灸肺俞、大椎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感冒后咳嗽风寒袭肺证疗效观察

    作者:许杰峰;马文苑;黄文巍;裴中美;周华山

    目的:观察艾灸肺俞、大椎联合足三里注射穴位治疗感冒后咳嗽风寒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急诊收治的感冒后咳嗽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艾灸肺俞、大椎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喘可治注射液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肺俞、大椎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感冒后咳嗽风寒袭肺证具有良好的疗效.

  •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浊痹阻证37例

    作者:裴国宪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痰浊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肌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痰浊痹阻证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血运重建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参数[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胶原(collagen,COL)]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有效率为78.38%,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前壁中间段的b值与k值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OL、ADP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痰浊痹阻证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心肌血运重建.

  • 李文庆学术经验撷菁

    作者:李燕林;李李;杨文钦

    李文庆认为食道炎致病之因,多系邪热内结或食辛、热、硬之食物所伤,内损食道之膜致病;或因肝火乘胃,酸随火逆,上泛侵蚀食道之膜致病,虽起始之因多端,但终则为热毒损腐为要.在治法上,李文庆自思食道之膜薄嫩,时受擦磨,故喜润而恶燥,亦恶苦寒攻伐,遂立清热化毒,芳香去秽,濡润生肌之法,并自拟金甘汤主之,临证但见邪热内结,化毒损腐食道之膜,以致食道膜腐,即以本方主之,收效甚捷.李文庆认为肾病致病之因不越内外二条,其外者,多见风寒、风热之邪所侵,风寒袭肺,母子并病,肾水溢泛,以小青龙汤合真武汤治之;风热袭肺,母子并病,肾水逆滥,以银翘加五苓散治之;其内者,以肾本脏内损为主,肾阴虚,以济生肾气丸减桂附;肾阳虚,以真武汤主之;若肾阴阳两虚,则以济生肾气汤主之;肾气虚,自拟加味独参汤主之;肾热血瘀,宜凉血解毒,活血行水,自拟凉血化瘀行水汤主之,以上诸证若兼挟湿毒者,宜暂以藿香等芳香化湿浊为要.李文庆根据气血筋骨相关变化之理,精研筋骨扭伤的古今治法,自拟舒筋活血汤随证加减,对急性扭伤及扭伤而致劳损者疗效显著,对创伤愈合也有—定作用.

  • 许勉斋用药特点

    作者:蔺焕萍;李亚军

    许勉斋用药善用桂枝,喜用白术,止痛用三七和九香虫;用方善用仲景方和景岳方,用桂枝汤治疗慢性肝炎及各种杂病,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并认为石膏用量应多于麻黄,用瓜蒌薤白汤治疗哮喘,用景岳之方保阴煎填阴固脱,养心宁神,用附子理中汤合二陈煎治疗肺结核,用济川煎治疗精血亏虚之便秘,较好的传承了张仲景和张景岳学术思想.

  • 张志远治疗百合病经验

    作者:周婧;刘巨海;潘琳琳;刘桂荣

    百合病的病理机制乃元气困乏,气血运行不畅而蕴生内热,津亏血燥,热气伏于脉中遗留不去,淫于胸中,流于脾胃,阻于肝胆,以致脏腑经络失养,进而影响心的功能活动,导致阴阳失调,心神失守,终表现为或闲静寡言,或行坐不安,神志恍惚,精神不定,如有神灵,口苦,舌赤、尿黄,脉数等一系列症状.虽然百合病临床表现多变,令人难以捉摸,但张志远先生指出,只要认清患者的症状表现,抓住元气匮乏、内热津亏的病机关键,就可正确诊断、用药,他还指出在治疗时要重视、善用百合地黄汤.

  • 杨洪涛运用药对治疗血尿经验拾萃

    作者:雷洋洋;杨洪涛

    杨洪涛教授秉承《黄帝内经》“少阳属肾,上连于肺,故将两脏”的经典理论,认为少阳枢机功能对于肾之气化,肺之宣肃,以至一身气、火、水的升降出入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杨洪涛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宗“肾疏宁疏利少阳”之旨,在小柴胡汤基础上配伍补益脾肾、清热祛痰化瘀中药,取效显著.杨洪涛教授取小蓟、白茅根性凉濡润,入血分而止血之效,凡因热而出现血尿者常用此二药凉血而止血,同时配合地榆、侧柏叶等其他凉血药物,加强柴胡、黄芩疏理中焦热邪之效,临证为防凉血药有凉血留瘀之弊,常采用温性的活血化瘀药蒲黄炭、三七佐之.

  • 谈《伤寒论纵横》“六气辨证”

    作者:柴瑞震

    清以前大多研究《伤寒论》的学者都谈到了运气学说,把运气学说的“三阴三阳”精神贯穿其中.阎钧天先生《伤寒论纵横》一书贯穿两个中心思想,其一,《伤寒论》是疾病总论,是方法论,是对一切疾病进行辨证论治的纲领性全书;其二,《伤寒论》本身倡导的是“六气辨证”,而不是“六经辨证”.在此,阎钧天先生用“六气辨证”阐释《伤寒论》,用五运六气学说否定“六经辨证”,而倡导“六气辨证”之说,来还原《伤寒论》的本来面目.给研究《伤寒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 抑郁症与胆阳

    作者:孙卉;张题培;陈建

    抑郁症的症状多晨重夜轻,这是因为清晨少阳阳气开始生发,五脏六腑需要借助少阳阳气才能展开新一轮的人体活动,抑郁症患者胆阳不足,无以支撑其消耗的阳气,故清晨疲乏无力,思维迟钝,症状加重,夜晚阳气内收,机体的功能活动也趋于平稳,耗能减少,故症状得以缓解.由此可知,抑郁症与胆阳关系尤为密切.抑郁症的证型,胆郁痰扰证较为多见,即胆阳亏虚,胆气不得浮越,胆汁疏泄功能失职,致使痰浊内生,上扰清窍,病人出现疲劳无力、反应迟钝、心情低落、常感郁闷等症状,即导致安静型抑郁症的发生.若痰浊之邪日久化热,病人还会出现烦躁不安,精神狂乱等症,即躁狂型抑郁症的发生.由此可知,无论是安静型抑郁症还是躁狂型抑郁症,胆阳亏虚是其本质.

  • 论《伤寒论》之“痞”(下)

    作者:王明炯;宋易寒;王文华;薛丽君

    “痞”病机为“阳气微弱,风冷入里”,来源是少阳所传.张仲景对“心下痞”一证的治疗多从调理脾胃入手,代表处方有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桂枝人参汤.上焦和中焦脾胃的关系非常密切,上焦的疾病可以通过中焦来治疗,所以张仲景对于胸部的“痞”一证,不管是用“瓜蒂散”吐,还是用“人参汤”温,或是用“桂枝生姜枳实汤”散,其药物治在脾胃无疑.张仲景对于“痞”一证的治疗围绕着太阳、少阳(肝)、脾、肾这一主线,使用药物调解肝脾肾三脏之气机,治疗重点为调理脾胃.

  • 从肺与体窍的关系谈《伤寒论》手太阴病

    作者:娄永亮;刘英锋

    风寒犯肺之“肺”实指“肺系之苗窍”,有别于肺脏,肺系表证不等于肺脏之病.手太阴肺系有肺脏与肺表之分,肺表即为肺卫,是由肺所系之皮毛、鼻窍、白轮、喉咙以及手太阴肺经经络共同构成,是手太阴肺系中相对于肺脏而存在的一部分.这为丰富肺系表证提供了病位依据,为丰富六经辨证起到了有益的补充,这也是脏腑辨证所不能体现的.《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中仅有足太阳脾经的记载,却没有关于手太阴肺系的描述,与手太阴肺系自身的生理及病理特点有关.肺系主皮毛,司呼吸,关乎卫气,而太阳经系为一身之藩篱,主人之大表,为卫气运行的通道,太阳经气的舒展离不开肺气的宣发,肺气的宣发输布有需要经过膀胱经系之通道,两者生理及病理表现上存在相互依存、不可割舍的关系.《伤寒论》中有手太阴病,但因多在太阳病篇中列出,又多涉及表证,其发病通常与足太阳膀胱病变相兼,因而常作为太阳病兼证或太阳病变证看待,至于其病证之所以在太阳病篇论及,且多与太阳病证相兼,主要原因当归因于肺与膀胱共主人身之大表——皮毛,寒邪侵袭,往往一并受邪,难以割舍,《伤寒论》中将其同归于太阳病篇,有其中之道理.

  • 从便质分歧论柴胡桂枝干姜汤“阴证机转”

    作者:刘运泽;刘馨;贾先红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确系太阴病之机转,虽有向太阴病转归的趋势,但此时病机仍是以少阳病为主,非主太阴病,且水饮之结乃微结,非为五苓散“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苓桂剂之停饮,所以便溏、便干并非该方证必然症,若饮结气陷,脾阳不振可见便溏,饮结气郁可见便干.不过太阴病以下利为主症,既然证见太阴转归的趋势,则便溏之见应较便干为多.目前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有关研究缺乏现代药理和循证规律的支持,但从病机、以方测证和不同医家的临床应用中都可以看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应用关键在于对“阴证机转”的认识,在辨证论治过程中不应纠结于便溏、便干与否,有是症用是方,认清楚少阳病水饮微结兼见太阴的病机,有助于临床中的灵活运用,以此为基础加减可充分拓宽经方的应用范围,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

  • 糖尿病肾病从毒论治研究进展

    作者:杨思慧;高志卿;汪志伟

    从毒论治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思路可以指导临床医生未病防病,已病防变,即DN早期应警惕毒邪,扶正祛毒,以免正虚邪盛,久病入络,使治疗棘手.从毒论治DN的思路,受其发展时间的影响,仍有许多不尽完善之处:①由于从毒论治DN的病机尚未完全统一,中医学者各持己见,某些概念尚未标准化定义,“毒”“浊毒”等概念极易混淆,存在医学用语不规范的问题,不利于中医学术之间的交流;②从毒论治DN的辨证分型尚未完善,且临床用药多为医家经验方剂,缺乏具有前瞻性、多中心、大数据的临床研究;③开展的基础研究较少,不利于从毒论治DN理论研究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以后的研究应注意以上3个方面的问题,以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DN的优势.

  • 小米油对小鼠烫伤皮肤的修复作用

    作者:王喜英;吴宿慧;李寒冰;纪宝玉;董贝贝;李乾坤

    目的:观察小米油对小鼠烫伤皮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沸水烫的方法建立小鼠Ⅱ度烫伤模型,根据干预药物的不同,本实验分为普通小米组和米脂小米组.取10只小鼠,每只老鼠颈部下侧靠近后腿的两侧背部皮肤造成同种、相同程度的损伤,损伤左侧涂普通小米,右侧涂蒸馏水.另取10只小鼠,每只老鼠颈部下侧靠近后腿的两侧背部皮肤造成同种、相同程度的损伤,损伤左侧涂普通小米,右侧涂米脂小米.观察小鼠皮肤创伤处的结痂情况、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和组织病理变化等,分析小米油对小鼠烫伤皮肤的修复作用.结果:普通小米油从开始结痂、结痂完全、完全掉痂时间、愈合程度和组织病理变化等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蒸馏水,米脂小米油略优于普通小米.结论:小米油对小鼠烫伤皮肤有一定修复作用.

  • 锦红汤对脓毒症大鼠小肠TLR4及其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炯;叶圳;顾宏刚;蔡滨;林天碧;张静喆

    目的:研究锦红汤对脓毒症大鼠小肠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及其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92只大鼠常规适应性喂养后按照每组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Z)、模型组(M)、假手术组(J)、中药组(H)、西药组(T)、联合组(L)等6组.治疗组造模后即予相应药物干预1次,其余组均同时以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每组大鼠再按0h、2h、6h、24 h分为4个亚组,每亚组8只.在各个时间点采集标本,所有大鼠于标本采集完毕后处死.正常组:喂正常饲料.模型组:造模(CLP脓毒症模型),术后予生理盐水灌胃1次.假手术组:剖腹后只在盲肠根部穿入丝线,不行结扎和穿孔,术后予生理盐水灌胃1次.中药组:造模(CLP脓毒症模型),术后予锦红汤灌胃1次.西药组:造模(CLP脓毒症模型),术后予亚胺培南腹腔内注射1次.联合组:造模(CLP脓毒症模型),术后予锦红汤灌胃联合亚胺培南腹腔内注射1次.观察6组大鼠小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和TLR4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2h后肠绒毛出现排列混乱、缩短或变钝,6h后上皮细胞水肿,部分脱落显著,黏膜下间质水肿,24h后肠黏膜绒毛萎缩,而上皮细胞坏死,黏膜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24 h后肠黏膜表现与模型组比较有改善,但3组之间差异不大(P>0.05);大鼠小肠组织LPS受体(lipopolysaccharide,CD14)、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NF-κB)表达的影响蛋白表达在24 h后正常组表达低,模型组表达高;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联合组大鼠小肠组织CD14、TLR4、TNF-α、NF-κB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西药组、中药组、联合组大鼠小肠组织CD14、TLR4、TNF-α、NF-κB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呈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西药组、中药组大鼠小肠组织CD14、TLR4、TNF-α、NF-κB蛋白表达降低不如联合组(P<0.05).结论:锦红汤可能是通过减轻或阻断TLR4及其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减轻炎性因子产生来改善疾病预后.

  • 脾胃培源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7F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玉凤;李学军

    目的:观察脾胃培源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白介素-17F(interleukin-17F,IL-17F)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脾胃培源大剂量组、脾胃培源中剂量组、脾胃培源小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灌肠诱导溃疡性结肠炎.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予3 mL生理盐水灌肠;美沙拉嗪组予美沙拉嗪悬浊液(0.36 g·L-1)3 mL·d-1灌肠;脾胃培源灌肠方大剂量组、脾胃培源灌肠方中剂量组、脾胃培源灌肠方小剂量组分别按含不同生药浓度的脾胃培源灌肠方3 mL· d-1(0.56 g·L-1、0.28 g·L-1、0.14 g·L-1)中药保留灌肠连续15 d,第16天处死大鼠,取结肠标本.观察大鼠结肠大体形态学改变情况,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7F含量.结果:模型组IL-17F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脾胃培源灌肠方组和美沙拉嗪组IL-17F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美沙拉嗪组和脾胃培源灌肠方大剂量组、脾胃培源灌肠方中剂量组、脾胃培源灌肠方小剂量组4组间两两比较,IL-17F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培源灌肠方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结肠炎症损伤,抑制IL-17F的分泌.

  • 助阳法治疗经间期出血

    作者:刘睿赢;王建玲

    滋补肾阴是经间期出血的基本治法,但单纯地滋补肾阴不见得收获疗效,若再过用清降虚火之药物,会进一步损伤阳气,阻碍经间期重阴转阳的变化而加重出血.经间期重阴转阳的阴阳变化失调是其出血的根本原因,阳虚型经间期出血,因阳气的温煦、推动、兴奋、升发、气化等作用均减弱,治疗时应顺应月经周期的阴阳变化趋势,在滋补肾阴的基本大法上重视助阳法的应用,既能促使精血津液生成代谢,保证血循脉道而行,还可刺激卵泡正常发育及顺利排出,改善黄体功能,达到阴阳平衡,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和”.

  • 胆管结石患者胆道外引流前后舌象变化

    作者:郑传彬;刘冬厚

    目的:观察胆管结石患者胆道外引流前后舌象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胆管结石接受胆道外引流手术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禁食、积极抗感染、护肝、补液等处理,腹痛严重者予解痉、止痛等对症治疗,完善入院相关检查,分别给予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或内窥镜下鼻胆管引流术,记录患者胆道外引流前与引流结束后第3天清晨的舌象,将分类后的舌诊内容归纳为数据表,录入EXCEL表格.结果:胆道外引流前,舌色以淡红色、红舌、绛舌多见,淡白舌及紫舌较少,舌苔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黄苔、厚腻苔;引流后,舌色多演变为淡红色,与引流前相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后,大部分深黄苔、焦黄苔多向淡黄苔及白苔转化,但苔质由原来的腻苔、润苔,大多转化为燥苔,与引流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外引流前后需观察患者舌象变化,胆道引流后患者舌象多呈现阴亏津耗之象,在治疗过程中,需固护津液.

  • 通窍活血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瘀血内阻证临床观察

    作者:徐泽合;郭珏;郭燕洁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门诊就诊的血管性痴呆瘀血内阻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包括调节血压、降血脂、控制血糖及抗血小板聚集等)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通窍活血汤治疗.每位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生活能力评分(living ability score,ADL)、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评分,尤其是生活能力的评定,将作为判定痴呆等级的标准,并将患者各项评分进行自身前后对照比较,评定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等指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70.00%,对照组有效率为5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MSE、MOCA、ADL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丁苯酞能够显著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护脑神经组织细胞等有关.

  • 吞咽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120例

    作者:孔令常;杨玲玲;张东伟;弓永顺;樊帅;张洪涛

    目的:观察采用吞咽分期针刺治疗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及吞咽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溶栓、抗凝、降颅压、稳定血压、脑保护、营养脑神经、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对症治疗.吞咽康复训练采取冰棉探腭,舌根摩擦,舌体训练,冰袋敷面以及进食训练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吞咽分期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吞咽困难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15 <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确升高(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分期针刺治疗对中风后吞咽障碍可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吞咽功能.

  • 项针配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30例

    作者:刘正茂;韦丹;陈璐

    目的:观察项针配合舌针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的影响.方法:将项针配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60例患者随机分为项针加舌针组和舌针组,每组各30例.项针加舌针组取穴:风池、颈夹脊、哑门、廉泉、聚泉、海泉、金津、玉液,舌针组取穴:廉泉、聚泉、海泉、金津、玉液,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项针加舌针和舌针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项针加舌针在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上要优于舌针,且远期疗效也要优于舌针.

  • 《脉学指南》的脉学特色

    作者:张建伟;王小荣;李天鹏;张鸿彬;段淑文;刘艳霞

    卢敬之《脉学指南》引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脉诊的相关论述,对脉诊的形成原理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在深入阐释五运六气内在机理的同时,强调了人身秉天地之气而生,亦受天地之气变化的影响,临证察脉当天地人同参,才能明晰脉象变化的内在原因.对脉象分类、脉形特点以及各脉象的所主病证,卢敬之则结合陈修园脉诗八首,并进行细致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卢敬之取法仲景,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脉诊的临床运用进行分条论述,叙述唯恐不周,临证注重胃气的强弱,辨证讲求方脉相应.纵观全书,《脉学指南》为一部理、法、用一体的脉学专著,书中所阐发的脉学思想对脉诊理论的继承和发扬、临床诊疗的准确性都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 复方青山健心片治疗室性过早搏动痰火扰心证80例

    作者:刘春英;焦华琛;彭波

    目的:观察复方青山健心片治疗室性过早搏动(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青山健心片治疗,对照组口服稳心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早搏发生次数,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单项症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室性早搏数量明显少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心悸、失眠两项单项症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易惊、胸闷、心烦、头晕、失眠、大便于等其他症状上,治疗组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青山健心片治疗室性早搏痰火扰心证临床疗效与稳心颗粒相当.

  • 慢性心力衰竭古今文献研究述评

    作者:孙许涛;姜德友;张安琪;陈飞;解颖

    古代文献对心力衰竭的命名为心痹、心水、心胀等,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心气、心阳亏虚为本,瘀血阻滞、痰饮内停为标.在整个病程发展中以气喘、心悸、水肿的程度变化为主要证候表现.各医家对心力衰竭的辨治各有特点,诊疗思路与临床经验各异,辨证分型不尽相同,但气阴亏虚多用生脉散,阳虚给予真武汤,痰饮证施以苓桂术甘汤或葶苈大枣泻肺汤,对于心力衰竭病总的治疗原则均以益气养阴、回阳救逆为主,辅以活血化瘀、化痰平喘、利尿消肿.

  • 大剂量白术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张佳艺;闫梓乔;李英;杜璐瑶;王丽娜

    白术在常规剂量6~12g下,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但“中医的不传之谜在于剂量”,同样的药物,不同剂量,药效迥然,当白术用量大于30 g时,结合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对肝病、胃病、便秘、腰痛、胸腔积波、妇科病等多种疾病疗效更显著.自发现大剂量白术治疗临床各类常见疾病效果显著后,关于白术治肝病、胃病、便秘、腰痛等病证的研究不断深入,大量的文献记载及临床验证表明,大剂量白术在临床应用是有一定价值且值得研究的.

  • 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汤剂用药规律

    作者:黄书婷;张凤霞;杨雪松;牟淑敏;赵家军

    目的:尝试以古籍性味归经为依据分析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汤剂用药规律.方法:以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CHKD中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文献为基础,运用SPSS 22.0与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算法分析药物组成及用量.结果:①发现高频性味为寒、温,甘、苦,归经为肝、脾经.②得到9味高频药物,分别是泽泻、白术、丹参、山楂、茯苓、半夏、陈皮、黄芪、决明子,与既往研究结论较为一致.③得到潜在药物组合7对.结论:①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甘温益气健脾,苦寒清热燥湿是目前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的主流治疗方法.②痰饮形成可能不止包括水液代谢障碍,可能也涉及食物消化吸收利用排泄的异常.③本次数据挖掘支持从肝脾论治血脂异常的观点.④决明子、荷叶,山楂、决明子等组合或可作为代茶饮,用以防治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⑤泽泻、白术、丹参、山楂、茯苓、半夏、陈皮、黄芪、决明子为治疗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的常用药物,其中泽泻、丹参、白术尤为常用.

  • 红桃消肿合剂治疗早期外伤四肢骨折所致瘀血肿痛90例

    作者:刘素玲;贺延新;李郑林

    目的:观察红桃消肿合剂治疗早期外伤四肢骨折所致瘀血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期外伤四肢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口服三七片,治疗组采用红桃消肿合剂.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肿胀、萎软、酸痛等症状表现为重度患者治疗后少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桃消肿合剂治疗早期外伤四肢骨折所致瘀血肿痛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通痹舒筋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寒湿痹阻证机制分析

    作者:李现林;范晓龙;安如磐;袁祥生

    通痹舒筋丸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以祛风湿、止痹痛、舒筋络、活气血、补肝肾、强筋骨为主要功效,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通痹舒筋丸具有抗炎、镇痛、抑菌、调节免疫、保肝等作用,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相契合.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证实,通痹舒筋丸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河南中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