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

河南中医杂志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하남중의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 主办单位: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3-5028
  • 国内刊号: 41-111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40
  • 曾用名: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河南中医》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郑玉玲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胆胃舒膏方联合穴位注射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

    作者:梁镇忠;安云;郭茹芳;陈伟刚;黎金桂;王强;陈冀慧

    目的:观察胆胃舒膏方联合穴位注射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术后BRG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注射组和中药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穴位注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中药治疗组在穴位注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胆胃舒膏方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组胃胀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83.33%,穴位注射组有效率90%,中药治疗组有效率96.67%,中药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穴位注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血清胃动素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胃舒膏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患者的症状.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型与血清中MDA、SOD、NO含量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秀成;胡华;杨桂英;刘毅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中医证候分型与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aledic dia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符合KOA诊断标准的96例患者按中医学证候分型标准分为风湿热痹证组30例,风寒湿痹证组24例,肝肾亏虚证组24例和瘀血痹阻证组18例.抽取各组对象的晨起空腹血液,硫代巴比妥法测MDA,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结果:各证型MDA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热痹证组和风寒湿痹证SOD值低于肝肾亏虚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O含量和风湿热痹证组、风寒湿痹证组及瘀血痹阻证组NO含量低于肝肾亏虚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OA患者血清中MDA、SOD、NO的含量变化为反应自由基变化情况指标和反应软骨细胞凋亡的相关指标,可以作为中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宏观辨证分型的依据.

  • 清热燥湿活血汤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修复过程中再上皮化的影响

    作者:李晓洁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活血汤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依据细菌培养结果采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排便后,创面用痔瘘洗剂坐浴、黄柏液棉球清洗、拭干,再予以无菌纱布覆盖,固定.治疗组依据细菌培养结果采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排便后,创面用自拟清热燥湿活血汤坐浴、黄柏液棉球清洗、拭干.清热燥湿活血汤药物组成:苦参30 g,黄柏20 g,地肤子20 g,蛇床子30 g,五倍子20 g,生地榆30 g,乳香20 g,没药20 g,血竭20 g,苍术20 g,芒硝20 g,生甘草10 g,每日1剂,煎出药液约1 000 mL,每日便后熏洗坐浴1次,时间约20 min.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术后第21天创面纵径和创面深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创口愈合天数为(24.06±2.55)d,治疗组创口愈合天数为(37.20±6.02)d,两组创口愈合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术后第21天创面边缘肉芽组织中EGF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燥湿活血汤熏洗坐浴可以加速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

  • 扶阳复元汤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S-100B蛋白、神经肽Y的影响

    作者:蒋克浩

    目的:观察扶阳复元汤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及S-100B蛋白、神经肽Y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扶阳复元汤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S-100B蛋白、神经肽Y含量变化.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治疗后S-100B蛋白、神经肽Y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复元方可以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血清S-100B蛋白、血浆NPY含量相关.

  • 清肺止咳化痰汤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作者:杨明;刘清泉;周爱国

    目的:观察清肺止咳化痰汤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老年CB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肺止咳化痰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老年CB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检测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出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TNF-α、IL-6、IL-4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平喘时间、体温复常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9% (P <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FEV1/FV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清肺止咳化痰汤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可有效改善急性发作期老年CB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 中药外洗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疼痛及肿胀的影响

    作者:赵岩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疼痛及肿胀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治疗组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中药外洗,水煎,每天1剂,煮水2~3L,将纱布或毛巾浸泡于药液中,温度适宜后敷腿,每次30~ 40min,每天2次,连续治疗7d.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髌上10 cm周径、髌下10 cm周径、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洗可以改善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的疼痛及肿胀.

  • 中医三联疗法治疗瘀热内阻型肠粘连性慢性腹痛临床研究

    作者:郭敏;赵文霞

    目的:观察中医三联疗法(中药内服、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封包)治疗瘀热内阻型肠粘连性慢性腹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瘀热内阻型肠粘连性慢性腹痛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三联疗法(中药内服、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封包),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腹痛缓解时间、排便功能恢复时间、气液平改善时间,1年内复发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在腹痛缓解时间、排便功能恢复时间及气液平完全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对照组1年内腹痛复发率为10.00%,治疗组1年内腹痛复发率为50.00%,两组1年内腹痛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三联疗法可显著提高瘀热内阻型肠粘连性慢性腹痛的疗效,降低住院费用,减少住院天数.

  • 三联术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232例

    作者:刘世举;刘佃温;杨会举;张新春;刘翔

    目的:评价“痔上黏膜环切+消痔灵黏膜下注射+耻骨直肠肌松解”三联术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232例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直肠黏膜高位点状注射术、耻骨直肠肌挂线术和中医外治法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32例患者临床痊愈183例(78.9%),显效21例(9.1%),有效16例(6.9%),无效12例(5.2%),有效率为94.8%.为期1年的随访情况:有效随访例数197例,16例复发,症状缓解不明显,有效率为91.9%;患者围术期未出现直肠阴道瘘、急性坏死性筋膜炎、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且无围术期病人死亡;患者术后排便频率、费力程度、每次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24 h尝试排便失败次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患者各组积分仍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消痔灵黏膜下注射+耻骨直肠肌松解”三联术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安全有效,远期疗效较好.

  • 2型糖尿病肾病血瘀证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刘变玲;陈玮鸿;王延辉;曹钋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瘀证与尿蛋白定量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经过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糖尿病肾病血瘀证患者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组的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大于非血瘀证组.两组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血瘀证有正相关关系.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肾病血瘀证的研究,提示血瘀证与血红细胞及尿蛋白有一定的相关性.

  • 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徐群群;曹阳;卢敏;张婷婷;谭蕾;戴德英;束兰娣;孙兆贵;季培英;王唯迪;庄梦斐;夏馨

    目的:探讨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aseular endotheliac grouth factor,VEGF)基因(-460C/T,+405 G/C,-2578A/C)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dymorphisms,SNP)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筛选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90例患者,选择60例腹腔镜术后病理证实为EMS且符合瘀热证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余30例同期行腹腔手术的输卵管炎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PCR测定VEGF基因-460C/T,+405 G/C,-2578A/C多态性,探讨EMS的发病机理.结果:两组患者VEGF基因多态性-460C/T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405G/C,-2578A/C基因多态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基因SNP类型-460C/T,+405 G/C,-2578A/C不构成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患性关键因素,但作为复杂因素之一,需要结合中医证型分析,作为EMS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参考指标.

  • 利拉鲁肽与减肥穴贴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作者:魏桂梅;赵璐;任锟

    目的:比较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减肥穴贴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M)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减肥穴贴组16例和利拉鲁肽组18例,减肥穴贴组在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减肥穴贴治疗,利拉鲁肽组在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两组均治疗16周.观察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腹围、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2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sugar,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脂(blood fat,BF)、血尿酸(blood uric acid,BUA)水平、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LB)、神经肌电图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6周后两组BMI、FBG及2 h PBG、Hb A1c较治疗前均降低,且利拉鲁肽组FBG、2hPBG较减肥穴贴组明显降低(P< 0.05,P< 0.01);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16周后BF、BUA、MALB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16周后眼底照相、神经肌电图、低血糖例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肥穴贴和利拉鲁肽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均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BMI及血糖,但利拉鲁肽效果更明显,减肥穴贴方便性优于利拉鲁肽.

  • 耳穴压豆配合开天门治疗女性更年期不寐临床观察

    作者:王红梅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开天门治疗女性更年期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女性更年期不寐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百乐眠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配合开天门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有效率为7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入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睡眠时间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开天门治疗女性更年期不寐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患者入睡时间,增加患者睡眠持续时间.

  • 拔罐法临床操作体会

    作者:张君;邵素菊;王培育;华金双

    拔罐法具有负压作用、温热作用、调节作用,拔罐法临床常用的4种方法是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络拔罐法.留罐法是临床常用的方法,应用范围广,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拔毒泻热等作用.拔罐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性,其简单的操作易于推广,故此疗法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非医疗机构及家庭中.闪罐法多用于虚寒证,或肌肉萎缩,或需重点刺激的穴位,因其不留罐痕,操作灵活,患者感觉舒适,接受度好,是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拔罐疗法.刺络拔罐法适用于病在血络,瘀阻不通的各种病症,不论寒热虚实,临床辨证只要有气血瘀阻征象者,均可用之.但在医疗机构中要想把拔罐法应用好,取得很好疗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操作起来并不简单,不但要求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动作要领、操作规范,而且还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 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机制研究

    作者:张琪;金鸿宾;范桐顺;许海委

    推拿治疗颈椎病主要是改善脊柱关节结构、消除炎症、恢复中枢神经和血流动力学正常功能状态等.推拿手法对脊柱关节结构的影响包括:对神经根压迫的影响,对颈椎排列的影响,对椎动脉供血的影响.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手法较为多样,研究重点在于手法改善神经根卡压症状,恢复椎动脉供血之机理方面,针对恢复颈椎椎管狭窄、改善颈髓压迫症状及交感神经刺激症状的机制研究探索相对较为薄弱,神经卡压机制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手法整复,改善机械性压迫刺激,而神经电生理方面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手法改善椎动脉供血中血流动力学机制研究较多,分子基因学水平研究还远远不够,推拿治疗颈椎病机制研究中缺乏传统中医整体思想及辨证论治、分经论治研究,且针对手法治疗机制的研究以临床及生物力学为主,动物试验较少,今后需加大手法对颈椎椎管狭窄、交感神经型及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机制的研究力度,加强分子基因学方面的研究,全面深入挖掘手法治疗机制,注重对颈椎病患者的手法辨证论治及分经论治等规范研究模式.

  • 大柴胡汤加减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作者:周克聚;刘静;高小虎;武文杰;李韶山;吕印冠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研究组给予大柴胡汤加减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64.0%,研究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腹痛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呼吸正常时间、心率正常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APACHEⅡ、Balthazar CT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0.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 胡思荣辨治郁证

    作者:左明晏;许从莲

    胡思荣教授认为郁证患者初起多为肝气有余,便是肝火,即是肝郁的常见病理变化.胡老师认为郁证辨证,应重视气血津液理论,强调“气滞”是郁证初形成或长期伴随的重要因素,而“痰火”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临床以痰郁火结证多见,辨治郁证提倡以“本病皆因于痰火”立论,主张调肝胆之气为基础,除病因之痰火为重心,清心豁痰、疏肝利胆以达宁心定志为治则,以礞石化痰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创制而成的平心忘忧胶囊治疗该病,颇有效验.

  • 剥苔之中西医辨析

    作者:张平云;付义;杨春艳

    观察舌苔变化是中医诊病的一种传统手段,然而舌苔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药物因素等干预可以使舌苔发生变化,若通过表面所看到的现象(舌苔)就去判断疾病的病性会严重影响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本文以剥苔为例,从中西医角度对其病机及治疗进行阐述,西医认为肺胀病患者出现剥苔是由于口腔内环境紊乱所致,激素可引起口腔内环境紊乱,应重视口腔护理,防止口腔菌群紊乱,从局部治疗;中医认为剥苔病机多属气阴亏虚,然临证发现肺胀病阳虚证患者也可见剥苔,阳虚寒湿困脾,津液代谢失常,精微不能输布于舌面所致.剥苔只是一种体征,是疾病在舌面上的反映,不必单一治疗剥苔,而以治疗原发病为主,从整体进行辨证论治,若辨证论治准确,整体得以调理,剥苔也会随之改善.

  • 肺痨病源流考

    作者:姜德友;高欣元

    汉代张仲景参《黄帝内经》而立虚劳,于《金匮要略》始见“虚劳”病名,至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将虚劳之病位归至五脏,《中藏经》详述“传尸、鬼疰、尸注”等传染病,唐代孙思邈于《备急千金要方》首次将“尸疰”“鬼疰”“飞尸”“劳疰”等传染病引入“肺脏篇”,与此同期之王焘于《外台秘要》亦提到:“生肺虫,在肺为病”,首将传染病与脏腑病变联系在一起,至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首以“痨瘵”定名.肺痨之因在于内外两端,内者正气虚弱,外者感染痨虫,二者互为因果.禀赋不足、饥苦劳倦、奢欲过度、怒郁忧思、病后失养均可导致正气虚弱,从肺痨的整体病程看,阴虚是本病发展的关键,阴虚的病理现象贯穿于本病始终.从肺痨的整体发病趋势看,可由正虚而致痨,亦可由痨而致虚.肺痨之治则可总结为“补虚培元,兼以杀虫”,又根据症状的缓急不同,其侧重点亦有所不同.此外还有针灸法,导引法,倒仓法等.

  • “证”与“证候”

    作者:柴瑞震;陈业兴

    “证”与“证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经常被混用,“证”是对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辨析的结果,是论治的依据;“证候”是证的外候,是指症状和体征.“证”与“证候”的混用,已造成对辨证的认识混乱,“证”与“证候”不能再继续混用,应该统一用“证”表述.规范表述“证”的概念,更有利于中医辨证,诊病和学术交流.

  • 张仲景论治湿痹

    作者:向玮;卢思俭;任爱玲

    张仲景论治湿痹,以微发汗、利小便、顾护脾胃为法,且尤为重视祛湿以治痹,如微汗出为使湿邪与风寒邪气俱去而不留,利小便使湿从下解有出路可去,顾护脾胃又可防止湿邪生成,无不提示祛湿对治疗湿痹的重要性,并对后世医家治疗湿痹及治湿理论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思路.

  • 《伤寒论》论治口干

    作者:王莎莎;李延萍

    《伤寒论》认为口干的病机主要是津液输布失常或阴津亏损导致,津液输布失常主要与肺脾肾、三焦、少阳、肝等有关,而阴津亏损主要为燥热伤津或阴虚致燥,治疗上依据病机不同分而论之.津液输布失常者以小青龙汤散寒温肺化饮,五苓散化气布津,真武汤温阳利水,小柴胡汤疏理少阳气机,柴胡桂枝干姜汤和少阳、温阳开结,茵陈蒿汤清热祛湿,大陷胸汤急下、泻热逐水,便津液气化布散功能恢复,津液自布;阴津亏损者以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猪苓汤育阴润澡、清热利水,乌梅丸辛开苦降、寒热并用,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大承气汤急下存津,既去邪热又补养阴津,使阴津得充,渴得止.临床治疗干燥综合征可参照用之.

  • 益肾-通络-泄浊法抗氧化应激研究进展

    作者:滕春凤;李小会

    参阅历代古籍文献,DN病机终不离肾,轻者如“消渴”及“消瘅”,重者如“消肾”“肾消”及“下消”,甚者如“肾劳”及“关格”.近代医家普遍认可DN“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即以肾虚为本,瘀血阻滞为标,后期兼有浊毒内蕴.随着氧化应激在DN发病及病程进展中作用认识的深入,中医肾脏病领域也开展了系列有关“益肾”“通络逐瘀”“泄浊排毒”等思路的抗DN氧化应激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然而,随着DN病情的进展,机体的损伤机制复杂多变,各类损伤信号相互促进,因此,单一的治疗靶点,并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示研究DN的中医药防治具重要意义,中医药抗DN氧化应激的研究具有较好前景.

  • 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证研究述评

    作者:雷洋洋;杨洪涛

    慢性疾病患者,正气虚损尤甚,即所谓“久病必虚”,导致病人形成动力缺失的一系列症状,脾失固摄,肺失宣降,肾不固精导致精微下泄,水液运行乏力致湿浊痰瘀,久而化热化毒.故在治疗上,重视固护阳气,切忌轻易泻火损伤阳气,制方遣药上应注重温补元阳,即使是邪实为重者,也不可多用寒凉、渗泄药物,以犯“虚虚”之过,须知邪实乃是正虚的结果.而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熬夜、饮食不规律、过食辛辣油腻,致脾胃阳气损伤,临床治疗更应该注意,且莫再以寒凉之药物攻伐中焦阳气.在临床上不乏有医家一见患者有面红,口干,脉大等“热象”,不假斟酌,就已处方数味寒凉伤阳之品,殊不知有真寒假热证,故今后应注重固护真阳和扶助正气方面的研究,则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必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 中西医治疗成人大骨节病研究评述

    作者:周国干;陈斌;张晓亮;袁普卫;刘德玉

    成人大骨节病中晚期患者症状明显,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医内治法根据证型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外治法治疗大骨节病疗效独特,具有作用迅速、痛苦小、副作用小等优点,主要有熏洗法、中药外敷、涂药按摩、针刀、按摩等诸多方法.西医则根据病情选择西药口服或手术治疗.单独运用中医或西医治疗难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发挥各自所长,取长补短弥补单独治疗的不足之处.

  • 肝郁与精瘀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俊文;朱宝利;李霞;赵树理;王宇春;侯刚

    目的:通过建立雄性大鼠精瘀动物模型,探讨肝郁与精瘀的相关性.方法: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肝郁药物组,肝郁精瘀组,每组各10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建立肝郁大鼠模型,在肝郁病理基础上,继续予以束缚处理以建立精瘀模型,并通过检测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α-糖苷酶(α-glycosidase, α-GLU)等指标的改变以确定肝郁致精瘀模型的建立.按每毫升含3 g生药给肝郁药物组大鼠灌胃柴胡疏肝散,其他两组则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4周.在末次刺激的24 h后,对三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随即股动脉取血,静置后离心,取血清待测.采用ELASA方法检测E2、ACP、α-GLU的浓度.结果:肝郁模型组、肝郁精瘀组与对照组大鼠比较,行为多表现为倦怠少动、叫声尖细、反应迟缓、饮食减少、毛发晦暗、大便松散甚呈水样;三组E2浓度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药物组与肝郁精瘀组比较,ACP明显降低(P<0.05);肝郁精瘀组与肝郁药物组比较,α-GLU明显升高(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可改变精瘀大鼠行为,改善精瘀大鼠相关实验室指标,提示情志-肝郁-精瘀有一定相关性.

  • 清肺益肾方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致老龄大鼠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孟泳;王艳梅;李彬;甘德堃

    目的:观察清肺益肾方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致老龄大鼠肺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的影响,揭示清肺益肾方对老年肺炎肺脏保护与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肺炎克雷伯杆菌制作老龄大鼠肺炎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左氧氟沙星组,清肺益肾方组高剂量组,清肺益肾方中剂量组,清肺益肾方低剂量组,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空白组,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10 g· (kg· d)-1;左氧氟沙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混悬液42mg· (kg·d)-1;清肺益肾方高剂量组每天给予清肺益肾方提取液30.66g· (kg·d)-1,清肺益肾方中剂量组每天给予清肺益肾方提取液15.33 g· (kg·d)-1,清肺益肾方低剂量组每天给予清肺益肾方提取液7.67 g·(kg·d)-1,同时给药左氧氟沙星42 mg· (kg·d)-1,连续给药6d.分别于造模后第2天,第6天尾部取血并计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并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中IL-1β、IL-6、IL-8、TNF-α分泌水平,同时通过细菌培养计算肺组织中菌落数.结果:造模后2d和6d,模型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和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均高于空白组(P<0.01);模型组大鼠BALF中WBC,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计数和肺组织菌落计数均高于空白组(P<0.05或P<0.01);左氧氟沙星组、清肺益肾方高剂量组、清肺益肾方中剂量组、清肺益肾方低剂量组WBC和PMN均低于模型组(P<0.01);清肺益肾方高剂量组,清肺益肾方中剂量组,清肺益肾方低剂量组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IL-8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1),左氧氟沙星组、清肺益肾方高剂量组、清肺益肾方中剂量组、清肺益肾方低剂量组TNF-α、IL-1β、IL-6、IL-8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清肺益肾方高剂量组、清肺益肾方中剂量组、清肺益肾方低剂量组、TNF-α分泌量低于左氧氟沙星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肺益肾方中剂量组和清肺益肾方高剂量组IL-1β分泌量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清肺益肾方低剂量组IL-1β含量低于左氧氟沙星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肺益肾方高剂量组、清肺益肾方中剂量组、清肺益肾方低剂量组IL-6分泌量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1);清肺益肾方高剂量组、清肺益肾方中剂量组、清肺益肾方低剂量组IL-8分泌量低于左氧氟沙星组,但清肺益肾方低剂量组和清肺益肾方高剂量组IL-8分泌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益肾方复合左氧氟沙星能够较好地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致老龄大鼠肺炎,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分泌.

  • 针刺百会穴、风府穴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NGF、BDNF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启;梁丹丹;许伶;吕小明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风府穴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损伤侧皮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使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法,技术制作永久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不做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法仅做颈总动脉分离手术.针刺组取百会穴、风府穴,使用0.30 mm×25 mm毫针刺入百会穴、风府穴后,使用平补平泻捻转法作为行针手法,每次留针时间30 min,15 min后行针1次,术后4h接受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组各24只,再分为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3个小组,每小组8只,术后4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用神经缺损体征评分和感觉、运动能力评分,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进行NGF、BDNF显色,比较分析各组大鼠脑组织中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各组大鼠行为学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大鼠行为学功能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质NGF、BDNF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皮质NGF、BDNF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针刺百会穴、风府穴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损伤皮质NGF、BDNF蛋白的表达有关.

  • 针刺对颈椎间盘退变大鼠PGE2、6-K-PGF1α和TXB2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莹;彭伟

    目的:观察针刺对颈椎间盘退变大鼠的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6-酮-前列腺素F(6-ketone Prostaglandin F,6-K-PGF1α)和血栓素B2(throm-boxanep B2,TXB2)含量的影响.方法:对40只大鼠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各20只,模型组造模后不做针刺处理.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选穴:天柱穴(双),大椎,大柱穴(双),每次电针时间25 min,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另外取2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结束后第2天,3组大鼠均采用戊巴比妥钠25 mg·kg-1腹腔注射麻醉处死,剪开颈部皮肤及肌肉,取出组织,检测PGE2、6-K-PGF1α和TXB2含量.结果:模型组PGE2、6-K-PGF1α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PGE2、6-K-PGF1α、TXB2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大鼠椎间盘中PGE2、6-K-PGF1α和TXB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从脾论治阳痿

    作者:王祖龙;张琦;王诗琦

    阳痿的发病虽以肝、肾两脏为中心,但亦与脾密切相关.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腑,阳明谷气旺盛,脾胃健运,升清降浊,则后天充实得以滋养人体各器官.只有脾脏运化功能正常,肾精得以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日渐充盛,发挥其生理作用,故从脾论治阳瘘,往往收到较好效果.脾胃虚弱证方选参苓白术散加白蒺藜、淫羊藿、仙茅等;心脾两虚证方选归脾汤加九香虫、淫羊藿、川芎、丹参、蜈蚣等;肝郁脾虚证方选逍遥散加四君子汤;脾肾两虚证阳虚者方选右归丸加参苓白术散;阴虚者方选左归丸加参苓白术散.

  • 生精胶囊联合前列通瘀胶囊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合并少弱精症25例

    作者:李海涛;黄圳;丁建业

    目的:观察生精胶囊联合前列通瘀胶囊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合并少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精索静脉曲张合并少弱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口服前列通瘀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精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子密度及活力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有效率为90.9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精胶囊联合前列通瘀胶囊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合并少弱精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精液质量.

  • 清胃降逆汤联合中医护理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

    作者:鱼富丽;许栗晓媛;郑荣心;马媛

    目的:观察清胃降逆汤联合中医护理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清胃降逆汤,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有效率为70.8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灼热、反流及胸痛等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胃降逆汤配合中医护理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变腹水56例

    作者:李广宣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变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Child-Pugh分级为B~C级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胆汁瘀积性肝病的肝硬变腹水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给予饮食护理干预,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给予保肝降酶及利尿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 AST)、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腹水深度、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变腹水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

  • 原发性肝癌证型分布及用药分析

    作者:钱丽丽;赵向丽;冯晓军;黄雪;张树辉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中医治疗用药特点.方法:收集、整理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48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辨证论治,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中医证型、中药进行频次分析.结果:248例肝癌患者中,肝郁脾虚证85例(34.3%),气滞血瘀证63例(25.4%),肝肾阴虚证54例(21.8%),湿瘀互结证31例(12.5%),湿热内蕴证15例(6.0%),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出现频率高;临床用药中,补虚药(27.2%)、利水渗湿药(14.8%)、清热药(14.1%)出现频率高;排名前十的药物依次为白术、柴胡、陈皮、茯苓、半夏、山楂、当归、黄芪、半枝莲、山药.结论: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是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常见证型,临床治疗常用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

  • 穴位埋线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30例

    作者:朱正萍;范刚启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偏头痛症状综合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偏头痛症状综合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天麻钩藤颗粒治疗阿尔茨海默病4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春峰;关运祥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的影响.方法:把8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队列组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片口服,治疗组应用天麻钩藤颗粒和多奈哌齐片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应用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ADAS-cog)、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ADL)判定患者各项能力.结果:两组AD患者治疗后ADAS-cog量表评分、MMSE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颗粒可以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自我生活能力.

  • 方考分析《麟凤呈祥秘书》学术源流(明清以前)

    作者:夏婧;张博昊;王志红

    《麟凤呈祥秘书》是云南中医学院王志红教授于云南大理偶得的一本中医古籍,通过考证发现,该书是晚清时期以妇科为主体的手抄孤本,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现就方剂层面对本书进行考证,分析其明清以前学术源流,发现本书具有遥宗经典,援据时方,独重丹溪,近崇陈自明的特点.作者对经方的引用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主,但又不拘经方,而是直面临床,当属辨证论治一派.观本书方考发现,不论从其引据时方的数量,还是从作者重视脏腑、八纲、气血津液辨证的思维特征,该书当属时方体系,虽直接选用朱丹溪之方不多,但对其理论多有发挥,不妄搬照抄,颇有已见.本书也受陈自明不少影响,书中均可找到佐证论述.

  • 柴胡疏肝散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障碍40例

    作者:王丽;边振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障碍的症状、体征分布规律,根据其证候特征进行辨证论治,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障碍患者80例,分析症状、体征分布规律,然后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柴胡疏肝散加味.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HAMA)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0%,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A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心绞痛伴抑郁障碍患者,不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以及全身其他症状,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

  • 中药熏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孙莉;张猛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熏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Medline、Academic Search Premier、SPORT-Discus with Full Text、Cochrane Library,并手工检索、追踪相关文献.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文献质量及方法学质量评价,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共1 576例患者.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Meta分析显示中药熏蒸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较以单纯西药方案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更好,能显著降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改善患者的脊柱活动功能与日常生活功能,减轻疼痛,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更少,药物安全性良好.结论:中药熏蒸结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较单纯西药治疗有一定优势,并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但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细化中药外治熏洗的方法,以提升疗效和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 中医药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所致皮疹用药分析

    作者:居尚;龙芳;童画;陈晓东;朱启勇;张业清

    目的:总结中医药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所致皮疹的用药规律,评价中医药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系统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库,纳入2007年1月至2017年9月有关中医药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所致皮疹的临床研究文献,对中药功效类别、用药频次、评价标准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有2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药味完整的方剂共15首,清热药的使用频率高,为44.8%,其中又以清热解毒药的使用频率较高,其次为补虚药和解表药,使用频率分别为19.4%和14.2%.甘草、金银花、苦参、荆芥和野菊花为使用频次高的5味中药.在疗效评价中,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制定的《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为皮疹评价分级标准.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EGFRIs所致皮肤皮疹的疗效显著,且有效率高于常规西医治疗.结论:中医药在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所致皮疹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用药具有一定规律性,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加速皮疹消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基于医院HIS系统真实世界的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胡倩;闫国立;魏从光;张建峰

    目的:基于医院HIS系统探讨血必净注射液真实世界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规范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i information system,HIS)近3年来使用过血必净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使用科室分布、患者一般信息、诊断信息、临床用药信息等进行分析.结果:血必净临床使用集中在急诊科、呼吸重症科和普外科;用药患者多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占78.86%;手术患者占65.74%,非手术患者占34.26%;危重患者占32.26%;单次用药剂量多为50 mL或100 mL,占93.26%;用药疗程3~12d,占50.46%;临床多与头孢菌素、蛋白酶抑制剂及益气固脱类中成药注射剂等联用.结论:血必净注射液临床使用较多且适应证较广,多用于中老年、术后和危重患者.临床存在联合用药较多,超适应证使用情况,可能存在用药风险,应根据临床实际使用情况做好血必净注射液的风险管理工作.

  • 方剂剂量影响因素浅析

    作者:王丽;席卿孜;贾慧琳;刘雄;叶品良

    方剂剂量对于临床功效的发挥至关重要,然而有关方剂剂量的影响因素纷繁复杂,它们相互牵制,相互影响,虽“医贵变通,方在合宜”,然方剂剂量实际应用时并无成则,立法处方主要是针对病机所设,故临床遣方用药时容易忽略除病机以外,如地域、季节、气候等可间接影响疾病病机的因素,病机发生变化时方剂剂量也应随之进行调整.患者体质的差异会对药物耐受性造成一定影响.地域因素则间接影响着在此地理环境下生长的人的体质状态;人体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自然节令气候的异常变化也会间接影响疾病的遣药用量;大多数药物逆向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剂量的选择;医者的用药习惯、学术流派则可对方剂剂量产生直接影响.辨证论治的精髓在于辨准病机,但切勿只着眼于病机,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交合作用的结果,故临床运用时需综合考虑,具体分析,才能遣药精当,用量精准,获得良效.

  • 双金连合剂治疗儿童口疮实热证的疗效观察

    作者:田丽;郭嘉成;高雅;李芳

    目的:观察双金连合剂治疗儿童口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2例儿童口疮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伴感染患儿均采用相应抗生素,高热患儿给予退热药物.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合剂儿童型,剂量:6个月~1岁患儿每次服用5 mL;1~3岁患儿每次服用10 mL;4~7岁患儿每次服用15 mL;7~ 14岁患儿每次服用20 mL.治疗组口服双金连合剂,剂量:6个月~1岁患儿每次服用5 mL;1~3岁患儿每次服用10 mL;3 ~7岁患儿每次服用15 mL;7~14岁患儿每次服用20 mL,每日3次.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6.8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热、疱疹及溃疡情况方面,治疗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咽痛、食欲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疱疹、溃疡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金连合剂可缩短儿童口疮患儿发热时间,缩短疱疹、溃疡愈合时间,减轻患儿痛苦.

  • 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郭宇丹;陈志泰;朱淑惠;李坤寅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关键词或主题词为“高催乳素血症”“高泌乳素血症”“闭经泌乳”“闭经溢乳”,检索时间:自1986年1月至2016年12月.据其中药处方,统计药物频次,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严格筛选出61篇文献,囊括中药107味,药物总频数达717味次.中药归类以补虚药(特别是补血药)、活血化瘀药、消食药、清热药、理气药等为主;中药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集中于肝、脾、肾、心、胃经.基于高频中药,从中提炼出核心方剂:白芍、柴胡、麦芽、茯苓、当归、甘草.而聚类分析得到四个组合,可概括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肝脾同调之方、补肾活血之方、滋阴下火之方.结论: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以疏肝解郁为本,伍以补肾健脾、回乳通经之品.临床治疗本病,可参考运用核心方剂,并据其证候特点,酌用聚类组合的中药.

河南中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